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 第156页
-
生姜干姜入药不一样
姜是一种人们熟悉的菜肴和调味品,也是大多数人所知的一味常用中药,无论是生姜还是干姜都有一定的防病治病作用。但我们应当看到,两姜在性能与药理作用方面是有差异,不能随意混用的。尤其对干姜的使用要慎重,避免引起不必要的副反应。。 生姜具有辛温解表,温中止呕,温肺化饮,解鱼蟹毒等性能,在解热、止呕和解毒3个方面具有独特功效,故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风寒所致伤风感冒、头痛鼻塞、发热咳嗽,以及医治胃寒呕吐、解鱼蟹毒等。生姜可以直接食用。例如,用鲜姜30克切片与红糖煮水,趁热喝可治风寒感冒、头痛鼻塞;而将鲜姜榨汁饮用可治胃...
-
看白发生长位置,就知脏腑疾病?
老年人长白发是顺应自然、符合生理的事情,但有人认为看生长白发的部位,就可知道哪些脏腑患有疾病。这种方法有没有道理呢? 说法 白发生长部位暗示不同疾病 网络上流传很多自诊疾病的方法,白发辨证就是其中之一。这种说法认为,白发生长在头部的不同部位,对应着不同的脏腑疾病。 生在前额的,对应的反射区是脾胃,脾胃虚寒者大多白发长在前额;很常见的两鬓斑白者,被认为是肝胆火旺所致;而后脑勺长白发的,则反映出肾气不足。 对此,记者采访了南宁市各医院的皮肤科专家,他们表示有不同看法。 声音 白发与经络辨...
-
预防疾病 养生保健 强身健体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人们追求高质量的生活方式和健康长寿的愿望越来越迫切。预防疾病、养生保健、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等成了当今最热门的话题。然而,随之而来的是各级各类报刊杂志、各种网络微信、各级各类电视电台的养生保健科普文章或讲座层出不穷、铺天盖地、应接不暇,部分文章或讲座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没有一个定论和标准,让人们难以甄别、无所适从。针对此类现象,笔者呼吁有关部门和科普工作者要高度重视,切实加以纠正、解决。 一是在理论运用上规范化和合理化。 养...
-
中医养生的基石 保养持之以恒
中医学作为以人体健康为中心的生命科学,其研究和服务的对象不仅包括患者,还包括健康和亚健康人群。中医养生保健就是在中医学理论的科学指导下,采取正确的预防、康复措施,增进人体健康,提高生命质量,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研究表明,人类的自然寿命(即寿命的极限)应该达到 100岁以上,而在实际生活中,由于遗传、环境、生活水平、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影响,促使了疾病和早衰的发生,甚至直接引起死亡,使人的实际寿命远远低于自然寿命。事实上,个体的健康乃至寿命长短,不仅取决于先天的遗传因素,还与后天的生活环境以及自我心身调养的水平息息相...
-
口含生姜可御寒
冬季,早上出行除了多加衣物和保护手肘等关键部位外,还可口含一块生姜,以增强身体御寒的能力。 姜是世界范围内的一种重要的香辛调味料,也是亚洲传统的药食两用植物,生姜在我国已经有2500多年的药用历史。现代药理分析证实,生姜的化学成分复杂,已发现的有100多种,可分为挥发油、姜辣素和二苯基庚烷3大类,其中挥发油中的姜酚有短暂的舒张血管的作用;另外还含有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及铁、铜、锰、锌、铬、镍、钴、锗等多种微量元素和多种功能性成分。 中国传统医学认为,生姜性味辛、温,有暖胃、发汗、止呕、解毒等作用,可治疗外感风寒、头痛...
-
裴永清养生语录 不能重饮食而轻情绪调养
裴永清,1943年生,著名中医专家,现为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中医界首届硕士研究生,师承著名中医大家刘渡舟教授。曾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2年度中医药科技进步二等奖。发表医学论文50余篇,专著与合著10余部,其代表作是《伤寒论临床应用五十论》。擅于慢性支气管炎、哮喘(包括过敏性)、心脑血管疾病治疗。 作为中医界首届硕士研究生,年过七旬的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著名中医专家裴永清可谓基础理论扎实,临床经验丰富。随着在临床中接触到越来越多被某些养生节目推荐的所谓食疗方、保健方法误导的患者,裴永清逐渐对如何...
-
养生秘诀概括起来是“四心”
全国健康老人、原南京军区司令员向守志上将和我是好朋友,因两家距离较近,因此,我常常去看望他,同他攀谈、请教。年届百岁的向老精神矍铄、思路清晰,对曾经的峥嵘岁月记忆犹新,无论是长征时期爬雪山、过草地,抗日战争时期当团长带头抬伤员,还是朝鲜战场当师长指挥夺取391高地,他都能娓娓道来,很难以置信他已是年届百岁的耄耋老人。 向老如今身体十分硬朗,耳不聋、眼不花、记忆力强、牙齿坚硬还能咬核桃,饮食没有特别讲究都是家常菜,主食小米、白米粥加红豆、绿豆、黄豆,再吃点馒头或素馅包子,喜欢微辣菜肴,只吃七分饱。我是中医医...
-
膏方定制人群中的新生力量
随着我国二孩政策全面放开,不少准备生二胎的夫妻开始到医院进行膏方调理,这部分就诊人群成了今年膏方定制人群中的新生力量,带动了原本就比较火爆的中医膏方持续升温。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妇科副主任中医师王俊兰介绍,计划生二胎的夫妻很多都已经过了生孩子的最佳年龄,很多准备生二胎的女性不少卵巢储备功能已经开始下降,加上精神压力大,出现睡眠不好、五心烦热、腰膝酸软、手脚冰冷等症状,通过冬季的膏方调理,一般到了第二年春季,脏腑功能开始正常,气血生化之源充足,症状会得到明显改善,自然怀孕的几率也会随之增大;男子如果同时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