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 第84页

年 第84页

  • 流传千年的道家养肾法

    流传千年的道家养肾法

    道家养生功是由老子创始的,传承至今己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它把延年益寿、开发智慧作为研究的主要目的,无论生命的机能和物质,生命的新陈代谢过程,生命存在的奥秘等,都成为道教养生学研究的重要课题。道家养生功以收心求静为基础,这叫做修性;以养精固本为归宿,这叫做养命。道家养生功既能使人转弱为强,且能返老为少;不但可驱除疾病,恢复健康,而且能补脑养神,增长智慧。今天向大家推荐几个道家养肾法,能养肾藏精、保养身体,您不妨试试看!   功法一:心肾相交法   此法不仅强补肾精,还能通治一切耳病。   按摩听闻穴:掌心向后,然...

  • 春季养生 健康一年

    春季养生 健康一年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一,“立”是开始,“春”表示季节,故立春有春之节气已开始之意。立春后人们明显地感觉到白昼长了,太阳暖了。常言道,一年之计在于春。做好春季养生,将是您健康一整年的美好开端,在这春光明媚的季节如何注意个人养生呢? 首先,春季与五脏中的肝脏相对应,很容易发生肝气过旺,对脾胃产生不良影响而妨碍食物的正常消化,所以春季养生要注重护肝,因为肝喜调达,有疏泄的功能,故生气发怒易导致肝脏气血淤滞不畅而成疾,要学会制怒。力戒情绪暴躁,心神不定。而应该注意调节身心,心胸...

  • 岳美中治疗老年病

    岳美中治疗老年病

      岳美中长期从事老年医学研究并卓有成就,他从中医角度提出了一整套防治老年病的原则和方法,成为我国解放后第一位研究老年医学的中医学者。他认为人到60岁以后,生理机能衰减,常出现各种老化症状,临床上应与疾病加以区分。治疗老年病,他首重脾胃,重视以后天养先天。强调注意结合老年人的特点,“药宜平和”,“用量要小”,“多用补药,少用泻药”,“多用丸散,少用汤剂”。主张采用食疗、药疗、理疗、气功等综合措施缓缓取效。在各种治法中...

  • 龚廷贤延年良箴

    龚廷贤延年良箴

      道德修养   龚廷贤认为,道德修养也是养生的重要内容。一个人修炼道德的同时,也得到了养生。他在著作中明确提出了一系列修道养生的准则,涉及的内容很广,有为人处世的态度、对待生活琐事的态度、与家人朋友人际关系的处理等,论述颇详。他的这些观点,对处理现代社会家庭关系、人际关系,仍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龚廷贤延年良箴   四时顺摄,晨昏护持,可以延年。   三光知敬,雷雨知畏,可以延年。   孝友无间,礼义自闲,可以延年。   谦和辞让,敬人持己,可以延年。   物来顺应,事过心宁,可...

    养生秘方 2024-03-06 9 0
  • 老人防春寒 曝背能延年

    老人防春寒 曝背能延年

    核心提示:您知道吗?人体有四大养生区,即背部区、脊柱区、腋窝区和肚脐区。养生就要从我做起,从我们自己的身体做起,从身体的四大养生区做起。 人体内脏投射部———背部区 背部区,指躯体后面,颈以下、腰以上的部位。 中医认为背为足太阳膀胱经、督脉所过之处。足太阳膀胱经与五脏六腑联系密切,是人类内脏投射部,上面遍布诸如心腧、肝腧、脾腧、肺腧、肾腧、胆腧等重要穴位。经常激发疏通背部区,有益于气息运动,血脉流畅,可滋养全身器官。 《养生四要·慎动》说:“背者五脏之附...

