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 第3页
-
中医药图书是传承和传播知识和文化的最好载体
中医药图书是传承和传播知识和文化的最好载体,本文依托北京开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国内唯一的第三方书业信息服务与咨询机构,以下简称开卷)2015年年度的图书零售市场数据,对2015年度中医药学术和文化科普图书的出版和发行的数据进行了调查和分析,以期通过调查和分析,反映中医药文化传承和传播的发展情况。 大众健康类图书年度动销量变化大 在开卷的图书分类中,中医类图书分布或包含在两个类别中,一个是医学类下的中医图书(含中医文化、中医基础、中医古籍、中医临床),另一个是大众健康类图书(含中医保健、孕产育儿、...
-
姬领会 结缘中医 悬壶济世 传承推广中医
走进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东门路社区姬领会开办的中医诊所,除了中草药特有的淡淡香气,映入眼帘的姬领会才四十出头,跟想象中的老中医相去甚远。不过,他诊治病人时的那一番望、问、切、问,却十足地透出中医的神韵与风采。 自开办中医诊所以来,姬领会经过近20年的打拼,把诊所办得风生水起,声名远播。近几年又频频出版中医科普著作,并且开课授徒,引起业界人士广泛关注。 结缘中医,在迷茫中前行 生于上世纪70年代初的姬领会,儿时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常年被病痛缠身的母亲。当时,村里有个中医大夫,母亲经常找他看病...
-
传承传播中医药文化 哲学社会科学作用不可替代
•中医药学的特殊性决定了它既有自然科学属性,也具有哲学社会科学属性,没有传统文化的滋养,没有古代哲学社会科学的支撑,就没有古代的中医药学。 •高等中医院校肩负着培养高素质中医药人才的历史重任,同时也是培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者与传播者的主阵地,因此加强对中医药大学生的哲学社会科学教育,特别是传统文化与中医文化教育意义重大。 •中医药的科学性问题不是一个简单的医学问题,从本质上看是一个哲学问题,如何从哲学层面为中医药的科学性及其存在的合理性进行论证辩护是高等中医院校哲...
-
李伯淳:中医药的根中医的哲学如何传承和发展
中医如何传承和发展,人类新医学如何构建?这需要对中医药的根、中医的哲学、中医的科学进行深入研究。 传统中医是中国古代科学的代表。中医方法论是在元气论基础上以天人合一整体论为手段,用阴阳五行原理等,辩证逻辑思维为主,认识人体内外各种相互关系,来对疾病诊治的方法。 现代西医是现代的科学成果。西医方法论是在原子论基础上将人体按照还原论为手段,用功能结构原理等,机械逻辑思维为主分析人体生理变化,来对疾病诊治的方法。 中医包含许多古代天文、地理、人文等科学知识。 《黄帝内经》中...
-
重视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 中医药传承应从小抓起
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中医药不仅有道,还有术,是一个完整的处理人身心、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系统。在西医诊疗思路比较单一,疑难杂病难以解决,抗药性耐药性显著提高的现代医疗体系中,东方智慧犹如枯木逢春,绿意盎然。 但中医药在发展过程中面临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笔者对此提出以下3点建议。 中医药传承应从小抓起 七十多年前,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写了一部《中国科学技术史》,这本书非常看重中国古人创立的阴阳、五行理论体系,认为其奥妙处不亚于西方所谓的“科学”。但现代中国...
-
河南中医学院探索中医特色传承教育模式纪实
在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张磊教授家里,河南中医学院第二届仲景学术传承班(简称仲景班)学生周元满熟练地帮张磊教授写着处方。这是个周末,也是小周课外时间跟师临床的普通一天。 近几年,河南中医学院依托地方特色优势资源,大胆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创建了中医药传承人才、应用人才和医药相关人才三类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在传承型人才培养上,校长郑玉玲提出顶层设计思路后,先后组织召开多层面的座谈会,经过充分调研和论证,构建了中医药特色传承教育模式和培养方案,开办了“仲景学术传承班”&ldquo...
-
湖北省洪湖市中医医院传承发展中医药文化掠影
“杏林飘香,洪湖水长,多少人慕名来到这神奇的地方。这里有百年的药王传奇,这里有精湛的名医风范。多少疑难杂症在这里化解排除,多少风湿患者在这里丢掉拐杖……”优美的旋律,跳动的音符,富有强烈的穿透力和感染力。这首名为《为你歌唱》的院歌,深情中饱含着来自全国各地的风湿病患者对洪湖中医院的景仰和信赖,豪情里漫溢着洪湖中医人的执着与奋进。它从一个侧面,生动地诠释了该院浓郁的中医药文化内涵。 洪湖市中医医院创建于1979年8月,是一所集医疗、科研、教学、康复为...
-
咸宁麻塘风湿病国家非遗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纪实
2014年12月3日,湖北省咸宁麻塘风湿病医院镇氏风湿病马钱子疗法被列入第四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是咸宁麻塘风湿病医院镇氏五代传人对该疗法在传承和保护上取得的一大成果。镇氏风湿病马钱子疗法从1898年镇氏家族先辈镇乃江从宫廷太医寇世民手中得到该药方及疗法至今已有117年的历史。 中医,这个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伟大民族医药,千百年来,以家传、师承形式保留下来。如今到了高科技电子时代,面对西医学的猛烈冲击,面对鱼目混珠的民间“秘方”干扰,面对医疗市场激烈的生存竞争,民间传统...
-
中医传承莫走偏 传承中医理论要完整
今年2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关于加强中医理论传承创新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强调中医理论传承创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明确中医理论传承创新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任务以及保障措施,为下一步中医理论传承创新的开展提供指导。 本次珠江会议上,专家们重点围绕中医理论传承创新问题进行研讨,提出在中医理论传承创新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并就此发表观点与建议,旨在落实《意见》,为中医理论更好地传承与创新,挖掘新的思路。专家们表示中医理论无论传承还是创新都应该坚持以中医内涵为核心,让传承创新有所根本。...
-
繁体字更有利于中医学传承
文字是记录信息的图像符号,是文化最基础的载体之一,对于一个民族的文化传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的汉字,是世界上仅存的象形文字,汉字的字形中包含着极为丰富的内涵。两千多年来,中医的传承代不乏人,就是依靠中国的文字的一脉相传。古来中医学家们都有很好的文字功底,是儒、医不分的。 然而,中国近百年来的社会变革激烈,严重影响了中华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也严重干扰了中医学的教学规律。如何在新形势下继承和发展中医,确是一个非常复杂、值得深思的问题。笔者认为,作为中华文化传承的基本元素,繁体字的教育和学习应该受到重视。...
-
中医药优势 中医专科护士培训 经世传承中医
为规范肿瘤的治疗,引导肿瘤患者正确就医的意识,科学总结中西医临床治疗经验,研究创立中西医结合特色的抗癌新药物、新制剂、新方案、新经验,进一步提高为广大癌症患者服务的质量,经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与河南省抗癌协会协商,合作创建中西医结合肿瘤临床研究基地,成立“河南省中西医结合肿瘤临床会诊中心”,中心挂靠在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河南省中西医结合肿瘤临床会诊中心由16名国内顶极肿瘤专家组成会诊团队,引进国内尖端医疗技术,制定科学规范的综合方案,提供一流诊疗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