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
-
止咳中医外治法 操作简便效果好
咳嗽是呼吸道疾病的常见症状,尤其冬季多发。江苏省外治法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医师夏公旭、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针灸科主治中医师王亮介绍,在中医临床上,有不少外治法止咳效果很好,且操作简便。 热水袋敷背 人体背部是足太阳膀胱经和督脉的循行路线,督脉主一身阳气,热敷背部有利于驱散体内的寒气,缓解咳嗽症状。 当人体感受风寒之邪引起咳嗽,伴痰液稀白、鼻塞、流清涕、咽痒、怕冷等症状时,可将热水袋灌满热水,外包一层薄毛巾,敷在背部,重点热敷背部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的肺俞穴,可有效缓解咳嗽症状。 ...
-
治疗足跟痛 三方操作简单
足跟痛是由于足跟的骨质、关节、滑囊、筋膜等处病变引起的疾病,主要表现为足跟处不红不肿,但行走时疼痛难忍。中医认为,该病多与肝肾阴虚、痰湿、血热等因素有关,以下三类方法对治疗足跟痛疗效明显,且操作简单,患者不妨一试。 【外敷】 1、取仙人掌适量,刮净两面的毛刺,切成两片,先将一片剖面敷于足跟疼痛部位,外用纱布绷带固定好,12小时后换另一片,连用1-2个月。 2、取没食子40克,皂角20克,共研细末,加米醋调成糊状,分成5份,每次取1份贴敷患处,用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重者可连续用2-3剂。 3、...
-
壮医刺血疗法操作规范
刺血疗法操作规范 刺血疗法的针具可选用三棱针或粗毫针,常有两种点刺形式。 1.直接点刺法 先在针刺部位揉捏推按,使局部充血,然后右手持针,以拇、食二指捏住针柄,中指端紧靠针身下端,留出针尖 0.2~0.3厘米,对准已消毒过的部位迅速刺人。刺入后立即出针,轻轻挤压针孔周围,使出血数滴,然后以消毒棉球按压针孔即可。此法适于末梢部位,如十二井穴、十宣穴及耳尖穴等刺血。 2.提捏点刺法 此法是将左手拇指、食指捏起被针穴处的皮肤和肌肉,右手持针剌入0.1~0.2厘米深。退针后捏挤局部,使之出血。常用于鼻通、攒竹、上星...
-
壮医针挑操作方法较多
壮医针挑疗法,是根据病人病症选择体表上有关部位或穴位,用一种特制或大号缝衣针,挑破浅层皮肤异点或挑出皮下纤维,进行治病的一种疗法。壮医针挑疗法治疗的病症达80多种,尤其对痧症有良效,如羊毛痧、七星痧、五梅痧等。 壮医针挑操作方法较多,就基本手法来说,有浅挑、深挑、疾挑、慢挑、重挑、跃挑、摇挑等。就针挑方式来说,有点挑、引挑、丛挑、环挑、散挑、排挑等。不管采用何种挑法,均以快进快出(慢挑除外),挑断表皮或皮下组织,针孔能挤出少许血液为要。 具体操作步骤选好挑点,常规消毒挑点及针具,左手拇指绷紧挑点皮肤,右...
-
什么是经络注血疗法 操作方法
什么是经络注血疗法 经络注血疗法是以病人自己的静脉血注入到身体相应穴位,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该疗法最早是治疗哮喘见长,但近几年已不断扩充到治疗支气管扩张等常见而缠绵难愈的呼吸系疾病上,疗效较好。 上世纪60年代,广州中医药大学靳瑞教授在送医下乡时,应用经络注血疗法对一些基层常见的疾病进行了探索治疗,如对呼吸系统各种疾病、消化系统的胃痛、对内分泌系统的甲状腺疾病和糖尿病,以及腰腿痛等。其中发现对一些过敏性的疾病如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及过敏性皮肤疾病疗效特别好。于是,靳瑞于1973年在《新中医》第...
