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 第106页
-
防治胃肠病 保养脾胃养生
常言道“人吃五谷杂粮,咋能不生病?”现代社会,由于人们的生活、饮食常常不规律、不科学,加上普遍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以及各种强大的压力,很多人的胃肠都处于亚健康状态。胃肠疾病包括急性胃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急性肠炎、慢性肠炎、功能性消化不良、功能性便秘等,常见胃痛、胃痞、胃灼热、嘈杂、腹痛、泄泻、纳呆、纳差、便秘等症状,老百姓习称“胃病”。胃肠疾病尤其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慢性肠炎对人体的危害与健康的影响持久而广泛,如果长期得不到有效治疗或久治不愈,会引起胃肠黏膜糜烂...
-
秋季进补 通过调补正气预防肺病的发生
中医认为秋季肺当令,五行属金。金在六淫为燥,燥为秋季主气,秋天气候转燥,又因“肺为娇脏”易被邪侵,秋季也就成为了呼吸系统疾病的多发季节。因此,到了秋季可以适当进补,通过调补正气预防肺病的发生。 1.改变生活方式 《黄帝内经》说:秋三月,此为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生之道。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这段话可谓道出了秋天护肺的原则原理和方法。基本意思是说秋季的三个月是万物成熟...
-
外感咳嗽 李春生临证表里治方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徐晨峰 范亚兰 陈淑敏 李晶 李春生(1941-),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主任医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流动站指导教师,中国中医科学院内科急症学术带头人,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专家。师从著名经方派中医学家岳美中,历任中国老年学学会理事、衰老与抗衰老科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老年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中医药学会急诊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临证52年,发表医学论文及其他医学文章202篇,主持或参加编写并已出版的医学著作69部,完成...
-
秋天的咳嗽 勿滥用止咳药 滥用润喉片 滥用抗生素
秋天的咳嗽,多以燥性咳嗽为主,俗称为“秋季燥咳”。与一般咳嗽相比,秋季燥咳患者5个用药误区一定要注意: 滥用止咳药 传统的止咳药一般分为两种:一种可以直接抑制咳嗽中枢,从而产生止咳作用;第二种是作用末梢神经的止咳药,常用的有复方甘草合剂和各种止咳糖浆,口服后能覆盖在发炎的咽部黏膜上,使咽部黏膜少受刺激,从而达到止咳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用止咳药来止咳,治标不治本,往往会掩盖病人的症状,以至于耽误治疗。如果强行镇咳,会导致痰液滞留在气道内,反而容易继发感染。因此,...
-
“浊毒”是哮病发生的关键因素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呼吸科最常见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之一,其发病率近些年呈现了增高的趋势,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与生活质量的社会公共卫生安全问题之一。哮喘的防治属于世界性难题之一。作为一种由嗜酸性粒细胞、T淋巴细胞、肥大细胞等多种炎性细胞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疾病,气道受限性和气道高反应性是该病最主要的病理生理特征。肺功能受损是哮喘患者常见的表现之一,大量临床研究已表明,哮喘患者普遍存在大气道与小气道高反应现象,气道黏膜炎性细胞浸润、气道黏膜通透性增加,导致黏膜水肿和气道痉挛,使呼气流速受限,通过肺功能检查发现...
-
生梨加冰糖炖服 治肺热咳嗽
感冒、咳嗽、急性支气管炎:生梨1个,洗净连皮切碎,加冰糖蒸熟吃。或将梨去顶挖核,放入川贝母3g,冰糖10g,置碗内文火炖之,待梨炖熟,喝汤吃梨,连服2~3天,疗效尤佳。 慢性气管炎:干咳少痰、口干舌红,便秘:生梨1个,蜂蜜或冰糖放入梨内,蒸熟吃梨喝汤,每日1次,连吃5天为一疗程。或梨挖心削皮,放入北杏仁10g,冰糖30g蒸熟吃,可止咳化痰,清热生津。 肺热、咽疼、音哑:雪梨捣汁徐徐含咽,每日服3~4次。 肺热咳嗽:生梨加冰糖炖服,或生梨去心加贝母3g炖服;或梨1个,芦根30g,冰糖同煮...
-
化瘀通络汤联合生脉注射液治疗结核性胸膜炎36例
结核性胸膜炎 (tuberculous pleurisy, TP) 是由结核杆菌进入机体后发生免疫反应, 而引起的胸膜渗出性炎症, 临床较为常见, 采取正确且及时治疗后, 患者预后较好, 但若病程迁延可致胸膜粘连、包裹, 造成营养不良等, 进而影响预后[1]。目前, 胸腔抽液、抗结核药物是西医临床治疗TP的主要手段, 为了进一步提高疗效, 促进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改善, 临床主张以中西医结合方式治疗TP[2,3]。中医古籍中无TP病名记载, 但根据其症状、体征应归于“悬饮”范畴, 患者素体虚弱...
-
放邪出路 清热解毒 生津养液 促中医治疫发展
我们于2020年4月3日发表了“中医治疫,源远流长”一文,论述了中医治疫源流、病因分类和重视预防等问题,然意犹未尽,特撰写本文,予以补充,作为续篇。 考历代中医文献治疫的大法颇多,其中代表性的有元代朱震亨《丹溪心法》提出“治有三法,宜补、宜散、宜降”。清代程钟龄《医学心悟》对疫病治疗提出了发散、解秽、清中、攻下、补虚等五法,并列香苏饮、普济消毒饮、神术散、败毒散、人参白虎汤、黄龙汤、四顺清凉饮等常用方剂。尤怡《金匮翼》也提出治疫五种大法及代表方剂,即表里俱备...