  • 老年人防治胀气之法

    老年人防治胀气之法

    老年入由于消化功能减弱,经常会出现腹部胀气,从而引起腹胀、腹痛、频繁放屁、打嗝等现象,甚至使人坐卧不安,既难受又尴尬。 气滞留体内,会阻碍各种津液循环;使内脏活力受损,造成各部位的酸痛与疲劳,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诱发各种疾病。防治方法有: 1.按压内关穴。按压于腕内关穴,可协助调气。内关穴在手腕横纹以上三指处。以大拇指用力按压 20~30次,胀气不适感就会逐渐消失。 2,在肚脐边涂上薄荷油。按顺时针方向轻轻按摩,也可促进肠胃蠕动,减轻胀气。 3.经常起身动一动。姿势的改变,也能起到减缓胀...

  • 老年壮骨药膳

    老年壮骨药膳

    骨质疏松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病症,尤其是绝经后的妇女以及长期患有慢性疾病的老人。近年来,骨质疏松的患病率明显增加,已成为严重威胁老年人健康的隐形杀手。中医认为,肾主骨生髓,骨骼的生长、发育、修复、衰老都与肾的精气盛衰密切相关。老年人由于肾精肾气不足,骨骼失养,骨髓生化乏源,容易出现骨质疏松。防治骨质疏松最好的办法是通过一些天然的食材,来补肾气、益肾精,使得肾之精气充足,骨髓生化有源,从而达到强健骨骼的目的。下面介绍几款药膳,经常食用,对老年骨质疏松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二子羊肾粥:枸杞子、女贞子各10克,粳米50克,羊...

  • 寿延十年滴水疗法 筋壮则强筋和则康

    寿延十年滴水疗法 筋壮则强筋和则康

    民间俗语有“筋长一寸,寿延十年”的说法。意思是筋骨好了,能增强身体免疫力,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效果。说法虽然夸张,但筋对健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国传统健身气功《易筋经》中有对于筋与健康的论述:“筋弱则懈,筋壮则强,筋和则康。” 不妨先做个自我检查:你弯腰时腰酸吗?蹲下时顺利吗?行走时,脚跟部位的筋有放射性的牵引痛感没?跟别人一起行走时有没有感觉自己的步伐总是迈不大呢?如果你有上述问题,你可能出现“筋缩症”了,说通俗一点就是你的筋缺乏弹...

  • 两招助您去掉老年斑

    两招助您去掉老年斑

    老年斑是色素沉积的表现,在高龄老人中很常见,大部分在 50岁以后开始出现。老年斑包括老年性雀斑、老年性点状白斑和老年疣,是细胞代谢机能减退、体内脂肪易氧化的结果。 卜面介绍两种方法帮您祛除老年斑。 1.黄瓜粥 鲜嫩黄瓜300 克,大米100克,精盐2克,生姜 10克,将黄瓜洗净去皮去心切成薄片,大米淘冼干净,生姜洗净拍碎,锅内加水1000毫升左右,将大米、姜放人后大火烧开,改小火慢慢煮至米烂时放人黄瓜片,再煮1~2分钟加盐即可,每天喝2次。 2.胡萝卜汁 取1根新鲜胡萝卜榨汁,每天喝1杯。还可在每日早晚洗完脸后,用...

  • “三粥两糊”养寿年

    “三粥两糊”养寿年

    “行走坐卧任自然,三粥 两糊伴长生”。这句诗,是对 陈福堂老人饮食养生之法的 高度概括和真实写照。 今年93岁高龄的陈老 家住辽南农村。老人一生务 农,勤于耕耘;脾气和蔼,从 容大度。老人十分注重饮食 养生,多年来,他一直遵循 自己独创的“三粥两糊”饮 食养生法。“三粥”即玉米 粥、荞麦粥、绿豆粥;“两糊” 即花生糊和芝麻糊。老人日 常饮食谱中,“三粥两糊”是 不可或缺的主食,伴随老人 安然度过...

    养生秘方 2024-03-06 9 0
  • 中年养“肝”中医保健五脏学说中的“肝”

    中年养“肝”中医保健五脏学说中的“肝”

    人到中年很多器官功能都在走下坡路,中年人尤其要注意养肝。在中医养生俗语中,有“青年养肾,中年养肝,老年养胃”一说。说白点,在年轻时要注意性心理和生理健康、不可纵欲过度;步入老年者,身体机能退化,特别是脾胃不再像青壮年那么健旺,所以应多注意饮食健康,呵护脾胃功能;而到中年,重点则在“养肝”。这里所指的“肝”,是传统中医保健五脏学说中的“肝”,中年养“肝”,有四大禁忌——熬...

