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 第49页

中医 第49页

  • 中医膏方治乳腺癌案 治鼻咽癌案

    中医膏方治乳腺癌案 治鼻咽癌案

    全国名中医凌昌全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主任医师、教授。凌昌全指出,肿瘤患者经手术、放化疗、以毒攻毒中药等手段治疗后,无论是邪去正复还是邪去正衰,都应该重点考虑到癌毒虽大势已去,但非彻底消灭,此时根据临床辨证可分别采取益气、养阴、化瘀、祛痰等治法。凌昌全根据多年临证治疗肿瘤经验,立足于疾病病机,结合膏方特点,总结出以下五大常用治则予以处方,验之临床,颇多良效。 膏剂之用,古已有之,是中医传统剂型之一。昔贤李东垣谓:“汤者荡也,散者散也,丸以缓调于中,胶则填精益气。”近年来,中医...

  • 经行腹痛 痛经 老中医专家陈慧珍验案举隅

    经行腹痛 痛经 老中医专家陈慧珍验案举隅

    陈慧珍从肝肾论治原发性痛经经验 原发性痛经是指月经前后或月经期出现下腹部疼痛、坠胀,伴有腰酸或其他不适,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的痛经,是年轻女性的常见病证[1]。中医认为,痛经病位在子宫、冲任,病机以“不通则痛”或“不荣则痛”为主,与经期及经期前后特殊生理状态有关[2]。中医关于痛经的记载首见于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其言:“带下经水不利,少腹满痛。”明·张景岳在《景岳全书&...

  • 专家研讨经前烦躁障碍症中医证候

    专家研讨经前烦躁障碍症中医证候

    近日,在济南市举行的经前烦躁障碍症肝气逆、郁两证(临床亚型)专家共识国际研讨会上,来自国内外中西医精神情志病相关领域知名专家围绕经前烦躁障碍症肝气逆、肝气郁证有关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经前烦躁障碍症是指育龄期女性在月经前一周反复出现的一系列精神、躯体、社会交往方面的综合症状。月经来潮后症状减轻,月经结束后症状消失,严重影响女性生活、工作、人际关系,增加患其他精神疾病的风险。山东中医药大学乔明琦教授及其团队历经33年围绕经前烦躁障碍症的肝气逆、肝气郁证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他们获得的多维度科学证据,证明肝气逆...

  • 中医古方治子宫内膜息肉

    中医古方治子宫内膜息肉

    加味清经散预防子宫内膜息肉术后复发的临床观察 子宫内膜息肉( e n d o m e t r i a l  p o l y p , E P ) 是由子宫内 膜腺体和含有厚壁血管的纤维化子宫内膜间质构成的 突出于子宫内膜表面的良性结节, 宫腔镜经宫颈子宫内 膜息肉切除术( T C R P ) 是治疗E P的有效方法。但单纯 T C R P 手术后 E P 复发率较高; 尤其是有生育要求的女 性, 以及虽无生育要求、 但年龄在4 5岁以下并要求保持 正常月经来潮的女性, E P的切除深度不足, 更易导致 E P复发...

  • 不良情志易致乳腺癌 中医情志与七法调理七情防治乳腺癌

    不良情志易致乳腺癌 中医情志与七法调理七情防治乳腺癌

    专家简介 裴晓华,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北京中医药大学厦门医院院长,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外科学系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中医乳腺病学”学科带头人,中华中医药学会外科分会主任委员,北京中医药学会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中医药学会副会长。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乳腺癌已正式取代肺癌,成为全球发病率最高的癌症,同时也位居女性癌症死亡人数排行的首位。如何预防乳腺癌、降低其发病率,是临床亟需解决的重要任务。目前关于乳腺癌发病的原因尚未完全阐明,可以肯定的是乳腺癌是由多因...

  • 中医辨证分型论治颈椎病

    中医辨证分型论治颈椎病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多种原因引起的颈椎及附近软组织的急性或慢性损伤,刺激和压迫颈神经根、颈骨髓、椎动脉和颈交感神经所出现的综合症状。 本病属于中医痹症头痛、眩晕、项筋急、颈肩痛等范畴,多因外伤或感受风寒湿邪,以致筋骨劳伤、气血瘀滞或痰瘀阻络。治疗颈椎病多采用综合疗法,时间一般为l~3个月。据临床验证,对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论治,可以提高疗效,缩短疗程,减轻患者的痛苦。现将临床常见的证型介绍于下,供读者参考。 1.寒湿阻络型(本型常见于颈椎病颈型和神经根型)症见头痛或后枕部疼痛,颈僵,转侧不利,一...

