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气 第101页

气 第101页

  • 修养肺脏调补神气

    修养肺脏调补神气

    秋季的三个月里金气旺盛,而金主杀,使万物枯损,所以要想保养肺神,要多做好事,斩伐草木,使生命的作息顺应天地自然的变化规律,这样才可避免邪气的侵入。 孙真人的《摄生论》载:“当以秋三月朔望旭旦,向西平坐,鸣天鼓七,饮玉泉三,然后瞑目正心,思吸兑宫白气入口,七吞之,闭气七十息。此为调补神气,安息灵魂之要诀也,当勤行之。” 方法:秋三月,当在每月的初一、十五两天的太阳刚升起的时候面向西方平坐,鸣天鼓(以两手抱于脑后,用中、食二指轻轻敲击头顶,各二十四下)七次,饮玉泉(即以舌头抵住上腭,等满口生津之...

  • 舌头发麻寻因 气血不畅 热毒过盛

    舌头发麻寻因 气血不畅 热毒过盛

    舌头发麻寻因 除了吃某些水果会导致 舌头发麻之外,当你在其他时 候舌头发麻一定要注意下面 这三种情况。 气血不畅 很大一部分患者不仅存 在有舌头发麻的情况,同时还 存在有舌头发紫的现象,专家 提醒出现这些症状的时候说 明你体内有瘀血以及气血不 畅。一般情况下人体在健康状 态下舌头应该是簿n^苍的 淡红色,但如果出现有静脉瘀 血以及其他淤血等情况的话, 都会导致出现有舌头发紫以 及麻木情况。比如像血流缓 慢、血黏度增高、收缩痉挛、血中缺氧等,这些 都会导致舌头发麻。 还有就是血栓阻塞,这种 情况同样会导致舌的...

  • 治疝气食疗8便方

    治疝气食疗8便方

    1.小茴香15克,食盐3克,青皮鸭蛋2个。将小茴香和食盐同炒熟研末,与打入碗中的鸭蛋拌匀,在油锅中煎成蛋饼,每晚临睡时以温米酒送服,5日为 1个疗程。有行气止痛、消肿散结治疝气的功效。 2.小茴香15克,煎后取汁,加入粳米100克,煮成稀粥。每天分2次食用。有行气止痛的功效,适用于小肠疝气者。 3.荔枝核30克,煎后取汁,加入粳米50克,同煮成粥,每日服食1次。有理气止痛治疝气的功效, 4.小茴香9克,无花果2个,煎熬成汤,每日服2次,有温中散寒的功效,适用于寒疝的患者。 5.茄子50克,水煎取汁,饭前温服,每日2...

  • 小寒节气 防寒补肾阴中求阳

    小寒节气 防寒补肾阴中求阳

    本年1月5日是24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小寒。小寒15日的三候为:“一候雁北乡,二候鹊始巢,三候雉始雊。” 小寒是一年中最冰冷的节气,日照时间最短,地冻天寒,万物瑟瑟,恰似“岁暮阴阳催短景,天边霜雪霁寒霄”的现象。 小寒:一年中最冰冷的节气!防寒补肾最重要! 小寒在冬至之后,虽冬至开端—阳始生,地下阳气堆集而有萌动之意,但天地之间阳气仍在敛藏,地上以上越来越冷。 故小寒养生要掌握阴寒在外,—阳已生的特色...

  • 寒露节气是阳气收藏入土的最后阶段

    寒露节气是阳气收藏入土的最后阶段

    为什么寒露是入冬前最可怕的一个节气?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什么意思?就是寒露的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了。阴冷加寒风的双重攻击,你确定还不把你的秋衣秋裤搬出来穿吗? 寒露是阳气收藏入土的最后阶段,地面上阴气渐重,天气真正变凉。所以寒露以后的阳光特别补,此时的阳光和夏日里的毒辣相比,温情多了,尤其是阳虚体质的人在大太阳里晒一晒,会觉得舒服极了。 我国古代将寒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入大...

