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 第337页

医 第337页

  • 蒙医针刺疗术

    蒙医针刺疗术

    蒙医针刺疗术的现代应用 蒙医针刺疗术是在人体的固定穴位通过金针或银针产生 刺激或传导冷热刺激来治疗疾病的一种重要蒙医传统疗术。 早在6 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居住在锡林郭勒盟的先人就已 掌握了针刺疗法。 公元前11世纪至前3世纪, 人们已经懂得用针 刺放血疗法来治疗某些疾病。 17-18世纪, 蒙古族著名医家伊 希巴拉珠尔所著的《甘露四部》 [1] 最早记载了蒙医针刺疗法的 适应症、 禁忌症、 功效以及针刺穴位等内容, 为之后针刺术广泛 用于临床奠定了基础。 《蓝琉璃》 [2] 中记载, “针刺疗...

  • 针灸:中医药走出去的“排头兵”

    针灸:中医药走出去的“排头兵”

    20世纪70年代,尼克松访华,打开中美正式交往的大门,同“乒乓外交”“熊猫外交”一样,中医针灸也被作为一种外交手段随之传到美国,引发海外“针灸热”,成为引领中医药走出去的“排头兵”。2010年,“中医针灸”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不仅标志着中医针灸在人类医学发展史上的独特作用和突出贡献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同,而且标志着中医针灸的传承保护、发展利用获得了联合国的国际&ld...

  • 壮医痧证 拳捶法拍痧法火埠法

    壮医痧证 拳捶法拍痧法火埠法

    痧证壮医常用外法治 拳捶法:适用于痧犯 腰背,腰背胀累难受,如轻 捶其腰背可发出清音者, 此时宜用拳捶法治疗。 部位:腰背部。 操作方法:患者取俯 卧姿势,露出腰背部,施术 者坐在患者右侧;双手握 拳轮番捶患者背部,然后 捶腰部;先用轻力,后用重 力,直至捶击音变浊,患者 感觉如释重负,并有轻松 舒服感为止。 拍痧法:适用于痧毒 留连于关节经络之间引起 的关节酸胀、屈伸不便者。 部位:肘、腕关节和 膝、踝关节。 操作方法:施术者用双 手掌有节奏地轮流拍打患 者肘、腕关节和膝、踝关节, 直至关节皮下出现的...

    养生秘方 2024-03-06 9 0 壮医
  • 回医药名扬中东地区 回医药在此繁衍壮大

    回医药名扬中东地区 回医药在此繁衍壮大

    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南,清真大寺巍然伫立。这座已有300多年历史的寺院,建筑风格既有半圆穹顶等传统穆斯林风格,又融入中国亭台建筑范式。这里融合了不同民族的文化和智慧,回医药也在此繁衍壮大。 “送子神医”名扬中东地区 头戴白色清真帽、身着粗布灰大褂、高鼻梁深目的马颂华带着回族人的特征。 作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马颂华行医40年来坚持使用回医药。在不孕不育症、血液系统疾病等方面,他有独特的回医药诊疗手段,并研制出了疗效卓著的中成药“补肾生精丸...

  • 土家族医药历史悠久 完善的医学理论临床疗效显著
  • 把祖先留的宝贵中医财富传承发扬好

    把祖先留的宝贵中医财富传承发扬好

    12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60周年。贺信全文317字,字字珠玑、句句铿锵,内涵宏富、寄望殷切:向长期奋战在中医药战线的同志们致以诚挚的问候,对所作出的贡献给予高度的评价;对中医药学的重要地位与作用进行精准的界定;对中医药事业发展形势进行实事求是的评估;为中医药学术进步和中医药事业发展指明奋斗的方向。真是言近旨远、辞简意深,令人敬服!遂激励老骥奋起、心潮澎拜,遂不揣冒昧试将拜读之后的认知与感悟陈述给读者诸君,以祈共同研读、学习、贯彻。 肯定:中医药为造福人类健康作出了重要贡献...

