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 第36页
-
海滨气候 山区气候对健康的影响
今天有雾霾,道路超级堵。好容易有个空闲和朋友聊天,谈得都是院子、咖啡、喝茶、种菜什么的。身在喧闹都市身累心累,向往山水之间的悠然自得。 羡慕已经退休的人们,辛苦一辈子的退休人,年龄大了,难免各种病痛找上身。无论是选择山区养老,还是选择海滨养老,还是要依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就请气象工程师霍寿喜老师给您分析分析吧。 老张有一儿一女,儿子农业大学林学系毕业后,分配在大别山区的某县城工作。儿子劝父母搬到他那儿,说县城虽小,但山清水秀,风景优美,非常益于身心健康。而女儿的工作地是青岛,女儿女婿都希望老张到青...
-
黄连大苦大寒 苦能燥湿寒能清热 配对详解
黄连,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因其根连珠而色黄,故 名”。(《本草纲目》),性苦寒,归心、肝、胃、大肠经。主要功效为清热 燥湿,泻火解毒,除疳安蛔。 本品大苦大寒,苦能燥湿,寒能清热,不仅长于清中焦湿火郁结, 临床用于治疗温热中阻,温热泻痢,温热疮毒等温热证;而且尤善清心 胃二经的火热,适用于心经实火、胃火上炎、肝火犯胃、血热妄行等实 热病证。因其味苦性燥,为泻实火,解热毒之要药,亦常用于火盛成毒 之发疹发斑、痈肿疮毒、热毒下血、耳目肿痛诸症。此外,本品还有除 疳杀蛔、燥湿健胃之...
-
把西瓜当主要的解渴饮料 会对身体健康带来不利的影响
西瓜享有“夏日瓜果之王”的美誉,是很多朋友的最爱。在所有瓜果中,西瓜含果汁最丰富,含水量高达96%以上。西瓜除不含脂肪和胆固醇外,几乎含有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成分。研究表明,西瓜汁中富含苹果酸、谷氨酸、精氨酸、葡萄糖、果糖、蔗糖酶、果酸、氨基酸、枸杞碱、胡萝卜素、维生素A、B、C及蛋白质和矿物质钙、磷、铁等,这些成分对人体健康大有裨益,而且易被人吸收。吃西瓜有这么多的好处,所以很多人在炎热的夏天经常把西瓜当成日常解渴的主要饮料而大吃大喝。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倘若把西瓜当成&ldquo...
-
取暖室温 毒蘑菇或有助于应对致命疾病 节食减肥
寒冷的冬天悄然而至,很多家庭都已用上了各式各样的取暖设备,虽然款式种类不同,但都面临一个问题:该设到多少度好呢?下面我们就以空调为例向大家介绍一下室内温度的选择。 冬季供暖温度不宜过高 当室内温度高至22℃以上,会使得空气异常干燥,燥热环境会伤害人的体液、津气,使得人感觉浑身燥热,眼、耳、口、鼻、喉、皮肤等处干涩不适。如果室内温度长时间过高,会影响人的体温调节功能,引起体温升高、血管舒张、脉搏加快、心率加速,人就会神疲力乏、头昏脑涨、思维迟钝、记忆力差。室内温度过高,家具、石材及室内装饰物中有毒气...
-
琴声对人体的作用机制“养生肤语”
在《红楼梦》第八十六回中,有一段贾宝玉请教林黛玉关于抚琴方面的对话,黛玉不仅精通吟诗作画,对古琴也颇有造诣。不仅对古琴的记谱法、琴的传承、和历代名人抚琴的故事都作了详细而生动的讲述,并演绎了明代江派著名古琴家杨表正《弹琴杂说》的话:“琴者,禁也。古人制下,原以治身,涵养性情,拟其淫荡,去其奢侈。若要抚琴,必择静室高斋,或在层楼上头,或是山巅上,或是水涯边。再遇着那天地清和的时候,风清月朗,焚香静坐,心不外想,气血和平,才能与神和灵,与道合妙”。林黛玉这番话虽是论琴,也谈到抚琴有舒神静性、颐养...
