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 第48页

中医 第48页

  • 妇科月经病治疗中医医案3则

    妇科月经病治疗中医医案3则

    吴承玉教授系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中医学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她长期从事临床研究工作,对肿瘤病、风湿病、代谢病、妇科病的疑难病诊治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她对妇科月经病治疗采用以血为本的方法,积有丰富经验,现举医案3则以飨读者。 验 案 举 隅 案例1 林某,女,32岁,2010年6月25日初诊。近1年来每次月经均推迟7-10 d,末次月经时间是6月17日,经量适中,挾有血块。面部黄褐斑,面色暗淡,腹胀纳少,腰膝酸软,情绪不稳,急躁...

  • 卵巢巧克力囊肿纤维化中医病因病机认识

    卵巢巧克力囊肿纤维化中医病因病机认识

    从“肾阳虚,肝脉寒伏”辨治卵巢巧克力囊肿纤维化 子宫内膜异位症 (endometriosis, EMs) 是生育年龄妇女的多发病、常见病, 指子宫内膜组织 (腺体和间质) 出现在子宫体以外的部位[1]。EMs发病率达5%~10%, 全球发病人数超过2亿[2]。EMs所引起持续加重的痛经、下腹痛和性交痛、不孕, 严重地影响妇女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消耗大量的社会卫生资源, 其难治性和复发性, 使之成为难治之症。 EMs病变广泛、形态多样, 绝大部分 (95%) 位于盆腔, 卵...

  • 治疗白带异常_中医调理方

    治疗白带异常_中医调理方

    治疗白带异常:症状1:白带量多、色黄、黏腻、有臭味、或白带如豆渣样、有臭味、阴道瘙痒、尿频尿痛。   中医诊断:湿热带下,是由经期、产后或手术后感染所致。   食疗秘方:车前草炖猪小肚。   原料:鲜车前草60~90克(干车前草20~30克)、猪小肚2具(约200克)。   方法:将车前草、猪小肚洗净,小肚切成小块,加水、少量盐,炖半小时即可,饮汤吃猪肚。每日一次,连服数日。 治疗白带异常:症状2:白带多、白色或淡黄色,质稠、无臭味。   中医诊断:脾虚带下,由饮食不节、过于疲劳、思虑过度所致。   食疗秘方:白...

  • 中医治痛经 记住“针、敷、食”

    中医治痛经 记住“针、敷、食”

      痛经如何调理治疗?桂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妇科主治医师申莉华向读者介绍几种中医治疗痛经的方法。      针灸法   体针:取气海、关元、双侧子宫穴进行针刺,留针15~30分钟,每日1次,不计疗程,以愈为期。   艾灸:辩证选穴位,每次选用3个穴,每穴施灸20分钟左右,连续治疗4天。      外敷法   敷脐疗法:将痛经散于经前1天或经来时敷贴脐眼,于月经结束时取下即可。   腹部敷贴法:把化瘀止痛热敷散研成细末分为3份,用时以1份加入米醋,装布袋放锅内蒸制热透,熨敷在腹部,药...

  • 绝经综合征中医流派典型病案

    绝经综合征中医流派典型病案

    绝经综合征指妇女绝经前后出现性激素波动或 减少所致的一系列躯体及精神心理症状,且持续时 间较长,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现代医 学对绝经综合征的治疗主要以激素替代疗法为主, 虽疗效肯定,但其中远期不良反应无法排除,临床 应用有一定的局限性。竹林寺女科为浙江四大中医 妇科流派之一 [1] ,寺中僧人有善医女科病症者,并逐 代相传,闻名于世 [2] ,传承至今已经1 000余年,笔者 有幸曾向竹林寺女科第109代传人陈拯民老师求教, 受益良多,验之于症,起病每多霍然,现将竹林寺女 科流派诊治绝经综合征独特的经验...

  • 中医多囊卵巢综合征案 国医大师夏桂成卵巢功能早衰案

    中医多囊卵巢综合征案 国医大师夏桂成卵巢功能早衰案

    国医大师夏桂成是江苏省中医院主任医师,倡导补肾调周法,将月经周期分为行经期、经后期、经间排卵期、经前期四期,根据各期生理特点辨证论治,治疗妇科疑难杂症效如桴鼓。笔者有幸侍诊于身侧,得夏桂成之教诲,受益颇深,兹将本人运用该法治愈的数则病案整理如下,供同道参考。 多囊卵巢综合征案 李某某,女,25岁。2009年3月10日因结婚3年未孕来诊。患者自13岁初潮起即月经延后,多40~60天一行,量少,婚后3年同居而未孕,配偶精液分析正常,无不良嗜好。患者曾于2009年2月于外地医院性激素检查示:雌二醇(E...