  • 藏医五源学说与现代物理学认识物质本质的哲学思考

    藏医五源学说与现代物理学认识物质本质的哲学思考

    藏医药学认为世间万物由土、 水、 火、 风、 空5种 物质构成, 其不断运动和相互作用构成了形形色色 的物质世界。 人体生理与病理、 药物都以内外合应即 外在自然现象与内在生理特征具有相对应的五源自 然哲学观念作为理论尊旨, 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也间 接阐述着物质和心灵的本质。 现代物理学认为构成 世界万物必须存在4种基本相互作用力, 故藏医五源 学说与现代物理学描述构成物质的基本因素具有可 比性。 总之, 藏医学以自然哲学的整体观、 二元论的 研究方法、 辨证论治的治疗模式等为青藏高原人民 群众的生命健康做出了不可磨...

  • 针灸医话 辨证取穴八法

    针灸医话 辨证取穴八法

    辨证取穴八法-杨兆民 针灸立法处方遣穴之原则,必须建立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因证立法,辨证用穴,施针施灸,或补或泻,方能治病疗疾。 针灸用穴的原则,古今虽无专书论述,但在《内经》、《难经》、《甲乙经》、《针灸大成》等医籍中阐述颇为精辟。如《内经》中的“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病在头者取之足,病在腰者取之腘”、“病在左者取之右,病在右者取之左”以及《难经》中的“春刺井,夏刺荥,季夏刺输,秋刺经,冬刺合”等取穴原则,至今仍...

  • 中医“火疗”只适合风寒性体质及阳虚的人

    中医“火疗”只适合风寒性体质及阳虚的人

    渊源:中医“火疗”自古有之 “火疗”是不是现代人创造的东西呢?其实中医“火疗”历史悠久。《韩非子·五蠹》篇曾说:“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民食果蓏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而《黄帝内经》也说:“北方者,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由此可...

  • 传承岐黄针术 纪录国医沉浮

    传承岐黄针术 纪录国医沉浮

    中医药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中医科学院建院60年来以弘扬中医药文化为己任,加大中医古籍的整理与保护,助推中医针灸成功“申遗”,实现《本草纲目》和《黄帝内经》入选《世界记忆名录》,广泛开展中华传统文化以及中医文化的科普宣传,为传统中医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针灸,中医走向世界的“名片” 针灸是中医最早和最常见的治疗手段之一,中医针灸孕育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延绵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最早见于战国时代的《黄帝内经》一书,针...

  • 神奇朝鲜族医药 秀美长白山

    神奇朝鲜族医药 秀美长白山

    中国朝鲜族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全国各地也有分布,以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居多,朝鲜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特别是朝医药文献以朝汉两种文字流传至今。朝鲜族主要居住在长白山脚下,因此,朝药材主要来自于长白山天然资源。 历史沿革 中国朝医学是在朝鲜族固有文化及传统医药的基础上,吸收中医药学的理论,并结合本民族的防病治病经验,以“天、人、性、命”整体观为理论指导,以“四维之四象”结构为主要形式,以“辨象论治”为主要内容的一门独特的医学...

  • 中医药创新发展要从继承开始

    中医药创新发展要从继承开始

    中医药学以天人合一、天地感应、和而不同思想为基础,以人为根本,深刻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认知方式和价值取向,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民族文化精髓,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新时期国家在发展中医药事业方面频出良策,大力鼓励创新发展中医药事业。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主席曾指出:“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正是在毛泽东等老一辈领导同志的直接关怀下,上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中期,出现了中医现代史上发展的第一个令人瞩目的高峰。 新时期,习近平总书记说过:&ldq...

  • 瑶医疾病解答

    瑶医疾病解答

    1.脾胃系疾病 问:夏季来临痢疾多, 腹疼泄泻奈它何. 痢疾病毒多传染. 如何诊治用何药? 答:痢疾流行是可恶. 搞好卫生第一者. 饮食讲究除四害. 病患定然无几多. 患了痢疾莫要慌. 瑶医配有好药方. 红背菜煮笋果水. 风尾草煎服即康。 问:胃痛的人苦难言, 吃不好来睡不甜. 吃饱也痛饿也痛. 嗳气吞酸何药煎? 答:胃痛分有蛮多种. 今说三种你记全。 嗳气不舒要理气. 大钻龙盘燕尾连. 吞酸常吐清口水. 法用温中莫推延. 砂仁草配算盘荭 (百合), 鸡蛋壳烧炭用兼。 溃疡常常屙黑屎. 药寻三样效力专. 大...

