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 第335页

医 第335页

  • 壮族民间特色治病技法 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疗法

    壮族民间特色治病技法 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疗法

    论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疗法的发展源流及学术传承 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疗法是流传于壮族民间的一种特色治病技法, 它将针刺、拔罐与药酒外涂有机结合, 具有穴位刺激、拔罐负压、吸排瘀血和药物外敷渗透四重效应, 临床可治疗内、外、妇、皮肤、五官科等多种疾病, 疗效确切[1,2,3], 2010年始见于报道, 2013年入选全国首批民间中医药特色诊疗项目, 相关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具有较大研究发展潜力。本文通过文献和实地调查, 基于文化背景挖掘整理该疗法的历史渊源及其学术发展脉络, 总结其传承现状、学术特色...

  • 回医药千百年的发展脉络

    回医药千百年的发展脉络

    或许地球上,再难有一片土地如这里,一边是“烈焰”,一边是青田。在蒙古语中,这片被称为“黑色骏马”的地方,有个美丽的名字:贺兰山。 站在贺兰山巅,目之所及,银川市区尽收眼底,如今在该市胜利街的宁夏医科大学回医药博物馆内陈列的文物和展板,向游人讲述着回医药千百年的发展脉络。 回医药,丝绸之路上的记忆 阿拉伯—伊斯兰医学传入中国,与中国传统医学结合形成了回医药学。如今,回医药学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南北220公里、东西40公...

  • 中医在世界上的欢迎程度

    中医在世界上的欢迎程度

    中医作为中国传统的遗产,一代一代传承下来赐福给中国人并丰富了中国博大的文化。它融合了中国传统哲学与夏商周时期的诸种理论,另加上本地的药材、医疗用具,形成了一种比较完整的医疗体系。 然而世界进入近代以来,西方文明主导了发展格局,西医也开始步步进逼中医,奇怪的是:如今中医在几多濒临“生死存亡”的过程中,不仅没有被抹杀、被废弃,还在21世纪科学、文明的今天,广泛传播到了16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在全世界都是绝无仅有的。 然而,在中医的发源地——中国。真正愿意信奉中医的...

  • 中医抢救病人之良法

    中医抢救病人之良法

    慢性盆腔炎: 盆腔 炎为妇科常见病。由于这 种病变多局限于盆腔器 官,尤以输卵管、卵巢、宫 旁结缔组织及盆腔腹膜发 生炎性改变,致局部神经 纤维受到激惹和压迫而产 生一系列症候,而且每当 月经期盆腔充血则症状加 重。中医认为盆腔炎乃湿 热淤结,蓄积胞中,气血运 行不畅,日久经络受阻,不 通则痛。一般抗菌药物不 易达到局部,或机体可能 有抗药性而影响疗效,因 此,治疗颇感辣手。中药外 用川芎、赤芍,三棱、莪术、 黄柏、元胡、乌梅、红藤、败 酱草、半支莲、蛇床子、甘 草浓煎保留灌肠,对急性 炎症或有包块的患者,效 果更...

  • 浙派中医 杨继洲针灸

    浙派中医 杨继洲针灸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金瑛 周明琪   衢州地处浙江西部,与闽、赣、皖三省相邻,自古以来为水陆兼备的交通要道,素有“四省通衢,五路总头”之称。杨继洲针灸在衢州特定自然与社会环境中孕育而生,其最主要的杨氏家传针灸技艺始见于1601年出版的《针灸大成》。   杨继洲行医40多年,临床经验丰富,尤其精通针灸,治病时常常针、灸、药并重,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加以创新拓展著成《针灸大成》。全书共10卷20余万字,是我国针灸学承前启后的经典巨著,现已被译成英、日、德、法、拉丁等7...

  • 《新白娘子传奇》里的中医药

    《新白娘子传奇》里的中医药

    台湾拍的电视剧《新白娘子传奇》播出后,屡屡创下收视奇迹。该剧涵盖中国传统戏曲、中医、宗教、诗词等多种国学范畴,又有古典文化和民风民俗的融入,具有长久的艺术生命力。其中的中医文化内容耐人寻味。 许仙有学医的天分 剧中描写许仙祖上世代经商,主要做贩卖药材的生意,非常注重诚信经营。其父母早逝,“自幼苦心把书读”。在拜师学医之前,许仙已经无意识地读过《神农本草经》及孙思邈的《千金要方》《摄生真录》等医学书籍,而且“长大专研本草经”,许仙年纪轻轻就已经成为研...