  • 产后风中医典型病案

    产后风中医典型病案

    贾六金主任医师是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医五十五载,一直专注于临床实践和教学传承,学识广博,治学严谨,经验颇丰,为众多弟子终身学习的榜样。笔者有幸跟随贾六金侍诊学习,发现被誉为山西小儿王的贾六金深受宝妈们的喜爱和推崇,因其不仅对诸多小儿病证能做到手到病除,而且对妇女产后诸多问题亦有独到心得。现将贾六金治疗产后风经验介绍如下。 【产后风的定义】   产后风又称“产后身痛”“产后痹”,是指产妇在产褥期间,因正气虚弱、外感风寒湿等出现...

  • 产后常见病调养 中医辅导产后保养

    产后常见病调养 中医辅导产后保养

    中国的传统非常重视产后保养,考究坐月子,但坐月子的办法很多都是老一辈传下来,有它的可取之处,但也有它一定的局限。新手妈妈及家庭成员在面对这些信息时,将信将疑者居多,因而急需一种威望的说法来辅导产后保养。 恶寒身颤 羊肉补身助阳气 恶寒厌恶、身体发抖、发热口渴,有许多产妇在生下孩子后会呈现类似的症状。一直以来大部分的人以为这是产后伤寒。明代名医傅青主关于产妇所呈现的这一病症加以辨证分析,得出产妇之所以呈现这种症状,是因为气血两虚、正不敌邪所造成的,能够吃一些有益于补气养血的补阳类食物,比方羊肉。...

  • 产后身痛 中医组方治疗思路

    产后身痛 中医组方治疗思路

    产后身痛是女性产褥期常见疾病之一,主要症状表现为全身性的肌肉、关节酸楚疼痛。本病虽不危及生命,但缠绵难愈,可以贯穿整个产褥期,严重影响女性产后恢复;加之现代女性生活、工作压力大,若病情不能得到及时缓解,可进一步发展为身心疾病。中医对产后身痛的认识可以追溯到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中的“产后腰痛”,唐·昝殷在《经效产宝》中也对“产后遍身疼痛”进行了详细论述[1]。桂枝新加汤原为《伤寒论》中治疗汗后身痛的一首经方,但在辨证论治下可以治疗产后身痛...

  • 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月经异常及性激素水平与中医体质类型

    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月经异常及性激素水平与中医体质类型

    青 春 期 多 囊 卵 巢 综 合 征 (Polycistic?ovary?syn- drome, PCOS)是一种常见的与生殖及代谢异常相关 的内分泌疾病, 为下丘脑、 垂体、 卵巢轴调节功能失调 所致, 为青春期女性月经不调的常见原因之一。青春 期 PCOS 重要临床表现是月经不规律, 以闭经、 月经 稀发为主 [1] 。持续的月经稀发或闭经增加胰岛素抵 抗及糖脂代谢紊乱的风险 [2] 。由于月经来潮两年内, 59% ~ 85% 月经不规律或无排卵, 因此建议月经来潮 两年后月经稀发或闭经才能诊断青春期 PCO...

  • 中医解女性月经有周期性的变化

    中医解女性月经有周期性的变化

    阿君和阿迪,因看病复诊准时,两个小姑娘又乖巧懂事,一来二往,庞医生已和两个姑娘成了好朋友,她们一个19岁,一个21岁。两个顾念每周挂号复诊吃中药,坚持了3个月,非常不易,要知道我们医院的号是超难挂的,按她们的说法:经常是调手机闹钟提醒自己抢号时间到。那为啥两个姑娘对复诊这件事这么上心呢?理由也很简单,因为她们对自己那不靠谱的月经超担心,出血和调经这件事已然成为她们生活中头等大事。 阿君和阿迪虽素不相识,但她们俩的病情却高度相似,都是两次月经中间就会有一次出血,时间不等,大概3-7天,其中又以阿君的病情最为...

  • 中医讲产妇坐月子 月子中的谢杏芳如何面对林丹的出轨

    中医讲产妇坐月子 月子中的谢杏芳如何面对林丹的出轨

    还在月子中的谢杏芳如何面对铺天盖地的林丹出轨消息.自己男人出轨天下皆知……真是难为她为了孩子,为了家庭选择挺老公,一个女人可以为了家庭放弃事业,承受10月怀胎大腹便便,人生不能承受之痛的分娩,10级开奶的炸裂呜呜不敢想……看到她怒其不争哀其不幸的态度心里不是滋味,当年文章出轨,马伊俐说恋爱虽易,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 ,女人有多不容易呀!此中滋味难与人言。比起林丹出轨我更关心谢杏芳如何安全度过月子期…… 一个经历人女、人妻、...

