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 第5页
-
浙派中医对《黄帝内经》学术传承的贡献
浙江中医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历代名医辈 出,著述丰富。浙派中医系指生活行医在浙江地区 的历代著名中医药大家群体。据考证 [1 ]序2 ,民国以 前浙江名医有史可考者有 1700 余人,中医药著作 达1800 余种,为中医学的繁荣昌盛作出了重要贡 献。浙派中医大家中大部分都非常重视对中医经典 尤其是 《黄帝内经》的研究,他们在传承与发展 《黄帝内经》学术方面所作出的重大贡献,形成了 浙派中医最有代表性的医学流派分支,即医经学派。 其中的代表医家如滑寿、马莳、张介宾、张志聪等, 成为元、明、清时期医学史上重要的代表人...
-
加强中医理论传承立异
为加强中医理论传承立异,更好地辅导中医药临床实践,提高中医药健康效劳和科技立异才能,推进中医药学术进步和工作展开,效劳健康我国和中医药产业,2018新时代中医理论传承立异西湖峰会近来在浙江杭州举行。我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我国科学院院士陈凯先,国医大师王琦、葛琳仪在会上作了专题报告,全国省级以上中医根底理论学科带头人和有关闻名学者在会上评论并构成一致,认为新时代中医理论传承立异应多渠道发力,做到以下几点。 榜首,中医理论是中医学术千年临床实践经验和学术思想的结晶,是中医药昌盛与展开的根底和条件。掌握中医理论...
-
《马派中医传承》既有名老中医马有度传承工作室
我与马有度教授结缘始于1986年,在庆祝成都中医学院(现成都中医药大学)成立30周年纪念大会上,马有度作为学校首届毕业生代表六千余名校友讲话,他开口便说:“谁不爱自己的母亲呢?谁不爱自己的母校呢?我爱母亲,我爱母校,我爱中医!”他发自肺腑的深情感言,立即赢得全场热烈掌声。彼时,马有度已是颇有影响的中医专家,我则是初尝中医传承发展甘苦的青年教师,但正是这种对母校、对中医药事业的热爱与执着,使这位“小马哥”在我心中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也使我们成为能“把酒话岐...
-
刘氏伤寒学派的特征优势 传承名中医思想
国医大师王琦: 现代中医门户传承的三大基点 狭义中医门户是指以师承为中心,有共同建议的医家集体,而广义的中医门户还包含了以学术理论或经典为中心的中医学派以及经过长期传承而构成的,以地域环境为根底的各类中医派系。现代中医门户传承有以下三大基点。 中医门户多样性的重塑是学术昌盛的动因 两千多年来,从扁鹊学派到中西汇通派,中医门户的安稳结构一向存在着。学术门户的共同点在于都有显着共同的学术思想,安稳的学术体系,以及完好的学术集体。中医门户的多样性是中医水系不断流的重要要素,门...
-
抓好学术制高点和增长点 编好《国医大师传承录》
•中医药著作出版要做到推陈出新、不落窠臼,需要把握开启山林、独树一帜、引领方向、群体传播、持续影响、可以复制六个方面的考量,具备大师本人、传承人、出版社三个要素,处理好厚与薄、全与专、道与术、传与承、传统与现代五个关系。 •可以从三个方面评定中医药著作的出版是否真正推动了中医药传承工作,一是重印,二是再版,三是获奖。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组织编写《国医大师传承录》,不仅是中医药学术界的一件大事,也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国医大师的群体系列著作不仅现在要体现当代水平,若干年后也应当是有重...
-
经方传承 方证是一个议论最多的话题
编者按:经方是近年来我国中医界的一个热词,经方的出版物热销,经方的学术讲座受到听众热捧,经方的网站、公众号等如雨后春笋,经方的传承受到广大临床医生的重视和关注。在经方传承中,方证是一个议论最多的话题。什么是方证?为何要强调方证相应?如何学习经典原文?如何在临床上正确地应用经方?关于这些在经方学习中常遇到的问题,我们来看南京中医药大学国际经方学院的黄煌教授是怎么回答的。 黄煌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从事中医学术流派的教学与研究工作,90年代后,以经方医学流派的研究为主攻方向,其中尤以经方的方证与药证为研究...