  • 探索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模式

    探索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模式

    自200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出“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中,大力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以来,浙江省力推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融入新医改,先后两批共19家县级中医院创建成为全省农村社区中医药适宜技术示范基地。这些中医院引领组成的区域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应用“联合体”,培育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落地农村社区。 2014年9月起,浙江又启动新一轮即第三批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示范基地建设,由12家地市三级中医(中西医结合)医院牵头,联合区域内96家县及...

  • 药太苦小朋友不肯吃 中医外治法

    药太苦小朋友不肯吃 中医外治法

    门诊经常听到家长说“药太苦了,小朋友不肯吃”,“药太多了,小朋友吃不下”等等之类抱怨。作为家长,最头痛的事情莫过于小朋友生病了难喂药,即使全家上阵亦难奏效。经常家长好不容易喂进去,小朋友转头就全吐出来了 那么,让我们的中医外治法出手来帮帮忙吧,外治疗法的优势在于可减少喂药的困难,促进病情恢复,缩短病程。 目前我院儿科开展中医特色诊疗,采用外治法如中药穴位贴敷、穴位注射疗法、氧气雾化治疗、中频脉冲电治疗、中药热奄包治疗等,对于儿童上、下呼吸道感染如咳...

  • 灯火灸:我国民间古老而又独特的医疗方法

    灯火灸:我国民间古老而又独特的医疗方法

    灯火灸疗法是流传于 我国民间的一种古老而又 独特的医疗方法,始载于 《本草纲目·灯火》,属于中 医学的“灸疗学”范畴,又名 灯芯灸、灯火蘸、烧灯火或 爆灯法。其治疗原理是通过 灯芯火对皮肤的温热刺激, 借助经络的传导作用,对疾 病起到防治的作用。千百年 来,临床实践证明,灯火灸 施术方法简单,副作用少, 安全可靠,疗效较好。 施灸材料 灯芯草数根(药店有 售)、植物油(胡麻油、苏子 油、香油、豆油均可、、火柴 (或打火机)、普通消炎药 膏、紫药水。 施灸方法 一、明灯爆...

  • 一个灸法成就一家医院

    一个灸法成就一家医院

    湖南省慈利县地处张家界西北部,风景秀丽宜人,来到慈利县中医医院哮喘专科,病房里住满了各个年龄层次的哮喘患者,外地病人达到半数之多。据科室主任卓玉翠介绍,化脓灸治疗哮喘,与现在盛行的三伏天治哮喘不同,它没有季节之分,一年四季均可以进行。 几代传承攻哮喘 化脓灸,属于中医灸法的一种,就是将艾柱放在体表穴位上,用火点燃,将皮肤轻度烧伤,敷贴膏药使之化脓,通过激发人体免疫功能,使机体产生抗体,从而达到消除疾病的目的。 化脓灸治哮喘在慈利县中医医院已有40多年的历史,早在上世纪60年代,老医师吴...

  • 旴江医学颂

    旴江医学颂

    江西省抚州市抚河一带流域,千百年来涌现出了数以百计闻名于世的杰出中医药学家,在江西境内形成了理论丰富、著作丰硕、临床诊疗技术独特、传承久远的旴江医学流派。旴江医学具有名医多、医著多、理论渊源久远、专科特色鲜明的特点,并独创“建昌帮”特色中药炮制流派。迄今,旴江流域有医药家1612人,其中建昌药帮362人。可见,旴江医学和建昌药帮规模之宏大,尤以江西省抚州市医药发展最为繁盛。特作“旴江医学颂”为贺。 旴江流域,医药之乡,文明元化,源远流长。 山水清奇...