  • 瑞士中医学校有本土特色

    瑞士中医学校有本土特色

    瑞士到底有多少中医学校?很难作出一个准确的回答。瑞士传统中医协会(SBO-TCM)公布的是13个。这些学校,规模大的有学生数百人,小的也就一二十人,且多数不是纯粹的中医学校,只是包含中医专业,同时也讲授其他传统医学课程,如压脊疗法、顺势疗法、指压按摩等。有的甚至开设有西医的辅助专业,如牙科助理、物理疗法等。但是,一个明显的事实是,多数学校把针灸作为重要的,甚至是首要的专业。现今规模最大的几所学校,开办时间都可以上溯到上世纪80年代,即针刺麻醉卷起欧洲针灸热的那个时期。由此可见,针灸不仅引导了中医的海外发展,也对世界...

  • 浓厚中医色彩的“中医印”

    浓厚中医色彩的“中医印”

    在里约奥运会上,许多运动员露出拔罐以后留下的印记,圆圆的,或淡或浓的暗红色,在背部,在手臂、头面部,成了赛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作为一名中医,看奥运让我振奋的,除了国旗冉冉升起,就是这带有浓厚中医色彩的“中医印”。 拔罐,是中医技术的一大法宝。在晋代医家葛洪著的《肘后备急方》里,就用挖空的兽角来吸拔脓疮。唐代王焘著的《外台秘要》中,使用竹筒火罐来治病:“令恶物出尽,乃即除,当目明身轻也。”现代医学则认为,拔罐可以刺激皮肤和神经,让疼痛得到缓解。...

    养生秘方 2024-03-06 10 0 中医
  • 萨满教中的中医药文化

    萨满教中的中医药文化

    萨满教产生于原始母系氏族社会,传布区域非常广泛,我国的长白山、黑龙江等地是萨满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在神秘灵性的萨满教中,治病救人是基本职能之一。萨满教治病疗疾不仅是跳神驱邪、供奉神灵、使用法器,还涉及大量的中医药应用及中医药文化积淀。 历史上,女萨满既是氏族部落的首领,也是祭祀、祈祷、巫术、医术的主持者。萨满识百草、知药性、懂医术,很早就使用中草药治病。我国东北地区的萨满尤其擅长治疗风湿、冻伤、肠胃疾病、筋骨伤、雪盲(紫外线对眼角膜和结膜上皮造成损害引起的炎症)、蛇兽咬伤等。 萨满教非常推崇炎帝、...

  • 日本汉方医学的成就及“方证对应”

    日本汉方医学的成就及“方证对应”

    [作者简介] 袁冰(1959-),香港现代中医药研究发展中心主任。1983年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系,获学士学位。曾就职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2008年以“优秀人才”身份移居香港。几十年来,一直致力于用现代科学先进的理念、方法和技术,推进中医学的现代化。研究领域涉及中医现代化、中西医结合的理论和方法、体质医学、精准医学等领域。著有《中医学现代方法》《整体医学》等理论专著,并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自隋唐时代中国传统医学传入日本,日本的主流医学一直与中国大陆一脉相承。到...

  • 新疆:中医民族医互促进共发展

    新疆:中医民族医互促进共发展

    201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迎来60岁生日。自治区成立60年来,卫生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自治区、地州、县市三级中医药、维吾尔医药医疗服务体系已形成。 记者日前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民族医药管理局了解到,全疆县级以上政府举办的中医民族医医疗机构已由1985年的38所增加到2014年的78所,床位数由1944张增加到12870张。通过实施基层中医民族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全区75.94%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1.30%的社区卫生服务站、54.91%的乡镇卫生院、32.07%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民族医药...

  • 中医“节针”古代针刺治病的精髓浓缩

    中医“节针”古代针刺治病的精髓浓缩

    “节针”是中国古代针刺治病的精髓浓缩、升华而成的新的针灸临床理论体系。 【“脑神筋系统”的发现和形成是节针的理论基础】   中医早就发现了人体的“脑筋系统”,后来针刺其中的“会”以治疗疾病。到公元之初又发现了位于髓旁的节(细丝),能自由传递出入信息,也由此使“脑筋系统”演变成了“脑神筋系统”。   “脑筋”的形成...