-
中医经典理论上传承创新 完善理论体系
从心系疾病热毒学说的建立论中医药传承创新思路 笔者从事中医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50余年, 在学术上提倡“注重疗效, 力主创新, 发展才有生命力”的主导思想, 中西医兼收并蓄, 立足临床, 注重探索, 努力创新发展。创新性提出了心系疾病的热毒学说[1,2], 建立了热毒学说的理论及临床诊疗框架, 为当今心血管疾病诊治提出了新理论, 显著地提高了临床疗效。本文通过分析笔者对心系疾病热毒学说的建立和完善过程, 希冀为中医药的创新提供方法和思路。 当今的中医药发展, 理论治法要创...
-
经方传承的历史现状与前景(上)
编者按:在中医学传承事业中,经方的分量最重。经方是中华民族的原创,传承至今几千年,依然活力四射。经方以其极强的规范性与有效性,在中医人才培养、临床医疗保健、市场开发等方面均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些年来,经方的传承日益受到国内外中医界乃至社会的重视,成为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中的一个高地。本版特将我国现阶段经方传承的特点、发展趋势以及需要重视的问题对南京中医药大学国际经方学院院长黄煌教授作了采访,记录如下。因内容较多,故分上、下篇刊登。 问:近几年来,经方成为中医界的一个热词,能否请您介绍一下经方的定义?...
-
津沽疮疡学术流派传承创新纪实
天津作为中国较早的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凭借着河海联运的优势地位,积累和沉淀出海河文化带独特的地域文化。津沽疮疡学术流派即创始于此,至今历时一百三十余载,历经五代人,以中医内外结合方法治疗各种疮疡类疾病为主,兼治外科杂症,在不断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具有天津及周边地区地域特色的、疗效肯定的疮疡治疗体系,并迸发出勃勃生机。 学派源流 津沽疮疡学派起源于清末民初津沽地区,此时中国政局动荡,外忧内患严重,天津作为最早一批通商口岸对外开放,西方医学迅速传入,加之津沽地区地处九河下梢,为重要交通枢纽,在此特定的...
-
中医门派传承 宣传中医药
11月17日,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局长屠志涛、副局长禹震及有关部门负责人一行到中国中医药报社调研并就双方合作做好北京市中医药新闻宣传工作进行座谈。 座谈会上,双方分别就创办首都中医药新闻宣传中心,加强中国中医药报驻北京记者站工作;充分利用报社报、刊、网、新媒体等资源开展全媒体合作;加强对北京中医药舆情方面的数据收集、分析、报告工作;进一步提升北京地区中医药新闻宣传等内容进行了深入交流探讨,并达成一定合作意向。 中国中医药报社副社长陆静主持会议并通报北京记者站2014年工作,常务副社长兼副总编濮传文、...
-
中医之家传承老中医临床经验
10月25日,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藏医药专业委员会标准审定委员会成立暨第一次会议在青海西宁召开。会议认为藏医药标准化是藏医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前提,要编制好藏医药标准建设与发展规划,着力于藏医药基本名词术语规范化、藏医临床操作技术标准、藏医优势病种诊疗标准等建设。 标准审定委员会成立以后,将广泛参与中藏医药国际标准化交流与合作,吸纳更多国内外藏医药学专家参与工作,开展标准制修订和推广实施。委员会主任及成员由我国青海、西藏、甘肃、四川等地藏医药学专家和美国、德国、奥地利、日本、英国等国家的医学专家组成。...
-
对中医药这一中华传统文明传承与推广的使命感
国内首部大型中医药文化纪录片《本草中国》已开始筹拍第二季。 《本草中国》第一季在2016年5月份登陆江苏卫视后,一直保持着收视神话,首播收视率就高达0.83%,足以媲美周末黄金档的热门综艺节目,一部以中医药为主题的纪录片能够获得如此傲人的成绩,显示了国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关注。也从一个侧面显示出,在鱼龙混杂中医信息充斥各类媒体的时代,不是国人不关心传统文化,而是精品太少了。 高规格的政府参与 出于对中医药这一中华传统文明传承与推广的使命感,文化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人口文化促进...