  • 冬病夏治 把体内多少年深入骨髓的寒气逼出来

    冬病夏治 把体内多少年深入骨髓的寒气逼出来

    朋友圈里流传着一条冬病夏治的养生方法:在三伏天坚持喝热水,不吃寒凉食物和冰镇饮品,会把体内多少年深入骨髓的寒气逼出来。 对此,专家表示,夏天,很多人确实不太适合喝冰镇饮料。比如,肠胃不好的人贪食冷饮,会让胃内的温度急剧下降,容易造成胃胀、消化不良,甚至绞痛、腹泻。喝热水是国人的一种养生习惯,但靠喝热水排出体内积聚多年的寒气有些夸张。人体的散热方式以出汗蒸发为主,每蒸发1克汗液可以带走0.58卡的热量。当人喝茶或洗热水澡时,“热”刺激人体的温度感受器,使得皮肤毛细血管和毛孔迅速扩张,血...

  • 女性更年期药膳

    女性更年期药膳

    女性步入更年期常会出现各种不舒服的症状,而补血鸡汤能调补气血,适合贫血的妇女、月经不规则、容易精神疲倦,身体缺乏体力,以及手脚容易冰冷者食用。 补血鸡汤需准备土鸡腿2只、党参20克,黄芪、白芍、当归各5克,熟 地10克,川芎3克等材料,以及盐、生姜等调味料适量。先将党参、黄芪、当归、熟地、白芍、川芎等药材放入锅内,加水3杯,将水烧开后用小火熬至剩1杯,过滤后取药汁备用。将两只鸡腿洗干净切块汆烫后,放入锅里,加入4杯水和药汁,最后将锅加盖放入电饭锅蒸熟后,加盐调味即可食用。 (曹淑芬)...

  • 更年期诸症频发 充分合理的睡眠

    更年期诸症频发 充分合理的睡眠

    《黄帝内经》说:“女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对于步入更年期的妇女来讲,内分泌紊乱,更年期诸症频发,心神不宁,焦虑失眠常常出现,故充分合理的睡眠尤为重要。以下八点尤须注意: 一忌睡前进食 临睡前吃食物,胃肠、肝、脾等器官就要继续忙碌,不仅影响它们休息,睡前进食也会使人长胖,还会使大脑皮层主管消化系统的功能区兴奋,人在入睡后常会做噩梦。 二忌睡前饮酒 睡前饮中等量酒精,或出现严重呼吸间断,危害健康。若呼...

  • 关注更年期 提高生活质量

    关注更年期 提高生活质量

    更年期是我们人类生命周期中必然经过的生理转折期,也就是人类的生理状态从巅峰进而转入衰老过程的一段特殊生命时期。不仅女性有更年期,男性也同样有。 女性更年期是女性卵巢功能从旺盛状态逐渐衰退到完全消失的一个过渡时期,包括绝经和绝经前后的一段时间,又称之为“围绝经期综合征”。在更年期,妇女可出现一系列的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变化。多数妇女能够平稳地度过更年期,但也有部分妇女由于更年期生理与心理变化较大,被一系列症状所困扰,影响身心健康。女性更年期多发于45~55岁,临床表现为:月经的改变,如月...

