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淋巴结炎

淋巴结炎

  • 芋粥治疗小儿瘰疬,虚痛,慢性淋巴结炎,淋巴结核,淋巴腺肿。芋粥秘方制作方法。

    芋粥治疗小儿瘰疬,虚痛,慢性淋巴结炎,淋巴结核,淋巴腺肿。芋粥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芋粥的秘方制作方法,芋粥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小儿瘰疬,虚痛,慢性淋巴结炎,淋巴结核,淋巴腺肿。欢迎大家收藏。 秘方配方:芋粥秘方的配方仅会员可见,欢迎注册查看。 主治功效:小儿瘰疬,虚痛,慢性淋巴结炎,淋巴结核,淋巴腺肿。...

  • 小儿急性淋巴结炎内服外敷法

    小儿急性淋巴结炎内服外敷法

      内服法金银花12克,连翘10克,牛蒡子10克,浙贝母12克,元参、夏枯草各10克,牡蛎20克,瓜蒌10克,皂刺10克,柴胡6克,陈皮5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连用14天。   外敷法乳香10克,没药12克,川芎15克,蟾酥2克,川黄连10克,冰片3克。将上药研末混匀用蜂蜜调成软膏,贴敷于病灶中心处,每3天换药1次,3次为1疗程。   熏洗法荆芥、防风各15克,紫花地丁、黄柏、蒲公英、大枫子各30克,红花、牡丹皮、泽兰各20克,大黄15克,甘草l0克。将以上药物共为粗末,用纱布包扎好,加水煎汤...

  • 中药外治“老寒腿”淋巴结炎

    中药外治“老寒腿”淋巴结炎

    淋巴结炎 中药外治 笔者采用中药外敷治疗单纯性淋巴结炎,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具体方法为:取川椒、白矾各30克,研成细粉,配以 30克白面粉,加适量食醋调成糊状,外敷病变处,每日 3~4次。 川椒辛香走窜,活血散瘀;白矾性味酸寒,具解毒之功效,配以食醋软坚散坚。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软坚散结之功,使包块消失。 广东惠州 吕爱玲 中药熏洗治“老寒腿" “老寒腿”是因环境寒冷、潮湿引起的关节疼痛不适。笔者临床采用中药煎汤熏洗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介绍...

  • 治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中医方

    治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中医方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属于中医的“腹痛”、“瘰疬”范畴。患儿以3~8岁最常见。小儿多表现为腹痛反复发作,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示多发肿大淋巴结。严重影响小儿的正常发育。其病机主要是毒壅气滞,湿热交阻,不通则痛。   山东省济南市中医医院儿科专家崔文成主任医师以解毒燥湿、清热散结为治法,对清代程国彭《医学心悟》之消瘰丸和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之消瘰丸进行继承、发展和创新,研制出了消瘰止痛颗粒,用于临床,共治疗2000多例,均有较满意的疗效。现介绍1典型病例。...

  • 治急性颔下淋巴结炎方

    治急性颔下淋巴结炎方

    将全蝎、冰片按3:1的量混合,研为细末,用凡士林调匀成软膏,装瓶备用。用时将药膏均匀涂于患处,纱布覆盖固定。 3天换药一次,1—3次即可痊愈。适用于急性颌下淋巴结炎。...

  • 仙人掌外治下颌淋巴结炎

    仙人掌外治下颌淋巴结炎

    下颌淋巴结炎多由咽炎、扁桃体炎、 上感所致,表现为颌下大小不等的硬结。 临床应用仙人掌外敷治疗本病11例,取 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方法:将新鲜的仙人掌适量拔刺后 洗刷干净切碎捣烂,平铺于患处,纱布覆 盖包扎固定,每日更换1次,7日为1个 疗程。疗效:患者经治疗3-5天后硬结缩 小,疼痛减轻,6—7日硬结消失。 典型病例:张某,女,1岁。感冒后下 颌出现大小不等结节2个,曾服抗生素 及解热镇痛药无效,予仙人掌外敷,3日 后硬结缩小,日消失而愈。 体会:仙人掌性寒味苦,具有活血化 瘀、清热解毒的功能,可止血...

  • 淋巴结炎中药外敷

    淋巴结炎中药外敷

    近几年来,笔者采用中药外敷治疗单纯性淋巴结炎 (非结核性),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治疗方法:以中药川椒、白矾等量研成细末,配以等量白面粉,加醋调成糊状,外敷病变处,每日3-4次。川椒辛香走窜,活血散瘀;白矾性味酸寒,具解毒之功效,配以食醋软坚散坚。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软坚散结之功,使包块消失。 河北邢台 宋高瑞...

