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方 第2458页

方 第2458页

  • 国医大师张琪教授大方、复法临证要诀

    国医大师张琪教授大方、复法临证要诀

    张琪, 首批国医大师, 全国著名中医肾病专家, 黑龙江省四大名医, 当代龙江医派旗帜。 其精通中 医内科、 妇科、 儿科, 尤擅内科, 对中医肾病、 肝病、 心病、 脾胃病、 风湿病、 消渴病等均有较深的造诣, 擅长运用大方、 复法治疗慢性、 复杂性疾病和疑难 杂症及重症, 每获良效, 屡起沉疴。 现将张琪教授大 方、 复法临证要诀整理如下。 大方、复法之渊源 大方、 复法属七方之一, 源于《黄帝内经》 。 《素 问· 至真要大论》曰: “君一臣二, 制之小也; 君一臣 三佐五, 制之...

  • 诗圣杜甫智斗邪药方

    诗圣杜甫智斗邪药方

    诗圣杜甫晚年贫困潦倒,辞官后回成都种中草药,后在沙头镇的大街上开了一个“百草堂”中药铺。 杜甫经营的百草堂药物货真价实,童叟无欺,买药的人络绎不绝。但杜甫的“百草堂”,使几家地主老财开的药店冷落萧条下来,直至无人光顾。几家药店的财主便凑到一起,决定先用银两收买了节度使卫伯玉衙门的一个书吏,打算用卫伯玉的权势把“百草堂”除掉。 书吏在卫伯玉面前挑拨说:“杜甫开了个中药店,自夸天下诸药最全,还自以为是才学最深,会写诗...

    养生秘方 2024-03-06 7 0 药方
  • 谭玲 和谐理念探寻方法

    谭玲 和谐理念探寻方法

    谭玲告诉记者,自己是两个孩子的宝妈。大学毕业后,她就结婚生子了,随后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家庭,几乎没有自己的世界,甚至与社会脱节。“但是我骨子里非常好强,一直都在思考着创业。”谭玲对自己颇有要求。 和谐理念探寻方法 随后,生活的重担接踵而至,不想总是依赖老人的谭玲开始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谈及自己最开始接触移动社交创业的初衷,谭玲说就是为了打发时间,赚点零花钱。可是越做欲望就越大,现在贴针灸发展的规模早就超出了自己开始的预期。 谭玲说自己最初就被贴针灸简便快捷的养生...

    养生秘方 2024-03-06 8 0 方法
  • 张震自拟复方巧抗艾滋病 证候理念有创新

    张震自拟复方巧抗艾滋病 证候理念有创新

    初见张震,只见他银发苍苍、精神矍铄、满腹医学理论,颇有大师风度。作为云南省中医中药研究院创始人、中西医结合研究员、教授和主任医师,年近九旬的他依旧奋战在临床、科研最前线。对于中医学,他情有独钟并坚信中医药伟大宝库中蕴藏着真理,自当竭尽全力,精准继承,发扬光大。 张震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已有60年,他临床诊疗经验丰富,理论研究成果丰硕,治学严谨,既关注现代中医药研究信息,又善于继承前辈诸家学说之精华并有所创新,重视辨证论治规律的研究。 张震原本是一位大学本科毕业的西医师,上世纪...

  • 大步快走的方法锻炼心功能

    大步快走的方法锻炼心功能

      对于许多有心血管疾病的中老年人来说,慢跑等运动方式虽好,然而体力却不支。可以尝试一下大步快走的方法锻炼心功能。   通常情况下,人体安静状态下的正常心率为60~100次/分钟,而运动时,心率会增加,但最大心率应控制在220减去年龄范围内。爬楼梯、快步行走、打太极拳等有氧运动方式都能有效地锻炼心功能。对于中老年人来说,爬楼梯运动量较大,而且对于膝关节损伤或者有慢性病者并不适合。而大步快走则适合各个年龄段的人们。行走时把手摆起来,然后大步走,全身的肌肉都紧张起来,不但能有效锻炼心肺功能,还有助于增强身体的协...