  • 妇科阴挺,乳陷,经闭中医方治

    妇科阴挺,乳陷,经闭中医方治

    郑长松是山东名医,事中医诊疗,尤精于妇科。下面介绍郑长松治疗妇科验案三则,以供读者学习。 阴挺 阴挺为病,多因气虚或肾亏,以补虚举陷立法施治,而投龙胆泻肝汤治者,甚为罕稀。现举一例,以本方出入应手取效。 谯某某,女,39岁,1977年10月5日就诊,主诉少腹重坠,腰骶酸楚,每久立、远行、劳累后加重,历时已逾两月,经妇科检查诊断为“子宫脱垂1度”。患者伴神疲乏力,口渴心烦,带下量多,溲赤便秘。诊见唇干舌赤,苔白稍腻,脉弦略数。《医宗金鉴·妇人心法要诀...

  • 中医绝经前后诸症 中医典型病案

    中医绝经前后诸症 中医典型病案

    更年期综合征是指妇女在绝经前后一段时间,由于卵巢功能减退,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平衡失调而出现的以植物神经功能失调为主的症候群,主要表现为潮热汗出、烦躁易怒、失眠健忘、耳鸣心悸、腰膝酸软等与绝经有关的症状, 属中医绝经前后诸证范畴,依其临床表现侧重不同,归入“心悸”“失眠”“眩晕”“头痛”“脏躁”“浮肿”“崩漏”等范畴。目前西医尚无特效药物,...

  • 原发性痛经 中医辨证治疗效果很好

    原发性痛经 中医辨证治疗效果很好

    痛经是指女性在经期前后,出现小腹及腰部疼痛,甚至痛及腰骶,严重者可伴恶心、呕吐、冷汗淋漓、手足厥冷,甚至昏厥,给工作、生活带来一定影响。临床可将痛经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针对原发性痛经,中医辨证治疗效果很好。 ●气滞血瘀型:若月经前1-2天及经期小腹冷痛,得温痛减,属于寒症;若痛甚于胀,经行时有血块排出,排出后腹痛减轻,属于血瘀。治法:温经散寒,化瘀止痛。方药:吴茱萸3克,小茴香、川芎、甘草各6克,桂枝、干姜各5克,当归、法半夏、香附、延胡索各10克,乌药9克,白芍12克,水煎服。也可用中成药&ldquo...

  • 中医治疗不孕症一例

    中医治疗不孕症一例

    “天癸”一词,最早出自《黄帝内经》中的《素问·上古天真论》曰:“……(女子)二七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天癸”是人的精气神 天癸就是自然界中万物生长繁衍的法则,是人性成熟之后自然而然产生的七情六欲,是五脏的精气神。天癸就是性和情的冲动,就是天癸的表现力。 天癸...

  • 先兆流产 中医病证结合补泻兼施

    先兆流产 中医病证结合补泻兼施

    陈瑞雪治疗先兆流产合并宫腔积血临床经验探赜 早期先兆流产主要表现为妊娠12周前阴道有少量流血或血性白带,并伴有腰背痛或小腹坠胀疼痛,无妊娠物排出,部分先兆流产患者可合并宫腔积血,阴道B超下可见绒毛膜、胎盘与子宫肌层之间可见新月形、三角形或环形液性暗区[1]。大部分复发性流产发生在妊娠10周之内[2],复发性流产患者再次妊娠后出现早期先兆流产合并宫腔积血时,保胎治疗尤为重要。 病因病机 宫腔积血的原因主要有3个方面:(1)黄体酮介导的免疫调节失败,导致母胎界面免疫冲突,从而发生凝血障碍,蜕膜血...

  • 名老中医谭礼初《望诊切脉实录》中胎漏一案

    名老中医谭礼初《望诊切脉实录》中胎漏一案

    近日,读湖南名老中医谭礼初《望诊切脉实录》中胎漏一案,其辨证精准,用药仅四味,均弃梢用头,数剂竟保住了一胎儿命,令人拍案叫绝。 患者夏某,女,20岁,怀孕二月余。一天,外出活动后当晚出现阴道出血,色鲜红,量较多,下腹和会阴处坠胀不舒。医院以“先兆流产”收住入院,用黄体酮、维生素E等治疗近十日无效。医生准备行刮宫术弃婴保母,家属不同意。患者出院后请湖南中医学院(现湖南中医药大学)谭礼初治疗。 谭礼初临床精于望诊,他认为“望”的关键在于“辨...

