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 第81页

年 第81页

  • 纪念祝谌予先生100周年诞辰

    纪念祝谌予先生100周年诞辰

    11月30日是全国名老中医祝谌予先生的百年诞辰。祝谌予是我国著名中医教育家、中西医结合临床家,首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曾任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政协副主席等职。回顾百年来中医药成长的曲折路程,深感祝谌予先生对现代中医药学发展突出贡献与重要影响。 祝谌予是近代名医施今墨的开门弟子和东床快婿,尽得乃师真传。后东渡日本学习西医,成为我国早期学贯中西的中医大家。新中国成立后,于1956年负责中医研究院第一期西医学习中医班的教学工作,1957年调到新设立的北京中医学院(现北京中医药大学)...

  • 黄豆治病 护好生命之泉延年益寿

    黄豆治病 护好生命之泉延年益寿

    人体的穴位中,以 “泉”命名的很多,在这些泉中有两大泉—— 涌泉穴和极泉穴,被称为生命之泉。涌泉穴是肾经的重要穴位,肾脏为人体脏腑阴阳之本.生命之源,被称为先天之本。极泉穴位于心经,心脏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生命之主宰。护好生命之泉可防病治病,延年益寿。 揉涌泉,百病不生 涌泉穴位于脚心,揉涌泉能调理脏腑、舒筋活络、壮腰强肾、增强新陈代谢,从而强身健体,祛病除邪。通过揉搓,能够促进脚部血液循环,把远端的血推向心脏和全身。每天坚持在双侧涌泉穴按摩50次.不仅能滋肾阴、补肾...

  • 2013年我国中医医疗服务现状分析

    2013年我国中医医疗服务现状分析

    •中医医疗服务量的增长源于三方面的推动:一是医保和新农合的广覆盖;二是中医医疗整体资源增长;三是中医医疗机构中医特色优势的发挥和自身工作效率的提高。 •非中医医疗机构中医服务较薄弱,各地卫生行政部门以及中医行政主管部门应重视非中医医疗机构的中医资源服务的培育利用,从政策到措施等方面真正的支持、扶持中医。 •应研究中医医疗服务价格如何科学制定,使之既能体现中医医务人员的技术劳务价值,不致亏损,又能真正控制费用,合理体现中医价格低廉,让患者受益 •呼吁有关部门能将中医...

  • 懒惰催人老 勤劳能延年

    懒惰催人老 勤劳能延年

    明朝文学家冯梦龙曾言:“富贵本无根,尽从勤里得。请观懒惰者,面带饥寒色。”指出懒惰会让人一事无成。其实,非独事业如此,养生也是如此。懒惰会促生多种疾病,影响寿命。清代曾国藩更是一语道破:“天下百病生于懒也。”也有谚语说:“懒惰催人老,勤劳能延年。”大体而言,懒惰有三个方面的表现,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也有所不同。 其一,懒劳作,影响生活质量,还会诱发疾病。一天24小时,可以分为三个部分:8小时睡眠必不可少,因为这是恢复身心疲惫的最佳方式;8小时自...

    养生秘方 2024-03-07 7 0
  • 几种脐疗方法治疗老年常见病

    几种脐疗方法治疗老年常见病

    中医认为,药物敷脐有“回阴复元,开窍固气”之功。现代研究表明,脐为腹壁最薄弱之处,其表皮角质层较全身其他部位薄,且脐周嗣血管神经丰富,敏感性强,渗透性好。药物外敷于脐部能迅速通过脐下黏膜进人体液与血液循环,散播于全身,达到快速治疗的效果。以下介绍几种老年常见病的脐疗方法。 1、便秘 方一:取甘遂3克,麝香03克,食盐 5克,共研为粉,为1次量。把药粉填人脐内,以艾叶揉碎捏成圆锥形,放在药粉之上,点燃施灸。一般5~7壮即可。对轻症患者可用花粉填入脐内,盖以纱布,再用胶布固定,亦有效。每F1...

  • 罗元恺教授诞辰100周年纪念

    罗元恺教授诞辰100周年纪念

    近日欣闻广州中医药大学将举行罗元恺教授诞辰100周年纪念。回想过往,感慨万千。时光荏苒,我也已是耄耋之年。罗老年长我9岁,罗老为中医药事业发展,不畏艰难,矢志不渝的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罗老书香门第出身,不仅深受儒家文化之熏陶,又有正式科班教育的新锐思想。从而兼有儒医济世之志及改革图新之能。我们这一代虽然经历了战乱、逃亡及建国后个人命运的跌宕起伏,即使在整个中医面临生死存亡的时候,仍然不改初衷,不遗余力,奋勇前行。想吾祖辈亦曾如此,其中艰辛与所需之勇气,非亲历者难以领会,感动至深。除了是著名的临床家,罗老更...

