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 第2460页
-
《内经》中多种外治法 临床治疗提供新方法
《内经》治法丰富,概言之,可分为内治法和外治法两大类。外治法种类繁多,如针灸、推拿、砭石等。《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曰:“人之所病,病疾多;而医之所病,病道少。”古人早就感叹病杂术稀,况且有些临床诊疗技法随着时代变迁而沉寂,外治诸法尤其如此。因此,有必要将中医外治法进行充分挖掘整理。 笔者认为,《内经》外治法大体可分为药物外治法、器械外治法和手法外治法。针灸属于器械外治法,《内经》时期的针灸体系已基本成型;推拿属于手法外治法,在现代临床中亦得到广泛运用;而其他外治法则在...
-
中医的一种特殊治疗方法:独针疗法
湖南大夫堂国医国药馆银见丰医生的诊室里挂着一面锦旗,上面印着“医德高尚,妙手神针”八个字,这是75岁的邓奶奶去年送给银医生的。 来自湖南邵阳的邓奶奶4年前开始右腿膝盖疼痛,蹲不下,走路也困难,虽去过很多医院,但都没有好转。去年,孙女听说大夫堂国医国药馆的银见丰医生很厉害,于是带她前来治疗。没想到,银大夫没有像其他的医生一样让邓奶奶吃药、敷药,也没有扎得满身银针,而是在她左手臂尺泽穴扎了一针。4次治疗后,邓奶奶的腿痛就明显减轻,8次治疗后就可以下蹲,走路也不痛了。 银医生解释,...
-
壮族民间验方十二则
1.治腰疼:桃仁10克,酸葡萄10粒, 透骨草8克,威灵仙5克,水煎服,早晚各 一次,7天为一疗程。 2.治便秘:蜂蜜、猪油各等份,放在碗 内用锅蒸熟,早晚各服一汤匙,即可通便。 3.治外痔:河中鲜螺5个,用明矾研成 细末撒在螺肉上,把化来的水擦于患处。 4.治烫、烧伤:马铃薯2个,削去表 皮,捣碎取汁,擦于患部,效果佳。 5.驱蛔虫:南瓜籽50克,烘干研末,用 蜂蜜炼成小丸,每天2次,每次服5丸。 6.治鼻出血:韭菜100克,切碎加食盐 少许,捣出汁液,用50克醋泡10分钟,连 醋吃下,每天二次,两天可...
-
隔物灸需根据病情复方搭配而灸
艾灸能增强人体的抗 病能力,已成为当代人养生 保健的一种常用方法。随着 艾灸的流行,也出现了各种 方便艾灸的工具,如艾灸 盒、艾灸贴等,艾灸的方式 都在往更简易的方式改变。 其实有一种稍微复杂一点 的艾灸方式——隔物灸,可 以让艾灸起到意想不到的 效果。艾灸主要有艾炷灸 (直接灸、间接灸)、艾卷灸 (悬灸、实按灸)、温针灸和 温灸器灸,其中间接灸、悬 灸的方式比较适合家庭做, 而间接灸就是我们平时所 提到的隔物灸。 古代灸法始于直接灸, 后发展到间接灸,其产生虽 然晚于直接灸,但其运用已...
-
简单易学的拔罐方法 点刺放血加拔罐
大家可能看过这样的夸张镜头:大街上美女一出现,迎面走来的小伙子不是撞上电线杆儿,就是掉进井坑里,浑身弄得青一块紫一块的,虽然镜头太过夸张,但生活中跌打、扭伤造成的於肿常有,有的处理不当还会留有后遗症。现如今处理淤血、脓肿有很多办法,古时候人们有什么好办法呢?就是拔罐。 以前,拔罐是专做外科吸脓血用的,过去用兽角制罐,比如牛角,把牛角口部磨平,然后用火在牛角里燃烧排出罐内空气,造成负压,使罐吸附在皮肉上,就能把患部的脓血吸出来。 简单易学的拔罐方法 居家保健、治病,可以简单掌握一点儿拔罐的...
-
简便易行的中医背部治疗方法
现在正值冬至节气,冬至是自然界阳气最弱的时候,此时天气寒冷,气温低,寒邪较甚且容易侵犯人体。冬季人体阳气闭藏内敛,对机体的温煦相对较弱,五脏六腑、四肢躯干易受寒邪入侵,损伤阳气。同时,冬至开始,自然界和人体的阳气又开始萌动升发,人体养生的一个重要法则就是顺应四时,因此,从冬至开始温补阳气很有必要。 中医认为,人体背部为阳,腹部为阴。人体的经络有阴经和阳经之分,而背部分布的经脉基本上都是阳经,其中以督脉为代表。督脉行走于人体背部正中,又称“阳脉之海”,总督人体一身之阳经,人体六条阳...
