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 第7页
-
制约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内在因素分析与对策
•影响中医药发展的内在因素及现状包括中医药创新理论共识度有待提高、中医药防治疾病效果有待提升、中医药传承文化氛围有待加强。 •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一要凝聚共识,创新发展就是最好的传承;二要科学评价,提升中医药临床治疗效果;三要营造氛围,推进中医药文化与科学人文融合。 中医药作为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和重要的生态资源,是中国特色卫生健康事业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在2019年、...
-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传承研发中药制剂纪实
千百年来,中医药根植于中华文明的肥沃土地,承载着一代代中医药人用与疾病不懈斗争形成的经验和智慧,护佑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从神农尝百草到青蒿素的成功研制,中医药人薪火相传,生生不息。在与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的战场上,中医药焕发着新的生命力,其独特的防治优势犹如一把利剑破空而出,成为抗击疫情的重要力量。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自建院以来,肩负着“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促进中医药传承与发展”的历史使命,三届国医大师以及中国科学院院士仝小林等中医专家悬壶济世,潜心专研,继承创新,发掘、保护、研制9...
-
王琦院士 说药开新 知常达变 师德师风 代代传承
2020年6月6日,在王琦院士的精心组织策划下,为培养中医师承高徒而设立的王琦书院正式成立,我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名学员。 回首一年的学习,王老师为我们安排了每月一期的大师网络课程,期期内容精彩纷呈,每次听课都有胜读十年书之感。仿佛自己又重进学堂,上了一次中医顶级研修班,走过了一段重塑自我之路。 拓展思路 开阔视野 王琦院士常常教导我们,作为中医事业的中坚力量,作为学术传承人,起点要高,思路要活,视野要大,境界要高,才能成大器。从老师身上,在书院的听课学习,感触最深的正是这点,我们学到的不...
-
中医药对五行知识优秀基因的传承
•中医药学的各个层级和角落,无不存在着五行知识的身影。《黄帝内经》在构建中医药知识体系时应用了先秦五行知识,既传承了先秦诸子所言五行的基本内涵和思维模式,也赋予五行以丰富而全面的生命科学内容。此正与现代生物学中的基因之自身复制(保持生物原有的基本特征),和能够发生“突变”(非病理性的突变和病理性的突变)这两个基本特性相应合。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缔造中医药知识体系深深根植的沃土,因而中医药知识体系必然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与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