  • 藏医不同年龄的饮食养生

    藏医不同年龄的饮食养生

      儿童食养   孩子出生后,主要用母乳或牛奶喂养。待长到四五个月后,只喂乳食就不够了,必需加喂其他幼儿食品。为了婴儿的体质和发育,经常适量地喂食白蔗糖、白蜜、融酥,有时还适当地喂食煮得熟烂的绵羊肉或牦牛肉菜,以防治肌肤疾病;或者用诃子、阿魏、干姜、荜拨、胡椒、藏菖蒲、藏木香、大青盐、白山羊奶和酥油等配制成药酥,每七日喂服一次,一次少许;或者用白芥子、藏菖蒲、光明盐、荜拨、川木香、喜玛拉雅紫茉莉等配伍,在酥油中煎煮,制成药酥,隔几日喂服少许,可增强体力,延长寿命,防邪防病。儿童时期,正是长身体的阶段,宜进食含钙、铁...

  • 老年健忘症的食疗药膳

    老年健忘症的食疗药膳

      心脾两虚   一些老年人容易出现一定程度的记忆力下降而导致老年健忘症。老年健忘症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类型:生理性健忘的特点为程度较轻,与年龄相符,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不会进一步发展。病理性健忘则相反,多见于老年性痴呆。   中医学认为,健忘与心脾肾有关,多由于思虑、劳累过度而导致心脾不足,或年龄大,精亏髓减,致脑失所养而引起,常常与失眠并见,也多兼见头晕、耳鸣、腰酸乏力、心悸心慌、心烦多梦、纳少等症。本病根据中医辨证,分为以下不同证型,选择适当的药膳进行辨证施膳,对于改善老年健忘症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     ...

  • 老年养生应以动为主 动静结合

    老年养生应以动为主 动静结合

    进入老年,养生应以动为主,动静结合。在日常生活中,老年人做到“勤于动嘴”,于强心健体、延年益寿大有好处。 勤餐少食 老年人的消化功能和心脏功能均有减退,如一次进餐的量过多,会加重消化系统和心脏的负担,不利于保健,也易发胖。因此,老年人宜少食多餐,每日4~5餐,每餐吃七八成饱,胃、肠、胰、胆和心脏有病的人及肥胖者更应注意。 勤于咀嚼 老年人由于牙齿松动或部分脱落,不易将食物咀嚼得很细,影响了食物中营养的吸收。所以老年人进食应细嚼慢咽,这样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另外,勤咀嚼对牙齿保健...

  • 美容延年的松子食疗方

    美容延年的松子食疗方

    饱和脂肪酸,常食松子,可以强身健体,特别对老年体弱、腰痛、便秘、眩晕、小儿生长发育迟缓均有补肾益气、养血润肠、滋补健身的作用。可治疗燥咳、吐血、便,秘等病。《日华子本草》载 “逐风痹寒气,虚赢少气,补不足,润皮肤,肥五脏”。《玉楸药解》载“润肺止咳,滑肠通便,开关逐痹,泽肤荣毛”。可见常食松子能延年、美容。 1.松子粥:松子仁20 克,粳米100克。将松子仁研碎,粳米淘净,同放锅内,加入清水800毫升,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煎熬20- 30分钟,以米熟烂为度。早晚餐...

  • 橘皮萝卜行气止痛 防治老年白内障

    橘皮萝卜行气止痛 防治老年白内障

    橘皮萝卜 行气止痛 很多老人生气后会出现胃脘胀满、疼痛,可吃橘皮炒胡萝卜来治疗。中医认为,生气会使肝失疏泄,肝郁气滞,横逆犯胃,引起胃痛,即肝气犯胃型胃痛。可取橘皮(晒干)10克,胡萝卜0.2公斤,切细丝,加油、盐放入锅中炒熟后食用,每口1次,连吃3~4次。 韦善 防治老年白内障食疗五方 一、清蒸桂圆枸杞:枸杞子30 克,桂圆肉20克。共放入碗内,加水适量蒸熟即可。每日。分2~3次吃完。具有养血明日、补肝益。肾的功效。 二、桑麻糖:黑芝麻O.25公斤,桑叶0.2公斤,蜂蜜适量。将桑叶干品研成粉备用。黑芝麻...