  • 经行发热中医验案分析

    经行发热中医验案分析

    国医大师段富津教授治疗经行发热验案举隅 国医大师段富津教授为国家级重点学科方剂学 学科创始人,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及省重点学科带头 人, 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教师, 博士 生导师, 博士后指导教师。 段老幼从名师, 勤求古训, 博采众方, 从医六十余载, 擅长诊治中医内、 妇、 儿科 及诸多疑难病证, 其治疗经行发热有较好疗效。 病因病机 经行发热是指每值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以发热 为主的病证, 称为 “经行发热” 或者 “经来发热” [1] 。 最早可...

  • 慢性盆腔痛的中医认识 验案举隅

    慢性盆腔痛的中医认识 验案举隅

    厉健运用少腹逐瘀汤治疗慢性盆腔痛的临床经验 慢性盆腔痛(chronic pelvic pain,CPP)是指非月经期的盆腔及盆腔内组织器官疼痛超过6个月以上的疾病[1],可对患者的正常工作、学习和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根据其临床特点,该病属于中医“妇人腹痛”“癥瘕”“痛经”等范畴。现代医学对该病的致病因素尚未明确,常用药物、物理、手术及心理等方法治疗。研究表明,病灶去除或改善后,妇科疼痛未能有效根治,提高机体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

  • 少女痛经中医治疗药方

    少女痛经中医治疗药方

    痛经多见于未婚或未孕的女性,往往生育后痛经就会减经或消失。在未婚少女中,原发性痛经较多见,多数女子在月经初潮或初潮后数月即发生痛经,每次月经来潮小腹疼痛,经血紫黯或有血块,痛经轻者一般用热水袋热敷一会儿可缓解。现提供一中药治疗方: 处方与用法:红花、丹参、当归、元胡、香附、山楂、牛膝、泽泻各10 克,小茴香、吴莱萸各3 克,肉桂(后下)5克。水煎服,日1剂,月经期前3 天,连服3天。下个月经周期再服,连服3个月经周期,共9剂。血块较多者,加桃仁5克,红花 5克,莪术5克。 功效:温经化瘀.行气止痛,治少女腹部受寒后...

  • 产褥期中医保健

    产褥期中医保健

    “新产”一词出自《金匮要略》产后病篇:“新产妇人有三病,一者病痉,二者病郁冒,三者大便难。”除此之外,对于产后病篇中的其他疾病,张仲景均称之为产后病。由此可见,张仲景认为新产是有别于产后的。然而,对于新产一词,诸多《金匮要略》注解大多一带而过,或将新产与产后混为一谈。1版至5版《 中医妇科学 》教材并未提及,仅6版教材提及“目前根据临床实际,倾向将产后7天以内称为‘新产后’”,已经意识到新产与产后有别。 清&m...

  • 中医产后自汗案 产后发热案 产后乳汁自出案

    中医产后自汗案 产后发热案 产后乳汁自出案

    全国名中医、山东省潍坊市中医院主任医师张奇文认为产后元气受损,百脉空虚,冲任不固,易感外邪。产后病的病机以虚为主,虚实夹杂。治疗应辨证论治,认真观察,仔细揣摩。遣药须遵法度,无论药味多少,还是剂量轻重,都应中病即止。现介绍张奇文辨治产后病验案三则如下。 产后自汗案 孙某,女,43岁。初诊日期:2016年4月19日。诉产后3个月,汗出多7天。患者自述受风后,汗出多,不能自止,时有恶风身冷,身着棉衣,重时寒气透骨,面色白,倦怠乏力。舌质淡,苔薄白,脉虚大而弱。 诊断:(气虚型)产后自汗。...

  • 月经提前白带量多中医从脾论治方案

    月经提前白带量多中医从脾论治方案

    案一:赵某,女,40岁。自感白带量多来诊。刻诊:面色白光白,神疲、乏力,午时感头重如裹,食欲不振,白带量多、清稀、无异味,舌质淡,苔薄白,脉濡弱。辨为脾虚湿盛之证,处以完带汤加减: 白术30克,苍术10克,陈皮30克,人参10克,甘草6克,车前子10克,柴胡6克,白芍10克,山药20克,荆芥穗10克,生姜3片,大枣3枚。3剂,水煎服,分早晚空腹温服。 一周后来诊,白带量减少,身体感觉好转,随将原方研末,每日早晚服用,后随诊,病人身体健康,白带正常。 案二:程某,女,30岁。自诉月经提前...

