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暑

小暑

  • 小暑大暑 常用防暑药

    小暑大暑 常用防暑药

    小暑大暑接踵而至,如何合理用药来防治暑热导致的疾病成了大家关心的话题。记者近日专访了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教授、主任药师张志国,他为大家详细地介绍了常用防暑药的相关知识。 健胃祛暑类适用于轻中度中暑 十滴水、十滴水软胶囊用于因中暑而引起的头晕、恶心、腹痛、胃肠不适等症。 【注意事项】口服,一次2-5毫升。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儿童、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驾驶员、高空作业者慎用。对本品及酒精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孕妇忌服。不便吞服十滴水软胶...

  • 小暑天调理消化道养生之道 消化道茶饮

    小暑天调理消化道养生之道 消化道茶饮

    每年七月七日左右为小暑天,历书记载“斗指辛为小暑,斯时天气已热,尚未达于极点,故名也”。意思是说虽然天气已经很热,但还不到最热的时候,所以叫小暑。 (一)气候特征 时至小暑,已是初伏前后,到处绿树浓阴,很多地区的平均气温已接近30度,时有热浪袭人之感,暴雨也时常在小暑节气光顾我国的大部分,我国南方7月份进入汛期,有“小暑大暑,淹死老鼠”的谚语,这就是说在这大小暑两节气里雨水多,汛、涝最多,而此时我国南方沿海地区包括台湾地区正是台风来临之际。同时,夏季又是消...

  • 小暑季节如何养阳呢?

    小暑季节如何养阳呢?

      到了小暑,意味着炎热季节的到来,民间有“小暑接大暑,热得无处躲”之说。俗话说:“热在三伏”,小暑正是进入伏天的开始。按照中医理论,小暑是人体阳气旺盛的时候。阳气好比人体的卫兵一样,负责抵御一切外邪,保卫人体的安全。任何一个人,只要阳气旺盛,就会百病不侵。   小暑季节如何养阳呢?这个时候,应坚持“少动多静”的原则,除了运动员之外,一般人群最好不要从事剧烈的运动,尤其是心血管患者和年老体弱者更应做到这点。当然,“少动&rd...

  • 小暑时节 调理脾胃 养心安神 合理避暑

    小暑时节 调理脾胃 养心安神 合理避暑

      每年公历7月7日左右是中国传统24节气中的小暑时节。此时太阳处于黄经105度,阳光强烈,暑气上升,我国大部分地区开始进入一年中最热时期。宋代李重元《忆王孙·夏词》中:“过雨荷花满院香,沉李浮瓜冰雪凉”,谚语也云“小暑大暑,上蒸下煮”,指出闷热的天气,常使人体感不适,心烦乏力,若调理不当,常常致病。   调理脾胃   大家都知道一年有四季,其实在中医学里有“五季”之说,除春、夏、秋、冬外,小暑到立秋之间被称为&ldq...

  • 小暑饮食养生“蒸”和“煮”

    小暑饮食养生“蒸”和“煮”

    今年的7月7日是小暑节气,民间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说。食疗养生专家提醒,小暑饮食养生也不妨试试“蒸”和“煮”。 粉蒸莲藕:安神助眠清热除烦 小暑节气之后,暑热的天气特点更加突出,人体出汗多,消耗大,很多人体力都有所下降,常常是“无病三分虚”,出现精神疲惫、食欲不振、口苦苔腻、胸腹胀闷、体重减轻等征象,所以中医养生强调补充体力,均衡营养,解热防暑。江苏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消化内科刘万里主任中医师介绍说,民间有...

  • 小暑避暑排汗

    小暑避暑排汗

      民间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说。节气歌谣曰“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这时正是人体阳气最旺盛之际,出汗多,消耗大,再加之劳累,更应注重养生之道。   本着“春夏养阳”的养生原则,饮食上应加以注意,多吃清凉消暑的食品。俗话说“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这种吃法便是为使身体多出汗,排出体内各种毒素。天气热的时候要喝粥,多吃有清热解毒功效的炒绿豆芽。素炒豆皮有补虚止汗功效;南瓜绿豆汤也有清暑解毒、生津益气...

    养生秘方 2024-03-06 8 0 小暑排汗
  • 小暑节气中医养

    小暑节气中医养

      7月7日小暑,此时太阳黄经为105度,正值初伏前后,天气已经很热,但还不到最热之时。沈阳市中医院肾病科主任蒋宏说,小暑,重在理解“暑”字。这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热,而是炎热。小暑期间,全国大部分地区进入盛夏,头伏正在小暑节气,从入伏到出伏,时间在公历七月初到八月下旬。三伏天是一年中热度最高、湿度最大的日子,故有“热在三伏”之说。   小暑节气,蒋宏提醒人们在养生方面应注意以下几点。   注意养心   三伏天气温高,湿度大,天气闷热,气压低,患有心肌炎...

