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传秘方 第5066页
-
中医五脏化生五液 食疗补泻五脏进而调节五液排泌
中医认为五脏化生五液,五液通过相应的窍道(五窍)发挥濡养、润养、代谢等作用。五液失调与脏腑功能异常密切相关。反之,通过调节相应脏腑可以实现调节五液的目的。笔者经过大量的临床实践发现,通过食疗可以调节五液。笔者从药食同源的相关文献中,遴选出偏性较小且性味相近的食物并组成饮食配方,形成了一套通过食疗补泻五脏进而调节五液排泌的治疗方法,现具体阐述如下,以飨同道。 1 五液、五脏及五味的关系 1.1 五液与五脏的关系 五液在《黄帝内经》有两种含义:一是五脏化生的五液,即汗、涕、泪、涎、唾,《素问&midd...
-
赤小豆煲鸡健脾又利湿 心火旺烦躁宜服玉莲饮
赤小豆煲鸡健脾又利湿 夏季,由于气温高,空气湿度 火,湿热内蕴会引发体表发热、头 痛、尿黄而短、身重而痛、苔黄腻等 症。赤小豆具有利水除湿及消肿解 毒的功效,与温中益气的母鸡同煲 汤,可补中益气,健脾利湿,利尿消 肿,对夏季四肢浮肿、手脚沉重、腰 部重坠不适及舌苔黄厚等湿热征象 有较好的祛湿效果。 具体方法:赤小豆90克,去毛 及内脏的母鸡1只。将赤小豆放人 鸡腹内,用竹签将鸡腹切口闭合,加 入适量的水煲汤,食用时加盐调味, 食肉喝汤。 雷佳颖 心火旺烦躁宜服玉莲饮 玉莲饮有清热、安神、除烦的作 用,高血...
-
针药并用治疗脑血管病 糖尿病及其并发症
笔者从医35年,临床善于针药并用治疗脑血管病、糖尿病及其并发症、高血压病、冠心病、肿瘤等内科病症,提出了重脾胃、重阳、重神、重视平和、重守经隧等学术思想,研发了调理脾胃针法、调神益智针法、项腹针法、动静针法、深刺纳阳针法、养血柔肝针法、调神止痛针法、意气针法等针法以及分级功能训练法、移情易性护理法等调护方法。现择要总结如下。 重脾胃思想 倡脾虚湿盛说从脾胃论治糖尿病 笔者通过临床实践,认为脾虚湿盛是2型糖尿病的易患因素,脾胃升降运化失常是2型糖尿病的病机关键,提出调理脾胃、恢复其升降运...
-
张志远临床应用二丁经验 治外感疫疠 肠道淋巴结炎
国医大师张志远是山东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他擅治各种疑难杂症。蒲公英及紫花地丁合称二丁。蒲公英又称黄花地丁,与紫花地丁同名异类,二者临床应用都较为广泛。蒲公英见于《本草纲目》,其“甘、平、无毒”,主治乳痈红肿、疳疮疔毒。紫花地丁亦载于《本草纲目》,别名为箭头草、独行虎、羊角子等,《本草纲目》记载其“苦、辛、寒、无毒”,主治黄疸内热、痈疽恶疮、痈疽发背、疔疮肿毒、喉痹肿痛等症。张志远临床上善于将蒲公英、紫花地丁配伍使用,治疗多种疾病均取得良好疗效,现将其经验摘录如下...
-
李今庸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
国医大师李今庸长期从事中医学术研究和临床研究,其著述颇丰发表学术论文上百篇;出版和刊印的学术专著有《读古医书随笔》《金匮要略讲解》《黄帝内经考义》《李今庸临床经验辑要》等数十部之多。其中,《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李今庸》《古医书研究》《舌耕馀话新集》《李今庸医案医论精华》《中医科学理论研究》《黄帝内经考义》系近年来新版的独撰专著,表明李今庸在75岁以后仍然勤奋不已,耕读不辍。现将李今庸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介绍如下。 学术思想特点 倡导中医药学应立足特色和优势 李今庸指出:中医药学,民族瑰宝。...
-
女子育阴当扶阳 男子扶阳必配阴
国医大师刘敏如是全国著名中医妇科专家,从事医、教、研工作近50年,临床经验丰富。在笔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有幸连续1年多时间,朝夕跟诊刘敏如,所诊疾病涉及妇、内、儿等科,深得她教诲,现将其部分妇科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简介如下。 发展理论指导临床 刘敏如常言发展中医,必须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结合现代科技知识和观念,发展理论,规范病证,进而提出治法,组成有效方药,开展实验和临床试验验证理论的科学性。其基本点在于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临床选方用药,以医统药,不能废医存药、以药统医;科研不能轻医重药,用药理指导...
-
中医泄泻案 喉痹案 内伤发热案
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刘丽坤是山西省中医院主任医师,从事临床和科研工作多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其治学严谨,中医遣方用药构思巧妙,临床擅用经方治疗肿瘤,笔者有幸聆听教诲,受益匪浅,现整理随刘丽坤学习治疗验案三则,介绍如下。 医案一:泄泻案 患者,男,50岁,首诊2010年9月8日。诉胆囊癌术后近一年。患者于2010年7月因腹痛经检查诊断为胆囊占位,行手术切除,术后病理为胆囊癌,术后未行特殊的检查处理。患者于2010年7月以来,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腹泻,日行十余次,腹部胀满,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