  • 猪肺治气管炎方

    猪肺治气管炎方

    气管炎,由于气管和支气管粘膜因感染,物理化学刺激,以及变态反应所致的炎性改变。猪肺有补虚、止咳、止血之功效。可用于治疗肺虚咳嗽、久咳咯血等症。适宜支气管炎、肺虚久咳、肺结核、肺痿咯血者食用。 治方:川贝19克,白胡椒0.3克,鸡蛋2个,猪肺1具。将川贝、胡椒研粉调入鸡蛋清中,再灌入猪肺气管中,扎紧管口,入沙锅文火煮熟。吃时可放油盐适量调味,分次吃完。从初冬开始,隔周吃一具。 ·气管炎护理及康复 ·急性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 ·慢性支气管炎(秘方数:26) ·急...

  • 小雪节气解读 缓解心理压力茶饮

    小雪节气解读 缓解心理压力茶饮

    在每年11月22日或23日是小雪节气,历书记载“10月(阴历)中,雨下而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小者,未盛之辞。”意思是指天气逐渐寒冷,并开始下雪,但雪量不大。一般来说,黄河中下游平均初雪期基本与小雪节气一致。进入小雪节气,意味着气温持续走低,天气寒冷,降水状态由雨变成雪。(策划编辑/秦丹 责任编辑/王钧石) 一、节气解读 小雪与雨水、谷雨等节气一样,都是反映降水多少的节气,但它不同于我们日常天气预报所说的小雪。如果说前面节气中白露、寒露、霜降是因气温下降水汽凝为...

  • 养生养什么?正气是什么?

    养生养什么?正气是什么?

    脾胃是人的后天之本,我们在养生的过程中对于脾胃的养护绝对是重点,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温养脾胃的四个要穴。 中医认为,疾病的过程就是人体正气和邪气相互斗争的结果。外邪是致病的条件,但从养生保健角度来看,正气不足是机体功能失调、产生疾病的根本原因。 正气是什么? 从中医角度看,正气是表明元气抵御邪气的功能,它是与病邪相对来说的。用现代话说,正气包括了自我调节能力、适应环境能力、抗病能力和康复自愈能力等。这样我们就明白了。 两个人生活在同一环境里,为什么有一个人会动不动就感冒,而另...

  • 运气养生

    运气养生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伴随惊蛰的一声春雷,已然进入仲春时段。早春寒温不定,乍暖还寒,或春意盎然,有时还会出现“倒春寒”,所以民间有“春冻如马啃”的谚语。仲春易发春困,这一阶段,万物升发,人体气血、阳气也应时而动,向外升发,脑失所养,易发“春困”。清明以后,气温逐渐转暖,适宜多种病菌生长、繁殖,易发生传染病。 今年春季的运气特点 今年春的气息来得早,中医五运六气理论描述这一时段的特点是&ldquo...

  • 太极培元养气法

    太极培元养气法

    平坐 臀部平坐于宽凳或木板床上,两脚掌平踏地,约与肩同宽,大腿与小腿约成直角;两手掌平放于大腿上,掌心朝上、朝下均可;眼可微闭,也可不闭。静坐时姿势要求头自然端正,颈部放松,不可僵硬。躯干正直稳固,不可前俯后仰,东倒西歪。下颏微向内收,唇齿微合,舌尖轻抵上腭,眼微闭,面容轻松自然。肩、臂、肘、腕皆要放松,胸微合,背舒展放松,腹部宽松镇定,会阴穴微微上提。(图2、图3) 图2 图3 练功要领...

    养生秘方 2024-03-06 13 0 太极
  • 美容养颜、补气养血之药膳

    美容养颜、补气养血之药膳

    《红楼梦》中描述,贾宝玉面如敷粉,唇若施脂,这与他爱喝的建莲红枣汤有关系,特别是汤里面的红枣。老百姓经常说,要想皮肤好,粥里加大枣,大枣有非常好的补气养血作用。想要皮肤白皙,补充维生素c是不可缺少的,维生素c能够减少皮肤上的色素沉着,预防斑点的形成,所以维生素C又叫做“皮肤美白剂”,而新鲜大枣中的维生素c含量比苹果、桃子要高出100倍左右,宝玉每天都坚持喝这个建莲红枣汤,看来也是有一定道理的,莲子可以养心健脾,补肾,安和五脏,此汤有美容作用。 现代研究也发现,莲子当中含有的微量元素钾,是所有...