  • 小暑调节运动舒筋 清热解暑祛湿

    小暑调节运动舒筋 清热解暑祛湿

    小暑,为一年24个节气中的第11个节气,暑气上升气候炎热,但并不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间,农谚曰“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小暑的到来,标志着进入炎热的季节了,地下冷气上升,天上热气下降,寒热相搏,热盛则燥、寒盛则湿,这是大自然的寒流与热流相乘、相侮的表现。小暑的养生之道就是:清热解暑。 通过饮食、刮痧、运动等几个面进行调节可以帮助人们清热解暑祛湿,运动舒筋。 饮食甘寒利湿 饮食应以甘寒清淡、利湿清暑、少油之物为宜。如西瓜、冬瓜、绿豆汤、酸梅汤、薄荷汤、绿茶等均为...

  • 小暑时节多晒霉 小暑黄鳝赛人参

    小暑时节多晒霉 小暑黄鳝赛人参

    谚语是人民群众在生活实践中经验、教训的总结,是智慧的结晶,各地小暑民谚中就有很多凝聚了养生保健的智慧,一起看一下吧。 小暑多吃面食 江苏等地有“六月六,吃了糕屑长了肉”的说法,这“糕屑”就是炒面;唐代医学家苏恭说,炒面可解烦热,止泄,实大肠。“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伏天人们有吃饺子、面条的食俗。古时面条又称汤饼,张岱《夜航船》中就有“魏作汤饼,晋作不托”之语。《魏式春秋》上云:...

  • 大暑小暑 上蒸下煮 当“高温”与“潮湿”相遇

    大暑小暑 上蒸下煮 当“高温”与“潮湿”相遇

    民间有俗话说“大暑小暑,上蒸下煮”,当“高温”与“潮湿”相遇,人就变成了蒸屉上的小笼包,闷热难耐。 在湿热的环境下,通过饮食特别是喝粥来消暑,是个不错的选择。可用荷叶、土茯苓、扁豆、薏米等食材熬成汤或粥解暑,或甜或咸,非常适合在夏天食用。另外,每天吃水果、蔬菜也有益防暑。 夏天日长夜短,加上热浪袭人,不少人被迫形成了晚睡、早醒的作息习惯,不仅睡眠时间短,而且睡眠质量也不高,此时就要通过午睡来补充睡眠。不仅如此,在一天中最热的时候...

  • 小暑民间食黄鳝、蜜汁藕、绿豆芽

    小暑民间食黄鳝、蜜汁藕、绿豆芽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小暑的到来,意味着即将进入三伏天。此时,天气炎热,人体出汗多,消耗大,养生保健一定要注意补充体力,解热防暑。民间在这个时节素有食黄鳝、蜜汁藕、绿豆芽的习俗。   黄鳝生长在水岸泥窟之中,最滋补、最味美的莫属小暑前后一个月的夏鳝鱼。另外,这个时期往往是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的缓解期,根据冬病夏治的说法,此时用黄鳝滋补更能起到补中益气、补肝脾、除风湿、强筋骨的作用。   不过黄鳝虽好,也非人人皆宜。家里若是有高血压、卒中后遗症、甲状腺...

  • 安然迎来小暑娘娘

    安然迎来小暑娘娘

    主公,前方探子来报: 小暑娘娘就在城外 可她身边还跟着湿、热、邪 如何才能安然迎来小暑娘娘呢? 主公低头一沉吟 唤我至跟前: 小暑来后 天气将会越来越热 炎炎烈日的烤打下 人们将会出现 犯困、食欲降低、胃口变差 心情烦躁、行动慵懒 你就照我这般, 便可过五关斩六将 安然将小暑迎进 百姓免遭湿热邪的祸害 是! 小的这就去办! 首当其冲要养心 养好心首先就要开心啦 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 若能笑口常开 就能改善...

    养生秘方 2024-03-06 8 0 小暑
  • 小暑 静待最热的日子到来

    小暑 静待最热的日子到来

    小暑——静待最热的日子到来~ “小暑”中,“暑”表示天气炎热,相比“大暑”,小暑只是小热,英文名Lesser Heat.十分形象说明了当前的天气情况,预示着更热的还在后头~然后“小暑大暑,上蒸下煮”,说明小暑的气温也足够热了,“小暑”时间上一般为每年7月6或7或8日。 小暑农事——早稻、中稻、晚稻各不同 早稻处于灌浆后期...

