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方 第2462页

方 第2462页

  • 夏日膏方 膏方是调补的一个重要手段

    夏日膏方 膏方是调补的一个重要手段

    膏方是调补的一个重要手段,一般冬季多用,但俗话说“夏天无病三分虚”,膏方并非冬天的专利。中医认为夏季暑湿当令,暑为阳邪,夹有火热之气,性炎热、升散,易伤津耗气,出现口渴喜饮、唇干舌燥、尿黄量少。湿为阴邪,湿性重浊,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热之邪扰动心神导致心烦、失眠。 暑天热蒸湿动,湿热互滞,除发热、烦渴等暑热症状外,常伴现四肢困倦、胸闷食少、大便溏泄不爽等湿阻症状。炎热的夏季,人体较平时更显得虚弱,天气越热越是如此。要悠然度过炎炎夏日,必须适应时节,避暑防湿护正气。 夏天...

  • 膏方是中医学的精华 膏方鲜明的辨治特色

    膏方是中医学的精华 膏方鲜明的辨治特色

    编者按:膏方是中医学的精华,具有量体施方、补虚扶弱、治病纠偏、便于服用等特点,正日益走进百姓生活。然而,膏方普遍流行的背后亦显露出不少问题,尤以医者不重视膏方脉案书写规范最为普遍。颜德馨擅用膏方治病防疾,重视脉案书写,其所拟膏方脉案医文并茂,颇具特色。本文通过品读《颜德馨膏方精华》和《颜德馨膏方真迹》所载膏方脉案,从字里行间体会其深厚的人文内涵、鲜明的辨治特色和高度的学术自信,以冀中医后学能效仿前辈风范,进一步发扬中医学术特色。 膏方是中医学的精华,它既博采民间传统药方之长,又融入历代名医临床经验结晶。膏...

  • 谈仲景以食用之品调理诸方

    谈仲景以食用之品调理诸方

    东汉医家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即《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是一本理、法、方、药完备的中医学经典著作,被后世誉为“方书之祖”。书中以食用之品调理诸方,药借食力,食助药威,相辅相成,增强疗效,也可制约部分药物的毒副作用。全书运用食用之品调理诸方治疗疾病共有38种(如粳米、大麦、小麦、赤小豆、饴糖、蜂蜜、酒、鸡蛋、生姜、大枣等)[1],有260余首方剂中涉及食用之品。书中主要通过两种组方形式治疗疾病,一是单纯用食用之品组方,二是用食用之品与药物相合组方。全书含有食用之品组方占总方剂量的70%[...

  • 冬吃膏方有讲究 养生要点须知道

    冬吃膏方有讲究 养生要点须知道

    随着冬至的到来,一年中最冷的“三九天”由此拉开序幕,此节气是养生保健的最佳时期和关键时机,而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一些中医冬至养生方法简单中蕴含着大道理,值得世人沿用推崇。 “冬吃萝卜”有道理 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冬季人们户外活动减少,室内暖气、空调等供暖设备的大量使用,使得人们出汗散热的机会相应减少,加上冬季天寒,习惯多食羊肉等热性食物,容易消化不良,使人产生内热、气机郁滞现象,此时适量地吃一些性凉的萝卜...

  • 起居防疫导引方3则

    起居防疫导引方3则

    中医导引是祖国传统医学六大体系(针、灸、砭、药、导引、按跷)之一,是中医治未病和祛病疗疾的主要手段,通过舒筋骨,调气血,扶正气,祛病邪,对困扰现代社会人们的慢性疲劳综合征和中老年慢性疾病的预防、康复有显著效果和积极意义。 本文从中医导引学的角度,整理起居防疫导引方(3则),分别适用于清晨热身活血,用餐前醒脾胃和睡前放松心身。为持续奋斗在战“疫”第一线的医务工作者和居家隔离的人员,提供缓解心身疲劳,增强免疫力的导引方法。 所有方法均取自第4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ldquo...

  • 扶正祛邪名方防疫 做好灾后防疫

    扶正祛邪名方防疫 做好灾后防疫

    近日,河南省大范围出现持续洪涝灾害,郑州等多个城市发生严重内涝,许多地区正在经受严峻考验。俗话说大灾之后有大疫,做好灾后防疫工作,要发动全体人员,深入细致开展工作。 采取措施,积极应对 进行紧急全面健康教育 灾情一旦发生,健康教育要首当其冲。应积极组织抗灾防病宣传组,深入灾区,用广播、标语、条幅、传单等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内容应当涉及灾后多种易发的流行性、传染性疾病,如肝炎、痢疾、伤寒、霍乱、食物中毒等,以及灾后的食品卫生、饮水卫生知识指导。 全面性消毒杀菌 展开以保护水源、保证饮用...

