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穴位
-
中医穴位疗法治小儿遗尿
遗尿是指3岁以上小儿睡眠中以不自主排尿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儿科常见病,俗称“尿床”。该病常反复发作,虽然预防后较好,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和生长发育。 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本病为肾气不足,下元虚冷或病后体弱,脾肺气虚致三焦气化不利,肺、脾、肾三经之气不固,膀胱失约而成。少数患儿因肝经湿热,疏泄失常,火热内迫,热迫膀胱,膀胱不藏而引起。 西医学认为兴奋、惊恐、过度疲劳,或对新环境不适应而精神紧张,或缺乏照顾及训练,或膀胱容量小等原因均可导致膀胱括约肌功能失调而发生遗尿。...
-
治疗失眠 中医穴位自我调理
治疗失眠,不应过于依赖医药,自我调理很重要。 怎么样自我调理呢?我认为大家首先需要简单了解一下失眠的病因,就像打靶射击一样,知道目标在哪儿才能提高命中率。 中医认为失眠“病位在心”,是心出了问题。有些人思虑过多,忧伤过多,操劳过多,心和脾就会受到影响,从而气血虚弱,心神失养,导致失眠。心脾两虚的人,往往多梦易醒,且伴有神疲乏力、头晕目眩等症状。 肾虚也是导致失眠的一个主要原因。为什么呢?五行中心属火,肾属水,水少了便控制不住火,虚火便会上扰心神,从而导致失眠。有些人房劳伤肾,或者其他原因导致...
-
中医穴位按摩治疗偏头痛
偏头痛是一组常见的头痛类型,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搏动性头痛,以女性多见,发作前常有畏光、视物模糊、肢体麻木等先兆,如能采用中医治疗偏头痛 自我推拿方法进行预防,可起到明显的效果。 【头面部推拿】 体位坐位或仰卧位 操作 1、用大拇指指端或偏锋,自眉心向上垂直平推至发际,双手交替,往返18次;再用大拇指指腹沿两眉弓从印堂穴处向两侧平推至太阳穴,再向上入发际至头维,往返9次。 2、双手食、中两指指腹,沿眉弓从印堂向两侧推至太阳,用抹法按原路径返回,左右各9次。 3、以双手大拇指指端,从各自内眼角沿眼眶推至外眼角,先上后...
-
中医穴位疗法治面瘫
指擦迎香 以两手食指指腹为术端,分别从鼻根两侧向下擦至鼻翼两旁迎香穴 (鼻翼外缘中点,旁开0.5寸,当鼻唇沟中)50次,在该穴位轻按揉1-2分钟,指端按压由轻渐重,可治面瘫所致的口角歪斜、鼻塞之症。每日2次。 点四白穴 以食指为术端点压四白穴(目正视,瞳孔直下,眶下凹陷中),边捻边渐施压力,持续1—2分钟。每日2次。 掌揉颊车、地仓穴 以同侧手的大鱼际(手掌拇侧肌肉丰厚处)紧贴患侧颊车穴(咀嚼时咬肌隆起最高点处),边揉边移至地仓穴(口角旁开0.4寸),往返50次。治疗时注意面部保暖,忌用冷水洗脸,不...
-
急慢性胃炎 中医穴位疗法
□ 苗子庆 苗卫萍 山东省德州学院医学科学研究所 验案1:急性胃炎(瘀血阻络)取承浆 李某,女,37岁,2008年9月26日初诊。 主诉:胃痛5小时。5小时前,因吃鲜枣过量,引起胃脘胀痛,部位固定,压痛明显。无呕吐,大便正常,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紧。 证属:为鲜枣过量,停滞胃脘,不通则痛。治宜通降胃腑,行气止痛,取承浆穴针刺。 操作方法:令患者坐位或平卧位,承浆穴处皮肤常规消毒,用28号3寸不锈钢毫针,平刺承浆穴,酸胀麻感得气后,用泻法强刺激捻转约2分钟,疼痛减轻...
