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 第52页
-
中医治腰椎滑膜嵌顿“伤筋”手法多种
腰椎滑膜嵌顿,多见于青壮年。此病易由日常生活中旋转动作不协调引起,如转身说话、突然直腰、打喷嚏等。一般无明显外伤原因。 滑膜嵌顿多发生于腰骶关节。此处的小关节排列为冠状位,当腰椎屈伸或旋转时,滑膜被挤入关节面之间,故伸直位发生嵌顿。发病后,突然表现疼痛,腰椎处于僵直状态,压痛点在棘突旁2~3厘米,腰部活动障碍,坐卧行走均受很大影响。诊断要注意与其他类型急性腰痛鉴别。一般来讲,该病无明显扭伤史,腰部特殊压痛点,无坐骨神经痛症状,X线片可见腰椎曲度变直,可与腰部肌肉韧带损伤、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区别。...
-
痛风辨证中医药治疗
痛风的病因是由于过食肥甘,酗酒、过劳、紧张或感受风寒湿热等邪致气血凝滞,痰瘀痹阻,骨节经气不通而发病。 多发于中年以上人群。辩证分型为风湿热邪,风寒湿痹,痰浊瘀血痼,脾肾阳虚。 1.风湿热痹症状:足趾关节红肿热痛,或游走痛,或有发热、汗出、烦热、咽痛;舌红苔薄,脉弦数。治则:祛风清热,化湿通痹。 可用方药:四妙散加味,苍术9 克,黄柏12克,牛膝12 克,薏苡仁30克,海桐皮12克,桑枝30克,威灵仙12克,金银花藤15 克,茜草20克,秦艽10 克,随症加减。痛风见关节红肿热痛甚者,加生地15克,赤芍15克,地...
-
中医防治肩周炎疾病简单锻炼法
长期久坐、不正确的坐姿,使越来越多的人饱受肩周炎的折磨。那么,久坐一族如何防治肩周炎呢?中医认为,常动肩膀,可有效防治肩周炎疾病。下面为您介绍两种简单的肩部锻炼方法。 方法一:双臂绕肩 操作者取站立位,将双腿分开与肩平行。将双臂以肩为轴向前绕10圈,再向后绕10圈。双臂绕圈的幅度要大,动作可由慢至快,每次转换方向时可间隔几秒钟,以减少转向对肩部造成的冲击。双臂向前后各绕10圈为一组,可连续做3~5组。用此方法锻炼可使人的肩关节得到充分的运动,对防治肩周炎等疾病有很好的效果 方法二:双腕下弯 操作...
-
中医推拿治闪腰 急性腰肌扭伤
急性腰肌扭伤是一种较常见的腰部外伤。属于中医学闪腰、岔气范畴。多发于青壮年和体力劳动者,平素缺乏参加体力劳动锻炼的人,偶然参加劳动者,易发生扭伤,男性较女性多见。急性腰肌扭伤若因处理不当或治疗不及时,亦可长期延续,变成慢性。 病因病机 多由于猝然受暴力损伤而引起,如过度后伸与前屈,扭转弯曲超过了腰部的正常活动范围,或搬运重物,负重过大或用力过度,劳动时腰部姿势不正确,或扛抬重物时,配合不协调以及跌仆或暴力直接打击腰部,而使腰部的肌肉组织受到剧烈扭转,牵拉而猝然受伤。中医学把本病证候分类为气滞血瘀和湿热内...
-
治风寒湿痹中医组方
中医认为,风寒湿痹是因肾虚脾弱,卫气不固,当受风、寒、湿等外邪侵袭后,气血不能通畅,外邪壅塞筋络,浸淫关节所致。风者,痛处游走不定;寒者,疼痛剧烈,关节屈伸不利;湿者,肢体关节着重,痛有定处,肌肤麻木;痹者,即闭塞不通。现代医学的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皆属于此范畴。笔者在临床上应用祛风利湿,理气活血的方药予以治疗,获得了满意的效果。 组成:桑枝30克,青风藤、桂枝、羌活、独活、当归、秦艽、川芎、延胡索(醋制)各10克,广木香9克,炙甘草5克。风偏重者,加防风10克;寒偏重者,加制附子10克;...
-
骨质疏松症的中医防治强调
骨质疏松症是中老年最常见疾病之一,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也不断增高。其主要变化是骨结构变得稀疏,骨重量减轻,脆性增加,容易骨折。赵文海教授认为本病属中医学“骨痿”范畴,病因病机关健在于各种原因所致肾虚,尤其是脾肾双虚者为重。其病情属本虚标实,病位主要在肾,与脾、肝、胃有关。本虚以肾(气、阴、阳)虚为主,涉及肝阴、脾气及气血不足;标实多为胃火、气郁、瘀血。辨证主要分肾阳虚、肾阴虚两型,治疗上以温补肾阳,滋补肝肾,填精生髓,强壮筋骨为主,兼以益气养血,祛风散寒除湿,通络止痛。 肾阳虚型患部...