  • 从肝虚辨治方药应用

    从肝虚辨治方药应用

    肝经之行,从足贯顶,经足腿,环阴器,抵小腹,夹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上注肺,循喉咙之后,上入喉头及鼻咽,连目系,出额下颊,会头顶,抵绕唇内。胆经之行,从目头抵足,起目,沿耳折返走头,行胸穿膈,络肝属胆,沿胁肋下行腿外侧抵足。五行之肝,为肾之子,为心之母,为脾之克。可见,肝之病,部位涉及下肢、阴器、腹部、胁胸、胸膈、鼻咽喉和目耳头唇,关联多脏。肝在体合筋,开窍于目,有胆相附;肝主藏血,主疏泄。肝之病,其病机总属疏泄失司、涵濡失司、藏血失司。从肝辨证,不外肝虚肝亢、肝郁肝逆;从肝虚辨治,不外补虚泻实,行气降逆,...

  • 临床获效的用方思路

    临床获效的用方思路

    湖南中医药大学彭坚教授的《铁杆中医彭坚汤方实战录:疗效才是硬道理》2019年5月由北京科技出版社出版。该书在临床实战获效医案基础上,讲述其选方用药的思路和经验心得,拜读之后深感受益。 用方思路独到 全书分为内科、妇科、儿科等8类病,详细介绍了200余首方剂的临床运用心得,重点展示了作者独到的用方思路、临床体验,书中收录医案140余则,在每篇医案之后列有专题论述“用方思路”,语言精练,直奔要点。该书的“用方思路”以医案中病证处方何以取效为核心,主要论...

  • 服用中医膏方的适应症

    服用中医膏方的适应症

    俗语有云:“冬令进补,来年打虎”。膏方可以从立冬一直服用到来年立春,其中最佳的服用时间是从冬至开始,那么慢性肾脏疾病患者是否适合服用膏方进补呢? 服用膏方的适应症 肾功能稳定的慢性肾脏病患者 慢性肾脏病患者病程较长、病情缠绵难愈,进而导致正气虚损,其中脾肾亏虚尤为常见。而补益正是膏方最能发挥的功效,区别于普通中药饮片的优势所在。 冬季来临,天气寒冷,正虚难以抵抗外邪侵袭,膏方取其补益脾肾、益精填髓之意,小剂量长期服用,达到冬令缓慢进补的效果,使得机体免疫功能得到...

  • 本草驱蚊蝇 迷迭香驱蚊 驱蚊止痒验方

    本草驱蚊蝇 迷迭香驱蚊 驱蚊止痒验方

    夏天一到,蚊蝇多了起来。蚊子和苍蝇可以传播多种传染病,如登革热、疟疾、乙型脑炎、痢疾、霍乱、伤寒等。个别体质敏感的人还会发生虫咬皮炎、感染甚至休克。自古至今,民间积累了丰富的驱蚊蝇经验,值得发掘利用。 本草驱蚊蝇 浮萍驱蚊 李时珍《本草纲目》引孙思邈验方:五月取浮萍阴干,烧烟可以驱蚊。宋代《格物粗谈》中记载:“端午时,收贮浮萍,阴干,加雄黄,作纸缠香,烧之能祛蚊虫。”雄黄是一味有毒的广谱驱虫药,也能驱蚊虫。浮萍中略加一点雄黄驱蚊效果更好,但是雄黄焚烧出来烟气味臭秽,令人不...

  • 中医酒疗 药酒的方剂 酒能调和诸药缓和药性

    中医酒疗 药酒的方剂 酒能调和诸药缓和药性

    《苏沈良方》酒剂的应用价值探析 《苏沈良方》[1]原名《苏沈内翰良方》,为沈括所著《沈氏良方》与苏轼所著《医药杂说》合编而成。书中共载有10卷,除了选辑临床各科的验方之外,尚有关于中药、辨脉、灸法、养生等内容的论述,所载方剂大多附有验案,颇具实用价值[2],如沈括在序中云:“所谓良方者,必目睹其验,始著于篇,闻不预也”。书中所载的方剂在煎服时常以酒辅之,而这类方剂所主的病证又各有不同,主要包括风邪致病、筋骨诸疾、伤寒表证、皮肤疾患、养生、妇科、疼痛及脾胃疾患等八大类,笔者通过对此进...