  • 过去的2014年 中医药事业继续砥砺前行

    过去的2014年 中医药事业继续砥砺前行

    冬去春来,过去的2014年,中医药事业继续砥砺前行、日日维新。 无论是完善体制机制,还是着重服务大局;无论是推动政策落实,抑或规划引领。过去的一年,中医药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谋大局、重实干的作风自上而下铺展开来。这里,我们用六个关键词,解读中医药事业的2014年。 1 关键词:服务大局 贯彻中央部署,科学研判中医药事业面临的形势,牢牢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对中医药的重大需求,坚持将中医药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卫生计生改革发展全局,积极参与,主动作为。 坚决贯彻落...

  • 古代名医原始资料 学医形式学医年龄学医动机

    古代名医原始资料 学医形式学医年龄学医动机

    两届国医大师工作地对比 记者点评:两届国医大师工作地对比发现,国医大师都以北京居多,但第一届占30%,第二届占20%。第一届其次为江苏和上海,第二届其次为天津和江苏、四川。仍有7个省(区、市)没有国医大师。...

  • 父亲任应秋诞辰100周年

    父亲任应秋诞辰100周年

    今年是我父亲任应秋诞辰100周年,他离开我们已经30年了。可是父亲在我心里,从未离去。他微笑时的样子,时常浮现在我脑海;他宣讲时洪亮的声音,诵书时那抑扬顿挫的腔调,常常在我的耳边响起……因我是家里最小的孩子,所以父亲最偏爱我。 父亲是我心中的偶像 父亲不仅长得英俊潇洒,而且派头十足。他平时很注意自己的仪表,讲究卫生。父亲一生喜欢读书,记得文革前住东直门医院家属院时,那时的书房比较大,藏书也最多(文革后就损失了很多)。每到周日,父亲总是先要把书架上的书一函一函地取下来,用刷子一点点...

  • 罗元恺诞辰百年 著名中医妇科专家

    罗元恺诞辰百年 著名中医妇科专家

    罗元恺(1914年~1995年),著名中医妇科专家、中医教育家。出身中医世家,为岭南罗氏妇科流派代表医家。1962年被评为“广东省名老中医”。1977年成为新中国第一位中医教授。为首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曾当选广东省第三届人大代表,第五、六、七届全国人大代表。 有云“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对我而言,父亲不仅是启蒙老师,也是业师、经师和人师。他不仅给予我生命,还将我引入医学的殿堂,是我的研究生导师和人生的引路人。我是父母唯一的孩子,出生时父...

  • 老年人阳虚 冬季护头脚

    老年人阳虚 冬季护头脚

    老年人多阳虚,活动量减少,代谢减慢,产热就少,因而冬天会更怕冷,加上抵抗疾病的能力减弱,防寒保暖显得特别重要,不仅要多穿衣,尤其要注意头和脚不要受凉。这不仅可预防感冒、呼吸道感染、胃痛、腹泻,减少老年人常有的腰背和肢体酸痛出现,更可稳定血压,减少心脏病发作,助老年人平安过冬。 老年人多有冬天戴帽的习惯,这是依据需要而形成的。人在安静状态下,有13%的血量进入脑循环系统,头部皮肤的毛细血管又特别丰富,因此头部散失的热量比例会更大,而头部对温度又特别敏感,因此在冬季尤其是外出时,头部保暖十分重要,以减慢体温的散...

  • 武之望 揉腹延年法

    武之望 揉腹延年法

    扁鹊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医,因医术精湛被后人尊为医祖。扁鹊有一种揉腹养生之法,非常适合老年人日常操作。 腹部为人体的五脏六腑所居之处,古人称腹部为五脏六腑之宫城,阴阳气血之发源。扁鹊认为,常揉腹部有助于除旧纳新,通肠涤胃,可调和五脏气血,非常适合老年人及身体虚弱者的一种养生方法。 揉腹时采取仰卧位或坐位,每日三餐后l小时进行。揉腹之前,先深呼吸9次,放松全身,排除杂念。然后,将右手掌贴于肚脐部,左手掌叠放于右手背之上,稍稍用力按压。以肚脐为中心,逆时针进行揉按,按摩的范围由小到大,连续按摩36圈;然后,再将左手掌...