  • 熊继柏谙熟经典通晓各家 关于背诵方剂

    熊继柏谙熟经典通晓各家 关于背诵方剂

    关于如何攻读医书,国医大师熊继柏提出三步:第一步是读懂,为求辨释文理,明晰医理;第二步是读熟,在反复研读中抓重点,熟记背诵;第三步是联系实际,融会贯通。读医书关键在熟读和背诵,熟背古籍逐步打好中医基础,做到由博返约,深入浅出,最终厚积薄发。 熊继柏谙熟经典,通晓各家,致力教育,勤于笔耕,重视实践,临证经验丰富,效果卓著,从学习中医医籍到中医临证实践60余载,最后成长为国医大师和优秀的中医教育家。强调以中医经典理论为指导,临床上才会得心应手,获得奇效。文章从读什么医书、如何攻读医书、背诵经典和方剂等方面出发...

  • 才子们的治病方法

    才子们的治病方法

      南宋大文学家陆游说得上是一位名医,从小博览群书,对医药有相当研究,著有《陆氏续集验方》,“胸次岂无医国策,囊中幸有活人方”。   说陆游是名医,有诗为证:“驴肩每带药囊行,村巷欢欣夹道迎。共说向来曾活我,生儿多以陆为名。”是说陆游骑着毛驴驮着药匣走在乡间,村民们夹道欢迎,都夸赞他的医术高明,曾救活了不少人,就连生下的孩子也多以陆游的姓来命名,可见医术之精深。   “儿扶一老候溪边,来告头风久不痊。不用更求芎芷辈,吾诗读罢自醒然。&rdquo...

  • 方霖魁提纲掣领辨病机“双辨证”特色显著

    方霖魁提纲掣领辨病机“双辨证”特色显著

    方霖魁(1890-1963),字迪卿,古徽州休宁县流口区鹤城乡枧源村人,徽州休宁县名医。他十三岁始在休宁聚和堂药店当学徒,经当时当地名医邵虎臣、叶月如等的指点和帮助成为一名坐堂医。抗战期间,徽州一带患疮疡疖肿、无名肿毒者日益增多,他投身中医外科诊治,自主研制外用药物,自制手术器械,疗效甚佳,活人无数,被世人尊称为“寿康先生”。新中国成立后,与同道一起组织了安徽省屯溪市第一联合诊所,担任外科医生。1959年随诊所并入屯溪市中医院。1963年5月因病去世,享年74岁。 方霖魁从医60余...

  • 康熙帝曾给曹寅开方

    康熙帝曾给曹寅开方

    在中国历史上,有不少皇帝都知药理、识药性、懂配方,这或是出于稳定社会的统治需要,抑或是发自内心的喜欢。他们当中有的是自幼接触医药知识,有的则是后天学习,其中唐太宗李世民、清圣祖康熙等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康熙帝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开创了康乾盛世。他从小就手不释卷,其中就包括读医书,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吾自幼所见医书颇多,洞彻其原故”。康熙帝读书时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惟以经史为要”,也就是读经典,自然包括前代传下来的医学典籍。他的水平已经到了...

    养生秘方 2024-03-06 8 0
  • 自学不倦学以致用 经方验方辨证施治

    自学不倦学以致用 经方验方辨证施治

    陕西省镇巴县中医院儿科主任王熙国,1959年10月生,1977年7月参加作业,2010年被汉中市卫生局、汉中市中医学会评为“汉中市首届名中医”,2011年2月被汉中市卫生局颁发“全市卫生系统百名岗位技能标兵”称谓,2012年12月被汉中市委、市政府颁发“有杰出贡献优异人才”称谓,2015年12月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命名为全国底层名老中医专家。 参加作业40年来,王熙国一直视作业如生命,待患者如亲人,用普通的业绩诠释了一名医务作业者治病救人、一心...

  • 孙桂芝 指导临证遣方用药

    孙桂芝 指导临证遣方用药

    孙桂芝为中国中医科学院荣誉首席研究员,孙桂芝50余年来始终从事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肿瘤工作,勤钻医理、治学严谨,经验丰富,配伍法度严谨,疗效显著,深为广大患者所信赖,在长期大量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应用药对经验。笔者现将孙桂芝常用药对加以整理,以期指导临证遣方用药。 桔梗、牛膝:桔梗味苦、辛,性平,归肺经。具有宣肺、利咽、祛痰、排脓之功。牛膝味苦、甘、酸,性平,归肝、肾经。可逐瘀通经、补肝肾、强筋骨、利尿通淋、引血下行。临床上,桔梗与牛膝常被作为引经药使用。孙桂芝指出,临证应擅用引经药,如果使用恰当,可将...