  • 黄璐琦:我不担心西方病人不接受中医

    黄璐琦:我不担心西方病人不接受中医

    针对美国记者提出的“是否担心西方病人还没有准备好接受中医”这一问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黄璐琦作了回应。 黄璐琦表示:“我不担心西方病人不接受中医,不担心的原因,来自于信心和实践。中医和西医虽属于两个不同的医学体系,对健康、疾病有不同的认识角度,但是它们都会基于临床疗效这一事实。屠呦呦等中国科学家发现了抗疟药青蒿素获得了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正是基于临床疗效这一事实。” 黄璐琦还介绍了本次疫情中使用的三个方剂。 第一个是清肺排...

  • 中医学术 用哲学方法得出藏象气化等理论

    中医学术 用哲学方法得出藏象气化等理论

    王琦书院自落成至今,已一年有余。“王琦主病主方论”“王琦学术思想导图”“经方之道与启悟”“从王琦老师开创中医体质学的成就启迪科研与实践思维”“中西医结合的认识论方法论”“中医经典的永恒价值”“人体自然力与体质研究“三个质”“用药四论之阴阳论、动静论、升降论、开合论”“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完善体系、守正创...

  • 方舱医院 左手望闻问切 右手养生功法

    方舱医院 左手望闻问切 右手养生功法

    近日投入使用的武汉市江夏区大花山方舱医院,是首个以中医医治为主、中西医结合诊治的方舱医院。江苏省派出了南京中医药大学11所隶属医院及教育医院的43名医务人员进驻该院,与来自其他四省市的中医医疗团队组成了第三批国家中医医疗队,与武汉江夏区中医院现有医师一同对入住患者打开救治。医疗队专家包括中医、呼吸、重症医学、影像、查验、护理等专业,确保入住患者得到最好的医治。 “苏大强”是网友对江苏援助湖北医疗队的爱称。南京中医药大学隶属医院(江苏省中医院)呼吸科主任中医师、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肺病...

  • 秋分养生膏方补虚 防燥保暖

    秋分养生膏方补虚 防燥保暖

    秋分后,冷空气开始日渐活跃,气温降低的速度明显加快,大家要准备好换季的秋装,以防着凉感冒。此外,以下养生细节也要注意。 膏方补虚 江苏省南京市名中医、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老年病科主任颜延凤主任中医师介绍,肺气虚的人在秋冬季节相比其他人更容易出现呼吸系统疾病。老年人更容易出现肺气虚,主要是由于随着年龄的增长,脏腑功能尤其是肺的功能慢慢老化下降而导致。此外,因年老气弱,脏腑机能衰退,抗病能力下降,又容易出现一些老年性疾病,久病后肺气更虚,也是导致老人肺气虚的原因之一。另外,营养不良,疲劳过度,也会导...

  • 中医脐疗方法大全

    中医脐疗方法大全

    脐,中医穴位又称“神阙”。它与人体十二经脉相连、五脏六腑相通,中医认为,肚脐是心肾交通的“门户”。所谓脐疗,就是把药物直接敷贴或用艾灸、热敷等方法施治于患者脐部,激发经络之气,疏通气血,调理脏腑,用以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一种外治疗法。脐疗的方法主要有药物敷脐、贴脐、填脐、熨脐、熏脐、灸脐等。脐疗的功用及适应症非常广泛,对消化、呼吸、泌尿、生殖、神经、心血管系统均有作用。并能增强机体免疫力,可广泛用于内、外、妇、儿、皮肤、五官科疾病,并可养生保健。概括有: 1)强...

  • 简单的中医汤方辨证对号入座

    简单的中医汤方辨证对号入座

    本文作者特将多年临床检验有效而且经得起重复的部分效方,整理如下,供学生及有志于发扬国粹,振兴中医者运用。本文所列方子带有专病专方性质,不需详细复杂的辨证,只需简单的汤方辨证对号入座即可。 古云:千方易得,一效难求。临床多年读过的医书不下几百本,初是兴奋,继是失望,拿到临床验证,全然不是那么回事,难得有一效。至此才体会到贤人说得,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的涵义。写书人沽名钓誉的多,一大厚本书,真正有用的有价值的东西,往往就那么几句真言,或者三两个方子,却要故弄玄虚,洋洋洒洒,叫读者大海捞针。 正如朱...

  • 中医膏方 传统滋补佳品

    中医膏方 传统滋补佳品

    有副中医对联:“膏可吃,药可吃,膏药不可吃;脾可医,气可医,脾气不可医。”这里说的可吃的“膏”就是膏方。在我国,目前膏方已是冬令进补较为常见的补品,很多人入冬后都爱服用。那么,什么是膏方,膏方的作用、制备和禁忌有哪些?黑龙江齐齐哈尔市中医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由冬冶介绍,作为一种传统滋补良药,膏方显然有着极强的养生保健功效,但大众也要对膏方有正确的认识,才能合理进补,少走弯路。 传统滋补佳品 由冬冶介绍,中医传统有丸、散、膏、丹、酒、露、汤、锭等八种剂...

