阴潜阳
-
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 中医滋阴潜阳熄风汤
文仲渝,女,1953年生。主任中医师,重庆市名中医,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因其在中医儿科界的影响,被载入原卫生部编撰的《中国女医师风采录》一书中。从事中医临床、科研、教学工作40余年。对中医儿科疑难杂症及常见病的诊治有独到见解。自拟“滋阴潜阳熄风汤”“开胃健脾方”“止泄方”分别治疗小儿抽动症、厌食症、泄泻症,疗效显著。临床上还特别重视中医儿科的特色疗法,如善用小儿捏脊疗法、穴位贴敷、耳穴压药、中药洗浴、雾化吸入...
-
滋阴潜阳安神治多动症 中医诊治心悟
□ 卓昆利 西安中医脑病医院 田某,男,7岁半, 2013年2月19日初诊。家长代诉患儿从小好动、烦躁,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易激动,不听指令,坐立不安,上课不能认真听讲,影响其他同学,经常与玩伴发生争斗,在多家医院被诊为多动症。口服利培酮治疗效果不佳,经人介绍前来我院就诊。刻下症见:多动不宁,言语纷乱,烦躁不安,坐立不静,注意力不能集中,食纳尚可,舌质稍红,以两边红为甚,舌苔黄,脉象弦滑。 查体:未见阳性体征。头颅CT、MRI检查未见异常,脑电图检查正常。韦氏儿童智力测试:IQ73分,社会适应行为...
-
失眠前半夜不能入睡 治宜滋阴潜阳安神
阎某,女,39岁,2004年11月13日初诊。 主诉: 失眠1年余。患者前半夜不能入睡,后半夜只能睡3个小时,伴烦躁,面黄无华,面部、手发胀,头顶有重木感;畏寒,易外感,腰困痛,下肢困著,大便日1次不利,胃腹胀,双下肢有轻度水肿,苔薄黄,脉右沉左浮弦。 病机与治则:卫虚表寒,肝阳上亢,内有蕴热;治宜益气温经利水,滋阴潜阳安神,清泻内热通便。 处方:生黄芪20克,桂枝12克,独活12克,藁本10克,钩藤12克,僵蚕12克,生白芍30克,扁豆12克,石膏30克,大黄4克(另包后下),地鳖虫12克,莪术20克...
-
周仲瑛治高血压 育阴潜阳药中反佐仙灵脾药
人物链接 周仲瑛,男,1928年生,江苏人。首届国医大师,主任中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自幼随父学医,1956年毕业于江苏省中医进修学校,留江苏省中医院工作,1983年任南京中医学院院长。曾任七届全国人大代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中医)成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工作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理事、江苏省重点学科“中医内科学”学科带头人等。 先后对流行性出血热等病毒感染性高热、休克、出血、中风、急性肾衰、重症肝炎等进行系统研究。创造性地从单纯的外感温病扩大...
-
肝阳头痛滋阴潜阳 痰浊头痛服白果汤
肝阳头痛滋阴潜阳 肝阳头痛是肝阳上亢引起的头 痛,症见头胀痛,头晕,烦躁易 怒,睡眠不安,面红口干,大便 干,舌红,苔薄黄,或少苔,脉 弦。治宜滋阴潜阳,平熄肝风。用 夏枯草、杜仲、玄参三味中药治疗 肝阳头痛,效果满意。 方法:取夏枯草、杜仲各15 克,玄参9克。水煎分3次服,每 日l剂。 于渊 痰浊头痛服白果汤 神经性头痛,中医辨证为痰浊头 痛者,表现为头重昏沉,隐隐作痛, 恶心,呕吐痰沫,胸脘闷胀,疲倦, 饮食减少,舌苔白腻,脉滑。治宜燥 湿化痰。饮白果汤治疗效果好。 方法:取...
-
阴虚火旺食用滋阴潜阳药膳
烦躁不宁、易怒,伴随失眠健忘,手脚掌、心窝发热者不妨喝点天冬麦冬水鱼汤。这道药膳滋阴潜阳,适合阴虚火旺的患者食用。 材料:天冬15克、麦冬30克、黄精20克,水鱼(鳖)1只250克,生姜15克,红枣6枚。 做法:将天冬、麦冬及黄精洗净备用,将鳖去头留用背甲及肉,全部用料放入锅内,加水适量,武火沸煮,文火煮1.5~2小时即可,加盐调味即可服用。 功效:传统食补中的食材甲鱼具滋润的作用,甲鱼肉偏凉性,有些体质较虚弱者,大量食用后可能会不舒服。水鱼、甲鱼肉即鳖肉,属于较清淡的肉类,属于滋润...
-
大寒节气养生保健 饮食宜保阴潜阳 起居御寒防疾病
1月20日是大寒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大寒和小寒一样,都是反映天气寒冷程度的节气,大寒是指天气已经寒冷到极致的意思。今年腊八节又刚好和大寒节气是同一天,大寒节气和腊八节一过,距离春节的脚步也就越来越近了,所以民谚就有“大寒过了就是年”的说法。此时节,寒凝大地,阳气潜藏,因此要做好日常养生保健,为来年立春做好准备。 饮食宜保阴潜阳 大寒节气期间,饮食养生方面应遵守保阴潜阳的原则。我国古代就有“大寒大寒,防风御寒,早喝人参黄芪酒,晚服杞菊地黄丸&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