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岐黄

岐黄

  • 岐黄中医药文化博物馆 临夏州中医药产业化

    岐黄中医药文化博物馆 临夏州中医药产业化

    自2011年以来,甘肃省卫计委(卫生厅)先后会同省农牧、林业、商务、教育、旅游等部门,共同下发了一系列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文件。临夏州各级党委、政府积极转变思想观念,巧借医改东风,把中医药产业化工作提上重要议事日程,精心谋划、完善措施、积极推进,使中医药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零散化到规模化,从粗放型到集约型,逐步走上持续健康发展的路子。 政府重视 政策扶持 临夏州委、州政府2013年出台了《关于加快富民产业培育促进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若干规定》,提出扶持蔬菜基地建设和支持发展中药材、药用木本植物种...

  • 刘志明 岐黄世家 自身精湛学术造诣与丰富临证经验

    刘志明 岐黄世家 自身精湛学术造诣与丰富临证经验

    我认为,中华民族的复兴首先是中华文化的复兴,文化是民族的灵魂,中医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中医药为载体,是中医药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因此,传播中医药的同时也是在弘扬中医文化与中华文化。 中医事业能否得以振兴发展,关键取决于中医事业是否后继有人。我们应该高度重视中医药人才的教育和培养,尤其是中青年高级人才的培养,以相关方法和制度促进他们加强学习。依靠国家与政府的力量,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一定是最有效的途径,让中医药能够造福更多的人,产生更加积极的影响。...

  • 原版中医大讲堂 弘医书苑奉岐黄

    原版中医大讲堂 弘医书苑奉岐黄

    北京弘医堂中医医院前身为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堂中医医院,历经30多年发展,已经成为享誉海内外的知名中医医疗机构。弘医堂旗下拥有北京弘医堂中医医院、北京弘医堂中医(国际)诊所、北京医圣堂中医医院、呼和浩特弘医堂中医医院、北海国医堂中医医院、宁波国医堂中医门诊部、北京国医堂中医药研究院、北京弘医书苑、中华中医药文化(怀柔)示范园。 弘医堂致力于坚持为患者提供传统、纯正的中医药服务。因显著的疗效,良好的医德医风,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和优质的中药饮片,获得广大患者口碑相传的信任和赞誉。年门诊量30余万人次,其中包括全...

  • 矢志岐黄坚信念 熟读经典勤临证

    矢志岐黄坚信念 熟读经典勤临证

    •做好中医临床,首要前提是要有坚定的中医信念,敢于在临床实践中运用中医临证思维去处理疾病,要做“铁杆中医”; •要认真“读经典”,因为“经典”是中医的根基,譬如没有深厚根基的树木,必然不能够枝繁叶茂; •实践告诉我们,研究古方绝不能一成不变,按图索骥。能否一方多病,异病同治,全在变通。 中医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诊疗体系完整,临床疗效确切的医学应用科学。从当前中医发展状况来看,个人...

  • 诗蕴岐黄节生香

    诗蕴岐黄节生香

    “燕子来时春社,梨花落后清明。”一年一度的清明又到了。在这个节令里,古今多少人留下了华章美句。细细品读,这节日诗章里蕴含的岐黄文化和美食令人神往和唇齿生香。 “人面桃花相映红”,桃花粥也成了清明时节人们的最爱。其原料是桃花、粳米、红糖。桃花可以选取干品代替,若有新鲜花瓣则更佳。从中医角度看,此粥有美容功效,还可以活血化瘀。其中粳米具有补中益气,平和五脏,止烦渴,止泄,壮筋骨,通血脉,益精强志,好颜色之功;红糖具有益气补血、健脾暖胃、缓中止痛、活血化瘀的作用;...