  • 淋巴结炎中药外治

    淋巴结炎中药外治

    近几年来,笔者采用中药外敷治疗单纯性淋巴结炎(非结核性),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治疗方法:川椒、白矾各等量,研成细粉,配以等量白面粉,加食醋调成糊状,外敷病变处,每日3~4 次。 川椒辛香走窜,活血散瘀;白矾性味酸寒,具解毒之功效,配以食醋软坚散坚。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软坚散结之功,使包块消失。此方操作简单,疗效确切。 湖南衡阳 张爱萍...

  • 消静脉炎土豆片 治淋巴结炎方

    消静脉炎土豆片 治淋巴结炎方

    土豆片消静脉炎 抗肿瘤药物通常具有较强的静脉刺激性,长期使用可引起局部红肿热痛,其静脉增粗、变硬,形成静脉炎。马铃薯具有清热解毒、利湿止痒、收敛止痛之功效,善治此类静脉炎。 将新鲜土豆洗净,切成薄片,向穿刺部位沿静脉走向贴敷,外加一层保鲜膜覆盖固定,薯片干燥后即行更换,连用3天或直到静脉炎治愈为止。无毒副作用,患者可自行在家中操作,简便易行,疗效确切。 治淋巴结炎验方 □ 郭旭光 山东莱州市慢性病防治院 花椒、白矾各等量,研成细粉,配以等量白面粉,加食醋调成糊状,外敷病变处,每日3...

  • 解阳明腑实治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

    解阳明腑实治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属中医腹痛范畴,现代医学认为,该病常在急性或反复发作上呼吸道感染过程中并发,也可见于继发肠道炎症之后,由病毒、细菌及其毒素沿血液循环到肠系膜淋巴结而致。现在小儿罹患此疾多和暖衣、厚味有直接关系。小儿稚阴稚阳之体,膏粱厚味或穿衣过厚,常使小儿肠胃积热,甚者形成阳明腑实证。纵观此证,结合小儿的特点,多表现为或以外感风寒在前复加积滞,或以内热积滞在先复加外寒,总以外寒和内热积滞互见,加之小儿稚阳之体,风寒极易化热或脾胃常易积食,临床多以阳明腑实里证表现为主。 案一 刘某,女,...

  • 布鲁氏菌病发热验案 小儿急性淋巴结炎五根汤

    布鲁氏菌病发热验案 小儿急性淋巴结炎五根汤

    三仁汤合小柴胡汤治布鲁氏菌病发热验案一则 患者女,53岁,2021年5月28日初诊。主诉:发热2个月,每日下午及傍晚体温升高到39℃,在当地多家医院检查及进行输液治疗,效果不佳。后到北京协和医院特需门诊检查,等待结果之余,经人介绍来笔者门诊就诊。刻下:面色萎黄,神疲懒言,偶见胸闷,口苦口黏,心情不畅,饮食不香,喜叹息,小便黄,大便正常,舌红苔白腻,脉弦滑。 辨证:湿邪阻滞,郁久化热。 治则:清热化湿,宣畅气机。 处方用三仁汤合小柴胡汤加减:柴胡12g,黄芩9g,清半夏10g,...

  • 理气散结刘启廷主治慢性淋巴结炎

    理气散结刘启廷主治慢性淋巴结炎

    颈部淋巴结肿大为临床常见病症,属于慢性淋巴结炎,多发生于颈侧、颌下、颏下、耳后等处,表现为局部的淋巴结不同程度的肿大,单个或数个成串,小者如豆粒,大者如花生米,触之略硬,表面光滑,推之可移,可有轻度压痛,多继发于头、面、颈部的炎症病灶,部分病人可有低热、盗汗、食欲不振、消瘦等全身中毒症状。如不及时治疗,病情加重时也可发展成脓肿,伴有全身感染症状。 颈部淋巴结肿大属于中医“瘰疬”“痰核”的范畴,好发于儿童或青年人,中医认为,病因为外感六淫邪毒,侵入肌肤...

  • 急性颌面部淋巴结炎 仝小林自医案例分享

    急性颌面部淋巴结炎 仝小林自医案例分享

    病情简介 初诊(2015年5月16日):发热伴头颈部淋巴结红肿疼痛两天。患者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仝小林,一月前曾患“急性腮腺淋巴结炎”,此次因头皮疖抓破后于昨日起开始出现颈部、耳前、耳后、颌下等淋巴结红肿疼痛,患部皮肤潮红肿胀,伴恶寒发热,体温38℃,无汗,周身酸痛无力,无咽痛,无鼻塞流涕,无咳嗽,无腹痛腹泻,无恶心呕吐。自服中成药防风通圣散四袋,至夜十一点许,周身汗出臻臻。今晨恶寒消失,但仍发热,体温37.6℃,下午一点体温升至38℃,大便已解,舌质红稍胖微有齿痕,...

