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病
-
哮病(支气管哮喘)中医穴位疗法
穴位疗法治疗哮病的临床疗效 哮病是一种常见的反复发作的肺系疾患, 它是由 宿痰伏肺, 复因外邪、 饮食、 情志、 劳倦等因素, 致气滞 痰阻, 气道挛急、 狭窄而发病, 以发作性喉中哮鸣有声, 呼吸困难, 甚则喘息不能平卧为主要表现, 相当于西医 学的支气管哮喘 [1 ] 。穴位疗法是采取穴位敷贴与穴位 注射相结合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2 ] 。穴位敷贴及穴位 注射治疗哮病, 取得了良好疗效 [2 -4 ] 。本研究采用穴 位疗法治疗哮病(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的患者, 以观察 其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
-
支气管哮喘脏腑辨证 肺脾为核心辨证哮病
以肺脾为核心的脏腑整体观辨证哮病理论探讨 支气管哮喘随着污染加剧、家庭装潢、宠物 饲养等过敏原的增加发病率激增。慢性持续期的 诊疗效果,决定着疾病的预后转归 [1 ] 。探寻支气 管哮喘慢性持续期的病机本质,并提出相应策略, 彰显中医学标本兼治的特色诊疗优势。基于整体 观念与脏腑辨证的肺脾为核心的脏腑整体辨证治 病求本,现简述如下。 1 整体观念 1. 1 人体与环境统一 [2] 人体与自然环境是统一的整体。 《素问·阴 阳应象大论》言: “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 以生寒暑燥湿风...
-
“浊毒”是哮病发生的关键因素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呼吸科最常见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之一,其发病率近些年呈现了增高的趋势,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与生活质量的社会公共卫生安全问题之一。哮喘的防治属于世界性难题之一。作为一种由嗜酸性粒细胞、T淋巴细胞、肥大细胞等多种炎性细胞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疾病,气道受限性和气道高反应性是该病最主要的病理生理特征。肺功能受损是哮喘患者常见的表现之一,大量临床研究已表明,哮喘患者普遍存在大气道与小气道高反应现象,气道黏膜炎性细胞浸润、气道黏膜通透性增加,导致黏膜水肿和气道痉挛,使呼气流速受限,通过肺功能检查发现...
-
刘建秋循方用药治疗哮病
刘建秋治疗哮病八法 哮病是以发作性喉中哮鸣有声, 呼吸困难, 甚则喘 息不得平卧为主要表现的反复发作性肺系疾病, 是临 床常见难治病之一 [1 ] 。刘建秋教授专注呼吸系统疾病 四十余载, 认为哮病发作期是由风、 热、 痰、 气、 寒、 瘀六 种主要致病因素引发, 而肺、 脾、 肾三脏虚损是其缓解 期的致病基础, 在辨治上以缓急分型, 从病因入手, 据 因撷法, 依法选方, 循方用药。笔者有幸侍医在侧, 攫 取精华, 现总结治疗哮病八法如下。 1 发作期 1. 1 祛风涤痰法 《素问·太阴阳明论...
-
哮病发作期治同外感咳嗽 治法处方
北京中医药大学刘景源教授为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著名温病学专家,擅长治疗外感发热性疾病及内、妇科疑难杂病。 现将刘教授治疗外感咳嗽及哮病的临床经验总结报道如下。(策划编辑/秦丹 责任编辑/张梦培) 哮病发作期治同外感咳嗽 哮病的发生虽有痰饮伏肺之夙根,但其发作每因于外感,所以其发作期的治疗与外感咳嗽亦相同。刘教授每于临床用治咳八味汤加减化裁,疗效亦颇佳。 典型病例:郝某,女,50岁。主因咳喘10年,加重半年,于2011年5月18日就诊。患者10年开始出现咳喘,不...
-
咳喘治肺不远温 痰瘀伏肺为哮病的夙根 肺阳虚弱为咳喘发病的内因
国医大师洪广祥从事中医临床工作30余年,致力于肺系疾病的临床研究。其学术观点渊源于中医经典著作,并善于撷取诸家精华,有继承、有发展,尤有创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思想体系和临床风格。 痰瘀伏肺为哮病的夙根 哮病是一种发作性痰鸣气喘疾患,以呼吸急促、喉间哮鸣为特征。洪广祥认为,哮喘反复发作,迁延不愈,肺气痹阻,宣降失常,必然会影响肺的布津行血,而使津停成痰,血滞为瘀,痰阻血瘀,相互为患。就痰与瘀的关系来说,痰瘀同源,痰是瘀的基础,痰可酿瘀,瘀亦能变生痰水,故痰夹瘀血,结成窠臼,伏于肺窍,遂成哮病反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