    养生秘方 2024-03-06 7 0 岐黄
  • 名医名家开讲坛 弘医书苑奉岐黄

    名医名家开讲坛 弘医书苑奉岐黄

    北京弘医书苑持续举办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公益讲座。前期讲座中,王琦教授、裴永清教授、魏雅君教授、刘燕池教授、傅景华教授、贾春华教授分别讲授了《经方之道与启悟》《咳喘病的中医治疗》《肝炎病的中医治疗》《活用经方治风湿》《一方可治多病》《外感热病的中医治疗》《抵挡汤古方活用》《中医治疗不孕不育》《黄褐斑的临床证治和研究》《药治之审病求机》《张仲景合方理论研究与临床应用》等专题。 讲习班讲授经典、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免收学费,就是希望更多的中医人能够将原汁原味的中医继承弘扬。专家们传授的学术思想及宝贵的临床经验让...

  • 得岐黄正道而救世人

    得岐黄正道而救世人

      躬耕杏林数十载,得岐黄正道而救世人。浙江省桐乡市中医医院前身是梧桐联合诊所,从1955年至今已有56年历史。1984年正式成立桐乡市中医医院,1998年经评审达到国家二级甲等中医医院标准,2005年通过国家二级甲等中医医院复评,2013年被评为国家三级乙等中医医院。经过几代中医院人的共同努力,桐乡市中医医院一步一个脚印,结合中西医疗法,弘扬自身特色,铸建独创品牌,为桐乡人民带来福祉。   栉风沐雨创新中求发展   浙江省桐乡市中医医院现已发展成为总体布局合理、中医优势明显,资源配置优化、专科建设领先...

    养生秘方 2024-03-06 9 0 岐黄
  • 中医适宜技术 岐黄文化之旅

    中医适宜技术 岐黄文化之旅

    近日,针对甘肃省兰州市三县六区基层卫生人员的中医适宜技术培训班开班。 本次培训班由兰州市卫生局与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共同主办,培训对象涉及各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及其他医疗机构中的基层卫生技术人员772名。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挑选理论知识扎实、临床技能经验丰富的高年资中医师担任培训老师,采用范本教学课件播放、培训基地讲解与实践操作演练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计划分5期进行,每期10天,共80学时。 通过培训,使基层医疗人员熟练掌握中医药适宜技术、急诊急救技能、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和医疗政策法规等内...

  • 岐黄国医 健康管理 银杏药品生产

    岐黄国医 健康管理 银杏药品生产

    日前,国家卫生计生委、财政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布通知,部署2015年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其中,要求提高中医药健康管理项目老年人体质辨识和儿童中医调养服务覆盖率,在辖区内6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和0~36个月儿童中达40%以上。 通知要求,2015年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从35元提高至40元,同时,巩固现有项目,扩大服务覆盖面,扩展服务内容,提高服务水平;同时突出重点,适当增加新项目,预防和控制重大疾病。 通知明确提出2015年以县(区、市)为单位,居民健康档案规范化...

  • 中医经方组方岐黄之术 剂量厚势性味厚势角药厚势

    中医经方组方岐黄之术 剂量厚势性味厚势角药厚势

    从弈理“布势”角度探讨经方组方规律 弈理、兵法、岐黄之术,其源同一,皆饱含中国传统文化“道”之蕴味,符合“道”之精神。清代棋圣施定庵在《弈理指归》中云:“古人以弈喻兵,体用皆合,此不易之成法”。先贤认为兵法与棋弈常有相通之处,两者皆围绕敌我双方的矛盾展开斗争,克敌制胜是统帅与弈者最终希望的结局。中医自古便有“用药如用兵”之说,明代医家张景岳,解甲转医,著有《古方八阵》与《新方八阵》,寓兵...

  • 岐黄中医学院 打造中医药创新之都

    岐黄中医学院 打造中医药创新之都

    日前,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与延安市延川中医院开展首个临床技术指导及双向转诊合作,对延川中医院进行临床技术指导与帮扶,支持医院人才队伍建设,推广适宜中医药技术。 同时,为延川中医院分院文安驿镇中心卫生院、梁家河村诊所挂牌,为当地群众提供中医诊断和咨询服务,着重宣教推广中医“治未病”理念与养生保健方法。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当天还组织脑病科、老年病科、内分泌科等多名专家为当地百姓义诊。 (王建丽) 近日,甘肃中医药大学代表团赴摩尔多瓦共和国首都基希纳乌,与摩尔多瓦国立医药大...