  • 急性腮腺炎颈部淋巴结炎 贵州名医石玉书的经验方

    急性腮腺炎颈部淋巴结炎 贵州名医石玉书的经验方

    组成及用法 升麻、葛根各15克,熟大黄、炒牛蒡子各9克,水煎,每日1剂分3次服。 主治 急性腮腺炎,颈部淋巴结炎,头面丹毒。 解析 本方为贵州名医石玉书的经验方,为治疗外感湿热病邪、温热病邪或热毒邪气所致常见疾病所用医方。时疫毒邪郁结少阳者,憎寒发热,恶寒,腮腺或颈部淋巴结肿痛拒按,甚或头面红肿焮痛,目不能开,吞咽咀嚼不便,口渴烦躁。本方使用升麻,《本经》谓升麻:“主解百毒,辟瘟疫,瘴气邪气”。可用治时气热疠,风肿诸毒;葛根治天行时疫,解毒,最能散郁火;牛蒡主治头面风热病...

  • 颌下淋巴结炎治案一则

    颌下淋巴结炎治案一则

    贾某某,女,61岁。 患者2天前感觉下颌部不适,触之有花生米大结节,触痛。诊见颌下淋巴结肿大如鸡卵,皮色微红,局部热,触之硬,恶寒发热,体温 37.4℃,全身酸痛乏力,头痛,颈项强、转动不便,口苦,咽部充血,大便秘结,小便黄,舌质红,苔黄稍腻,脉滑数。中医辨证为颈痈,乃风热挟痰上蕴阻滞经络所致。治宜散风清热,解毒消痈。 方用防风通圣散加减:金银花、连翘各24 克,五子衍宗丸白芷12克,防风、荆芥各10克,麻黄6克,薄荷9克,栀子15克,黄芩12 克,生石膏40克,大黄、芒硝、当归、赤芍各10克,川芎9克,桔梗1...

  • 急慢性淋巴结炎(秘方数:5)

    急慢性淋巴结炎(秘方数:5)

    急性淋巴结炎是指致病菌从损伤破裂的皮肤或粘膜侵入或从其他感染病灶,如疖、足癣等处侵入经过淋巴管到所属区域的淋巴结引起淋巴结急性发炎。急性淋巴结炎未彻底治愈或机体过度劳累、抵抗力低下时,迁延而成慢性淋巴结炎。急性淋巴结炎临床表现;局部红肿、痈热,伴发热、头痛等全身症状,炎症若扩展到淋巴周围,几个淋巴结可粘连成团,也可发展成脓肿,治疗得当可消退,有时可遗留一小硬结。慢性淋巴结炎的临床表现为淋巴结肿大或硬,略有疼痛,常能自愈,当劳累或机体抵抗力低时肿痛加剧,有时也可发展为急性淋巴结炎。发生淋巴结炎主要原因是感染金黄色葡萄...

  • 儿童复发性腹痛与肠系膜淋巴结炎

    儿童复发性腹痛与肠系膜淋巴结炎

    儿童复发性腹痛的原因十分复杂,常见的病因有肠蛔虫症、肠痉挛、肠炎以及胃炎、十二指肠炎、消化性溃疡等,另外还有腹型荨麻疹,腹型过敏性紫癜、心因性腹痛等全身性改变。这些病因大多都有比较典型及相对固定的临床症状与体征,也有比较明确的实验室检查或辅助检查手段。此外,还有一种在儿童中并不少见,却因临床表现多样,缺乏典型症状而易被误诊,相关报道其误诊率达到60%以上,这种儿童疾病就是肠系膜淋巴结炎。 肠系膜淋巴结炎主要见于7岁以下的年幼儿童。它是一种以复发性腹痛为主要特征的感染性疾病,大多见于上呼吸道或肠道感染之后。由于小儿的...

  • 张志远临床应用二丁经验 治外感疫疠 肠道淋巴结炎

    张志远临床应用二丁经验 治外感疫疠 肠道淋巴结炎

    国医大师张志远是山东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他擅治各种疑难杂症。蒲公英及紫花地丁合称二丁。蒲公英又称黄花地丁,与紫花地丁同名异类,二者临床应用都较为广泛。蒲公英见于《本草纲目》,其“甘、平、无毒”,主治乳痈红肿、疳疮疔毒。紫花地丁亦载于《本草纲目》,别名为箭头草、独行虎、羊角子等,《本草纲目》记载其“苦、辛、寒、无毒”,主治黄疸内热、痈疽恶疮、痈疽发背、疔疮肿毒、喉痹肿痛等症。张志远临床上善于将蒲公英、紫花地丁配伍使用,治疗多种疾病均取得良好疗效,现将其经验摘录如下...

1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