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心 第235页

心 第235页

  • 肝阳上亢眩晕 肾精不足眩晕 心脾两虚眩晕

    肝阳上亢眩晕 肾精不足眩晕 心脾两虚眩晕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王志芳   外内合邪,见于《素问·咳论》,是指因脏腑本身先有损伤,内疾产生,又在外感邪气牵引下发生脏腑的病变表现。   “眩”是指眼花,“晕”是指视物模糊昏花,或眼前发黑,头晕旋转,站立不稳,因二者常同时出现,故合称“眩晕”。由于引起眩晕的疾病很多,而且不同疾病的病因也有所不同,其病因多为情志所伤、饮食不节、失血、劳倦过度等方,而主要病机有肝阳上亢、肾精不足、心脾两虚、脾虚湿扰四个方面,...

  • 中医学对“心”的认识 古籍浅探心脏康复的理论内涵

    中医学对“心”的认识 古籍浅探心脏康复的理论内涵

    基于古籍浅探中医心脏康复的理论内涵 近年来,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对健康体魄的更高要求, 心脏康复医学发展呈现方兴未艾之势。国际上心脏康复已有完善成熟的方案, 我国已经接轨应用, 国内学者同时也开始关注中医学在药物、运动、营养、心理等心脏康复方面的特色和优势。本文通过挖掘中医古籍相关内容, 总结中医药学在心脏康复方面的理论优势, 以期能够促进现代医学与中医学优势的有机融合, 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中西医心脏康复方案。 中医学对“心”的认识 心位于胸腔偏左, 膈膜之上...

  • 王清海补心泻肺温通并用法治疗心衰病的学术思想研

    王清海补心泻肺温通并用法治疗心衰病的学术思想研

    慢性心力衰竭是现代医学的病名概念, 中医古籍中未明确提出心衰之名, 但其相关临床表现早于《黄帝内经》中有所描述, 如《灵枢·胀论》云:“心胀者, 烦心短气, 卧不安”, 《素问·痹论篇》云:“脉痹不已, 复感于邪, 内舍于心……心痹者, 脉不通, 烦则心下鼓, 暴上气而喘, 嗌干善噫, 厥气上则恐”。就其论述的表现来看, “心胀”“心痹”与现代医学中的心力衰竭极为相...

  • 从肺肾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案 从大肠治疗高血压脑病案

    从肺肾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案 从大肠治疗高血压脑病案

    五脏之间,脏腑之间,六腑之间以及脏腑与人体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等组织器官之间,均存在生理上相互联系,病理上相互影响的关系。《素问·灵兰秘典论》曰:“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故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素问·咳论》曰:“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路志正指出:“辨治疾病不能仅限于生病之脏,还应着眼于与疾...

  • 中医祛除湿浊治法治心身疾病

    中医祛除湿浊治法治心身疾病

    心身疾病是当今时代常见疾病,内伤导致湿浊阻滞者亦常见之。盖因情志过极,脏腑损伤,气机紊乱,三焦失调,水谷津液气化输布失常,致湿浊痰蕴、气血失调,促进心身疾病的发生发展。   以往中医对湿浊致病的认识与治疗,多侧重外感湿浊、内伤饮食为主,情志因素兼或述及。如《素问·气交变大论》载:“岁土太过,雨湿流行,肾水受邪,民病腹痛,清厥,意不乐,体重烦冤。” 《素问·奇病论》载:“有病口甘者……名曰脾瘅…&hel...

  • 主治风痰上扰所致之眩晕恶心 宁风定眩汤

    主治风痰上扰所致之眩晕恶心 宁风定眩汤

    李玉贤,男,1948年生,主任医师,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名中医、昌吉州中医药学会终身理事。从事中医临床工作40余年,长期临床一线工作中,理论联系临床实践,逐步形成独特的辨证思路及诊疗方法,在中医内科、妇科、儿科以及外科方面有较深的造诣。先后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编辑出版专著《草山堂医验录》1部,获国家专利1项。   组成:茯苓15克,泽泻15克,白蒺藜15克,白术9克,钩藤15克,半夏9克,陈皮6克,天麻9克,制首乌12克。   功效:散饮化痰,熄风止...