  • 豆腐延年益寿美食佳品十种吃法

    豆腐延年益寿美食佳品十种吃法

      《清异录》“为青阳丞,洁己勤民,肉味不给,日市豆腐数个”,豆腐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吃到的食物,豆腐富含蛋白质,具有降血脂、降血压、降胆固醇之功效,是延年益寿的美食佳品。中医认为,豆腐味甘、性寒、无毒。可清热润燥、生津止渴、补中益气等。豆腐有很多种吃法,当然吃法不同所具有的养生效果是不一样的,下面我们就介绍豆腐的10种吃法:   10种豆腐吃法生津止渴   1、治口腔溃疡   豆腐100克,枇杷叶10克,冬瓜100克,水煎。吃菜喝汤,每日1~2次。   2、...

  • 柠檬汁防肾结石 五味子茶治更年综合症

    柠檬汁防肾结石 五味子茶治更年综合症

    最近国外有报道提示,常喝柠檬汁水可预防肾结石。因为柠檬酸盐不但能绑定尿液中的钙,防止钙沉积形成结石,同时能防止更多结石的形成。 柠檬酸盐在柠檬中含量格外丰富,对不适宜用药物治疗的患者来说,更宜饮用柠檬汁。研究人员建议,每天取120毫升柠檬汁,以柠檬汁与水2:1的比例兑水饮用,效果良好。 林国松 常饮五味子茶 治更年综合症 取五味子30克,水煎,代茶频频饮用,每日1剂。一般服15天左右见效,可连服30~60天。具有安神定志、调节肝肾的功效,可改善更年期综合症、夜眠不宁、多梦心烦、急躁健忘等症状。 曾 坤...

  • 老年腿浮肿饮食宜忌

    老年腿浮肿饮食宜忌

    老年人腿部出现浮肿,一部分与心、肾、肝和内分泌疾病有关,还有一部分是衰老性浮肿,这类浮肿多因老年人皮下组织间隙疏松、水分容易渗入组织间隙而形成。 如果是由于衰老引起的浮肿,日常通过一些生活方式的调理可以缓解。散步、慢跑、健身器械锻炼等,能增强体质,改善水肿症状。饮食方面,少盐是原则,不光做菜少放,盐卤、酱制之类也要少吃,芹菜、萝卜、菠菜、水果以及豆制品等可多吃一些,睡前别喝太多水。避免在一个地方久坐久站,没事就起身活动活动,或者在坐着的时候把两条腿上抬,都有助于减少水肿发生。 食疗方:绿豆、薏米各100克,同煮...

  • 一年四季都适合吃姜

    一年四季都适合吃姜

    吃鲜生姜、干生姜的好处有很多,如增食欲,缓衰老。然而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吃姜,也不是一年四季都适合吃姜。 古代医书中有“一年之内,秋不食姜;一日之内,夜不食姜”的警示,这是有一定道理的。 秋天气候干燥,燥气会损伤肺脏,这时再吃姜等辛热之物,会加重人体的燥热,损伤津液,所以会有“夭人天年”的危害。那为什么夜不食姜呢?夜里是阳气收敛之时,天地之气都闭合了,而姜性温味辛主发散,这和自然界的规律不符,这就好像我们应该夜里睡觉,白天工作,可有些人偏偏反过来,这自然会对健康造成损...

  • 过年大鱼大肉 别忘喝碗养胃粥

    过年大鱼大肉 别忘喝碗养胃粥

      每年过年,吃完一餐又一餐,总离不开大鱼大肉,吃得人特腻。如果在聚餐交响曲接近尾声时,让客人喝点儿精心熬制的粥,一定让人觉得特养胃。   西红柿牛肉大米粥   原料:西红柿1个,牛肉100克,大米50克。   制作:锅加清水,下牛肉丁,大火煮开,除净浮沫,小火煮1小时,下入大米煮成粥,下入西红柿稍煮,加盐调味即可。   山芋板栗玉米粥   原料:山芋100克,板栗10个,玉米糁50克,冰糖10克。   制作:板栗拉口,煮一开,剥去外皮及内衣,切小块。锅加水下山芋块煮开,下入玉米糁、栗子...