  • 立冬三候 今天“立冬”节气

    立冬三候 今天“立冬”节气

    立冬的由来 “落叶黄,寒风狂,立冬时节又登场;花带露,月如霜,一天更比一天凉。“立冬”节气是24节气的第19个节气,在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这时太阳位于黄经225°,也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对“立冬”的理解,我们还不能仅仅停留在冬天开始的意思上。 追根溯源,古人对“立”的理解与现代人一样,是建立、开始的意思。但“冬”字就不那么简单了,在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对&ldq...

  • 节气养生之立夏

    节气养生之立夏

    进入五月,迎来了夏季的第1个节气——立夏。立夏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夏季的第1个节气,预示夏季的正式开始,太阳到达黄经45度时为立夏节气。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唐山市中医医院心血管科一病区主任高宪玺建议做好以下几点,安然过立夏。 夏日烦躁跟“心”有关 头痛、失眠、烦躁、坐立不安……一到夏天,很多人就感觉浑身不适,想刻意进行调整,却精神萎靡不振、郁郁寡欢。高宪玺提醒,中医认为,人和自然界...

  • 寒冷天气 好好养骨

    寒冷天气 好好养骨

      今年冬天比往年冷,寒冷季节更容易导致骨关节损伤等问题。我们中国人常常会说,瞧谁谁谁,年龄那么大了,身子骨还那么硬朗……日常生活中,“身子骨”的质量,已经成为对中老年人健康的评判标准,这其实也道出了一个人体生理的秘密:身体健康,落点在“骨”上;养生的切入点,在于“养骨”。   养骨关键1:保暖最重要   “人老骨先老”,骨关节是人们保持年轻和健康的先决条件。专家指出,风、寒、湿、累是骨关节问...

  • 夏气通心 养阳有道

    夏气通心 养阳有道

    一把蒲扇,几声蝉鸣,点点流萤,夏至已至,转眼间酷热的夏天来临了。古有云:“夏三月,此谓蕃秀,六合气交,万物华实。”在这赤日炎炎的夏天,阳气下济,地热上蒸,六合之气充沛交合,其间清气充实,是自然界万物成长最旺盛的时节,而人作为万物之灵,当神气丰满,膂力旺盛。中医摄生讲究“人与六合相应”,经过改进起居、饮食及情志来调节五脏之气,使之与自然界阴阳改变相统一。夏天应遵从“夏气之应,养长之道”的规则,才能使外邪不易侵略人体,到达颐养天年之功。...

  • 益气生津的名方 益胃生津的药膳

    益气生津的名方 益胃生津的药膳

    睡起闻米元章冒热到东园送麦门冬饮子 宋·苏轼 一枕清风直万钱, 无人肯买北窗眠。 开心暖胃门冬饮, 知是东坡手自煎。   【古诗今译】   炎热的夏季,枕边清凉的风像一万钱那样珍贵,却好像没有人愿意追逐这悠闲自适的时光。这清心养胃的门冬饮,要知道是苏东坡亲自煎煮的。 【诗词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虽然很长,可以分为三个部分来解读:睡起,闻米元章冒热到东园,送麦门冬饮子。苏东坡刚睡起来,听闻米元章冒着炎热的天气...

  • 补中益气汤类方剂补中土益气除热

    补中益气汤类方剂补中土益气除热

    “甘温除大热”是指应用味甘、性温药治疗身大热,这一治疗方法的提出,最早出自《黄帝内经》“劳者温之,损者益之,盖温能除大热”。金元时期医家李东垣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认为气虚身热者,不可用甘凉,更不可用寒凉,从而开创了补中益气汤类方剂补中土益气除热的治疗方法。这一治疗思想为后世治疗此类疾病起到了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   案一:孔某,女,59岁。2009年11月2日就诊。身热月余,近10天加剧。自述可能因疲劳而致,经中西药治疗未愈。仍每日8时前后体温升高至37.5...

  • 大寒节气推荐药膳:扶阳汤

    大寒节气推荐药膳:扶阳汤

    大寒,这个节气一听就比小寒厉害多了,好歹它是二十四节气里最后压轴出场的。既是压轴的,一出场就是虎虎生威,自带王者风范。 你可能要问了,我怎么看不见大寒的王者风范呀? 你看,大寒这时是不是正处于“四九”和“五九”中,气温是不是过了最低点?过了大寒,气温就要慢慢开始回升,阳气慢慢增加,以迎接“立春”的到来了。 大寒是我国大部分地区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期之一,气候比较干燥,常有寒潮、大风天气,呈现出冰天雪地、天寒地冻的严寒景...