  • 中医调心方法 一动一静

    中医调心方法 一动一静

    心为五脏之主,是全身血脉的总枢纽,主宰着人体的生命活动,通过血脉输布血液营养全身。血液本属于广义之精,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内经》记载:“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意思是,心主导人体的精神活动,包括意识思维、精神情志等。可见调心是提高免疫力的基础。情志不畅之人,遇到困难常感到身心俱疲,机体免疫力会下降,从而加速人体生理衰退,百病丛生。因此我们保持积极的精神状态,沉静乐观,愉快知足,避免是非,调心以安内,锻炼以攘外,内外兼修方能延年益寿。那么如何锻炼调心呢?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中...

  • 判断是否体内是否有寒气的简单方法

    判断是否体内是否有寒气的简单方法

    中医诊断疾病,有望、闻、问、切四种方法。四诊中望诊排在第一位,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诊法。“望而知之谓之神”,意思就是说,面对一个人,如果您一看就能知道他身体是否健康,气血是否充实,阴阳是否平衡,哪一脏腑有病,甚至是什么病,那您的诊断水平绝对是一流的,就是“神医”。 其实,只要您掌握了疾病的规律,学会望诊方法,懂得如何看面色和舌苔,就能诊断一些常见病症,这里告诉大家的,就是根据面色和舌象来判断是否阳虚,体内是否有寒气的简单方法。 首先说面色。我们黄种人正...

  • 中医立方主旨 固有加减法 随症加减法 四时加减法

    中医立方主旨 固有加减法 随症加减法 四时加减法

    著名医家李东垣为金元四大家之一,因创立内伤病学说、脾胃病学说,世称“补土派”。李东垣最为后世称道的方剂莫过于补中益气汤,临证过程中准确应用补中益气汤并熟悉相关加减法可以事半功倍,李东垣在《内外伤辨惑论》及《脾胃论》中均有相关阐述,现笔者总结如下。 立方主旨 补中益气汤是基于李东垣对于内伤病的认识创立而成,内伤病源于饮食失节、劳役所伤、喜怒过度,进而导致内里气血亏虚、升降失常,病机上里虚为本,在此基础上合并内热、食积、湿热等出现虚实夹杂,表现为自汗、气喘、身热而烦、口渴、腹...

  • 膏方 古老配方 从药用延伸到膳食调养

    膏方 古老配方 从药用延伸到膳食调养

    俗话说,“冬天进补,春天打虎”,初冬已过,注重养生的杭州人,早就将冬令进补提上了日程,为自己准备进补冬令膏方了。   江浙一带,历来有冬令进补膏方的传统,对杭州人而言,这座城市深厚的历史底蕴和街巷中林立的百年老店,更让他们有一股特殊的膏方情节。   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就有对膏方的记载,如马膏,主供外用;可考的内服膏方历史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东汉,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中所载的大乌头膏、猪膏发煎内服膏剂的最早记载。   膏方作为古老配方,通过中医传承...

  • 谢觉哉养生方面摸索总结出许多宝贵的经验

    谢觉哉养生方面摸索总结出许多宝贵的经验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谢觉哉,与董必武、林伯渠、徐特立、吴玉章并称“延安五老”。谢觉哉生于1884年,卒于1971年,享年87岁,他身体力行,在养生方面摸索总结出许多宝贵的经验。 饮食讲原则 谢觉哉总结出了一套适合自己的饮食原则。一是食量,吃饭要做到适可而止,既不能过多又不能过少,即所谓的“暴饮暴食固宜慎之,强进小食亦非所宜。”二是进食的方法,吃东西要讲究细嚼慢咽,不能囫囵吞枣,即“必十分咀嚼而后下咽”。三是用餐的频率和次数,...

  • 从扶正御疫方谈中医治未病

    从扶正御疫方谈中医治未病

    新冠肺炎发生后,中医药发挥了重要作用,清肺排毒汤等方剂得到广泛使用,已为社会所公认。当前,新冠病毒的传染性和致病性并未减弱,加强防控措施仍是防止疫情扩散的关键。对于新冠肺炎这一新发传染病,如何在疫情常态化防控中发挥中医药“治未病”优势,尚未得到充分重视和进一步挖掘运用。 国医大师张大宁指出,治未病思想是中医学的优势,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愈后防复思想有效指导传染病防控治疗,并取得显著效果。治未病思想不仅是一种理念,而且有很多具体的方法。不但治已病要辨证论治,治未病同样也要辨证。新冠肺...