    养生秘方 2024-03-07 8 0
  • 老年人冬季心理养生要敛阴藏阳

    老年人冬季心理养生要敛阴藏阳

    冬季的阳气生发不足,草枯叶败,万 物萧瑟,整个天地是一派肃杀的景象。正 因为气温反复无常,忽冷忽热,温差变化 极大,许多老年人内分泌失调,大脑的神 经递质5一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分 泌量大为减少,导致身体内正能量收敛 封藏,因而产生焦虑、郁闷、烦躁的情绪, 随之带来了一系列心理疾病。不能不承 认,寒冷的气候是一些老年人心理疾病 的发病诱因。冬季具有滋润、寒凉的特 性,属于“收藏”的季节,古人日:“冬三 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 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

  • 养生秘诀就在于按不同年龄段养生

    养生秘诀就在于按不同年龄段养生

    97岁高龄的国医大师阮士怡教授总喜欢穿一身笔挺的西装,步伐轻盈,思维敏捷。几个月前,他还每周坚持出门诊,亲自为患者把脉、开方。 很好奇这位即将迈入百岁的老人到底有何养生秘诀,他却笑笑说:“长寿的人不少,但健健康康长寿的人很少,我的秘诀就在于按不同年龄段养生。” 儿童保健关乎日后长寿 健康长寿是人们的共同愿望,尤其老年人,更希望达成。可想要健康长寿需要哪些条件?阮士怡说:“人的寿命和先天禀赋、自然环境、居住条件、医疗卫生条件、营养状况、...

  • 防病祛病 养生延年 冬令进补

    防病祛病 养生延年 冬令进补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膏方门诊开设于上世纪70年代,至今已有近40年的历史。“岳阳膏方”是医院几代中医人薪火相传、积累名医专家经验创立的传统中医特色品牌。每年专程由高级职称的中医专家把脉、定制。每年服用“岳阳膏方”的百姓遍及上海、江苏、浙江、北京等各省市以及港澳台地区,人数逾万计。 “岳阳膏方”近年来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市民慕名前来,其中有着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医院始终保留了自制膏方的传统。这项传统工艺的传承,使岳阳医...

  • 2015乙未年养生月历

    2015乙未年养生月历

    马蹄踏雪辞旧岁,金羊仰角迎新年。农历乙未年的美好生活从健康养生开始!如何按节气养生健体呢?让我们一起看看下面这份由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治未病科和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的专家们为您精心打造的乙未年养生月历吧。 农历一月 (2015.2.19~3.19) 节气:雨水 惊蛰 养生关键词:降火 春捂 正月是新年,为赶回家过春节,火车汽车上人多温度高,易出现上火、口渴、便秘、干咳等症状,建议在车上少吃辛辣及卤制品,不妨吃些柚子、黄瓜等降火。 从雨水开始,气温逐渐回升、降水也渐多。但冷空气与暖空...

  • 三九养生要点 来年无病痛

    三九养生要点 来年无病痛

      穿:冬季戴帽,如穿棉袄   寒冬,人们穿上了厚厚的服装,热量就主要从头、手等暴露部位散失。   静止状态下不戴帽的人,从其头部散失的热量很多。环境气温为15℃时,从头部散失的热量占人体总散热量的30%,4℃时占60%,-15℃时占75%。头部保暖与人体热平衡有密切关系。   “冬季戴棉帽,如穿棉袄。”冬季戴帽应特别注重帽子能护住耳朵,儿童外出更应注意随时戴帽子。   吃: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   冬令进补历史悠久。古人认为,冬季是生机潜伏、阳气内藏的季节,是积蓄...

  • 春节过年 与中医相似的命运

    春节过年 与中医相似的命运

    春节名称改变 与中医有着相似命运 春节,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自虞舜时代兴起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但农历正月初一被正式命名为“春节”,却是辛亥革命以后才开始的。在此之前,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称谓。先秦时期,叫“岁首”“上日”“元日”等;到了两汉时代,被称为“三朝”“岁旦”“正旦”“正日”;魏晋南北朝阶段,叫做...