  • 岐黄理念打造现代“大宅门”

    岐黄理念打造现代“大宅门”

    “蒙眼识中药”“中药材‘一抓准’业务比赛”……2016年农历大年初一下午,河南省焦作市解放区王褚村872号的院里,飘散出淡淡的中草药味。 “杜氏中医”第十五届春节家庭联欢会如期举行。杜家第三辈十多口人参加了联欢会上的中医药业务比赛,裁判人员当场对优胜者进行奖励,杜青霖的大女儿杜娟在这次比赛中拔得头筹。 在过去的一年里,一家人最为高兴的是获得了全国妇联颁发的全国“...

  • 岐黄论坛青年杰出中医药人才

    岐黄论坛青年杰出中医药人才

    岐黄论坛是中华中医药学会的重要品牌学术活动,本届首次设立青年中医药人才论坛,汇聚了来自管理部门、科研机构和企业单位的青年才俊,主要围绕中药质量安全的核心议题,重点探讨中药产业中,资源、工业、标准和临床四大领域的关键问题及解决对策。 中药资源产业:亟待建立紧密的全产业链协作共赢体系 中药资源产业链条是一个庞大的协作共赢体系,资源、资金、人才、政策等要素对于整个产业体系的发展同等重要,如何在保护现有资源的前提下,构建一个多元协作的共赢体系,是本次论坛讨论的热点。 近年来中药材掺杂使假、药材...

  • 王勃拜明医为师 躬耕岐黄

    王勃拜明医为师 躬耕岐黄

    王勃(650~676年),字子安,古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唐代著名诗人和文学家,“初唐四杰”之一。王勃自幼聪慧好学,据《旧唐书》记载,他六岁即能写文章,文笔流畅,被赞为神童。九岁时读颜师古注《汉书》,作《指瑕》十巻以纠正其误。王勃早年就博学多才,但他与中医的渊源却鲜为人知。 拜明医为师 躬耕岐黄 王勃尝谓:“人子不可不知医。”他平时留心医药,博览医药方书,立志要做一名医生。一日,王勃得知京兆有一位德高望众、学验俱丰的医家曹元,心驰神往。龙朔元年...

    养生秘方 2024-03-06 8 0 岐黄
  • 朱建平:“岐黄”不只是岐伯黄帝之简称

    朱建平:“岐黄”不只是岐伯黄帝之简称

    作者简介 朱建平,我国中医科学院特聘首席研讨员、博士生导师,我国医史文献研讨所副所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我国中医科学院重点学科带头人,享用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出版作品《百年中医史》《中医方剂学开展史》《中医药学名词术语标准化研讨》《中药名考证与标准》等38部,发表论文200余篇,获各级科技奖赏10余项。 岐黄为岐伯与黄帝二人的合称,相传为医家之祖。中医学奠基之作《黄帝内经》的主要内容以黄帝、岐伯问答的体裁写成,因然后世用“岐黄”代称《内经》,并由此引申而专指正统中医、中医...

  • 名师引我入道岐黄

    名师引我入道岐黄

    时光荏苒,回顾自己走过的历程,其中凌耀星(1919—2015)、胡建华(1924—2006)、裘沛然(1913—2010)三位老师的教育和培养,令我终生难忘。 凌耀星:探宝与挑刺 初识凌耀星老师是1978年到北京求学时,凌老师应我导师方药中先生邀请,来到中国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班讲学。难忘凌老师满头银发,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声如洪钟,讲解条理清晰,分析鞭辟入里,论证丝丝入扣,新意迭现,演讲妙趣横生。我默然识之:“研究学问就应该像凌老师...

  • 传承岐黄针术 纪录国医沉浮

    传承岐黄针术 纪录国医沉浮

    中医药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中医科学院建院60年来以弘扬中医药文化为己任,加大中医古籍的整理与保护,助推中医针灸成功“申遗”,实现《本草纲目》和《黄帝内经》入选《世界记忆名录》,广泛开展中华传统文化以及中医文化的科普宣传,为传统中医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针灸,中医走向世界的“名片” 针灸是中医最早和最常见的治疗手段之一,中医针灸孕育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延绵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最早见于战国时代的《黄帝内经》一书,针...

1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