  • 陈务斋在治疫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陈务斋在治疫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近代名医陈务斋治疫学术思想探析 清末民国时期我国鼠疫、天花、霍乱、伤寒、疟疾等瘟疫爆发频繁, 当时广西名医陈务斋以擅治疫病闻名于世, 在治疫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1]。陈务斋临证50余载, 遣方用药别出心裁, 常融经方、验方、时方为一体, 疗效卓著。时任中国医学会副会长的何廉臣曾将陈务斋与张锡纯、萧琢如、丁甘仁等并称为“全国名医”。 生平著作 陈务斋 (1871年至1946年) , 字号庭, 广西容县人。陈务斋自幼聪颖, 勤奋好学, 1891年起于容县县底爱生春药店、梧...

  • 灭蚊老方法更有效

    灭蚊老方法更有效

      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不少人开始搜寻各种灭蚊方法。但是专家提醒,不少网上流传的灭蚊方法并不靠谱,别做无用功。      方法1:放碱水盆   点评:碱水灭卵,只是一个传说   近日,一种碱水盆灭蚊法在微博上引起网友疯狂转发,更称此法能“让蚊子断子绝孙”。方法很简单,就是将洗衣粉混合肥皂丝倒入装了水的小盆子,放于屋内蚊子猖獗的角落,就可以灭蚊。原理是利用洗衣粉和肥皂丝散发的香味,让蚊子在水盆内产卵。由于洗衣粉、肥皂是碱性物质,蚊卵无法存活,就会使蚊子数量逐渐减少,直到灭绝...

  • 陈郎中所开之方

    陈郎中所开之方

    “望、闻、问、切”系古时医家为患者诊病的常用之法,是指通过观气色、听声音、问病状、按脉搏的方式确定患者病因、症状,在此基础上开方治病。因古时候有男女授受不亲的礼俗,尤其是王公贵族或大户人家的夫人、小姐身体金贵,男性郎中是不能与其有直接身体接触的,即便是能够把脉也不能视其面,最常见的做法就是女性患者躺在帷帐床内,从帷帐下伸出一只手供医家把脉。但仅凭把脉显然不利于医家准确判断患者病情,所以就有人家比较开明,主动提供机会让医家与女性患者直面交流,令其四诊合参,这当然更有利于准确判断病情和治疗。...

  • 许润三 因病学医 侍诊抄方得真传

    许润三 因病学医 侍诊抄方得真传

    许润三,1926年生,江苏省阜宁县人,中日友好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硕士研究生学位评审委员会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上世纪70年代,许润三因致力于研究妇科疑难杂症的中医临床治疗方法,被人指责为“破坏计划生育”。而1987年,他却凭借“四逆散加味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研究成果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二等奖,并以中医方法换来无数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灿烂的笑脸。 临床60余年,许润三内、妇、儿、外科兼通,...

  • 不饱真为却病方

    不饱真为却病方

      无求便是安心法   不饱真为却病方   这是一副高挂于清代文学家袁枚书斋中的楹联,袁枚在《随园诗话补遗》卷六收入此联。   人生在世,食衣住行,不能无所需求。上联的所谓无求,是指对财富、物质享受、地位权势等方面,应随缘随分,不作非分或过分的追求,即所谓知足。《老子》曰:“祸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最大的祸害是不知足,最大的过失是贪得的欲望。知道到什么地步就该满足了的人,永远是满足的。做到这一点,自然心安神泰。   下联语出《论语·...

    养生秘方 2024-03-06 9 0 病方
  • 王旭高常以诗篇的方式书写医案

    王旭高常以诗篇的方式书写医案

    王泰林(1798~1862年),字旭高,晚号退思居士,清代出名医家,江苏省无锡县(现无锡市)西郊外坝桥人。王泰林少习儒,博通经史,应试不第,遂绝仕途,随舅父高锦庭学医,尽得其传。先以疡科出名,后复研究内科,采众议,求古训,上自轩岐,下迄近代,无不精心研讨。所以才智愈广,医术益精,长于化裁古方,对肝证论说尤详。他在《西溪书屋夜话录》中将肝病分为肝气、肝风、怒火三大类,然后分证论治,并提出疏肝、柔肝、缓肝、泻肝、抑肝、熄风、养肝、温肝、化肝以及补母泻子、培土泄木、泄肝和胃、清金制木等多种不同治法,为后世临床供给了很好的...