-
小针刀是针还是刀 小针刀如何操作
膝关节有内外侧副韧带,内有十字韧带、半月板、上下有股四头肌肌腱、髌韧带等,共同起到稳定及辅助膝关节活动的作用。以上任何一个结构受损都会导致膝关节的力学不平衡,引起膝关节痛。 长时间爬山、徒步、上下楼梯、久站久蹲等易造成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最常见的为内侧副韧带损伤、牵拉,甚至挛缩,这样膝关节内侧的牵拉力会增大,导致关节内侧产生高应力点,这个高应力点部位的软组织就会因过度摩擦受力而出现炎症,导致产生肿胀、积液、疼痛,最终甚至会导致软骨磨穿。 小针刀是针还是刀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
-
什么是热敏灸?热敏灸的操作方法举例
什么是热敏灸? 热敏灸是选择热敏穴位悬灸,激发透热、扩热、传热,通过经气传导达到远部热、深部热、患部热,从而显著提高疗效的一种新灸法。 20 多年前,研究者陈日新等在临床灸疗过程中发现了一组奇异的透热、扩热、传热现象,与常见的局部热、皮肤表面热完全不同,且当这种现象出现时,临床疗效显著提高。以这一发现为突破口,陈日新带领的科研团队发现了灸疗特异性穴位,即热敏穴位; 创立了辨敏施灸新技术,即热敏灸技术; 开展了热敏灸优势病症临床疗效的循证评价,证实了灸疗疗效的显著提高; 提出了灸疗新概念,丰富与发展了灸...
-
常见病的中医穴位外敷疗法 简单可操作
导读:穴敷疗法应用广泛,受到历代医家青睐。本篇是从李今庸先生书中精选的50种常见病的穴敷法,简单实用开思路,推荐收藏~ 50种常见病的穴敷疗法 作者/李今庸 感冒 处方:白芥子、薄荷各适量,鸡蛋两个; 穴位:神阙、大椎、涌泉; 方法:将白芥子、薄荷研细,取鸡蛋清调药,敷贴神阙、大椎及涌泉穴。此治风寒感冒。 处方:淡豆豉30g,连翘15g,薄荷9g,葱白适量; 穴位:风池、大椎; 方法:将前三味药混合研细过筛,用药20g,加入葱白适量,捣融如膏,敷贴风池、大...
-
克服自卑心理 显著且易于操作方法
一位女生的来信 老师: 我是高二的一名女生.长 相丑陋.满脸痘痘,而且个子 也较矮,口才不好,不会讨人 喜欢.我发现自己没有什么长 处.为此我常常感到自卑。舍 友都是很漂亮的女生.她们常 常坐在一起谈谁不漂亮.每每 这时我都躲得远远的.自卑之 心油然而生。我每一次跟别人 交流说话时.都不敢抬起头直 视对方.这常常被人说成傲 慢,对别人爱理不理。老师,我 该怎么办才好呢? 自卑的女孩小兰 青春期有点自卑很正常,如何克服自卑心理,建议小兰可以采用以下一些效果显著且易于操作的方法。 建立健康整洁的自我形象 心理自...
-
针灸铜人 开创了针灸教学进行实践操作的先河
北宋王惟一(987—1067)是针灸学家和医学教育家。他编撰了《新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简称《针灸图经》),主持铸造了针灸铜人,开创了针灸教学进行实践操作的先河。 北宋年间,针灸非常盛行,但是各种书籍中对经典针灸理论的摘录和传抄错误频出,学医者因没看到针灸经典著作的原貌,导致错误的穴位定位、应用等情况经常发生。作为翰林医官,王惟一决定编绘一部规范的针灸图谱。他考证针灸经络,订正讹谬,编撰了《针灸图经》,该书后来被作为宋代官方针灸学教材。《针灸图经》完成后,王惟一担心流传过程中再次出现传抄讹谬,...
-
小儿推拿禁忌 小儿推拿操作注意事项
小儿推拿建立在中医学整体观念基础上,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等学说为理论指导,运用各种手法刺激穴位,使经络通畅、气血流通,以达到调整脏腑功能、治病保健的目的。小儿推拿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自成体系。 小儿推拿疗法简便易行,疗效显著,治疗范围广泛,而且可进行日常保健。作为无痛苦无副作用的绿色自然疗法,小儿推拿越来越受欢迎。但是也有一些情况并不适合使用小儿推拿。 小儿推拿禁忌 手法禁忌 患儿有手足热、二便难通、口渴、眼睛发红等症状,禁用三关;患儿面色苍白、足冷、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