  • 素食相伴健康百年

    素食相伴健康百年

    家住哈尔滨市南岗区极乐小区的王国权老先生今年103岁高寿了,“长期吃素可能是我长寿的缘故,我这一辈子以素食为主。”老人毫无保留地讲述了自己的长寿秘诀。 据老人的儿子王远福说,老父亲每餐都少不了蔬菜,各种蔬菜都爱吃,但每餐都吃得并不多,饮食很有规律,按时一日三餐,不抽烟,不喝酒,没有不良嗜好。“我们怕老人营养跟不上,有时就炖点儿鱼给老人吃,这样可以补充营养。” 王远福说,老父亲早年一直在农村种地、种菜,老人种地是当时村里种得最好的,老人长期劳作,身体非常健康。 &l...

  • 教老年人养生 养生适度紧张

    教老年人养生 养生适度紧张

    传统养生之道多强调休息和宁 静。但生活如果过分松弛、散漫,同样 不利于身心健康。捷克作家米兰·昆德 拉曾说:一切重压与负担,人都可以承 一受,它会使人担荡而充实地活符,而最 小能承受的恰恰是“轻松”。 美国心血管病专家怀特说,生活 本身就是紧张,你最好以紧张为乐。所 谓的紧张,是适度紧张。在劳逸结合的 前提下,多做一些事情。这点从许多中 外名人身上得到验证。 杰出的经济学家和人口学家马寅 初年逾百岁而终,他70岁还在学习俄 语,90岁时还在挥毫论战;革命老人何 香凝95岁所...

  • 石仰山 完善了百年“石氏伤科”的理法方药体系

    石仰山 完善了百年“石氏伤科”的理法方药体系

    石仰山,男,1931年3月生,江苏无锡人,1955年开业行医,石氏伤科第四代传人,上海市黄浦区中心医院主任医师、名誉院长。上海市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市伤科学会主任委员,中国中医药研究院特约研究员,上海中医药大学首批兼职教授、研究生导师,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研究院专家委员会名誉委员,上海市名中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他曾担任上海市政协委员,多届黄浦区政协副主席。 •他拓展完善了百年“石氏伤科”的理法方药体系,强调内外并重,气血兼顾。 •他改良石氏发...

  • 立春节气养生 2015年立春话健康

    立春节气养生 2015年立春话健康

    2月4日,立春啦。《黄帝内经》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季是人体阳气生发的季节,顺应天地阴阳之气,给予适当的养生,有事半功倍之效,饮食调摄要兼顾阳气生发的特点,推荐几款与“春”有关的食材供您享用。 春芽 《黄帝内经》道:“春三月,此为发陈。”发即发散,陈即陈旧,形容万物发芽的姿态。如果人体的阳气发散不出来,可借助芽的力量来帮助发散。可以食用的春芽有很多,如:香椿、豆芽、蒜苗、豆苗、莴苣等等。最为美味的当推香...

  • 老年口干吃生葱白

    老年口干吃生葱白

    老年口干吃生葱白 葱白味辛性温,通阳。老年口干部分因肾阳虚引起.故此型老年口干患者宜生吃葱白。将葱白一段(约20厘米)生食,每日3 次.连食2周口干可减轻或消失。 禁忌:葱白为滑利辛温助热之物.多食能致热耗气,故凡气虚血弱及阴虚发热者不宜食用。 (欣宇) 心脏病人慎食菜籽油 菜籽油含有40%的芥酸.心血管功能正常的人.可把芥酸分解消化.而心脏病患者体内缺乏这种分解消化能力。当含有芥酸的菜籽油进入心脏病人体内.就会使本来不正常的心血管功能增加负荷.导致血管壁增厚.心肌脂肪沉积。因此,各类心脏病患者.尤其是高...

  • 老年口干症饮参芪苓汤

    老年口干症饮参芪苓汤

    口干多与神经调节功能失常 有关。因唾液腺受交感神经和副交 感神经的双重调节支配,当交感神 经兴奋时,唾液分泌量减少,而黏稠 度增加;副交感神经兴奋时,唾液分 泌量增加,较稀薄。由于老年人全身 器官功能减退,神经生理调节功能 较差,唾液腺分泌唾液量减少,口腔 黏膜干燥并失去弹性,故易引起口 干。中医认为,脾开窍于口,其华在 唇,老年人的脾胃功能一般均有下 降,脾胃阴虚,运化水谷精气、水湿 及输布津液的功能低下,故表现出 口干唇燥等缺失濡养的症候。 采用“参芪苓汤“对100例老年 口干症进行了...