  • 中医医治继发性闭经具有较好的优势

    中医医治继发性闭经具有较好的优势

    闭经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闭经指年龄>14岁,第二性征未发育;或许年龄>16岁,第二性征已发育,月经还未来潮。继发性闭经指正常月经周期树立后,月经停止6个月以上。跟着现代人的学习严重、作业压力大、生活节奏快等因素,导致继发性闭经的患者越来越多。 在医治上中医医治继发性闭经具有较好的优势,比起西医用黄体酮注射或许口服有更好的作用。笔者近年来用八珍益母丸为基本方,据证加减用药获得较好效果。 患者张某,女性,18岁,月经自初潮后尚规律。因为高三学习严重、压力大、睡眠时刻少,饮食不规律,导致月经6...

  • 逐月养胎法为孕期中医临证依循

    逐月养胎法为孕期中医临证依循

    •逐月养胎是在长期诊疗实践基础上总结的妊娠期生理规律及防治法则。该法理详而备,然历代多乏佐证,叶天士诸案每有论及,于逐月养胎之法,承贤发微,彰理明意,颇可参验。 •叶天士于妊娠期深谙“肝司胞宫”之意,重视肝在妊娠生理周期的作用。足厥阴肝虽司妊娠一月,然其病非止于此月,观叶天士妊娠诸案,肝虚则补之,肝气逆乱,郁则疏之,化热则清。 清代名医叶天士于内、外、妇、儿各科无不精擅,晚清儒医吴金寿誉之为“十全之医”。叶学广博,诸门各科均有妙...

  • 中医对痛经的病因病机 辨证施治

    中医对痛经的病因病机 辨证施治

    妇女正值经期或经行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痛苦或痛引腰骶,甚至剧痛晕厥者,称为痛经,又称“经行腹痛”。成诗黔致力于岐黄之术40余年,具有深厚的中医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拿手多种中医内科病证(包含疑难杂症)的医治,尤拿手于医治妇科疾病,临床疗效显著,并因而望重杏林,笔者有幸成为成老的弟子,跟师学艺,非常敬仰成老的崇高医德和精深医术,教师医治痛经颇有独到之处,现将笔者跟师成老医治痛经领会总结如下: 病因病机 西医学以为痛经的原因是因为子宫内膜及经血中的PGF2浓度升高,引起子宫...

  • 乳腺增生中医推拿与按摩 自我按摩四大法

    乳腺增生中医推拿与按摩 自我按摩四大法

    乳腺增生 中医认为,乳房为”宗经之所“,乳腺增生在中医中称“乳癖”。明《医宗金鉴》载﹕“乳癖乃乳中结核……虽喜怒消长,多由思虑伤脾,恼怒伤肝,气血郁结而生”,道出乳房与经络的关系。 多愁善感、烦躁易怒的女性朋友,乳腺增生容易找上门来。 胸部穴位图 乳腺增生的病因在中医上分为肝郁不舒、气滞血瘀;冲任失调,血瘀痰凝;肝肾阴虚,气血失调三种类型,治疗时需根据不同的病因辨证论治...

  • 治乳腺癌中医辨治要点 处方方义

    治乳腺癌中医辨治要点 处方方义

    陈某某,女,62岁,2004年1月5日初诊。 主诉 左乳癌术后半年,淋巴结转移:10/13,化疗7周期,化疗方案:紫杉醇+表阿霉素。锁骨上淋巴结肿大,脂肪肝。刻诊:自诉气短乏力,精神欠佳,纳不香,眠不实,左胸部时有疼痛,大便调,舌质淡红,体胖有齿痕,苔薄黄,脉沉细小弦。 辨治要点 老年女性,气血衰颓,加之手术与化疗,气血耗伤,脾胃虚弱,中气亏虚,兼有肝经郁热。治宜健脾养心、益气养血、清解郁热、软坚散结,以归脾汤为基础方加减。 处方 太子参15克,炒白术15克,茯苓15克,远志10克,生...

  • 羊水与胞胎 中医辨证论治治疗羊水过少

    羊水与胞胎 中医辨证论治治疗羊水过少

    羊水与胞胎,若水载舟,羊水过少,胎受挤压而妨碍生长。羊水过少在中医学历代并无专门论述,参考近代中医学属“胞浆过少”“津液亏虚”等范畴,目前尚无辨证规范。羊水源于母体气血津液所化生,与母体脾、肾密切相关。治疗上,多以滋阴生津活血为主,辅以补肾安胎。在中医辨证论治的指导下治疗羊水过少获良效,现报导如下:   杨某,女,27岁,2014年10月27日初诊。   主诉 停经24周,超声发现羊水偏少23天。   症见 面部及腿部浮肿,舌体胖,舌色淡...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