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 第82页
-
儿童孟氏骨折正骨后固定位置有讲究
孟氏骨折是较为常见的一种骨折,为尺骨上1∕3骨折合并桡骨头前脱位,在小儿前臂骨折中常见。小儿孟氏骨折如不注意复位后的固定位置极易造成桡骨头再次脱位。 临床上该骨折一般采用中医手法复位外固定方法治疗。手法复位并不难,其复位方法为:患儿平卧,不用麻醉或强化分离麻醉,屈肘90°,先行拔伸牵引,在拉直尺骨的同时,以拇指抵住桡骨头同时前臂旋后屈曲肘关节桡骨头即可复位,复位后用前臂超肘小夹板或石膏固定。 儿童孟氏骨折正骨后固定位置有讲究。有的医生认为应常规固定于中立位,其实不然,此位置下桡骨头极...
-
辨病与辨证有机结合 以“和”思维通观疾病
周安全(1939—2017年)是我国闻名呼吸病、热病、疑难病专家,长时间担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专家委员会专家,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历承继作业指导老师,第三届首都国医名师。在长时间临床实践中,周安全着重要在完好承继、熟练运用中医辨证论治思维和办法的基础上,充沛学习现代医药学甚至现代科学的常识和办法,建议中西医结合是中医药学术开展的重要途径。晚年进一步凝练其学术思维,以“和法”统领临床诸法诸病,医治规模逐步扩展至感染性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风湿免疫病...
-
“宋本伤寒论”有两类讹误
今天所说“宋本伤寒论”,指明代赵开美据北宋元祐三年(1088年)小字本《伤寒论》翻刻之本,蓝本已亡。赵开美《仲景全书》收书四部,依次是:《宋本伤寒论》、成无己《注解伤寒论》、宋云公《伤寒类证》及《金匮要略》。刻讫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己亥,开美于此年三月写成《刻仲景全书序》。《仲景全书》当代仅存五部:我国医科大学、台湾故宫博物院、我国中医科学院、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图书馆各藏一部,笔者皆校读之、拍照之(书影)、笔录之,发现此五部有初刻本、修刻本之别。我国中医科学院、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
-
给孩子点眼药水有何讲究
眼部炎症、过敏、外伤、眼科手术前后及青少年的散瞳验光,都离不开点用眼药水或眼膏。点眼药的方法、频率得当,可起到药到病除的作用。相反,用药不当或方法不妥,不仅达不到预期效果,有时甚至会产生严重不良后果。 眼科局部外用药有滴剂和眼膏两类,滴剂一般为水溶液,亦有油溶液(如鱼肝油滴剂)和混悬液;眼膏具有一定的保护和润滑作用,药物停留在眼内时间较长,药物效果较持久。点药前一定要先严格核对药名、浓度、眼别,切勿搞错。给孩子点药,首先应解除其心理恐惧感,取得其合作。 滴眼药水时,让孩子取仰卧位或坐位,头略后仰,眼向上看。操作者用...
-
孩子也有亚健康吗?
成人有亚健康,孩子也有亚健康吗?河南省中医院侯江红主任医师告诉我们,有!孩子也有亚健康!只不过很多家长没有意识到,例如,口臭、磨牙、腹疼、大便不正常、乏力、夜眠不安、夜惊、小便黄、脾气暴躁等等,这些都是亚健康的表现,表现在身体上的体征包括:面色萎黄或有白斑、黑眼圈、头发不润滑、腹胀、口唇发红、牙齿生长不好、手足心热脱皮、多汗、皮肤粗糙或发痒、指甲白斑脆薄、消瘦等,孩子长期的亚健康状态常常影响到孩子生长发育和免疫功能,从而使孩子的身高体重不达标,容易感冒、长期咳嗽、反复扁桃腺炎、哮喘反复发作等等,所以孩子的亚健康...
-
秋季红血丝预防有妙招
过了白露、秋分、寒露,又迎来了霜降,不用日历上的节气标注提醒我们,空气中的凉意已让我们感觉到秋天来了。秋天气候干燥,皮肤也变得敏感起来,很多女性朋友脸上又爬满了红血丝。医生们建议,爱美的女性一定要注意日常的肌肤保养,减少红血丝生成。 红血丝的产生是多种原因相互作用造成的。它与身体的血液循环系统直接有关,风吹、日晒、高温刺激,伤及颜面经络,导致血脉扩张而发病;或有淤血阻滞经络,血脉运行不畅,淤血阻滞肌肤,使血脉扩张,血液循环不好,导致体内的毒素难以排出体外,也会形成红血丝。同时,血液循环不好与身体缺乏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
《马派中医传承》既有名老中医马有度传承工作室
我与马有度教授结缘始于1986年,在庆祝成都中医学院(现成都中医药大学)成立30周年纪念大会上,马有度作为学校首届毕业生代表六千余名校友讲话,他开口便说:“谁不爱自己的母亲呢?谁不爱自己的母校呢?我爱母亲,我爱母校,我爱中医!”他发自肺腑的深情感言,立即赢得全场热烈掌声。彼时,马有度已是颇有影响的中医专家,我则是初尝中医传承发展甘苦的青年教师,但正是这种对母校、对中医药事业的热爱与执着,使这位“小马哥”在我心中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也使我们成为能“把酒话岐...
