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传秘方 第5069页
-
罗灵松擅长用针挑法 强调病证结合辨治
罗灵松是广东省梅州市中医医院副主任医师。临证精勤不倦,通读《黄帝内经》《针灸学》《中国按摩全书》《针灸甲乙经校释》等典籍,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在临床工作中重视辨证与辨病并举,长期从事筋伤疾病及内科疑难杂病的诊疗,尤其擅长运用针挑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甲亢和用旋转扳法治疗腰源性膝关节痛等,遣方用药方面有独到之处。笔者曾师从罗灵松老中医,现将其辨治疾病的临证经验介绍如下。 强调病证结合辨治 罗灵松临证时强调辨病辨证相结合,根据辨证的结果,再施以相应的手法,适当配合中药辅助治疗,方可取得佳效。具体在...
-
狐惑病即白塞病 甘草泻心汤加减治之
贝赫切特综合征,又称白塞病,属于中医学狐惑病的范畴,它是一种以血管炎为病理基础,以口腔溃疡、外阴溃疡、眼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慢性风湿类疾病。全国名中医张鸣鹤是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他采用中医中药治疗本病有肯定的疗效,且有望彻底治愈。现将其治疗贝赫切特综合征医案一则介绍如下。 医案患者,男,28岁。2016年7月11日初诊。患者于1周前出现双眼结膜红肿不适,为求进一步诊治,前来就诊。现患者双眼结膜红肿,视物不清,时感痒痛,左眼不适感明显;口腔内可见绿豆大小黄色溃疡面2处,疼痛明显;双肘关节、双...
-
老眼昏花中药熏洗 益气补血容颜服八珍汤
中药熏洗 改善老眼昏花 中老年人上了年纪,视物昏花不清,中医辨证施治,采用药液熏洗眼部,对改善视物昏花不清症状有较好的疗效,现分型介绍如下。 体弱气虚 症见神疲乏力、眼肌疲劳、视物昏花。取黄芪30克,加水煎煮2次,取两次煎液混匀,分2次温服,每日1剂;第3次水煎药液,对眼部先熏后洗,每日3~4次。本方益气明目,主治体弱气虚所致视物昏花、眼肌疲劳。 肝肾不足 症见阴血不足,肝阳上亢所致之眼花、视物不清、两目干涩,偶有头晕。方用黄菊花、桑叶、生地、夏枯草各9克,薄荷3克,羚羊角4.5...
-
喜用活血化瘀药 善用化痰祛湿药 妙用疏肝理气药
国医大师张学文临证治疗内科疑难杂症,用药独具特色。笔者跟师临证,多受启发,现整理总结其部分临证用药思维与经验如下。 喜用活血化瘀药 张学文治疗内科杂症擅长应用活血化瘀法,尤其在治疗疑难病临床实践中认识到“久病顽疾,多有瘀血阻滞之势”,凡疑难病久治不愈者,应考虑应用活血化瘀之法。但在应用时,要分清主次,注意兼夹,掌握好化瘀药量的多少,由小到大慎重用药,密切观察。 活血化瘀药种类较多,临床应用时应根据其药力强弱峻缓择优选择,一般依其作用强弱可大致分为三类:一是性质平...
-
常食三仁粥活血又养心 常服猪脊羹滋肾止消渴
常食三仁粥活血又养心 三仁粥能活血化瘀,养心安神, 润肠通便,主治瘀血内阻之胸部憋 闷、时有刺痛,心失所养之心悸气 短、失眠,阴津亏损之大便干燥。但 大便溏稀者慎服。 具体方法:桃仁、酸枣仁、柏子 仁各10克,粳米60克,白糖15克。 桃仁、酸枣仁、柏子仁打碎,加水适 量大火煮沸40分钟,滤渣取汁。粳 米淘净放人锅中,倒入药汁,煮沸后 改用小火熬至粥稠。放人白糖,搅匀 即成。每、日1剂。 蒋德衡 常服猪脊羹滋肾止消渴 猪脊羹出自古籍《三因极一 方》,具有滋肾健脾,止消渴的功效, 可用于糖尿病消渴、善饥、...
-
秋天干燥常吃南瓜好处多 南瓜食疗药膳方
秋天气候干燥,此时,餐桌上不可缺少的一样食物就是南瓜了!南瓜是一种常见的食材,也是保健上品。利用南瓜烹饪一些简单的食疗药膳,适宜调理。秋季的南瓜,经过春夏的日照和生长,已经成熟并积累了丰富营养。 常吃南瓜好处多 南瓜补中益气、健脾暖胃、解毒止痛,用于久病体虚、脾胃虚寒引起的乏力倦怠、胃寒纳呆、食少腹胀、少尿水肿等症。 具体说来,常吃南瓜有以下好处: 明目 南瓜是富含β胡萝卜素的果蔬之一,这种营养素在人体内能转化为维生素A。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研究指出,维生素A能增...
-
冬季容易手脚冰凉 羊肉淮山汤
指导专家: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药师陈莎 很多女性到了冬季容易手脚冰凉,穿多厚的羽绒服也不管用,有些女孩子只好整个冬天都抱着个暖宝宝。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药师陈莎为读者推荐这款简单易做又美味的“淮山羊肉汤”,有补脾益肾、温中暖下的功效,经常饮用,这个冬季你再也不怕冷了! 淮山羊肉汤 材料: 羊肉500克,淮山50克,葱白30克,姜15克,胡椒粉6克,黄酒20克,精盐3克,味精适量。 做法: 将羊肉剔去筋膜、洗净,略划几刀,再入沸水焯去血水。葱、姜洗净,葱切成段,姜拍破。淮山用清水浸透...
-
膏方临证诊疗思路 三辨结合 五脏平调 大方复治
膏方因具有个体化治疗的特点,在改善口感的同时又能照顾全面,作用持久且稳定而广受欢迎。本文从三辨诊法、五脏平调、大方复治等方面,制定适宜的治疗法则,力求对膏方的临证诊疗思路进行归纳,以指导临床用药。 临证三辨以衡为期 三辨诊法即诊疗过程中将疾病、证型与患者体质三者相结合。辨病具有针对性强、全面把握的优点;辨证决定选方用药的关键,是量身定制,一人一方的依据;辨体质则最能体现中医“治病求本”的特点。 辨病:识别疾病是对疾病发生和发展整个过程的纵向了解,有助于识别疾病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