  • 沈绍功调肾法治疗中老年冠心病

    沈绍功调肾法治疗中老年冠心病

    恩师沈绍功是沈氏女科第19世传人,思敏而勤于笔耕,在继承中医药传统理论的同时,深入思考,辨治心血管系统疾病疗效卓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导致的心脏病,常常被称为“冠心病”。根据其发病特点中医学将它归属于“胸痹”“心痛”范畴。在冠心病的诊治方面,沈绍功提出速效止痛为标,以理气、活血、祛痰分治;长效补虚为本,辨气虚、阴虚二条。特别是对于中老年冠心病患者,沈绍功强...

  • 胸闷心痛惊悸怔忡冠心病 调律汤

    胸闷心痛惊悸怔忡冠心病 调律汤

    吴林鹏,主任医师,教授,第二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63年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现北京中医药大学),先后在北京中医学院、南阳市中心医院、南阳市中医院、南阳医专二附院等单位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工作。50多年来刻苦钻研,临证经验丰富。擅长内科、儿科疾病,尤在内科疑难杂症的诊治方面有独到见解。 组成:刺五加15克,当归10克,玄胡10克,酸枣仁15克,黄连10克,炙甘草15克。 功能:益气活血,宁心调律。 主治:气虚血瘀,心脉失养,胸闷心痛,惊悸...

  • 于睿基于“心主神明”理论妙用对药治疗睡眠障碍经验集萃

    于睿基于“心主神明”理论妙用对药治疗睡眠障碍经验集萃

    于睿教授现任辽宁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院长, 双 博士学位( 医学博士, 临床医学博士) , 博士研究生导 师, 主任医师。曾多次参加国家“十一五” 科技支撑计 划、 国家自然基金课题, 主持辽宁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 金项目、 辽宁省教育厅青年基金课题等十项课题研究, 并获得两项医学专利。在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论文 共 25 篇, 出版《中医临床实践指南》 等 8 部著作。在 近二十年的临床工作中, 积极提倡“古方今用” , 学贯 古今, 汇通中西, 临床经验丰富。近年来,...

  • 心功能不全是多种心脏疾病的常见结局

    心功能不全是多种心脏疾病的常见结局

    2020年夏秋交际,温度起伏较大,屋里的温度也是时热时冷,衣服也是穿穿脱脱。如果这种天气不慎着凉,出现咳嗽、咯痰等症状,可能会引起心脏病患者的心脏症状加重,如稍微活动一下,就感到胸闷、气短,晚上睡觉时都睡不踏实,腿也可能出现浮肿,身体会感到明显“虚弱”。这时去医院检查,医生可能会诊断为心功能不全,合并肺部感染,要住院治疗。 心功能不全是多种心脏疾病的常见结局。引起心功能不全的原因很多,包括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等。老年人各器官和功能逐渐老化且常合并心、肺...

  • 冠心病,胸痹心痛,参麦散合丹参饮加减

    冠心病,胸痹心痛,参麦散合丹参饮加减

    魏某某 男 73岁 退休老干 患者自述4年前因劳累后出现胸闷心悸甚则胸痛,在南华附一就诊,考虑为“冠心病”予以扩冠护心治疗,病情好转,自此常反复发作,每于劳后或情绪激动后加重休息后缓解。一周前患者因情绪激动后复发胸闷、心悸甚则胸痛经休息并含服硝酸甘油稍有好转,可是稍微活动后复发。为系统中西结合治疗故来我院,现仍见:胸痛、胸闷、憋气,心悸气促,痛则放射至肩背,常持续1-5分钟而自行缓解,神疲乏力,双下肢轻度水肿,夜寐欠佳,尿少,面色紫暗,唇发绀,稍咳,纳呆,余可。 查:舌紫暗,苔薄...

  • 女性绝经后冠心病 柴胡疏肝散

    女性绝经后冠心病 柴胡疏肝散

    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女性绝经后冠心病(气滞血瘀型)的临床观察 女性绝经后冠心病发病率及死亡率明显高于男性, 呈逐年上升趋势, 且存在住院时间长、死亡率高、并发症多、再住院率高等特点。究其原因, 可能与女性雌激素撤退相关, 研究显示, 高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 (TG) 是女性发生冠心病的危险因素[1,2]。此外, 女性抑郁/焦虑症发生率是男性的2倍, 心理因素和情绪因素成为其发生心肌梗死或心源性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中医认为, 女性绝经后冲任虚损, 肝失疏泄, 气机郁滞, 从而痹阻心脉, 此为其病因病机[3],...