  • 怡情养性 科学养生方法

    怡情养性 科学养生方法

    根据不同性格类型选择适合自己的科学养生方法,能够通过积极的养护和锻炼,达到怡情养性的效果。 安定型 安定型性格的人平静、安然。弱点是身体羸弱,缄默寡言,易患呼吸系统疾病。安定型性格的人养生应重在调节起居,慎房事。饮食方面宜食青菜、番茄、胡萝卜、豆制品、老鸭、乌鸡、鲜鱼和猪肺等,以调脾益肺,滋阴壮阳;忌吸烟,慎饮酒及辛辣食物。多参加轻松愉快的活动。 易变型 这种人活跃、反应快,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弱点是性情浮躁、多变,做事马虎,常嫉妒,易生是非。养生之道,重在静神志,加强自我意识锻炼和修养,多从事交往、为善...

  • 王三虎《我的经方我的梦》序

    王三虎《我的经方我的梦》序

    闻王三虎教授《我的经方我的梦》一书要再版,我欣然为之作序。2016年春节前几天,我与王三虎初次见面,一见如故,相谈甚欢,受益良多。我从他身上看到了中医成才规律和“中医研究”的强大力量。 “中医研究”“研究中医”这两个概念是已故国医大师陆广莘先生提出来的。1986年8月的某日,陆广莘先生问我:“小林,你知道中医药科技工作怎么管理吗?”我说:“请您不吝赐教!”陆老说:“我告诉你四...

  • 张元素博采众方善用古方 学术思想源于经典

    张元素博采众方善用古方 学术思想源于经典

    张元素“自为家法”思想探析 张元素是金元时期易水学派的开山,他深入研究《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师法仲景,在前人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经验,系统阐述了“脏腑辨证说”和“遣药制方论”,继承创新,承前启后。而《医学启源·张吉甫序》有言:“洁古治病,不用古方,但云:古方新病,甚不相宜,反以害人。每自从病处方,刻期见效,药下如攫,当时目之曰神医”[1]张序。《金史·张元素传》曰&ldqu...

  • 毛德西应用经方的体会

    毛德西应用经方的体会

    毛德西为河南省中医院主任医师,首届全国名中医,第三批、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他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工作近60年,学验俱丰,临证推崇经方、善用经方。近日,他就应用经方的体会进行了系统讲述,现整理于后,以飨读者。 温故知新 毛德西认为,对于经方的学习应当是一辈子的事,绝不可浅尝辄止、一曝十寒。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理解原义,才能有新的收获。 学习经方,不是单纯从书本上学,更重要的是从临床中学。“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这句话强调的是临床实践比...

  • 朱翠玲:活用经方 谱写医术传奇

    朱翠玲:活用经方 谱写医术传奇

    “一部伤寒中外颂,德仁并立杏花林。”千年以前,医圣张仲景悬壶济世,写下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为后人留下救世良方。千年之后,有这样一位医生,她从经典典籍里汲取知识,将良善当“药”,以“仁爱”为“引”,以己之术,潜心钻研,重传承,求发展,用经方谱写医术传奇。她就是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四病区主任朱翠玲。 医路结缘 中西医结合解疑难 “学医,能救人命。”朱翠玲的话简短有...

  • 孟河医派炮制方法多样 不乏独门秘制之术

    孟河医派炮制方法多样 不乏独门秘制之术

    孟河医派是发源于江苏常州、流布于全国的著名地域性医学流派。已故国医大师邓铁涛曾在《中国医学通史·近代卷》中指出:“孟河医派是中国传统的一大流派,最具代表性的是费、马、巢、丁四大家,该医派影响深远,现代许多著名中医药专家都是孟河医派的弟子,晚清时期该医派已名扬大江南北。” 孟河医派以其传承脉络清晰,学术弘扬,弟子众多;临床脉理精细,用药轻灵,疗效显著,名医辈出而享誉海内外。然而,对孟河医派在临方炮制上的学术思想和技艺特色学界研究不多,为此,我们将近年来挖掘研究情况,作一...

  • 汉方医家矢数道明先生传

    汉方医家矢数道明先生传

    矢数道明(1905—2002)是20世纪30年代以来日本汉方医学的领军人物,精通中西医学,临床治验丰富,善用经方而又巧妙摄取后世方之长,疗效显著。矢数道明毕生致力于重振东亚传统医学,特别是在旧时汉方医学受日本当局压制的境况下,仍积极筹建“日本汉方医学会”,为汉方医学在战后的复兴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又与我国学界保持着亲密合作,曾在伪满洲国统治时期亲赴东北,力排众议,迫使伪政府撤销了取缔中医的提案。笔者仿照清人袁枚作《徐灵胎先生传》成例,为矢数道明先生作传: 家父尝...