-
中医穴位治慢性咽炎
慢性咽炎四季均可发病,主要表现为咽部不适,如干燥、刺痛、瘙痒、烧灼、异物感等,有的伴有长期干咳或咳出粘稠痰液等症状,每遇讲话过多、生气或天气变化时症状会加重。咽喉检查可见局部粘膜有暗红色充血,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如珠。常规中西医疗法往往不够理想,因此病情缠绵难愈。中医认为,本病多由阴虚痰热阻滞咽喉所致。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发现,采用穴位按摩治疗慢性咽炎,效果满意。具体方法为: 1.用中指指端点揉廉泉(喉结上方,舌骨体上缘的中点处)、翳风(耳垂后下缘凹陷处)、下关穴(面部耳前方,当颧弓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处,合口有孔,张...
-
哮病(支气管哮喘)中医穴位疗法
穴位疗法治疗哮病的临床疗效 哮病是一种常见的反复发作的肺系疾患, 它是由 宿痰伏肺, 复因外邪、 饮食、 情志、 劳倦等因素, 致气滞 痰阻, 气道挛急、 狭窄而发病, 以发作性喉中哮鸣有声, 呼吸困难, 甚则喘息不能平卧为主要表现, 相当于西医 学的支气管哮喘 [1 ] 。穴位疗法是采取穴位敷贴与穴位 注射相结合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2 ] 。穴位敷贴及穴位 注射治疗哮病, 取得了良好疗效 [2 -4 ] 。本研究采用穴 位疗法治疗哮病(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的患者, 以观察 其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
-
耳鸣,耳聋的病因病机 中医穴位主治疗法
针刺颈夹脊穴为主治疗耳鸣、耳聋的探究 耳鸣、耳聋均是听觉异常、听力下降的病证,两者病因病机大多相似,只是严重程度不同而已。耳鸣是自觉耳内鸣响,影响听觉;耳聋则是听力不同程度的减退,甚至完全丧失。目前临床上尚无针对该病的特效疗法,西医多从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等方面论治,疗效欠佳。针灸在治疗该病方面具有良好的疗效,特别是针刺夹脊穴治疗该病更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推广的要点。本文将针刺颈夹脊穴为主治疗耳鸣、耳聋的经验进行了总结。 1 耳鸣、耳聋的病因病机 历代医家对耳鸣、耳聋有诸多论述。程钟龄在《医学入...
-
手脚冰凉 中医穴位疗法
有些老年人冬季会出现手脚冰凉的症状。中医认为,手脚冰凉是由于体内阳气虚弱所致。治疗手脚冰凉,主要在于疏通经络、活血化瘀、改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如果经常按摩以下三个穴位,一定会收到满意的疗效。 按揉气冲穴(大腿根里侧) 此穴下边有一根跳动的动脉,先按揉气冲穴,后按揉动脉,一松一按,交替进行,一直按揉到腿脚有热气下注的感觉为佳。 拍打肾腧穴 稍用力各拍打两侧肾腧穴100下。此穴可助生元阳之气,从而使得冰凉的手脚得以温煦。 按摩涌泉穴 先用右手掌快速搓揉左脚涌泉穴,然后用左手掌快速搓揉右脚涌泉穴,搓到有热感...
-
常见病的中医穴位外敷疗法 简单可操作
导读:穴敷疗法应用广泛,受到历代医家青睐。本篇是从李今庸先生书中精选的50种常见病的穴敷法,简单实用开思路,推荐收藏~ 50种常见病的穴敷疗法 作者/李今庸 感冒 处方:白芥子、薄荷各适量,鸡蛋两个; 穴位:神阙、大椎、涌泉; 方法:将白芥子、薄荷研细,取鸡蛋清调药,敷贴神阙、大椎及涌泉穴。此治风寒感冒。 处方:淡豆豉30g,连翘15g,薄荷9g,葱白适量; 穴位:风池、大椎; 方法:将前三味药混合研细过筛,用药20g,加入葱白适量,捣融如膏,敷贴风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