  • 颈椎病的中医分型为辨证施治

    颈椎病的中医分型为辨证施治

    颈椎病的中医分型为辨证施治提供了依据。从现代医学观点看,同属于根型或椎动脉型或脊髓型的患者,因其有不同的病因、征象和脉象,所以按中医分型属于不同的类型,其治则不同,用药也不一致。 1.外伤型:治宜行气活血,舒筋止痛。 方剂:姜黄10克,甘草 10克,羌活15克,海桐皮12 克,当归15克,赤芍12克,白术12克,伸筋草15克,川芎12克,桂枝10克,水煎服。每日l剂。 疼痛重者加乳香、没药,久病体虚者加首乌、枸杞子。如伤后着寒或宿伤而有风寒者可用麻桂温经汤,方剂如下: 赤芍12克,麻黄10克,桂枝12克,红...

  • 乳癖 非肿瘤性乳房肿块 中医处方

    乳癖 非肿瘤性乳房肿块 中医处方

    小柴胡汤出自《伤寒杂病论》,其功效主要是“和解少阳,和胃降逆,扶正祛邪”。桂枝茯苓丸出自《金匮要略》,其主要功效是“活血,化瘀,消癥”,临床用于妇人宿有癥块,或血瘀经闭、行经腹痛、产后恶露不尽等。笔者跟随家父、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中医医院已故老中医杜浩昌临床实践,获益匪浅,现将其用小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治疗“非肿瘤性乳房肿块”临证经验整理分析如下。 袁某,女,31岁,2020年7月初诊。自述双侧乳房胀痛2年,加重2月。现病史:患者自诉2年...

  • 腹部受寒变得瘀堵 中医治疗经痛

    腹部受寒变得瘀堵 中医治疗经痛

    人体腹部为“五脏六腑之宫城,阴阳气血之发源”。所有阴经如胆经、肾经、脾经等都要经过腹部。如果腹部受寒,全身都会变得瘀堵起来,因此平时一定要注意腹部“保温”。对于没没精力没时间的人群,巧用电吹风保温腹部真是一个最省时省力的方法了! 这个方法曾经一个学中医的女性朋友推荐过我,她自己也一直这样使用。 具体方法:先用吹风机在肚脐周围吹,并慢慢扩散开来,等到肚脐眼及周围皮肤感觉到热度时,就可以慢慢拿开吹风机去吹其他部位,注意千万不要烫伤。 吹风机还...

  • 多囊卵巢综合征 中医以补肾健脾化湿为治法方

    多囊卵巢综合征 中医以补肾健脾化湿为治法方

    基于“阳化气,阴成形”理论论治多囊卵巢综合征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是一种生殖功能障碍与糖代谢异常并存的内分泌紊乱综合征。该病以持续无排卵、高雄激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为特征,可影响女性生殖功能[1]。研究显示,中国社区人群PCOS患病率为5.6%[2]。PCOS可归为中医“月经后期”“闭经”“不孕”“癥瘕”等范畴。从阴阳角度分析,该...

  • 乳腺癌 辨清脏腑病位 辨晰病理因素 中医治法及用药

    乳腺癌 辨清脏腑病位 辨晰病理因素 中医治法及用药

    国医大师周仲瑛是我国著名的中医学家,临证六十余载,擅长疑难杂病的临床诊疗,尤其是各系统恶性肿瘤的诊治,现将周仲瑛辨治乳腺癌的经验介绍如下。 周仲瑛认为肝气郁结是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关键。其病位在乳房,与肝肾关系密切,涉及脾、胃、胆。其主要病理因素为痰、瘀、湿,与癌毒相互兼夹;病程较长,病情反复,证候复杂,总体病机特点为内虚与毒聚并存。总的治疗原则是祛邪为主,兼以扶正;根据各病理因素兼夹主次的情况,治以疏肝解郁、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清热解毒、利湿化痰等法。 病因病机 以痰、瘀、毒为主要致病因...

  • 治肩关节脱位中医手法

    治肩关节脱位中医手法

      肩关节脱位,《仙授理伤续断秘方》称为“肩胛骨出”,分前脱位、后脱位,以前脱位多见。初次脱位后,治疗不当可导致习惯性脱位。多为跌倒后致伤,伤后肩部肿胀、疼痛,功能障碍,正如《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所述:“若被跌伤,手必屈转向后,骨缝裂开,不能抬举,亦不能向前,唯扭于肋后而已。”检查肩部失去正常圆形膨隆的外形观,形成方肩。肩峰后空虚,可在喙突下、腘窝内或锁骨下可触及肱骨头,肘部贴胸时,患手不能搭到健肩上。拍摄X线片有助于诊断。   肩关节脱位诊...