  • 中医特色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添活力

    中医特色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添活力

    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团结新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筹建于2001年,是甘肃省第一批以中医为特色的社区卫生试点中心之一。通过不懈努力,中医特色诊疗如今在兰州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已经基本普及,城关区团结新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是因中医特色而火起来的——2002年8月获“甘肃省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示范单位”称号;2006年获“甘肃省中医特色的社区卫生示范机构”称号;2008年被评为“卫生部心血管防治中心优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

  • 针药结合是中医治疗体系的核心内容

    针药结合是中医治疗体系的核心内容

    针药结合是祖国医学治疗手段中的重要组成部 分, 是中医治疗体系的核心内容, 也是中医治疗思想 的高度概括。针灸和中药是传统中医两种重要的治 疗手段, 作用方式却截然不同, 针灸通过刺激体表的 腧穴, 激发经气, 运行气血, 使局部气机疏通, 并可通 过传导感应的作用使经气传达至病所, 从而调整人体 虚实, 改善机体功能。而中药则是通过内服或是外用 的方式被人体组织吸收, 以药物的偏性纠正人体的偏 性 [1] 。二者形式虽异, 但都是基于中医的阴阳精气、 经 络脏腑、 气血津液等理论, 所以具有结合应用的可能 性。医...

  • 海外中医针灸教育特点

    海外中医针灸教育特点

    作者简介 吴滨江[本杰明•吴(BEN WU)](1957—),男,教授、主任医师、注册中医师、注册针灸师、注册骨疗师;加拿大安大略中医学院院长、国际吴氏头部推拿疗法研究会会长/创始人、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世界卫生组织非政府机构)执行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世界卫生组织非政府机构)主席团执委、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中医针灸传承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教育指导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著有《吴氏头部推拿疗法》专著,现有英、匈、中3种文字...

  • 一根银针治好了数千患者 中医药和中华文化

    一根银针治好了数千患者 中医药和中华文化

    大多数中医医生一辈子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工作,为患者解除疾苦,向大众传播中医,身上不见得有多么耀眼的光环,只是做好自己,用好中医。煤炭总医院针灸科副主任医师王淑斌就是这样的代表,10余年的职业生涯中,她用一根根银针治好了数千患者,并给上百位国际友人在治疗的同时宣传了中医药和中华文化,搭起友谊桥梁。 “漂洋过海来扎针” 86岁的米哈伊尔患有严重三叉神经痛,在黎巴嫩试过了各种治疗方法,都没能让疼痛得到缓解。一次,他在电视上看到中国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在介绍针灸的节目,立刻就被这种...

  • 中医药线灸法疗法

    中医药线灸法疗法

    案例导入 余先生于2017年3月初突发左肩部针刺样疼痛,并放射至左臂,自贴“止痛膏”2天后,疼痛仍不减,反而加重。此时左肩臂出现数处鲜红色斑片,其上有成群水疱,疼痛剧烈,无休无止。这突如其来的疼痛给余先生自身的生活带来许多困扰及不便。在熟人的介绍下,辗转知道用中医特色治疗可有效缓解不适症状,遂至我院中医特色治疗门诊寻求治疗,经主诊医生仔细诊查后发现,他的疼痛是由于带状疱疹引起的,遂对余先生选用药线点灸治疗。经过一周治疗后,他手臂上的疱疹范围得到了明显控制,且疼痛减轻。余先生此前对带状疱疹...

  • 综合改革 全面提升中医基层服务能力

    综合改革 全面提升中医基层服务能力

    两年来,垫江县遵循“传承国粹,服务群众”的理念,围绕“看得起病、救得了命”的思路,突出“夯实基础、改革创新、服务民生”三大重点,统筹推进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中医药服务能力得到显著提升,群众看病更加方便,就医用药负担进一步减轻。截至2015年9月,全县中医药人员占卫技人员总数的36.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5%;接收中医门诊132万人次,占总门诊的35%,较改革试验前增加12%;中医治疗参与率达84%,患者住院平均日减少0.6天;县级公立医院药占...

  • 中国传统医学是中国各民族传统医学的统称

    中国传统医学是中国各民族传统医学的统称

    中国传统医学是中华民族在实践中构建的古典经验医学体系,是中国各民族传统医学的统称。各民族传统医学自成体系又各具特点。中医在春秋战国已确立理论体系,以阴阳、五行等古典“中国哲学”概念作为理论框架,并体现其整体性与动态性等。中医注重吸取其他民族医学精华,在近现代以“中西医结合”方式吸收现代医学长处;以脏腑经络等为病生基础;代表人物:华佗、张仲景等;有《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本草纲目》等经典;注重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等,以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创立了汗、吐、下等八大治法...