  • 抑郁症 健脾养心处方

    抑郁症 健脾养心处方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王业龙   随着老龄化社会进程的加快,我国老年抑郁症患病率也在不断地增加。在老年人群中,抑郁症患病率约为9%~18%,该病患病率存在性别差异,一般女性高于男性。抑郁症属中医学郁证的范畴。   抑郁症的发病,与心、肝、脾、肾等脏腑功能失调有关。该病多为本虚标实,脏腑虚损,脑窍失养为虚;气、痰、瘀阻滞脑窍,神机失灵所致为实。主要表现为情绪抑郁,有焦虑、急躁不安、绝望无助、对外界事物丧失兴趣等症状。发病的原因主要为年老体弱、疾病缠身、正气亏虚、脏腑功能低下、情志不遂、社会活动日...

  • 心脾两虚型孤独症谱系障碍 治则方药

    心脾两虚型孤独症谱系障碍 治则方药

    赵某,男,3岁9月,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儿童。2021年01月26日初诊。诉发现叫名不应、目光交流差,伴言语简单1年余。2岁2月时发现叫名不应,目光不对视,不与同龄小朋友玩耍、语言简单、兴趣狭窄、行为刻板、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已学会的字词不再使用、出现原有的一定的交流能力减少、咿呀发声减少。2岁9月时确诊:孤独症谱系障碍。予以康复训练1年,患儿社交改善不明显,行为刻板固化。3岁9月时仍不与人交流,眼神游离、目光回避、叫名不应,对指令无反应、不能执行简单指令,兴趣狭窄(喜欢听儿歌)、独自玩玩具、玩法单一、行为刻板、动作...

  • 心静意定是一药 思无邪僻是一药 行宽心和是一药

    心静意定是一药 思无邪僻是一药 行宽心和是一药

    思无邪僻是一药,行宽心和是一药。心平气和是一药,心静意定是一药。《大藏经》中的这几句话,说的都是心在人生理中的重要作用和心理平衡与药物治疗的辩证关系,强调了心理疗法的独特功能。在这有限的几句话中,竟用了“无邪”“宽”“和”“平”“静”“定”等一连串的词来突出对心境的要求,足见作者心目中“心”及心理疗法的地位之高了。 关于心境在人的生理中的重...

  • 疏肝理气 舒心养性的食物 缓解紧张情绪

    疏肝理气 舒心养性的食物 缓解紧张情绪

    “菜花黄,痴子忙”本是坊间一句玩笑话,但在春天,即使是普通人也会出现肝气升发太过,情绪波动较大的情况。除了工作生活的压力、外界环境的影响外,很多时候是脏腑功能失调,肝气郁滞的表现。春季是风木所主,肝气易于生发太过或肝气郁滞。《黄帝内经》曰:“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少腹,令人善怒”。抑郁善怒多为肝脏功能失调的表现,以肝为主,也会影响到心、脾两脏。春季更要重视调节情志。 情志活动分属五脏,由心所主,但与肝的疏泄功能密切相关。中医认为肝在五行属木,具有类似树木之伸展、...

  • 顽固性失眠,心悸失眠,立乌菟汤一方

    顽固性失眠,心悸失眠,立乌菟汤一方

    失眠又称不寐,是以常常不能取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其临床证型颇多,李中梓提出:“不寐之故,大约有五:一曰气虚,一曰阴虚,一曰痰滞,一曰水停,一曰胃不好。”肝肾阴虚,虚火上扰是不寐的常见证型。肝肾亏虚,阴不制阳,虚火内生,上扰心神,即“精不凝思,而龙雷震动”变生诸症。是病肝肾之虚为本,虚火扰神为标。据病组方,遵从叶氏“滋下清上”治法,立乌菟汤一方,效果显着。 方药:蒸何首乌15g,菟丝子15g,桑葚子15g,桑叶10g,菊花10g...

  • 孤独症中医辨析证机 从心脾论治孤独症验案

    孤独症中医辨析证机 从心脾论治孤独症验案

    汪受传辨治孤独症心脾两虚证的经验 孤独症, 自1943年被首次描述以来, 70余年间人们对于本病的认识与研究成果丰硕, 但也充满争议与挑战[1,2]。本病是以社会交往与语言沟通障碍、兴趣范围狭窄、刻板重复的动作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综合征, 临床多3岁前起病。过去孤独症一直被认为是一种罕见疾病, 但自1980年来, 其发病率一直在持续上升。近年来国内外流行病学调查提示孤独症可能远比想象中更为普遍[3,4]。 中医古籍无此病名, 但有诸如“童昏、语迟、清狂、无慧、胎弱、视无情、目无情&r...