  • 中医的刺络拔罐可以治疗乳腺癌

    中医的刺络拔罐可以治疗乳腺癌

    上肢淋巴水肿是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也是影响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主要原因之一。它在腋窝淋巴清扫术后的发生率波动在7-77%之间,年龄大、肥胖、感染等原因会增加这个发生率。淋巴水肿大部分不能被彻底治愈,但是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改善,比如弹力袖带、压力泵等物理方法。中医外治刺络拔罐法对上肢水肿疗效显著。 一、中医的刺络拔罐可以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吗? 上肢的淋巴液回流大部分会通过腋窝淋巴结,就像很多条公路同向行驶都通过一个大的收费站。腋窝淋巴结被切除了,就像这个收费站锁死了大部分的通道,自...

  • 中医内治法与外治法 肉芽肿性乳腺炎

    中医内治法与外治法 肉芽肿性乳腺炎

    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GLM)是一种以乳腺小叶为中心,非干酪样坏死性肉芽肿为主要病理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临床多表现为外周起病的疼痛性肿块,进展迅速,脓成后易形成复杂性窦道,部分患者可伴见肢体结节性红斑、发热等全身症状。该病常见于育龄期女性,绝大多数患者为经产妇女,多发生在产后数月或数年,少数可见于妊娠期或哺乳期。目前,本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的病因包括自身免疫反应、感染因素、泌乳相关因素等。现代医学认为肉芽肿性乳腺炎是一种易反复的难治病,治疗颇为棘手。国医大师林毅是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擅治乳腺...

  • 子宫肌瘤癥积(瘀血内停,郁而化热)中医处理方法

    子宫肌瘤癥积(瘀血内停,郁而化热)中医处理方法

    案例 周某,女,40岁。患者于2009年6月16日来我科初诊。诉近几个月经周期,经量过多,色暗红,腰骶部酸痛,白带量多,色淡黄。体胖,易疲劳。行妇科B超检查示:子宫增大并体壁多发实性占位性病变,大小约64 mm×60 mm、56 mm×47 mm,考虑为多发肌瘤。舌质红苔少,脉弦。 诊断:中医:癥积(瘀血内停,郁而化热)。西医:子宫肌瘤。 处理: (1)盆腔8针(中极、气海、双子宫、双气门、双三阴交),疏密波30′。 (2)中药治疗:桂枝茯苓丸颗...

  • 治慢性宫颈炎中医辨证治方

    治慢性宫颈炎中医辨证治方

    河南名医治慢性宫颈炎(湿热下注)方 处方:龙胆草9克,山栀、黄芩、车前子、泽泻、生地、土茯苓、当归各8克,通草、柴胡、甘草各5克,椿根皮15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疏肝清热,利湿止带。用于治疗慢性宫颈炎,中医辨证属湿热下注型。症见带下量多,色黄或黄白相兼、质稠,心烦易怒,胸胁胀痛,口苦口腻,口干不欲饮,小便黄,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检查见宫颈轻中度糜烂。 创方者:齐绍霞 河南名医治慢性宫颈炎(湿毒内侵)方 处方: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白花蛇舌草各 15克,紫花地丁、白术、天...

  • 防治乳腺癌 中医如何防治调护呢

    防治乳腺癌 中医如何防治调护呢

    防治乳腺癌近期被热议。中医如何看待它的起病原因,和如何防治调护呢? 忧怒 抑郁 都易致乳腺癌 ‍ 乳腺癌是发生于乳房部的恶性肿瘤,中医称之为“乳岩”。乳岩的起因,可以追溯到情志内伤,肝失疏泄。 中医是从功能上来认识脏腑的。肝的生理特点是,主疏泄,藏血,其气升发,性喜条达而恶抑郁;其病理变化多肝气抑郁,肝失疏泄。精神刺激,情志抑郁,或因病致郁,或他脏之病理影响肝,都可使肝失疏泄,气机不畅,出现肝气郁结。气有阻滞,则血行不畅,会导致血瘀,表现为胁肋刺痛、症积肿块。...

  • 中医药治疗痛经 问痛经之疼痛症状

    中医药治疗痛经 问痛经之疼痛症状

    痛经是妇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常分为原发性痛经与继发性痛经两种,而中医药治疗痛经临床疗效确切。由于女子特殊的生理、病理特点,临证在四诊合参之余,问诊显得尤为重要。张景岳在其所著《十问歌》中提到:“妇女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吴谦在《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中亦提到:“腹痛经后气血弱,痛在经前气血凝,气滞腹胀血滞痛,更审虚实寒热情。”由此可见,妇科问诊历来为诸医家所重视。月经之期色量质关乎病因、病机,非多问而不可得。 一问:痛经之疼痛症状...