  • 《医学启源》中“风”类方剂及其服药特点汇总

    《医学启源》中“风”类方剂及其服药特点汇总

    易水学派张元素《医学启源》中“风”类方剂服用特点探讨 成于金元时期的易水学派,对中医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其以脏腑辨证立法用药,取得了巨大的医学成就。易水学派开山祖师张元素广泛吸收前人经验,确立了脏腑辨证体系与独特的处方用药体系,并十分注重每类方剂的用药护理。中医方剂的用药护理作为中医护理的重要内容,仍需要通过大量文献研究以促进其发展与创新。因此,本研究以《医学启源》中“风”类方剂的用药护理为例,分析易水学派张元素脏腑辨证制方中的用药护理特点,以期丰富与完善中...

  • 仲景七方“去滓再煎”有何用意

    仲景七方“去滓再煎”有何用意

    编者按:《伤寒论》中有7首方剂需要“去滓再煎”,但张仲景没有详细说明其意义,后世医家各有观点,多数认为是“和”法的一种特殊煎药方法。本文作者经过分析考证认为将“去滓再煎”释为“加强和解作用”不妥,从临床实际考虑“去滓再煎”的目的主要有“浓缩药液”和“减半夏之毒”两点。小柴胡汤、柴胡桂枝干姜汤、大柴胡汤三方去滓再煎后可以浓缩药液,减轻患者大量服汤药的负...

  • 周大勇运用膏方调治亚健康失眠经验

    周大勇运用膏方调治亚健康失眠经验

    近年来,中国人亚健康状态的发生率逐年升高并呈年轻化态势[1]。调查结果显示,经济发达地区居民的亚健康发生率较高[2]。亚健康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中间状态。处于亚健康状态者,不能达到健康的标准,表现为一定时间内的活力降低,功能和适应能力减退,但又不符合现代医学有关疾病的临床或亚临床诊断标准[3]。机体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会向疾病状态发展。研究表明,亚健康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4]。亚健康的发展具有双向性,如果及时调整,积极干预,则机体向愈,健康如常;反之,可发展为各科临床疾病。研究表明,失眠是亚健康较为常见的症状...

  • 附春日应时汤方五道

    附春日应时汤方五道

    广东人爱喝汤,不少人会在饭前来一碗汤,觉得喝下后整个胃都舒服了。坊间有“饭前喝汤,胜似药方”之说,认为饭前喝碗汤,既润胃又能先“垫底”,饭菜不易多吃,长久会更苗条、更健康。但也有人觉得饭前一大碗汤下肚,胃酸会大受稀释,可能会影响消化,认为还是饭后喝汤对胃更好。 你平时习惯饭前喝汤还是饭后喝汤?为什么?这真的有讲究吗?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病科专家为您一一解读。 疑问 饭前喝还是饭后喝更健康? 这个春节,到温暖的广州来过年的北方...

  • 草莓食疗方 治干咳治贫血

    草莓食疗方 治干咳治贫血

    春天来了,草莓逐渐开始上市。草莓酸酸甜甜,一直都是人们喜爱的水果种类之一,草莓除了好看、好吃,对身体也很有好处。 草莓又叫红莓、洋莓、地莓等,是一种红色的水果。由于草莓色、香、味俱佳,而且营养价值高,含丰富维生素C,有帮助消化的功效,所以被人们誉为“水果皇后”。中医认为,草莓味甘、酸,性凉,入脾、胃、肺经,具有润肺生津、健脾、消暑、解热、利尿、止渴、利痰、解酒等功效。适用于肺热咳嗽、食欲不振、小便短少、暑热烦渴、口舌糜烂、咽喉肿毒、便秘等。 草莓是一个“提神果...

  • 秋季宝宝拉肚子 专家教你腹泻调理方法

    秋季宝宝拉肚子 专家教你腹泻调理方法

    秋天到了,婴幼儿消化道大敌—秋季腹泻重出江湖,来势汹汹。呕吐、发热、腹泻等症状起病急,症状重。 今日,吉训超医生出诊,接连几个孩子都是因腹泻就诊。 小慧也回来复诊了。家长们反映孩子吃药较困难,急切希望医生通过多种途径帮助孩子恢复健康。 1 补脾土 位置:拇指指腹(即末节螺纹面)。 操作:用大拇指顺时针旋推拇指螺纹面,300次。 2 推上七节骨 位置:第四腰椎至尾骶骨成一直线。 操作:用拇指或食、中二指指面稍稍用力自下向上推叫推上...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