  • 为精气神的养生之道

    为精气神的养生之道

    中医学认为精、气、 神乃人身之三宝,是祛病 延年的霞要内在因素,其 中精气又是神的物质基 础。神是人体的主导,只 有神的存在,才有人的一 切生命活动的存在。 国医大师何任提倡 古人说的“养生莫如养 心”。只有均衡发展,安静 和谐,胸怀开阔,从容温 和,才能远离忧郁、孤独、 失落、不自信等,达到养 身和养心的均衡发展。 何任大师的养心观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 面: 1.推崇荀子的“养心 莫善于诚”。心诚行正,爱 憎分明,君子比德于玉。 有诚心,待人...

  • 玫瑰香囊镇静安神 玫瑰泡茶理气活血

    玫瑰香囊镇静安神 玫瑰泡茶理气活血

    在情人节这个充满了浪漫、甜蜜的节日里,送上一束玫瑰花给心爱的人,自然是无可挑剔又浪漫的礼物。玫瑰花被称为“爱情之花”,是传达爱情的信物,收到花的人能从花中读懂送花者的心意。可这动辄几百的玫瑰花,往往娇艳不多时就枯萎报废了。其实,玫瑰花并不只有观赏作用,它的药用价值及食用价值在我国已有两千年的使用历史。 玫瑰花入药的历史始载于《食物本草》,其曰“主利肺脾、益肝胆,食之芳香甘美,令人神爽。”《纲目拾遗》中有:“治肝胃气痛,用玫瑰花(阴干)冲汤代茶服。...

  • 劳力耗中气 劳神伤气血

    劳力耗中气 劳神伤气血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工作节奏 和生活压力与日俱增,疲乏无力、精 神不济的人随处可见,人们习惯称 劳累过度导致的问题为“疲劳综合 征”。 过劳给身体带来的负面影响, 中医学中早有论述,如南宋陈言所 著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五劳》中 指出:“以其尽力谋虑则肝劳,曲运 神机则心劳,意外致思则脾劳,预事 而忧则肺劳,矜持志节则肾劳,是皆 不地禀赋,临事过羞,遂伤五脏。”指 出丫过劳对五脏的影响。中医认为, 无论是劳力过度还是劳神过度,都 会伤及身体,带来不同后果...

  • 健身气功八段锦流传至今

    健身气功八段锦流传至今

    健身气功八段锦流传至今,已经上千年了。无数人的实践经验表明,常练八段锦对身体大有好处。 我练习八段锦已经十多年了,起初是跟着网上的视频练习,那时,我两条腿生硬,每当做“摇头摆尾去心火”时,马步都蹲不下去,大腿生疼,曾经也放弃过一段时间。 后来我胃肠不好,血压、血糖都高,就又到广场上跟大家一起天天早上坚持练习八段锦,发现健身效果非常明显。 首先,浑身筋骨得到舒展,关节不再僵硬了。现在两天不做八段锦,浑身就不舒服。 其次,血脉通畅了,腰肾也更强健了,心、肺、脾、胃...

  • 节阴阳而调刚柔 中医五运六气学说

    节阴阳而调刚柔 中医五运六气学说

    中医治病摄生考究“天人相应”之理,遵从自然规律,顺时保养,《黄帝内经》有言:“智者之摄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中医五运六气学说最能体现“天人合一”优势特征。 “四序相错行”“物新感节移”,又到仲夏,我国江南地区已进入梅雨时节。从命运视点看本年的气候特色:2018戊戌年,太阳寒水司天,太阴湿土在泉,中见太徵火运,全年气候寒热改变较大,雨水散布不均,夏天寒、湿会侧重...

  • 精气神里说养生

    精气神里说养生

    “精”的来源一个是先 天的,是从父母那里遗传 下来,是整个生命活动中 的“生命之根”;一个是后 天的,也就是人出生以后 吃的食物,喝的水,叫水谷 精微,这是一种营养物质。 “先天之精”又叫“元精”, 它是生命的本原性精华。 所以,一个人要健康、长 寿,关键就是要养精,既要 保住先天的肾精,又要调 养后天的水谷之精。 养精要进行经络按 摩,经常按摩下丹田。下丹 田的位置是肚脐下1.5寸 处。肚脐下3寸处有个关 元穴,在关...