-
甲状腺手术可用针刺配合药物的麻醉方法
以前,甲状腺手术均使用局部麻醉加镇静镇痛药物或者颈部的神经阻滞麻醉,其实就是俗称的局麻。但是,由于甲状腺结构不规则,局麻有时难以完善。甲状腺本身位置高,手术紧贴气管操作,术中牵拉甲状腺组织可引起不适;手术过程中,静脉给予的镇痛或镇静药物过多也能引起意识不清,手术配合不好或病人的呼吸受到抑制,疼痛引起的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等心血管反应明显。若颈部的神经阻滞效果不够完善,成功率较低,同时,由于阻滞方法、病人情况等原因,也常合并有各种并发症等,这些都会加大麻醉医生的管理难度和麻醉风险。 目前,随着手术技巧的进步,...
-
毛南医学特色的内服外用治疗方
毛南医常用治疗方法 一、内服药物疗法 毛南医学经历了漫长 的发展阶段,从巫医之后, 开始了有针对性的利用草 药治疗一些简单伤病,随 着毛南医学接触吸收了中 医药的理论精髓后,在其 传统的草医草药治疗中融 合了循症辨证的中医治 法,正如谭云锦在《中医验 方摘要》中介绍的那样,治 病治本,标本兼治,分清急 缓,寒热虚实,虚补实泻, 随症而治,治贵权变,正治 反治,急而治标,缓而治 本,阴阳平衡,辨证论治。 毛南医学形成了有自己特 色的内服药物治疗方法, 其中隐约可见中医理论的 影子,常用的治疗方法有 解表发汗法、...
-
灯火灸:我国民间古老而又独特的医疗方法
灯火灸疗法是流传于 我国民间的一种古老而又 独特的医疗方法,始载于 《本草纲目·灯火》,属于中 医学的“灸疗学”范畴,又名 灯芯灸、灯火蘸、烧灯火或 爆灯法。其治疗原理是通过 灯芯火对皮肤的温热刺激, 借助经络的传导作用,对疾 病起到防治的作用。千百年 来,临床实践证明,灯火灸 施术方法简单,副作用少, 安全可靠,疗效较好。 施灸材料 灯芯草数根(药店有 售)、植物油(胡麻油、苏子 油、香油、豆油均可、、火柴 (或打火机)、普通消炎药 膏、紫药水。 施灸方法 一、明灯爆...
-
什么是热敏灸?热敏灸的操作方法举例
什么是热敏灸? 热敏灸是选择热敏穴位悬灸,激发透热、扩热、传热,通过经气传导达到远部热、深部热、患部热,从而显著提高疗效的一种新灸法。 20 多年前,研究者陈日新等在临床灸疗过程中发现了一组奇异的透热、扩热、传热现象,与常见的局部热、皮肤表面热完全不同,且当这种现象出现时,临床疗效显著提高。以这一发现为突破口,陈日新带领的科研团队发现了灸疗特异性穴位,即热敏穴位; 创立了辨敏施灸新技术,即热敏灸技术; 开展了热敏灸优势病症临床疗效的循证评价,证实了灸疗疗效的显著提高; 提出了灸疗新概念,丰富与发展了灸...
-
刮痧的作用和方法 一直流传和应用于民间
刮痧疗法就是运用手指或各种边缘光滑的工具,蘸上具有一定治疗作用的刮痧介质,在人体表面特定部位反复进行刮、挤、揪、刺、捏、拍、挑等手法,使皮肤表面出现瘀点、瘀斑或点状出血,即所谓“出痧”,从而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目的的一种方法。这种治疗方法简便易学,器具简单,操作方便,应用广泛,安全可靠,疗效显著,一直流传和应用于民间, 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 刮痧的作用和方法 刮痧具有活血通络、调王尚全整阴阳、排出毒素、自体溶血等作用。刮痧时需要用刮痧板(石器、陶器、苎麻、硬币、木器板)润滑...
-
日本汉方医学的成就及“方证对应”
[作者简介] 袁冰(1959-),香港现代中医药研究发展中心主任。1983年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系,获学士学位。曾就职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2008年以“优秀人才”身份移居香港。几十年来,一直致力于用现代科学先进的理念、方法和技术,推进中医学的现代化。研究领域涉及中医现代化、中西医结合的理论和方法、体质医学、精准医学等领域。著有《中医学现代方法》《整体医学》等理论专著,并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自隋唐时代中国传统医学传入日本,日本的主流医学一直与中国大陆一脉相承。到...
-
黑土特色的少数民族 单方猛药 寒地特色
黑龙江省是我国特色鲜明的边疆省份,土地肥沃、物产丰饶、气候独特,同时在这片土地上也世代居住着具有鲜明北方寒地黑土特色的少数民族,如鄂伦春族、赫哲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和满族等。 寒冷的气候、繁茂的山林、肥美的水系、丰腴的黑土,丰富的物产,为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存条件。历史上,这些少数民族在适应恶劣气候、艰苦环境,与各种疾病作斗争中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经验和生存技能。北方寒地少数民族诊疗手段和技术特性鲜明,是中医药宝库中的瑰宝。 就地取材 用药鲜活 世代居住在大小兴安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