-
网球肘采用中医综合疗法效果好
网球肘又称肱骨外上髁炎,是肘部外侧肌肉筋膜的慢性损伤病证,骨伤科门诊常见病,好发于40岁以上的女性,以右侧多见。 中医认为,此病多由于气血虚弱、血不荣筋,肌肉失却温煦,筋骨失却濡养,同时由于肱骨外上髁是前臂伸肌的起点,若长期做旋转前臂和伸屈腕关节的劳动和运动,可使肱骨外上髁部肌肉筋膜遭受慢性牵拉性损伤,甚则撕裂,而致经络受阻,气血运行不畅引起本病。 网球肘的特点是,一般起病缓慢,患者往往诉肘部疼痛,前臂及手腕无力,提包、切菜、拧毛巾等疼痛,不敢用力,检查肘关节不肿,肱骨外上髁处压痛,肘关节活...
-
肱骨髁上骨折中医手法骨术矫正
肱骨髁上骨折,为儿童最常见肘部骨折,约占全部肘关节损伤的50%~70%,常见于3~10岁的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可分为伸直型、屈曲型,临床上绝大多数为伸直型,约占95%~98%。骨折后,肘部肿胀、疼痛、畸形,局部压痛,功能障碍,检查肘后三角关系正常,此点可与肘关节脱位相鉴别。X线片显示骨折线从前下方斜向后上方,同时伴有尺偏或桡偏移位。 一般来讲,儿童肱骨髁上骨折首选中医正骨治疗,治疗得当,可取得良好效果。若早期处置不当则可致前臂骨筋膜室综合征,导致前臂缺血性肌挛缩,影响手功能而造成终身残疾;如骨折畸形愈...
-
中医综合疗法治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以腰腿痛为主症的常见骨伤科疾患之一。好发于20~50岁青壮年,男多于女。由于椎间盘组织的退变、损伤,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的纤维环向后外侧或向正后方突出,压迫脊神经根部或马尾神经,产生下腰部疼痛和下肢的放射性疼痛、麻木。本病约占门诊青壮年腰痛患者的一半左右,也是引起坐骨神经痛的主要原因之一。 本病属中医“痹证”之范畴。肾虚为病之本,风、寒、湿等痹阻经络为病之标。成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肝肾亏虚,气血失养,以及不断遭受挤压、牵引和扭转等外力作用,使椎间盘逐渐变性...
-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中医推拿治疗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是指因急、慢性损伤致使膝关节半月软骨撕裂,从而引发的局部肿胀、疼痛,甚至膝关节交锁等一系列综合征的临床常见病证。本病多发于青年人。 病因病机 膝关节处于半屈位,小腿处于内旋或外旋位时,若猛力伸膝或进一步旋转小腿;长期蹲位或跪位工作者,半月板受到牵拉、挤压;长期膝关节内病变,对半月板不断挤压磨损,引起半月板的退变;肥胖者体重过重,半月板本身松动或关节韧带伤后膝关节不稳定等,都是半月板损伤的诱发因素。 中医学把本病证候分类为气滞血瘀、痰湿阻滞和肝肾亏损三型。 推拿治疗 治则治法:...
-
骨质疏松的治疗与中医预防
骨质疏松症是临床常见病,中医认为,肾气虚损是引起骨质疏松症的主要病机。通常在临床上表现为腰背酸软、疼痛、双下肢乏力、关节酸痛等,且患者较易发生骨折。中医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原则,重在调补肝、脾、肾三脏,笔者辨证分为以下3种类型治疗。 肾阳虚型:症见腰膝酸软、疼痛,精神不振,小便清长,脉细无力,舌苔淡白,此型多伴有退化性关节炎。 治宜温补肾阳,常用中药包括熟地黄、杜仲、牡丹皮、山萸肉、鹿角胶、山药等。温补肾阳能提高体内性腺荷尔蒙的浓度,增加人体免疫功能,加强成骨作用,具有延缓及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效果。常用的中药...
-
治疗痹证中医走罐针刺
痹证的发生主要是由于素体虚弱,正气不足,腠理不密,卫外不固的内因基础上又外感风、寒、湿、热等邪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诱发的以肌肉、筋骨、关节发生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灼热为临床表现,且有渐进性及反复发作的特点的常见疾病。风气盛者为行痹,表现为肢体关节酸痛,游走不定,上下左右走串痛疼,以腕、肘、膝、踝等处为甚,关节运动不利;或见恶寒发热,舌苔薄腻,脉多浮紧或浮缓等;寒气胜者为痛痹,表现为关节或肢体痛疼剧烈,势如锥刺,痛有定处,得热则减,遇寒加重,局部不红不热,舌苔薄白,脉弦紧等;湿气胜者为着...