-
《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 中医药文化传承作用
国务院发布的《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充分介绍了中国发展中医药的国家政策和主要措施,展示了中医药的科学价值和文化特点。中医药白皮书不但体现了国家对中医药的高度重视,也向全世界表示了中国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的决心。笔者认为,白皮书突显了中医药文化的三大作用: 中医药文化传承作用 白皮书在第一个部分介绍中医药的历史发展,分别从中医药历史发展脉络、中医药特点、中医药的历史贡献三个层面进行解读。 这种对中医药历史发展的介绍,非常好地体现了中医药文化传承的作用,说明中医药从古至今都是中华儿女健康的重...
-
别忽视中药师的传承 中医药科室的“应当”与“可以”之争
师承教育,别忽视中药师的传承 草案第十五条第二款是多位委员的注点。这一条款原文为“以师承方式学习中医或者经多年实践,医术确有专长的人员,由至少两名中医医师推荐,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中医药主管部门组织实践技能和效果考核合格后,即可取得中医医师资格;按照考核内容进行执业注册后,即可在注册的执业范围内,以个人开业的方式或者在医疗机构内从事中医医疗活动。国务院中医药主管部门应当根据中医药技术方法的安全风险拟定本款规定人员的分类考核办法,报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发布。”...
-
国医大师李士懋学术传承研修班
日前,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河北中医学院李士懋名医传承工作室承办的国家继续教育项目——2015年国医大师李士懋学术传承研修班在河北石家庄举办。 培训班上,代表们观看了介绍国医大师李士懋生平事迹和学术成就的视频,大家沉痛哀悼,深情缅怀。李士懋治学严谨,勤求古训,博采众长,医术高明,医德高尚,平易近人,深受广大中医药工作者和患者爱戴和尊重。此次培训班是李士懋教授去世后举办的首次传承学习班,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院院长刘清泉、河北省首届十二大名医刘亚娴教授、江西省名誉名中医姚梅龄、河北省...
-
国医名师学术经验传承《本草中国》《名中医谈发扬中医》
5月19日,清悠易水河畔,险峻狼牙山下, 96岁高龄的国医大师路志正率领传承人队伍,在中医易水学派的发源地河北省易县举办的“国医名师学术经验传承讲习班”上,亲授易水学派学术思想和路氏流派学术精华,倡导王道医学思想,针对当今乱开药味多、用量大的大处方现象,建议用药要轻灵活泼。 国医大师路志正传承研究易水学派造诣颇深,以整体观、恒动观为指导,提出独特的调理脾胃理论,善用轻清展气之品调节气机。路老精神矍铄,思维敏捷,他说当今临床“有些药方用药太多,三四十味,一服药重达几斤&r...
-
体验中医药文化 重点专科 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
5月11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通知指出,2012年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周期已满,将于2016年5~6月组织开展验收工作,以全面掌握2012年传承工作室建设情况和成效,总结经验,查找问题,以验促建,进一步推动传承工作室建设。 本次验收主要包括五项,分别为条件建设,包括示教诊室、示教观摩室、资料室建设情况,声像采集、实时记录等设备的采购及使用情况;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开展情况,主要包括名老中医药专家擅长的优势病种诊疗方案的整理、论文论著的出版、名老中医药专家资料的收集等;人才培养情况。主要包括传承队...
-
基层名中医传承 中医价值需要 医药健康服务
日前,黑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出台《省级基层名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实施方案》,探索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方法及培养模式。 该局提出,今年起将在全省县级中医医院遴选出60名中医药专家,投入专项资金,建设条件较好的工作室。其跟师继承人不少于3人,其中至少有1名乡医和1名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中医临床人员。 在为期3年的建设任务中,工作室除建立专家临床经验资料库外,还要形成至少1个临床诊疗方案、经验方或技术方法。要组织继承人参加由省、市级中医药管理部门主办的集中理论培训。工作室要与1个乡镇卫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