-
中、傣医学对脏腑认识的比较研究
中医学、 傣医学都有两千多年悠久的历史, 均为 我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者对人体多从整 体、 功能态的角度加以认识。然而由于植根于不同 的传统文化, 有着不同的历史发展过程和形成背景 以及相异的理论体系, 二者对于脏腑的认识有着不 同的阐释。 1 认识脏腑的哲学基础比较 精气学说、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也是中医理论的方法论。精气学说认为, 气是构成 世界万物的本原, 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 人体五脏 六腑等生理功能的运行都要依赖气的推动作用。阴 阳学说认为, 气分阴阳、 阴阳交感而化生万物...
-
羊肠线对穴位的持续刺激作用以治疗疾病
穴位埋线疗法是将羊肠线埋入穴位,利用羊肠线对穴位的持续刺激作用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本法其实可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疾病,一般都能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27岁的杨先生是一名白领,1.70米高的个头,重168斤,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指标为身体质量指数(简称BMI)。BMI超过30就是肥胖。杨先生的BMI超过30,属于肥胖。肥胖与冠心病、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血压、癌症等一系列疾病相关,对人体健康状况产生巨大的影响。 而如何轻松绿色减肥成了肥胖人群的头等难题。除了大家熟知的“管住嘴,迈开腿&rdq...
-
一场关于针灸的学术对话
[作者简介] 陈少宗:现任山东中医药研究院针灸研究所研究员,山东中医药大学特聘教授,兼任美国中医学院客座教授、山东针灸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针灸康复分会副会长、中国针灸学会耳穴诊治委员会理事、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时间生物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学哲学研究会理事、《国际临床针灸杂志》副主编、《医学与哲学》编委。 巩昌镇:现任美国中医学院院长,世界中医联合会特色诊疗委员会副会长,温州医科大学中美针灸康复研究所专家委员会高级特聘专家,美国《国际针灸临床杂志》副主编,中国《针刺研究》杂志编...
-
从双盲试验到辨证论治:关于美国中医与针灸的对话
人物简介 樊蓥,中医内科博士。1986毕业于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专业,是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的学术继承人,发表80余篇中英文学术论文,曾任马里兰大学医学院结合医学中心的学术研究顾问。樊蓥自2002年起在华盛顿特区、弗吉尼亚州执业,是少数具有中、西医学临床培训、科研背景的医师之一,2016年被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国立癌症研究院(NIH/NCI)特邀在针灸共识会做报告。 巩昌镇,博士,现任美国中医学院院长,世界中医联合会特色诊疗委员会副会长,温州医科大学中美针灸康复研究所专家委员会高级特聘专家,美国《国际...
-
反对干针脱离针灸 反对绕过针灸法使用针灸
魏辉(美国中医校友联合会TCMAAA、全美中医药学会ATCMA副会长兼执行长):很高兴刘保延主席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时间,与我们美国的中医针灸界同行,就干针问题进行探讨和交流,刘主席答应这个访谈是3周前,他在由欧洲回中国的路上,非常感谢他对我们海外针灸事业的重视和支持,期待今晚的讲座和讨论!感谢今晚美国中医界的各位领导和专家学者们参加今晚的讨论! 田海河(美国中医校友联合会TCMAAA、全美中医药学会ATCMA会长,美国职业针灸安全联盟AAPAS常务理事):亲爱的美国及世界各地的中医同仁,大家好!...
-
对外传播要突破中医药翻译瓶颈
中医翻译在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发表了大量的论文,出版了几十部专著、词典和教材。在中医译著方面,几大经典著作基本都有相关的英译本,其中《黄帝内经》就有14个英语翻译版本;在中医翻译方面,人才队伍也不断壮大。尽管中医翻译相比以前,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还存在不少问题,存在着发展瓶颈,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 首先,尚未建立系统的中医翻译理论体系。 中医翻译虽然走过了几个世纪的历程,许多专家和学者在中医翻译理论上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但总体来说,存在重技巧、轻理论的倾向,理论研究还不够系统。纵...