  • 瑶医山歌问答诊

    瑶医山歌问答诊

    【诊法简介】 瑶医山歌问答诊是采用瑶‘ 族极富特色和感染力的山歌形 式来表达的。山歌问答诊不仅 仅是简单地对患者病情的询 问,而且通过医者与患者一唱 一和、一问一答,病情症状、诊断 用药均得到详细答复,具体涵 盖了瑶医的肺系疾病、脾胃系 疾病、肝胆疾病、肾系疾病、气 血津液疾病、肢体经络疾病、儿 科疾病、妇科疾病和外科疾病 共九部分内容。瑶医山歌问答 诊是瑶医中最具特色的内容之 一,对瑶医诊断及治疗疾病起 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山歌问答诊的主要内 容】 甲:瑶族历史几千年. 瑶医瑶药贵精专. 方法...

    养生秘方 2024-03-06 10 0 瑶医
  • 回医学特色医理优势病种用药特色

    回医学特色医理优势病种用药特色

    回医学是中国传统医学与阿拉伯-伊斯兰医学“东西合璧”的精华,是阿拉伯医学在中国本土化的结晶,具有鲜明的民族烙印,其渗透于回族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古老而又新兴的民族医学,展现着巨大的生命力,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文化渊源,使其在历史上曾经盛极一时,为回汉各族群众繁衍昌盛和身心健康做出了重要贡献。 悠久历史 公元651年中阿正式友好往来,医药方面的交往也兴于此时。许多阿拉伯学者,特别是一些医学家不断总结自己民族的医疗实践经验,同时还将其他国家的医学著作译成阿文。随着文化交流,...

  • 美国的中医教育 针灸中医基础板块

    美国的中医教育 针灸中医基础板块

    美国中医学院硕士学位的教学大纲共计3180个小时,算上选修课,最终达3300多个小时。其中,临床实习占三分之一,西医课程占六分之一,其余的是中医基础课程。学生经过4年学习后,毕业时取得硕士学位。 美国的中医教育没有任何政府行为,各家中医学校的教学大纲差别很大,教学大纲只要获得全国针灸与中医认证委员会(ACAOM)的认证,各校就有充足的自由来修改和补充教学大纲。一般而言,教学大纲包括医学理论基础、中医技术、临床应用、临床实践等内容,环环相扣。学生入学前已经接受过至少两年的大学基础教育,所以教学大纲内的所有课...

  • 针灸已成为人类共享的医学

    针灸已成为人类共享的医学

    针灸医学是中国医学家一个伟大的创造,已经有了数千年的光辉历史,历代以针灸著名的医家数以百计,针灸著作400多种。 中国针灸经清道光皇帝于太医院废止,民国时再次废止已日益衰落的情况下,然而在解放区,特别在缺医少药的军队保健中,曾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中国中医科学院创院院长鲁之俊,于延安时跟随针灸治愈毛泽东肩周炎的中医任作田学习针灸,并于临床中研究针灸,使针灸在解放战争中对保证官兵疾病防治方面得到普遍推广与应用。另一位跟随鲁之俊学习针灸、研究针灸、推广针灸的朱琏也做出了重要贡献。例如创办针灸实验所,为全国高等...

  • 中医针灸以“人与天地相应”为理论基础

    中医针灸以“人与天地相应”为理论基础

    针刺疗法在历史的长河中诞生出了许多不同的治疗体系,如被应用日久的子午流注、灵龟八法、皮肤针疗法,又如后来出现的平衡针、五行针灸、腹针疗法等。这些不同的针刺体系帮助患者解决了各种各样的疾病,也同样在各自的领域得到了更加长远的发展。 上文提到的子午流注,便是中医针灸以“人与天地相应”的观点为理论基础,认为人体功能活动、病理变化受自然界气候变化、时日等影响而呈现一定的规律,并以此选择适当时间治疗疾病,可以事半功倍,取得更好的疗效。其含义就是说:人身之气血周流出入皆有定时,运用这种方法可以...

  • 探秘“干针”之争 拒绝“废医存针”

    探秘“干针”之争 拒绝“废医存针”

    最近,美国华盛顿州和北卡罗来纳州的两个法院分别做出判决:禁止物理治疗师使用“干针”(dry needling)。此判决得到了美国中医针灸界的普遍支持,也引发了医学和法律界的广泛关注。那么,什么是“干针”呢?“干针”现象对针灸在海外的发展有什么影响呢?国内中医针灸界应该如何看待“干针”呢? “干针”是针灸疗法的一种 “干针”是相对“湿针&rdq...