  • 中医药治疗乳腺增生病常见中成药

    中医药治疗乳腺增生病常见中成药

    乳腺增生病是指乳腺结构在数量和形态上发生异常,既非炎症又非肿瘤的一种常见乳腺良性病变,其发病率占乳房疾病的首位。主要表现为乳腺疼痛和乳房结节,与月经周期和情志变化有密切的关系。近年来,由于生活节奏加快以及生活环境的变化等原因,其患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 中医药治疗乳腺增生病具有较好的疗效,而且不良反应少,主要包括内治和外治两方面。 内治:分为辨证治疗和周期治疗。 辨证治疗:辨证施治是中医治疗的首要原则。若患者平素性情急躁易怒,乳房疼痛随情绪波动而变化,考虑为肝...

  • 阴道癌中医饮食调理推荐食疗

    阴道癌中医饮食调理推荐食疗

    子宫颈癌、子宫体癌中医饮食调理原则为疏肝滋肾,利湿解毒;阴道癌中医饮食调理原则为疏肝补肾,清热解毒。 【推荐食疗】 6 山药芡实白果粥 组成 鲜山药150克,芡实30克,白果肉(去壳、膜,切开去芯,浸泡好)30克,粳米100克。 用法 山药削去外皮,切成小丁。大米淘洗干净,下人清水锅中烧开,放入山药、芡实、白果,煮至熟烂、粥稠,出锅盛入汤碗即成。 功效 补脾益肾,固精止遗。 适应 子宫体癌、子宫颈癌、阴道癌等出现带下淋漓:腹...

  • 中医药治疗乳腺癌围放疗期诸症

    中医药治疗乳腺癌围放疗期诸症

    放射治疗作为乳腺癌综合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但是在放疗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一系列的放疗反应及后遗症。中医药在乳腺癌放射性治疗中能改善和缓解相关并发症,通过扶正祛邪来增强免疫功能,降低治疗的毒副作用,同时与放疗产生协同作用,增强治疗效果,达到增效减毒的目的。 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 主要表现是早期为中度或重度干性脱皮、放射区域皮疹,中晚期出现湿性 皮炎、色素沉着、皮肤纤维化改变。中医内治应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常用药物有穿山甲、皂角刺、当归、金银花、天花粉、贝母、防风、乳香、没药等,后期...

  • 痛经伴嘴唇发紫 中医找原因

    痛经伴嘴唇发紫 中医找原因

    李莉,主任中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从事妇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生殖医学委员会常委、广东省中西医学会生殖医学委员会常委、广东省妇幼保健协会中医保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具有扎实的中西医妇科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实践经历。 李莉 痛经是临床上常见的妇科症状。在临床上,痛经的原因有多种,有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这位病人在痛经的同时,伴有嘴唇发紫的情况,我们在不了解其年龄、生育及其他临床症状等信息的情况下,从中医妇科学角度讲,...

  • 中医药对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临床疗效

    中医药对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临床疗效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指女性在绝经前后由于卵巢功能的衰退,雌激素水平下降,出现以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为主的一系列程度不等的相关症候群。临床以月经紊乱,头晕耳鸣,腰酸膝软,面目浮肿,烘热,多汗,五心烦热,心悸,烦躁失眠,心情抑郁,焦虑等为主要表现。随着现代生活节奏加快,女性承受各方压力的不断增多,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生率在增加,并有不断提前的趋势。每年有超过1.2亿女性深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困扰,至2030年将超过2.1亿。西医在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上多以使用雌、孕激素替代治疗,及镇静、抗焦虑、抗抑郁药等对症处理,如长期应用可能引起...

  • 甲状腺结节并子宫肌瘤和乳腺增生 中医病案方药

    甲状腺结节并子宫肌瘤和乳腺增生 中医病案方药

    温阳健脾法治疗甲状腺结节并子宫肌瘤和乳腺增生1例 1 病案介绍 患者,女,29 岁,2015 年 12 月 10 号初诊。 患者主诉 “体检甲状腺结节”前来就诊,刻下症: 怕冷,乏力困倦,头痛,大便溏,小腹冷痛,偶 乳房疼痛,舌淡苔白脉滑。既往多发子宫肌瘤、 盆腔积液、乳腺增生史,超声示: 甲状腺囊性多 发结节,左叶大者 0. 42 ? × 0. 32 ?,右叶大者 0. 3 cm ×0. 25 cm; 甲功检测示: FT 4 1. 10 μg/mL, FT...