-
气功对癌症康复有优势 气功抗癌研究仍需加强
全球癌症病例呈现迅猛增长态势。随着发病率和死亡率越来越高,癌症正成为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国家首要的死亡原因和一个全球性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癌症患者因病痛影响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诊断、治疗、治疗的副作用等共同构成了患者的心理压力源,焦虑与抑郁在肿瘤病人中普遍存在。 即使经过治疗后已经完全清除了病灶,复发、转移与死亡的威胁,手术、放化疗引起的身体残缺与并发症,社会、家庭、职业角色的变化,以及慢性消耗性疾病带来的疲劳感、睡眠质量差、食欲不佳等问题都给癌症患者带来巨大的困扰,而这些仅仅靠药物是远远不能解决...
-
摩法推拿治疗手法在历版教材中的梳理对比分析
摩法是最早应用于推拿治疗的手法之一, 也是 推拿中的基础手法。 早在 《黄帝内经》 中就有对摩法 的记载, 如《素问·病能论篇》 : “其中手如针也, 摩 之切之” 。 在现代推拿教学中, 各版本教科书都对摩 法进行了描述, 笔者翻阅整理了1959年-2015年间29 本叙述了摩法内容的推拿教材, 梳理了教材中关于摩法的内容, 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摩法在历版教材 中的异同点及特色部分, 比较分析近年来教材中关 于摩法内容的演变和发展。 摩法的运动方式 有22个版本的教材将摩...
-
日本汉方医学的成就及“方证对应”
[作者简介] 袁冰(1959-),香港现代中医药研究发展中心主任。1983年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系,获学士学位。曾就职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2008年以“优秀人才”身份移居香港。几十年来,一直致力于用现代科学先进的理念、方法和技术,推进中医学的现代化。研究领域涉及中医现代化、中西医结合的理论和方法、体质医学、精准医学等领域。著有《中医学现代方法》《整体医学》等理论专著,并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自隋唐时代中国传统医学传入日本,日本的主流医学一直与中国大陆一脉相承。到...
-
冬季养生小雪养生 应对招数
冬季是一年里最冷的季节,进入小雪节气意味着冬季降雪即将拉开大幕,万物沉寂、萧条、冷清,反映在物候上就表现为植物会落叶,动物会休眠、冬眠,候鸟会飞到较为温暖的地方越冬。那么,人们要如何安然过冬?下面介绍三种冬季高发状况及应对招数。 冬日锻炼谨防心血管疾病高发 研究发现,气温每降低1℃,心脏病发病率就会增加2%。天气寒冷会令人体的血管收缩,出汗减少,从而刺激血压上升。另外,在冷空气骤然刺激下,人体会出现交感神经兴奋、血流加快、血管外围阻力增强,导致血压升高或血管栓塞等。此外,冬季还会增加心肌缺血、心...
-
疾病观 中医对生命本身的理解和观照
论运气七篇的疾病观 疾病,是人体结构或功能的异常变化,亦是人类个体在生命过程中必然经历的状态之一。疾病观,是关于疾病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基本观点[1]。疾病观能够反映某种医学在整体进程或某一发展阶段对生命异常状态的思考和认识,以及对生命本身的理解和观照。 在我国传统医学理论体系中,运气七篇占有重要而独特的地位。从文献角度看,运气七篇是医学经典《黄帝内经素问》的组成部分,约占其三分之一的篇幅;从思想角度看,运气七篇立足于天地气化层面考察人体生命盛衰常变的核心要旨,呈现出较《素问》《灵枢》其他篇章更...
-
湿分内外 祛湿对身体有什么作用
黄梅天,为什么很多人天天都在喝赤小豆薏苡仁汤,湿气还是重?湿从何而来?祛湿对身体有什么作用?带着这些疑问,我们采访了浙江省杭州市中医院老年病科主任中医师何迎春。 湿分内外 何迎春介绍,产生湿气的原因有很多种,中医一般把湿分为外湿和内湿。外湿是指自然界的水汽通过皮肤、骨骼、关节、经络侵入人体后产生的湿气,在梅雨时节表现尤为明显。常年生活在潮湿环境的人,应警惕外湿诱发的各种疾病,如肩周炎、膝关节积液、骨关节疼痛等。 内湿主要是因为脾胃运化功能不佳导致的。脾胃的功能之一是运化水湿,我们喝进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