  • 腱鞘炎 从中医角度火针治疗

    腱鞘炎 从中医角度火针治疗

    左手心拇指处腱鞘炎好几年,骨科、针灸、药贴都试过,但都没有效,还是痛,有什么办法治,谢谢。 答:腱鞘炎的治疗方法多样,药物、敷贴、熏蒸、针灸、针刀等,均可取得满意的效果。目前已有很多证据表明,火针治疗对腱鞘炎部位慢性炎症的吸收、改善局部循环,促进损伤组织的修复,都有显著作用。 从中医角度讲,腱鞘炎局部红肿疼痛,反复难愈,因于湿、淤、寒、热之邪胶结难化,气滞血凝,火针点刺或深刺均可以起到温通气血,祛邪行气的作用。 临床上,常常在疼痛局部按压寻找痛点,或循经寻找局部和远端的穴位,进行火针深刺。施术...

  • 朝医药枕疗法 朝医香囊疗法 朝医舍岩针法

    朝医药枕疗法 朝医香囊疗法 朝医舍岩针法

    通过多年临床研讨,吉林省延吉市中医医院推出朝医药枕疗法、香囊疗法及舍岩针法等三种诊疗项目,已得到相关部门批复。 朝医药枕疗法 将具有疏通经络、调畅气血、芳香开窍、益智醒脑、健壮保健等作用的药物,通过炮制后装入枕芯,置于枕中制成药枕,或克己薄型药袋于一般枕头上,睡时枕用。通过药物作用于经络、血管、神经,到达防治疾病和延寿抗衰的目的。 朝医香囊疗法 将药物放入袋中,贴身携带,通过药物香味发出,人体吸收后,提高机体抗病能力,从而到达改进睡眠、防备伤风、防止冠心病等疾病。以上这两种医...

  • 民族医药与民族团结的歌吟

    民族医药与民族团结的歌吟

    读《梦边吟诗稿》札记之一 小引 诸国本是中医药和民 族医药学者,江苏无锡人 氏。1986年到北京任国家 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之 前,曾在青海省卫生部门 工作过30年。他的《梦边 吟诗稿》一书,载有不少反 映青藏高原生活的诗篇。 在唐诗中,青海常被描绘 成一个荒凉战乱之地,如 “青海长云暗雪山”(王昌 龄),“君不见,青海头,古 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 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杜甫)。但在诸国本的笔 下,青海高原壮阔雄奇,山 川明丽。如“春意阑珊篱畔...

  • 佛教僧医的慈悲济世情怀

    佛教僧医的慈悲济世情怀

    九华山化诚寺《醒世咏》 红尘白浪两茫茫,忍辱柔和是妙方;到处随缘延岁月,终身安分度时光。 休将自己心田昧,莫把他人过失扬;谨慎应酬无懊恼,耐烦做事好商量。 从来硬弓弦先断,每见钢刀口易伤;惹祸皆因闲口舌,招衍多为狠心肠。 是非不必争人我,彼此何须论短长;世事由来多缺陷,幼躯焉得免无常。 吃些亏处原无碍,让他三分又何妨;春天才看杨柳绿,秋风又见菊花黄。 荣华原是三更梦,富贵还同九月霜;生老病死谁替得,酸甜苦辣自承当。 人从巧记夸伶俐,天自从容定主张...

    养生秘方 2024-03-06 10 0
  • 古法新用 中医蜡疗

    古法新用 中医蜡疗

    京剧《智取威虎山》里有一段经典的台词:“脸红什么?”“精神焕发!”“怎么又黄了?”“防冷涂的蜡!”其实,蜡不仅有“防冷”的作用,将其与中药混合在一起敷在患处,还可作为一种医疗手段来对抗病魔,称为“蜡疗”。 蜡疗是一种将加热的蜡(有时加入中药)敷在患部,或将患部浸入蜡液中的理疗方法。在明代医学家李时珍《本草纲目》中就曾有记载:“(用蜡)搭头致额,其病立...

  • 甘肃大力发展中医药产业和健康服务业

    甘肃大力发展中医药产业和健康服务业

    在日前召开的全省卫生计生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视频会议上,甘肃省卫生计生委党组书记、主任刘维忠表示,2016年,要大力发展中医药产业和健康服务业,为推进健康甘肃建设做出新贡献。 刘维忠说,2016年甘肃的中医药工作具体为:积极扶持中医药及相关产业发展,落实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三五”行动计划,进一步完善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政策和机制,着力提升县级中医医院综合服务能力,继续开展中医药工作先进和示范市县创建活动,积极发展健康养老、健康旅游等新业态,推动中医药相关支撑产业发展。争取获批建设国...