-
中医治疗各类关节疼痛的常用方法
发汗法是中医治疗各类关节疼痛、风湿痹证的常用方法。如果有风湿病,更要经常出点汗,对提高疗效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出汗程度 要以微微汗出为度。通俗地讲,首先要有汗出;其次要略微出汗。反之无汗则邪无所出,难以奏效;大汗,则又会导致阳气虚弱,且容易外受风寒,反而加重病情。 坚持锻炼 以轻松、缓和、有节奏感的锻炼为主,争取达到身上略微感觉出汗即可终止。 中药宜温服 药后可以喝点热稀粥,不可马上吃生冷之品。 多晒太阳 等太阳升起后再外出锻炼或散步,以自觉身体发热、微微出汗为度;经常晒晒衣...
-
小儿肌性斜颈 中医推拿疗法
小儿肌性斜颈,又称小儿先天性胸锁乳突肌挛缩性斜颈。由于头倾向肌肉挛缩的一侧,下颏转向对侧,久之可致面部变形。也有极少数患儿为脊柱畸型引起的骨性斜颈;视力障碍的代偿性姿势性斜颈;颈部肌麻痹导致的神经性斜颈和习惯性斜颈,本章不讨论。 病因病机 主要是患侧胸锁乳突肌发生纤维性挛缩,初起可见纤维细胞增生和肌纤维变性,最终全部被结缔组织所代替。其病因尚未完全肯定,目前有许多说法,多数认为与损伤有关;分娩时一侧胸锁乳突肌因受产道或产钳挤压受伤出血,血肿机化形成挛缩。也有认为分娩时期胎儿头位不正,阻碍一侧胸锁乳突肌血...
-
中医治间断性四肢酸痛麻木
付某,女,2008年10月9日初诊。间断性四肢酸痛麻木3年,加重3天。患者3年前因受寒出现四肢酸痛麻木,伴头项、肩背、肢体僵硬不舒,腰膝酸冷,下肢无力,遇寒加重,舌淡暗,苔薄白,脉沉细涩。颈椎CT:颈椎2~7曲度变直,5~6椎间盘突出。腰椎CT:腰椎2~4骨质增生。中医诊断为痹证,证属肝肾亏虚,寒湿痹阻。治法:补益肝肾,祛寒胜湿,通络止痛。自拟秦防饮加减:防风10克,秦艽10克,桂枝10克,细辛3克,当归15克,川芎15克,独活10克,桑寄生30克,川断10克,杜仲10克,怀牛膝15克,鸡血藤30克,络石藤15...
-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中医五联法治疗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股骨头的血液循环障碍,产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一类疾病。目前,国内外治疗本病无特效药物,西医治疗主要以手术置换关节为主,但并发症、后遗症较多。通过长期临床经验的积累,我们对该病采用针灸、推拿、小针刀、中药、功能锻炼综合治疗五联法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针灸治疗 针刺选穴:在患侧髋关节寻找压痛点及圆形或条索状阳性反应点为主穴,并配合以下两组穴位:①患者取侧卧位,患肢在上,髋关节、膝关节微屈,取双侧的肾俞、患侧的秩边、环跳、承扶、居髎;②患者取仰卧位,双下肢平放,取关元、患...
-
腰椎椎管狭窄症中医推拿疗法
凡腰椎椎管、神经根管及椎间孔变形或狭窄,引起尾神经根受压,产生相应的临床症状,称为腰椎椎管狭窄症。本病发病缓慢,病程较长,进行性加重。先天性腰椎椎管狭窄症发生在青年人,后天性多见于中老年病人。 病因病机 本病的发病原因多种多样,一般分为先天性腰椎管狭窄与后天性腰椎椎管狭窄,表现为椎管的前后径和横径呈均匀一致性狭窄。先天性椎管狭窄临床上少见,后天性狭窄最常见的原因是腰椎退行性变,如腰椎骨质增生、黄韧带及椎板肥厚、小关节突肥大、椎间盘退变等原因使椎管容积狭小。此外,陈旧性腰椎间盘突出、脊椎滑脱、腰椎骨折脱位...
-
老中医治强直性脊柱炎方
处方:骨碎补、威灵仙各15克,补骨脂、仙灵脾、续断、防风、白芍各12克,熟地20克,羌活、独活各 10克,桂枝8克,甘草3克。 加减:瘀血重关节刺痛者加三七6克,元胡12 克;关节剧痛屈伸不利者加全蝎9克,蜈蚣2条,乌梢蛇12克;湿重者加苍术10克,白术、萆薜各12 克,薏苡仁15克;气虚明显者加黄芪15克,党参12 克;血虚者加当归、丹参各15克,川芎9克;脾虚者加茯苓、白术各15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l剂。 功效主治:补肾壮骨,舒督通痹。用于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中医辨证属肾阳亏虚,风湿痹阻型。症见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