  • 乳腺癌术后并发症 中医处方

    乳腺癌术后并发症 中医处方

      上肢水肿为乳腺癌术后常见并发症。手术损伤局部络脉,气血运行受阻,津液运行失常,水液储留,泛溢肌肤致上肢水肿,笔者用益气活血利水法内服中药配合外敷,收效甚佳。   张某,女,62岁,2009年11月27日初诊。   主诉:右乳腺癌术后6个月,右上肢水肿4月。患者2009年5月在山西省肿瘤医院行右乳腺癌根治术,病理检查为浸润性导管癌,予辅助化疗。第三疗程化疗后,右上肢出现水肿,右上臂较健侧明显增粗,前臂不能抬举。5天前右手提重物后肿胀加重,并伴麻木,不能握拳。查体:右上肢肿胀,抬举受限。症见:右侧手臂肿...

  • 月经下腹疼痛中医任脉灸

    月经下腹疼痛中医任脉灸

    13岁的小雯每次来月经都会出现下腹疼痛、恶心、头晕、出冷汗等不适,严重影响学习和生活,医生诊断为原发性痛经,每次只能采取多休息、服用止痛药的办法缓解。在妈妈的建议下,小雯来到中医院寻求中医治疗。没想到,经过3个疗程(3个月)的任脉灸,小雯的痛经症状就得到了明显改善,基本不用靠药物了。 原发性痛经属中医“经行腹痛”范畴,有虚实寒热之分,《医宗金鉴》曾记载:“腹痛经后气血弱,痛在经前气血凝,气滞腹胀血凝痛,更审虚实寒热情”。原发性痛经病机多为“不通...

  • 名老中医治风湿痹痛药酒

    名老中医治风湿痹痛药酒

    特约专家、湖北省鄂州市中医医院明塘分院副主任医师韩又云 中药的服用法分内服和外用两法,内服法又分汤、丸、散、膏、露、酒等,适应范围较广。“酒”即指药物泡酒用。根据临床经验,湖北鄂州名老中医许德甫主任医师自拟杞仲方泡酒治风湿痹痛,疗效显著,现介绍如下,希望能给同行及病患以借鉴启迪。 药物组成:枸杞子、鸡血藤、桑寄生各l00克,川杜仲、宣木瓜、五加皮各80 克。 制法:将上药放入干净的器皿中,用5000毫升白酒浸泡,封口。半月后加入冰糖100克,再浸泡半月即可饮用,浸泡时间在1年以上效果更...

  • 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医证型研究进展

    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医证型研究进展

    子宫内膜异位症 (简称内异症) 是指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 (腺体和间质) 在子宫以外的部位引起的一种于育龄期妇女常见疾病, 发病率为10%~15%[1], 其中, 36%~87%异位内膜存在于卵巢[2], 不孕率高达40%[3]。内异症的病因病机至今尚未阐明, 治疗上目前主要采用激素类药物改善内异症症状, 但不良反应较多, 前景较差, 停药后易复发[4,5], 手术切除卵巢的根治性治疗, 又会给育龄期患者带来精神痛苦。中医药治疗内异症有其独特的优势[6,7], 不仅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而且能改善卵巢...

  • 盆腔炎 辨体辨证中医治疗验案举隅

    盆腔炎 辨体辨证中医治疗验案举隅

    徐元山辨治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的经验总结 盆腔炎性疾病是指女性上生殖道及其周围组织的一组感染性疾病[1], 缠绵难愈, 可导致不孕、输卵管妊娠、慢性盆腔痛、炎症反复发作等[2]。近年来慢性盆腔炎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严重危害女性的身心健康。徐元山主任医师系全国首批500名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人, 第1批威海市名中医药专家, 从事中医临床工作40余年, 中医理论根基厚实, 临床经验丰富, 在省内中医妇科领域享有较高声誉, 对慢性盆腔炎诊治颇有研究。现将徐元山主任医师辨治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临床经验总结如下。...

  • 古代中医巧助产

    古代中医巧助产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刘永加   近日媒体报道,深圳一个35岁的孕妇竟被腹中胎儿“踢破”了子宫,胎儿的大腿根正卡在子宫壁上。此时,孕妇有失血性休克和感染的危险,其病情随时危及胎儿生命。医生立即把孕妇转送到手术室。不到10分钟的时间,胎儿顺利剖出,术后母子平安。这熊孩子真是调皮至极,在娘胎里就不老实,这一脚踹的,母子差点出了危险,既滑稽又令人同情,好在现在的医疗技术先进,顿解难题。那么,在古代遇到这样调皮胎儿该怎么办?要知道那时的医术,尤其是医疗设备可不是多么趁手呀。你别说,古代还...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