  • 古稀之年的邓铁涛教授习练八段锦

    古稀之年的邓铁涛教授习练八段锦

    2004年2月12日,88岁的国医大师邓铁涛收到了一份来自美国奥克兰的邮件,里面是一本挂历,当他打开挂历时,一幕幕往事涌上心头…… 羊城授绝技 五湖四海知 1929年,两广国术馆在广州成立,八卦掌大师傅振嵩应邀赴广州任教。傅振嵩注重博采众家之长,陆续创立了傅式初级、中级、高级太极拳,太极闪电拳和八卦推手等套路,逐步形成了傅家拳刚柔相济、舒展稳固、灵活轻巧的独特风格。傅师傅在广州期间,为发扬中华武术而辛勤耕耘,大力推广太极拳的普及推广,收了一批杰出的弟子,如...

  • 皇甫谧(215年-282年)名医画像

    皇甫谧(215年-282年)名医画像

    魏晋时期医家、文学家,字士安,自号玄晏先生,安定郡朝那县(今甘肃平凉县西北)人。谧性好著述,中年因患风痹症,又误服寒食散,始致力于医,将《素问》《灵枢》及《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三部医书加以编辑,撰成《针灸甲乙经》,此举为传承《黄帝内经》学术,统一古代针灸穴位位置、名称、取穴法,总结晋代以前针灸学成就,作出重大贡献。 皇甫谧居家贫寒,他亲自在田间播种与收获,带着经书而种田,于是博览通晓各种典籍以及诸子百家之言。为人沈静,极少额外的欲望,这才产生了高尚脱俗的思想,以写书作为自己的要务,自号玄晏先生。写有《礼乐》、《圣真...

  • 疏通经络 祛除病邪延年益寿

    疏通经络 祛除病邪延年益寿

      老年人关节肿痛,有的是爬山后引起,有的是踢毽子后引起。而就诊时,大家都会提出很多实际问题,诸如,“我打太极拳好不好?”“爬山好不好?”“做什么保健操好呢?”等等。   其实,这些问题的答案都不是绝对的,爬山时有新鲜空气,有阳光、树木、花草等,老年人漫步山间,对身心健康很有利,如果已有膝关节软骨退变,则只要行走时间不长,中途注意休息,行走平缓的坡面,就不容易出现疼痛等症状。在打太极拳的过程中,有些动作会使膝关节在负重的情况下旋转,这时...

  • 中医诞生于中国 延续千年不灭

    中医诞生于中国 延续千年不灭

    @仝小林北京 按照中医原创性思维有可能开辟新的治疗途径,是因为中医的很多治法,其实是自然现象的抽提,上升到了哲学高度。但是,既然是自然现象,既然有效,就一定有科学内涵。只要找到了恰当的科学研究的方法、手段,就有可能揭示其治病原理,既为现代科学所认同,又走出与现代医学不同的路。 @选择中医__董洪涛 有人说:中医用故事说话,西医用数据说话,谁是文学?谁是科学?——我倒觉得若能医文俱佳更好。古代的中医往往亦擅长文章,读其医案,欣赏其文,想见其时其人的风采,实在是羡慕地紧。...

  • 花费了二十七年 李时珍《本草纲目》

    花费了二十七年 李时珍《本草纲目》

    明朝李时珍写的划时代的中药学巨著《本草纲目》,对中国医学、养生学、营养学、甚至动物学、植物学都有客观的记录、精辟的分析与论述,四百多年了,这部书一版再版,长销不衰,影响深远。不过,当初《本草纲目》的出版却很不容易。 李时珍写《本草纲目》这部书,花费了二十七年的时间。万历七年(1579年),李时珍带着《本草纲目》的手稿来到南京,想找一家“书坊”(即现在的出版社)将这部书刻印出版。然而,由于当时李时珍没有什么名气,在书商眼里,他不过是来自湖北山区的一名乡村医生,而且,像《本草纲目》这样一部5...

  • 活血化瘀研究 用于治疗老年病

    活血化瘀研究 用于治疗老年病

    血瘀证与活血化瘀是传统中医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也是当前最为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陈可冀院士率领团队将我国传统的活血化瘀疗法及有关方药的理论与现代医学病理生理结合,开展了一项深入、系统、全面的研究工程。 通过对中医古典医籍的深入发掘和系统研究,结合现代临床医学视角,建立了血瘀证与活血化瘀理论。通过对不同时期血瘀证认识的总结归纳,不断探索制定血瘀证诊断标准,为标准规范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现代研究中深化血瘀证与活血化瘀病理机制,从血液流变学、炎症相关、...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