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 第2461页
-
中医独特技术筛选与评价的流程及方法
在我国基层和民间蕴含着丰富的中医独特诊疗 技术, 长期以来, 这些技术以其简便效廉、 效果独特 的优势为广大群众所接受。 然而中医独特技术鱼龙 混杂, 存在一些良莠不齐的虚假医药技术 [1] , 同时, 临 床上行之有效的医药技术尚待规范的整理、 评价、 推 广 , 尤其一些面临失传的独特技术; 近年来中医独特 诊疗技术整理、 研究评价与推广逐渐得到关注 [2-5] 。 本研究团队前期在对十省市的调研中提出: 相关技 术适合在基层医疗中应用, 其技术应用与技术主体 的背景密切相关, 应用与评价应分层次、 有重点,...
-
《黄帝内经》的养生方法 食饮有节打造健康基石
专家简介 温长路,教授、主任医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文化建设与科学普及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协全国首席科学传播专家、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顾问。 《黄帝内经》是成书于公元前二世纪以中华民族为中心的东方民族防治疾病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理论的升华,代表了这一时期东方医学的最高水平,是东方医学的源头和祖本,不仅为本地区人民的繁衍昌盛做出了无可替代的贡献,影响着这一地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而且至今仍作为一种先进的文化和科学影响着东方乃至世界医学的进程。《黄帝内经》作为中医的基础之学,它的预防养生理念自然就是中...
-
中西医结合是抗疫最佳方案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黄璐琦: 化湿败毒颗粒临床试验结果令人满意 化湿败毒方已正式获得国家药监局药物临床试验批件,获得临床批件的意义,在于把科研数据与临床高级别证据进行有效转化。该方能够抗击病毒,消除炎症,提高免疫力,在武汉新冠肺炎患者救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化湿败毒颗粒是在国家诊疗方案推荐的方剂基础上,由中国中医科学院医疗队在武汉市金银潭医院结合临床救治总结而成。化湿败毒颗粒是由《伤寒论》的麻杏石甘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藿香正气散、《金匮要略》的葶苈大枣泻肺汤等经典名...
-
跪膝是引血下行的绝妙方法 跪坐的各种神奇功效
人一步入老年,常常会步履蹒跚,腰酸膝痛,有头重脚轻的感觉,同时高血压、关节炎、糖尿病、心血管病、前列腺炎等疾病也会接踵而至。老年病症多不胜数,防不胜防,以致我们无从下手。 其实,这些都是“上实下虚”之症,也就是气血不足,气血下不到脚了。有句俗话叫做“人老先老脚”,一棵大树,只要树根不坏,树就不会枯萎,所以只要我们脚上的血气充足,全身的血流就会是正常的。 古人有每日搓脚心百次的养生法,还有赤足走路健身法,都对防止衰老有很好的效果。今天我们告诉大家一个...
-
中医方剂功效精准性量理法的研究
作为全科优势的中医面对疾病错综复杂的现象,怎样才能融会阳阴五行、贯通温寒实虚地辨证施治?怎样才能得到显著或者极至的疗效?怎样才能与时俱进地传承和发展中医?所有这些对于中医药同道都是极其重要的问题。笔者通过长期观察认识到,精准辨治是中医发挥疗效优势的关键,但由于西医观念的影响和中医历史的局限及发展的阻碍,并由于中医药体系的博大精深,存在对于人体机能复杂现象认知的问题和困难,如本质与现象、统一与对立、模糊与精准、空间与时间等,导致了中医药理法传承的创新不足,使得中医施治仍然不能精准纲目功效的性量,造成了方剂应用的难题,...
-
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中医保健功能评价方法
基于中医和法学对保健食品功能声称和证明标准的思考与建议 保健功能及其评价方法自1996年公布以来[1],历经4次调整,现行为2003年公布的27项保健功能[2]经2012年修订9项[3]后的版本,可以说正是这27项保健功能带动了整个保健食品行业的发展壮大。目前,中药类保健食品超过保健食品申报总数的60%,但是现行的保健功能均是基于现代医学、营养学的描述,缺乏体现中医思维的功能声称,极大地限制甚至阻碍了中药类保健食品的发展,因此探讨制定中医类保健功能是一个急需研究的课题。另外,原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
-
速愈不眠症临床经验方 白发转黑发养生酒方
速愈不眠症临床经验方: 丹参、炒枣仁各24克、当归、生地、柏子仁、 茯神、夜交藤各15克 、远志、五味子、 龙齿、桔梗、 玉竹、 益智仁各12克、白薇、节菖蒲、琥珀各10克、肉桂6克 。每天一剂水煎汤,加蜂蜜15--20克,分早晚服。一般一个星期之内可完全恢复。 治疗马蜂蛰伤偏方: 被马蜂蛰伤最管用就是马上用自己的尿抹上,立马就好!这是同事在报纸上看到的方子。正好有一次去大山捡蘑菇,被马蜂蛰了,马上抹尿,立马见效,不痛不痒。有一次我换衣服时被马蜂蛰伤了腿,又肿又痛,用这个方子马上就好了...
-
调和营卫是《伤寒论》治疗伤风发热的一种方法
调和营卫是《伤寒论》治疗伤风发热的一种方法。《难经》上说:“心者血,肺者气。血为营,气为卫,相随上下,谓之营卫,通行经络,营周于外。”卫分受了风邪,引起发热,鼻塞,自汗出,形成卫强营弱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必须把发病的主因风邪祛除,才能营卫和谐,所以调和营卫的目的实际上也是在于解表。只要看它的典型方剂桂枝汤,服药后须喝热稀粥和盖被安卧,助其出汗,便可理解。不过桂枝汤用桂枝祛风,又用白芍和血,用生姜发表,即用红枣补中,两两结合,与发汗剂的专仗发汗退热,显然不同。意味着调和营卫是增强本身功能来祛...
-
抵御温燥常用的膏方
专家简介 周宇,主任医师,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副院长,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艾灸分会副会长,中国针灸学会经筋诊治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秋三月,即农历七至九月,立秋后,阳气转衰,阴气日上,自然界由生长开始向收藏转变。燥是秋天的主气,肺喜清肃濡润,故秋燥之气最易伤肺,应慎防秋燥。秋燥有温燥、凉燥之分。温燥伤肺易使人出现咳嗽少痰、咽干鼻燥、口渴头痛、无汗发热等症状。根据顺应四时的养生原则,中医认为,可服用一些具有滋润功效的膏方,以祛除温燥,避免燥邪侵袭。下面列举一些抵御温燥常用的膏方,供大家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