  • 秋季阴阳之气转换的时节

    秋季阴阳之气转换的时节

    在四季的精神调摄中,《内经》对春季和秋季两个季节似乎着墨尤多,其主要原因在于这两个季节,均是阴阳之气转换的时节,均容易使人出现情绪低落、忧郁、惆怅,中国古人之“佳人伤春,才子悲秋”,就是对这一现象很好的写照。 古代文人的诗词歌赋,有很多都是以悲凉的情怀咏叹秋季,柳永《雨霖铃》谓“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 。 曹雪芹也有“已觉秋窗愁不尽,那堪秋雨助凄凉”的动人诗句。 唐朝诗人杜甫,一生贫困潦倒,疾痛缠身,且命运多...

  • 气虚体质的养生 饮食调养精神调摄

    气虚体质的养生 饮食调养精神调摄

    一些气虚者身体发胖,是因为气虚不能运化体内的津液,水湿潴留,故身体偏胖。另一些气虚者身体消瘦,是因为气虚不能把营养物质输送到周身。气虚者常见面色白而无光泽,说话声小、气短、倦怠,动则尤甚。这是气不够用所致。气不能固表,常自汗出,记忆力差、健忘。气虚不荣,故舌质淡,脉跳无力。若基本具有上述症状,即说明是气虚体质。 气虚体质的养生关键在于补气。肾为元气之根,脾为生气之源,故补气重在补脾益肾。 饮食调养: 经常周身乏力、腰酸,是肾气虚的表现,应常食山药、栗子、海参。山药每次服10~30克...

  • 慢性支气管炎食疗15方

    慢性支气管炎食疗15方

    1.生姜7片,白萝l、250克,红糖30克,煎水服。治慢性支气管炎。 2.大蒜100克,猪瘦肉500克,共炖熟食之。治慢性支气管炎。 3.芝麻、生姜各50克,洗净捣烂,加水适量煎汁服用,每日1剂。治慢性支气管炎。 4.冬瓜皮、冬瓜籽各20克,麦冬15克,煎水服用,早晚各1次,每日1剂。治慢性支气管炎。 5.海带250克,洗净切成丝,用开水稍煮沸,捞出后拌人适量白糖,早晚分服,连续7~10天。治慢性支气管炎。 6.鸡蛋2个,香油50克,食醋适量。将鸡蛋打人香油中炸熟,加食醋食之,早晚各1次。治慢...

  • 怎么判断是气虚“弱不禁风”

    怎么判断是气虚“弱不禁风”

    成语“弱不禁风”出自唐代杜甫的一句诗句:“乱波纷披已打岸,弱云狼藉不禁风。”后来用来形容人身体娇弱,连风吹都经受不起,多用来形容女子身体孱弱。 为什么会“弱不禁风” 一个身体棒棒的人是经得起风吹雨打,不容易因“风”而病的。可就有那么一些人,平时怕风怕冷,风一吹就感冒发烧,那为什么有人会弱不禁风呢? 中医认为,一切外邪总是乘虚而入的,被称为“六淫之首”“百病...

  • 大寒节气养生 大寒饮食 防风御寒

    大寒节气养生 大寒饮食 防风御寒

    - 大寒的由来 -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最后一个节气,每年1月20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00°时为“大寒”。大寒,是天气寒冷到极点的意思。(但实际最冷的时候通常在小寒)《授时通考·天时》引《三礼义宗》:“大寒为中者大寒,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 - 大寒气候 - 大寒期间,寒潮南下频繁,是我国大部地区一年中的寒冷时期,风大,低温,地面积雪不化,呈现出冰天雪地...

  • 露气寒冷将凝为霜 寒露节气养生

    露气寒冷将凝为霜 寒露节气养生

    寒露——“寒露寒露,遍地冷露” 公历每年10月8日或9日太阳到达黄经195°时为寒露。《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寒露”的意思,是指此时期的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了。 寒露气候——露气寒冷,将凝为霜 寒露之后,露水增多,气温更低。此时我国有些地区会出现霜冻,北方已呈深秋景象,白云红叶...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