    养生秘方 2024-03-06 9 0
  • 彩云之南,彝医之美

    彩云之南,彝医之美

    彝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之一,是西南地区历史舞台上的主体民族。彝族医药是彝族人民长期与疾病做斗争的过程中产生并逐步积累发展起来的,以彝族医药理论为指导的预防、诊断、治疗疾病的医药,是彝族人民的经验总结和智慧结晶,为彝民族的生存、发展、社会生活做出了重要贡献,更是中国传统医药和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彝族医药经历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历史沉淀,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巨大的医药宝库,是一部饱含民族情感的壮丽画卷。 历史沿革 据彝文《帝王纪》和《西南彝志》...

    养生秘方 2024-03-06 11 0
  • 中医在美国东部发展掠影

    中医在美国东部发展掠影

    怀着对海外中医发展的诸多疑问和关注,笔者来到了美国东部的华盛顿和纽约,了解了中医学在美国东部的发展情况。 中医在美国东部的发展历史不长,但却可圈可点。上世纪70年代,《纽约时报》专栏作家詹姆斯·赖思顿发表了亲身体验针灸治疗的记录,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时媒体对针刺麻醉进行了集中报道,使得中医针灸在美国名声大噪。同年全美第一家针灸中心在纽约成立,开业之时门庭若市,美国东部中医人就此步入时代的风潮。 如今美国东部中医的执业形式仍是以针灸为主。中医针灸执业有法可依,首先必须考取政府认可...

  • 针灸的本质是什么?针灸学是治神的医学

    针灸的本质是什么?针灸学是治神的医学

    巩昌镇:针灸的本质是什么?经典著作是如何解释这些问题的?经典针灸学解决了这个问题了吗? 何崇:针灸的本质是什么,站在不同视角,会有不同的解读。经典针灸学给了我们一个从古典角度的解读。从古典的思路看,人体不过只是一口气,在躯壳里升降出入,气一停,人就死了。气不通了,人就病了。传统认为整个人体是一个由十二片拓片缝制的金缕玉衣,里面气不通了,就在缕片上找个通气口。针灸的本质也就是在通气口上调调气而已。 而这种想法在现代医学为主导的认识框架里就行不通了。首先,说人是一口气,在西医看就是无稽之谈,在细胞和...

  • 羌族特色医理特色疗法

    羌族特色医理特色疗法

    羌族多数居住在海拔2000米以上的高山或半高山地带,境内峰峦重叠、河川纵横、地形复杂、海拔悬殊、气候多变,地理条件和气候的差异极为明显,被称为“云朵上的民族”。 历史沿革 羌族是我国历史悠久的民族,燧人氏部落祖居昆仑山,为古羌戎的一支,发祥于青藏高原羌塘地区,公元前2万8千到公元前10万年之间。司马迁《史记》中说:“禹生于石纽,兴于西羌”,大禹治水出西羌,分九州定中原,在茂汶、北川与石纽山相连的大业山上还有采药亭、大禹塑像,相传是为纪念禹幼年随母亲...

  • “针砭”又叫针石 中医里最古老的治疗手法

    “针砭”又叫针石 中医里最古老的治疗手法

    成语针砭时弊,语出《后汉书》“针砭时弊,月旦社会”,原指品评人物,现常用于文雅的说长论短。“针砭”本意当然是说用针刺、砭刮治病。“时弊”是指现在社会中的恶习、弊病、不正之风等,比喻指出错误。   这针和砭是中医里最古老的治疗手法,现在渐渐演变成今天的银针治疗和砭石刮痧等。刮痧师把身体的穴位刮的通红,直至出痧,经络通了身体自然也就舒坦了。即可治病又可美容,一举两得。   “针砭”又叫针石。李时珍在《东山...

  • 发展中医医院的两大法宝“把好五关,六个注意”

    发展中医医院的两大法宝“把好五关,六个注意”

    通过发挥中医药特色、提供优质服务,濒临瘫痪的安泽县中医医院起死回生,如今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成为守护一方百姓健康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 安泽县中医医院的发展故事十分“励志”,在这个并不知名、也不富裕的晋西南县城里能够在软硬件实力、业务量及收入等方面与人民医院比肩,其发展经验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 首先,人民群众对中医药的需求,是中医医院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作为人口不足8万人的农业县,安泽县的经济基础并不发达,对于医院来说也面临病源受限的巨大挑战。但只要老百姓需要、信任中医药,...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