  • 小暑晒霉有几点讲究

    小暑晒霉有几点讲究

    夏至三候一过,就进入小暑时节。一般来说,小暑时节是自然界入伏的开始,热天就名副其实真正到来了。 千百年来,对小暑时节如何保健养生,我国劳动人民总结了很多行之有效的办法。晒霉就是其中一种保健养生方式。 早在唐朝,人们都会在小暑时节里翻晒家什物件和衣物被褥,据说这样可以防止虫蛀,消霉消灾祛病。所以在小暑时节,民间有“翻经节”、“晒衣节”、“晒龙袍”的说法。 其实,这不是迷信,晒霉的确有保健作用。夏至到来...

  • 小暑前后黄鳝体肥丰满 很是滋补

    小暑前后黄鳝体肥丰满 很是滋补

    时至夏季,又到了吃黄鳝的好时节,民间有谚语:“小暑黄鳝赛人参。”意指小暑前后一个月的黄鳝体肥丰满,肉嫩鲜美,营养丰富,富含高蛋白质、低脂肪,很是滋补。 黄鳝肉味鲜美,骨少肉多,可炒、可爆、可焖、可炸、可烧,如与鸡、鸭、猪等肉类清炖,其味更加鲜美,还可作为火锅原料,是餐桌上常见的佳馔。 在南方,夏天吃美味黄鳝,是一个留存至今的习俗,有两种烹调方法:一是将粗壮的黄鳝剖杀后切成鳝片,与红烧肉、蒜瓣同烧;还可与豆腐同炖为鳝鱼豆腐汤,汤浓鳝美,夏令大补。二是将细小的黄鳝用开水泡过,用塑...

  • 小暑 夏天的第5个节气

    小暑 夏天的第5个节气

    小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一个节气,夏天的第5个节气,表示季夏正式开始。每年7月7日或8日为小暑节气。暑,表示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表示天气还不是十分热。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小暑,六月节。《说文》曰: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小暑虽不是一年中最炎热的季节,但紧接着就是一年中最热的大暑节气,民间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说。诗云:“地煮天蒸望雨风,偶得雷暴半圆虹。旱南涝北分天壤,总有荷塘色味同。&...

  • 小暑节气应顾护心阳平心静气 夏季为心所主

    小暑节气应顾护心阳平心静气 夏季为心所主

    时下正值小暑,是一年中天气最炎热的时间,也是自然界阳气最旺盛的时节。人在夏季如何养生,生活起居及用药应注意些什么?《黄帝内经》说:“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就是说人应按照四时气候之不同,调节饮食起居,以调整机体阴阳。 如今心血管疾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具有极高的死亡率,所以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尤为重要。中医认为,心为“君主之官”,是五脏六腑之主。“心主血脉,诸脉系于心”,心功能的...

  • 小暑鳝鱼最为滋补味美

    小暑鳝鱼最为滋补味美

      每年的小暑,母亲都会买回黄鳝,红烧着给我们吃。母亲说,小暑的黄鳝赛人参,因为,小暑前后一个月产的鳝鱼最为滋补味美,对于提高身体免疫力有好处。   母亲首先将鳝鱼放在开水里焯一下,而后锅中倒油,加入蒜片姜片还有少许的干椒和花椒,放在锅中一起炒,加入少许的老抽和白酒,这样烧起来不仅味美还没有腥味,再加少许的高汤,没有高汤可以用清水代替。而后,转小火慢炖,当汤汁收浓时便先起锅。   再将事先切好块的青椒和洋葱倒入油锅中炒,稍过片刻便可以放入烧好的鳝鱼,再翻炒一下,加入调料,便可以出锅了。这道菜不仅鳝鱼鲜美...

  • 小暑浴人浴物 约定成俗千年不衷

    小暑浴人浴物 约定成俗千年不衷

      小暑到来的农历六月,阳光炽烈,气温较高。虽酷暑难捱,但人们利用太阳晒衣晒被,浴人浴物,是人类聪明智慧的表现,约定成俗,千年不衷。   民俗渊源   “六月六晒红绿”的习俗起源于唐代。传说当年唐僧师徒历经千难万险从西天取回的佛经,在回国的途中不幸堕入大海,全部被海水浸湿。后天晴日朗,阳光明媚,他们把经卷晒干。这一天正是六月初六,因这好天气来得十分及时,如同天赐一般,故而得名。   后来,人们就围绕这天“天晴日朗”这个中心做文章,许多民俗就由此产生了。...

  • 小暑养生 别忘身上三眼泉

    小暑养生 别忘身上三眼泉

    小暑节气是一年中天气最炎热,也是自然界阳气旺盛的时节。实际上,天热除了补水,我们还可以充分利用好自己身上的“泉水”,比如自己身上的“涌泉”“极泉”和“阴陵泉”这三眼“泉”。 出汗过多伤阴上火 按摩涌泉滋阴降火 炎热的夏季不少人出汗较多,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治未病中心副主任中医师夏公旭介绍说,中医认为,人体有“五液”,汗为心之液,正常出汗能散热清火,而出汗...

1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