  • 失眠,心烦不寐,多梦易醒,养阴安神方加减

    失眠,心烦不寐,多梦易醒,养阴安神方加减

    余某,女,40岁。 2003 年10 月25 日初诊。失眠1 年余,时轻时重,近来加重,心烦不寐,心悸伴不时身热汗出,手足心热,口干口苦;望其体型偏瘦,面色暗红,舌体瘦薄,红而少苔,脉细数。中医辨证:失眠(阴虚阳亢型)。治法以滋阴安神为主,中药用自拟养阴安神方加减,药物有北沙参30g,麦冬10g,茯苓 15g,知母10g,夜交藤 30g,远志5g,桑椹子15g,炒枣仁10g,合欢皮15g,生牡蛎30g(先煎),炙甘草5g,用药过程中根据症状变化加减,每日1剂,复渣再煎分两2次,早晚服用。嘱患者定期来门诊复查并坚持...

  • 人格心理学是中医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格心理学是中医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格主要是指人所具有的与他人相区别的独特而稳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风格。人格是指一个整体的精神面貌,是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和比较稳定的心里特征的总和。 人格心理学是中医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医学对人格与健康关系的论述,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诸多篇章涉及人格与心身健康的内容,这是中医心理学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如阴阳五态人格类型学说认为:阴阳含量的多少影响着个体行为、心理、生理特征,并且能够影响到发病特点及治疗方式的选择。依据人的外貌特征、体质类型和心理与行为特征的不同,以阴阳为代码,认为有&ldqu...

  • 食欲不振强食则恶心 方选封髓丹加减

    食欲不振强食则恶心 方选封髓丹加减

    程某,女,73岁,2015年5月29日初诊。 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食欲不振,每餐仅食半碗粥,少量馒头,强食则恶心,乏力喜卧,口稍干,喜凉饮,畏热,大便干,小便正常。舌红,舌面见少量裂纹,苔少,脉弦细滑。近1年体重下降约15千克,当地医院也曾予助消化药、胃动力药及中药治疗效果差。既往高血压、糖尿病史,血压、血糖控制可。患者慕名至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张怀亮教授处求诊。 辨证为相火妄动,耗气伤阴,胃失濡润,治以降火滋阴,益气和胃,方选封髓丹加减...

  • 承认焦虑客观存在 学会调神养心

    承认焦虑客观存在 学会调神养心

    去年底,《2020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正式发布。《报告》指出,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工作压力都明显加大,国人心理行为异常和精神障碍人群逐渐增加,民众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根据《报告》,我国焦虑障碍的患病率为4.98%,抑郁症患病率达2.1%,两项数字相加接近7%。 中华中医药学会身心专业委员会常委、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客座教授王新本主任医师指出,随着公众对自我身心健康关注度的提高,“焦虑”已被视为社会流行病的标签,并成了夺人眼球的热词之一。其中一些焦虑...

  • 抑郁症补益心脾法 养血补肝法 甘润缓急法

    抑郁症补益心脾法 养血补肝法 甘润缓急法

    随着生活、工作节奏的不断增快,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抑郁症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抑郁症属于中医失眠、郁证、癫证和脏躁等病范畴,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兴趣减退,多愁善感,神疲乏力,睡眠障碍,腹胀纳呆,胸闷脘痞,甚至有自杀倾向等。多年来,笔者专注于中医分型辨治抑郁症方面的临床研究,收获颇丰,现将自己治疗抑郁症的十种方法总结如下。 补益心脾法 本法适用于心脾两虚、气血不足证,主要表现为郁郁不乐,兴趣减低,失眠多梦,头晕心悸,神疲乏力。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细弱。治以健脾养心,夑理阴阳,和中安神。笔者常用归脾...

  • 重视心理健康 搞好心理保健

    重视心理健康 搞好心理保健

    医 学心理专家认为,人的心理和生理是密切相 关的,不良情绪对生理健康的影响很大。 因 为不同的情绪状态会通过下丘脑、脑下垂体、植物 神经系统引起身体器官功能的变化, 这就是情绪 或者说心理因素可以致病的生理学基础。 一般情 况下,倘若一个人经常处于颓废、沮丧、愁闷的情 绪状态,那么他患诸多病症的几率就要比乐观、开 朗、愉悦者高得多。 因此,一个人要想健康长寿,除 了要注意身体锻炼、积极防病治病、加强饮食营养 调节外,还应重视心理保健。 而要搞好心理保健, 方法得当至关重要。 静心读书法 书是文化的沉淀和传递,是慰...