-
喝补气养生汤增强免疫力 预防感冒
春季来临,气候不稳定,容易感冒。 中医养生观念认为,春属东方风木,应于人体为肝,所以春季是调养肝脏的好时机,可选用一些补脾燥湿、扶助正气、袪除湿邪的药物煮汤,提升人体阳气、增强免疫力,以及预防感冒与改善疲劳。 春天身体遭湿邪侵犯,容易引起呼吸道疾病,平常可喝补气养生汤增强免疫力,预防感冒。 补气养生汤 材料:当归3克、枸杞9克、蜜炙黄芪15克、太子参9克、怀山药6克、茯苓9克、生甘草9克、麦门冬9克、红枣10颗、冰糖一茶匙。 做法:先在3000毫升的开水中,加入当归、...
-
感冒属表证 邪气极易入内转生他证
感冒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病症,在季节交替之际,感冒尤其肆虐,也就因为常见,所以很少人关注感冒背后复杂的机制。 人们对感冒已有一些粗浅的认识,知道感冒分为风寒,风热感冒。但中医们因为外邪的属性寒热不同,患者体质的虚实不同,分为,表寒证,表热证,以而正气不足引起的正虚外感证。 感冒一般属于表证,指外邪(多是风邪)侵袭肌肤,肺脏,卫气而产生的各种不适之症,病邪在表,病情轻微。感冒发在夏季,一般情况能不药而愈,但若3天过后,病情不见好转,甚至加重,就需要服用药物治疗,否则,邪气极易入内,转生他证。...
-
春季用养生茶 疏风解表防感冒
喝茶是养生的好办法,春季选茶大有讲究。专家建议,此时宜喝花茶,因为春季人体阳气的生发需要依赖肝气的疏泄作用,玫瑰花、茉莉花等花茶都有疏肝理气的功效,有助于舒达肝气、调和气血。此外,巧用养生茶还能疏风解表,预防感冒。 1、太子参大枣陈皮茶 太子参 15克,大枣 5枚,陈皮3克。将太子参、大枣洗净,连同陈皮共同放入砂锅内,加适量水,煎汤,去渣取汁,代茶饮。有理气和胃的功效。 2、玫瑰茉莉花茶 玫瑰花1克,茉莉花1克,红茶3克,冰糖适量。上述用料一同放入茶碗,加入沸水,加盖3~5分钟即成。有疏肝理气的功效。 3...
-
新生儿感冒鼻塞 可用葱白煮水喝
中医学中常把感冒分为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暑湿感冒等类别,国家级名中医、浙江省中医院儿科俞景茂教授指出,不同类型的感冒治疗方法不同,葱白水主要对风寒感冒有用,而现在的天气,得暑湿感冒的孩子最多。 孩子得了感冒,怎么判断是哪一种类型?俞教授说,最可靠的还是请医生判断,不过,也有一些症状表现可以帮助家长区分。 风寒感冒:多因为感受风寒引起,比如洗澡、游泳后受凉等,症状常见为手脚冰凉,面色苍白,发热但温度不高,怕冷,出汗不多或不出汗,舌苔白,喉咙不红或微红等。风寒感冒的孩子可以喝点葱豉汤(葱白+豆豉)辛温解表。...
-
防感冒吃白菜 少吃油炸花生致癌物
白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具有益胃生津、清热除烦等功效,对人体健康非常有益。大白菜中含有大量粗纤维,可促进肠壁蠕动,保持大便通畅。下面向大家介绍两款白菜的做法,常吃既能防感冒又能强肾。 凉拌白菜心白菜心、大葱、虾皮、精盐、食醋、味精。做法:选结实的大白菜心,切成细丝;大葱葱白顺切成细丝。上料加虾皮、精盐、食醋、味精、香油混合,拌匀即可。功效:开胃消食,有预防感冒之功效,也有减肥的作用。 海米烧白菜白菜心、海米、冬笋、水发香菇,葱姜、精盐、白糖、料酒、高汤、香油、味精。做法:将白菜洗净。顺切成长条,再改刀成段...
-
流感或禽流感正在发生可用小柴胡汤
大寒过后,按五运阴阳学说已经进入甲午年。各地流感或禽流感正在发生,但运用抗生素加抗病毒药治疗效果常不满意。 从五运六气理论看:甲午年少阴君火司天,阳明燥金在泉,中运太宫土运。详情见表1。 且少阴司天,应热气下临,肺气上从,白起金用(《素问·五常政大论》)。燥金之气起而用事,热就燥,温病必多。主要疾病有:喘、呕、寒热、嚏、鼽衄、鼻窒。大暑流行(三之气:主客之气少阳相火与少阴君火相合),甚则疮疡燔灼,金烁石流,地乃燥清,凄沧数至,胁痛善太息,肃杀行,草木变。 热气下临,肺气...
-
慢阻肺病感疫邪 宣肺平喘生机来
基本资料 刘某,男,68岁,退休人员。既往有慢性阻塞性肺病、肺气肿3年,冠心病多年,2017年曾在某医院行支架植入术;吸烟多年。 发病过程 患者于2020年1月6日出现干咳,无痰,无发热,无全身酸痛、乏力、头部闷痛,鼻塞、流涕,无咽痛,无呼吸困难,无盗汗,无心悸,无恶心呕吐、腹泻等不适,未做特殊处理。1月30日在外院就诊,行肺部CT检查,提示支气管肺炎,对症处理后未见好转,2月1日开始出现发热,最高体温38.3℃。2月2日来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就诊,并行咽拭子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