  • 名医陈纪藩经验方医案 学术思想

    名医陈纪藩经验方医案 学术思想

    陈纪藩教授的主要临床和科研方向是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研究,RA属中医痹证的范畴,成书于公元三世纪的《伤寒杂病论》对本病的病因、证候、治疗有比较详细的阐述,并提出“历节病”这个病名,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有所发展,提出“顽痹”、“鹤膝风”等。对于RA病因的认识,陈纪藩教授遵从《金匮要略》有关历节病的论述,主张本病的发生是由于肝肾不足,气血虚弱,复感受风寒湿邪所致。《金匮·中风历节病篇》指出:寸口脉沉而弱,沉即主骨,弱即主筋,...

  • 张介眉出生于中医世家 遣方用药

    张介眉出生于中医世家 遣方用药

    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教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历承继作业指导老师张介眉,出生于中医世家,是武汉市黄陂区名中医张氏第六代传人。他提出的中西医结合方法和中西医结合优势病种概念,推动了中西医在各领域的结合。 学徒时练就厚实基本功 张介眉的祖辈是当地的有名中医,拿手儿科和内科。他从小就在父亲的要求下,吟诵《药性赋》《汤头歌诀》《医学真实易》《医学三字经》《濒湖脉学》等中医古籍。16岁时,他跟从大伯张百川学习中医,大伯给患者医治时,他就在一旁帮着抄方抓药。 大伯对他的要求比外人还严,一有闲暇,就考他《...

  • 名医方孝孺之死

    名医方孝孺之死

    公元1398年5月,明太祖朱元璋驾崩,皇太孙朱允炆改元“建文”,称惠帝。各地藩王,特别是带重兵镇守北平的燕王朱棣跃跃欲试。朱棣借“靖难”之名攻击朱允炆,这一战打了3年,最终以朱允炆失利而告终。在这场战役中,朱允炆身边的高档顾问、名医方孝孺显现出了政治家和军事家的深邃才干,但也终因“愚忠”而死于皇族奋斗。 靖难战役迸发后,燕王朱棣的戎行势不可当,所到州县望风而降。无能的惠帝面临燕王要求其退兵而无策,便求教于方孝孺。方孝孺以为燕王意在夺权...

  • 江柏华:为战“疫”贡献“中医方案”

    江柏华:为战“疫”贡献“中医方案”

    问诊,踏遍白山黑水;施治,集成良药良方。每临大疫,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副院长、省中医新冠肺炎防治专家组组长江柏华总会不辞劳苦、挺身而出,以自己的不懈努力证明着中医中药的宝贵价值。近日,江柏华所在的“清肺排毒汤”应急项目组荣获“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大爱如山,医者无疆。为新冠肺炎战“疫”贡献“中医方案”,这是“苍生大医”江柏华始终不渝的初心和使命。...

  • 这个春天 拥有美好的唤醒方式

    这个春天 拥有美好的唤醒方式

    不少人到了春天就容易犯困,为了让自己能够按时醒来,很多人会给自己床头放个闹钟或者用手机做闹钟,然而,专家指出,睡眠中如被闹钟这种机械叫醒,人体的植物神经会突然受到刺激而产生应急反应,体内肾上腺素水平提高,心跳加快,血管收缩血压升高。长期受到这种刺激,会给心血管带来压力,增加高血压和心脏病的患病风险。 这个春天,我们怎样才能拥有美好的唤醒方式呢? 睡足觉是前提 应尽量保证睡眠规律,争取睡足6至8个小时。与只睡四五个小时的人相比,睡足6至8小时的人对闹铃声的敏感度会小很多,所受的刺激也会较小。 选择...

  • 余瀛鳌先生 博采众方 医道之光

    余瀛鳌先生 博采众方 医道之光

    1955年冬,我从中央直属机关第二医院内科报名参读卫生部中医研究院(即今之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届西医学习中医研究班,系统学习中医药学,迄今已60余年。 我出生于世医家庭,先祖父奉仙公是伤寒疫病大家,又是晚清“苏北三大名医”之一。先父余无言先生受教于先祖父,又是百年前“中学西”的医生,在上海长期开业施诊,上世纪30年代曾任中央国医馆名誉编审委员,并在中国医学院、新中国医学院等校任教,以中医内外科、伤寒、温病和杂病为主,有多种医著传世。父亲晚年又受聘,先后任职于中...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