  • 医学人类学视野下的藏羌彝走廊民族医药文化特色初探

    医学人类学视野下的藏羌彝走廊民族医药文化特色初探

    “藏羌彝走廊” 作为一个历史-民族-区域概念, 是古代氐羌族群由西北南迁的天然通道 [1] , 它在空间 上横跨四川省、 云南省、 贵州省、 西藏自治区、 甘肃 省、 青海省、 陕西省等7省(区) , 该区覆盖面积超过 68万平方公里, 生活着藏族、 羌族、 彝族、 苗族、 回 族、 傈僳族等20多个民族, 其中, 藏、 羌、 彝等少数 民族人口超过760万。 1980年前后, 费孝通先生最先 提出 “藏彝走廊” 的概念(图1) , 2008年, 四川省在 保护震后藏...

  • 民族药师:从事民族药药品协助医师用药

    民族药师:从事民族药药品协助医师用药

    民族药师:从事民族药药品购销储存、饮片加工、质量检验、制剂调配并指导生产用药的专业人员。主要工作任务包括,藏药、蒙药、维药等药材收购,饮片、卡擦药等草药加工炮制,成药生产制备技术指导;监督、检查、抽检民族药质量;购销、储存、管理民族药品种;民族药材加工,制成丸、散、膏等剂型;制备医疗机构内部制剂,进行处方配伍、质量和稳定性检查、药效及毒性控制;协助医师用药等。 5月初,锡林郭勒大草原的春天刚开始不久,野生蒙药药用植物与草场一同复苏。到了周末,那顺巴雅尔又像往年一样下牧区采药去了。作为一名民族药师,他的工作...

  • 中医手诊方法

    中医手诊方法

    手诊方法非常简单、易学,就连完全不懂医疗知识的人,也可以按照其中所说的方法去诊断疾病,准确率很高。如果你懂得一些中医基础知识的话,那么看完本文之后,很快你就会在慢性病的诊断上有一个质的飞跃,立刻超凡入圣进入高手行列。手诊的流派很多,版本也很多。 当一个人伸出双手到你跟前,首先就是望诊。健康人的手掌应该是白里透着粉红、润泽、有弹性的。 当你看到一个毫无光泽的手掌,颜色偏黄或偏白时,就是气血两亏、营养不良的人。掌肉的质感很差,干巴巴的手掌,消化系统肯定好不了。脾主肌肉嘛,所以特别是脾胃的问题最大。...

  • 顺势疗法与中医的关系

    顺势疗法与中医的关系

    谈及顺势疗法,或许国人并不熟悉,但是其在国外的广泛传播与确切疗效已经引起了国内的多方关注。2014年11月,中国民族医药学会顺势疗法分会成立,石学敏院士、陈树桢博士任名誉会长,张书元当选顺势疗法分会会长,许瀞予为常务副会长,会员总数达到103人,挂靠单位为北京武警总医院。顺势疗法分会的成立旨在全面、客观地传播顺势医学的价值和理论,启迪人们对顺势医疗方法的新理念;同时将中医特色与顺势疗法相结合,开创具有本土特色的顺势疗法,将研究成果惠及更多国人,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历史悠久应用广泛 顺势疗法起源于...

  • 祖国医学辨证施治 中医外治法

    祖国医学辨证施治 中医外治法

    根据祖国医学辨证施治原 理,选择适宜的药物水煎冼浴、 足浴或局部涂、擦、贴、敷,通过 药物的外治作用和对局部经络 穴位的刺激作用,以达到治疗疾 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称为中 医药外治法。因其使用方便,方 法简单,疗效可靠,药源易得,副 作用少而颇受人们欢迎。 药敷疗法治乳头皲裂取 鸡蛋2只,蜂蜜30毫升。将鸡蛋 制取蛋黄油后,加入蜂蜜调匀, 将患处洗净后外擦,每天3~4 次。若乳头溃烂或化脓时不宜使 用。一般用药3~5天可愈。可活 血润肤,生肌止痛。 药袋疗法治乳腺小叶增生 取全虫、地龙、檀香、穿山甲、青 皮、...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