  • 身病与道 心病与道 由心病致身病与道

    身病与道 心病与道 由心病致身病与道

    基于庄子的医学哲学论心病、身病与道 中医哲学作为中国哲学的重要内容, 是以“阴阳五行”与“道”作为主体理论, 以“天人合一”与“知行合一”观为指导, 作为中国文化与医学的典范与西方主导建立的科学体系、西医学并立。轴心时代的庄子, 其思想内容也体现于医学上, 他主要以阴阳二气的对立统一及五行的相生相克理论来阐释病机;并持形神一体与统一的观点, 认为形神可互为因果产生疾病;“道”作为谐和万物...

  • 失眠,心因性失眠,临证经验验案举隅

    失眠,心因性失眠,临证经验验案举隅

    贾文魁治疗心因性失眠经验 心因性失眠指由冠心病造成的睡眠时间和/或质量不满足。目前,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剧,冠心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逐步上升。据报道,我国2013年冠心病死亡总人数为139.4万,较1990年冠心病死亡人数增加了90%[1]。研究表明,60~70岁冠心病住院患者中失眠发生率为69%[2],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失眠率高达89.9%[3]。 贾文魁教授为山西省名中医,山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生导师,从事临床及教学工作30余载,擅治内科诸疾,尤其在治疗失眠方面具有独到...

  • 心脾两虚型不寐病常见舌象特征探析

    心脾两虚型不寐病常见舌象特征探析

    不寐是指脏腑机能紊乱, 气血不足, 阴阳失调, 致使不能获得正常睡眠 [1] 。 心脾两虚型不寐病是不寐 病最常见的类型之一, 是临床常见病、 多发病, 一般 指心血不足, 脾气虚衰, 以心悸失眠、 食少便溏、 神疲 健忘等为主要表现 [2] 的一类病证。 笔者查阅、 分析了 大量的心脾两虚型不寐病相关资料, 结合自身临床 体会, 十分赞同庄欣等 [3] 对心脾两虚型不寐病的相关 论述, 认为心脾两虚型不寐病应包括心脾气血两虚 型、 心脾气虚型、 心脾阳虚型和心脾气阴两虚型, 并 对上属各型舌象特征进行探讨。 正...

  • 便秘小便多失眠 理法方药是中医治病的核心

    便秘小便多失眠 理法方药是中医治病的核心

    患者,女,45岁。初诊2018年7月3日,患者诉便秘、小便多、失眠10余年。刻下见精神一般,胃纳尚可,面色缺少血色,平素怕冷,容易口渴,上楼时腰腿乏力,失眠,整个晚上都难以入眠,除了非常疲倦时,才能入睡。长期便秘,小腹闷闷不适,淡红舌,薄白水润苔,脉象无异常。平素月经提前,有血块,时月经痛。 病机分析:理法方药是中医治病的核心,唯识证无误,与选方恰当,方可愈病。关于患者“小便多,口渴”,《伤寒论》里有五苓散“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还有猪...

  • 夏季在饮食调养“心无忧”入睡方

    夏季在饮食调养“心无忧”入睡方

    进入小满节气后,我国大部分地区夏意渐浓。家在福建省福州市的黄明敏(化名)总是出现“睡不好”的症状,天还没亮就醒,有时半夜醒来的次数超过两三回,导致整天精神不振、昏昏欲睡。我国自古就意识到睡眠的重要性,中医养生名著《养生三要》中说:“安寝乃人生最乐。”前贤有言:“眠食二者,为养生之要务”“能眠者,能食者,能长生。”意思是说,人体通过睡眠能够消除机体疲劳,养蓄精神,从而达到防病治病、强身益寿的目的。那么进入夏季睡眠不好怎么办...

  • 薛莉治疗肝火扰心型不寐临床经验

    薛莉治疗肝火扰心型不寐临床经验

    不寐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影响人们的正常工作、学习和生活[1]。中医认为,不寐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又称为“不得卧”“目不瞑”等。肝火扰心型不寐是由于肝郁化火、上扰心神所致,其症状除失眠多梦外,还伴有头晕头胀、目赤耳鸣、口干而苦、不思饮食、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脉弦数等,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现代医学中,肝火扰心型不寐的临床识别需要结合病史、体格检查及...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