-
绝经后内裤上有黄色分泌物怎么办?
“导医热线”的编辑: 我今年63岁,绝经已有10 年了,但是内裤上经常有一些黄 色分泌物,医生诊断为宫颈炎, 每次吃了一段时间消炎药及用 洗液后,症状有所好转,但过段 时间又有分泌物,请问我该怎么办? 读者秦女士 女性在绝经后出现的白带 异常及会阴部不适应引起足够 重视。根据患者的情况,首先要 做宫颈液基细胞检查,排除宫颈 恶性病变。其次,患者要做白带 常规,排除特殊感染,如滴虫或 霉菌感染。另外,还要做B超,排 除盆腔肿瘤。这名患者如果已做 过肿瘤排除,考虑为宫颈炎,可 以局部用药或口服药...
-
中医诊病有何特点
中医诊病的特点为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所谓整体观念,就是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和自然界也是一个整体。故中医看病,不独着眼于局部,还要着眼于整体,既全面,而又有重点。 那么,何谓辨证论治呢?辨,就是分析、辨认。证,就是证候,是指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各种症状的病理概括,它反映了疾病的症状、体征、病因、病机、病性、病位等各种疾病信息。辨证,就是用中医的理论和方法,将望、闻、问、切四诊所获得的有关疾病的各种现象和体征等信息进行分析、综合、归纳,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从而为治疗提供依据。论治,就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
-
荸荠不仅是美味还有药用价值
它的根茎像算盘珠一样,藏在水田的泥土,老家人叫它蒲秋,学名叫荸荠。小时候挽着裤脚在割过水稻的田里嬉戏,最高兴的是顺着水面冒出的小葱一样的茎叶踩下去,感到有小球状的东西在脚底下,再用手摸到脚下的泥里轻轻一挖,算盘珠大小的荸荠就在手里了。摸到十几个,在井水里洗洗,褐色的皮油亮亮地诱人。顾不得去皮,也舍不得一口吃掉,就那么一小口一小口地嚼。荸荠肉白嫩嫩,甜滋滋,是童年难得的美味。 水田里野生的荸荠,个头小,长不大。现在我家乡那种野生的小荸荠已经没人去挖了。集市上到处都是婴儿拳头大小的荸荠,听说是从广东贩来的。我...
-
辛温解表药虽均系辛温之品 主治证候亦有区别
辛温解表药,性味多属辛温,以发散风寒为其主要作用。适用于外感风寒所致的恶寒发热所致的发热、头痛、无汗、舌苔薄白、脉浮紧等风寒表证。对咳嗽、水肿、疮疡及风湿痹痛等兼有表证者亦可应用。辛温解表药虽均系辛温之品,但又各有特性,主治证候亦有区别。 麻黄 桂枝 细辛 麻黄、桂枝、细辛发散风寒之力较强。麻黄、桂枝均主散太阳经肌表之风寒,然麻黄发汗作用大于桂枝,故用于无汗之表实证;桂枝不论有汗无汗皆可应用。麻黄又能开宣肺气,利水退肿,常用于肺气不宣的咳喘及水肿兼表证者;桂枝还可温通血脉,通阳化气,善治妇人血寒...
-
读宋代官修方书《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有感
传承发展中医药治病救人之术,从经典中厘清中医药理论本源,是中医药人提高辨证论治技能的重要方面,是提高疗效的源头活水。读中医经典著作,并且能更好地应用于临证,除了熟读中医四大经典外,阅读各代古典医籍,并努力用之于临证和实践,是重要途径。近读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20年2月出版的中医必读经典读本丛书系列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再次真切感受到古典医著的学术内涵与魅力。 说起《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总会想起读书时学过的《方剂学》教材。选入《方剂学》的三百多首方剂中,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方剂占了很大比例。诸如益气...
-
饭后容易犯困?又有方法应对呢?
很多都市白领都有这样的烦恼:明明晚上睡得很好,可是第二天还是特别容易犯困,尤其是午餐过后,更是哈欠连天。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饭后容易犯困?又有方法应对呢? 饭后,为了保障消化系统所需的能量要求,人体内大量的血液流向消化系统,脑部出现供血不足。脑部供血不足时,就会有头晕困倦的感觉。想要改善这种情况,可以在饮食上做些调整。 1.选择全麦食品。白面包比不上全麦面包,甜饼干比不上粗粮饼干。因为,前者含糖较多,而后者含纤维更多。纤维含量更多的食品,还可以减缓糖分的吸收。 2.零食也要慎重选择。放...
-
六经辨证与脏腑辨证二者应该有机地结合统一
现在有些中医医师在临证时,一般将常见多发病大致分为外感或内伤两大类别。认为外感疾病病因应以风寒暑湿燥火六淫归类,以伤寒论六经辨证论治为代表,同时认为内伤病多以喜怒忧思悲恐惊为病因,以脏腑辨证论治归类,以《金匮要略》作标准。 笔者认为,主观人为地将临床上千变万化的各种疾病硬性、简单地分为外感热病或内伤杂病进行机械性地辨证论治,并不完全符合中医临床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辨证诊治的实际情况。 临床实践证明,六经辨证与脏腑辨证二者应该有机地结合统一起来,因为在众多辨证论治方法实际运用中,脏腑辨证论治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