  • 读《田淑霄中医妇科五十六年求索录》有感

    读《田淑霄中医妇科五十六年求索录》有感

      我与李士懋、田淑霄教授相识多年。他们夫妇切磋共勉、辛勤耕耘于中医事业五十余年,颇多造诣。近日收到田淑霄教授寄来的新作《田淑霄中医妇科五十六年求索录》,阅后,感其对中医执着热爱,不惜毕生心血,著书立说,分享同道,真是可贵。   田淑霄教授1962年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在学期间受秦伯未、董建华、刘渡舟、赵绍琴诸名师教诲,尤其受到中医妇科名家王大鹏的亲授,具有扎实的中医基本功。早年在基层综合医院,练就了以中医内科为主的全科临床基础。1979年调河北中医学院任教,由内科转向妇科,中医辨证论治功底深厚,同时善于汲...

  • 中老年人防治骨质疏松的壮骨食疗验方

    中老年人防治骨质疏松的壮骨食疗验方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减少和骨组织的微结构异常为特征,表现为骨骼脆性增加和易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代谢性骨病。下面介绍几种防治骨质疏松的食疗验方,有需要的中老年人不妨一试。 猪骨炖海带 排骨1000克,猪大骨2000克,海带250克,调料适量,枸杞子10克。将猪骨洗净,排骨剁块,大骨捶破,海带洗净,同放入高压锅中。加清水适量及葱、姜、花椒、盐、米醋、料酒等,文火蒸烂后,调入味精适量服食。可补肾壮骨,强腰益精。 猪脊骨羹 取猪脊骨1具,洗净剁碎,枸杞子6克,甘草10克。将两味中药用纱布包扎,与猪脊骨一同放入锅中,加...

  • 多吃菇类增强免疫力 延年益寿

    多吃菇类增强免疫力 延年益寿

    现在是各种菇类上市的季节,老年人多吃菇类,可以增强免疫力,可以防癌抗癌,自然也延年益寿。每种菇类的营养会有差异,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香菇每100克香菇含脂肪1.8克、碳水化合物54克、粗纤维7.8克、钙124毫克、磷 415毫克、铁25.3毫克、维生素 B,0.07毫克、维生素B21.13毫克、尼克酸18.9毫克。香菇中麦角甾醇含量很高,对防治佝偻病有一定效果;香菇含香菇多糖,能增强细胞免疫能力,从而抑制癌细胞的生长:香菇含有40多种酶,可以纠正人体酶缺乏症;香菇中所含的脂肪酸.对人体降低血脂有益;香菇含有多种...

  • 反思百年坎坷 创新发展中医

    反思百年坎坷 创新发展中医

    •两次反中医思潮的出现,都与狭隘科学观,甚至否定中医科学性有关 •中医理论指导下的辨证论治,正是紧紧抓住复杂微观变化的整体综合状态,而且通过反复实践的摸索概括,以中医理论贯穿起来的中药、针灸、按摩、拔罐、饮食、气功,都可以为帮助病人由疾病向健康转化服务,是理、法、方、药一气贯通的整体医学 •中医学既有科学理论,也有诊疗技术,更有治病经验,三位一体,缺一不可 •医随国运,在新兴科学观正在崛起的时期,有的人看不到科学观、技术观的变化,看不到中医有效性...

  • 中药国际化入世十年回顾及前瞻

    中药国际化入世十年回顾及前瞻

      从产品结构来看,我国出口的中药产品,仍以中药材及饮片、植物提取物等原料型产品为主,出口额占比均在80%左右;而中成药产品占比则相对较小。以2011年数据为例,出口额最大的商品仍为提取物,出口额为11.3亿美元,占比达48.5%;中药材及饮片出口额为7.7亿美元,占比33%,位居第二;中成药出口额为2.3亿美元,占比仅为9.9%。   中药国际化步履稳健   全球化的开放平台,极大地促进了我国中医药产品进出口贸易的增长。据中国海关数据统计,2001~2011年间,我国中药产品进出口增长稳定,进出口额已...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