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心 第240页

心 第240页

  • 古药良方治心病

    古药良方治心病

    我国唐代高僧天际大师 (即希迁和尚,民间又称为石头和尚) 曾撰拟过一则“天际大师心药方”,其方罗列“济世良药”十味。此方读后令人脑醒目清,并于身心健康颇有裨益。方曰: “好肚肠一条,慈悲心一片,温柔半两,道理三分,信行要紧,中直一块、孝顺十分,老实一个,阴阳全用,方便不拘多少。”使用方法如下:将上药于宽心锅里炒,不要焦,不要燥,祛火性三分,于平等盆内研碎,三思为末,六菠萝蜜为丸,如菩提子大,每日进三服用,和气汤送下。果能依此服之,无病不瘥。用药...

  • 陈国权治痉病 清心益肺健脾

    陈国权治痉病 清心益肺健脾

      编者按:湖北中医药大学陈国权教授行医40余年,善用经方时方辨治疑难杂症。其学生湖北中医药大学2009级秦丽跟师学习之余,总结其治疗痉证验案4则,本版将分4部分刊出。     刘某某,女,4岁。2010年4月24日初诊。诉抽动20余天。患者4月初即上半身抽耸,如呛逆状,就诊时即可见右肩前耸。平时出汗多,纳少,尿黄,夜晚喜俯卧。诊见脉细,舌红尖尤甚,苔白。证属心经热盛,脾虚有湿。治宜清心益肺,健脾除湿。方投导赤散合甘麦大枣汤加味:生地15g,木通10g,甘草梢8g,竹叶10g,生甘草15g,浮小麦5g,大枣...

  • 半夏泻心汤治疗内伤病

    半夏泻心汤治疗内伤病

      清代医家柯韵伯在《伤寒来苏集》中指出:“痞因寒热之气互结而成,用黄连、干姜之大寒大热者,为之两解。”考寒、热二邪皆为无形之邪,必赖有形之邪始可互结。有形之邪为何?   清代医家张秉成在《成方便读》中指出:“夫痞之为病,皆由表邪乘虚陷里,与胸中素有之湿浊交相互结所致……然邪既互结于胸次,必郁而为热,所谓痞坚之处,必有伏阳……”论中所说仍拘于外感,实符合内伤痞证之成因,即在中焦虚(寒)的基础上湿浊化热,壅滞成痞。...

  • 治胆石症 鞘膜积液 肩周炎 心绞痛

    治胆石症 鞘膜积液 肩周炎 心绞痛

    治胆石症验方 柴胡15克,香附15克,枳壳12克,厚朴12克,半夏10克,金钱草 30克,茵陈15克,鸡内金15克,白芍20克,郁金12克,大黄(后下) 12克。此方有疏肝理气、利胆排石功效。适用于胆石症,B超显示胆结石直径小于1厘米者,症见右胁下隐痛或剧痛,伴腹胀、嗳气,或大便溏薄,食欲不振者。 治鞘膜积液 萹蓄30克,薏苡仁30克,水煎服,每日1剂,10天为1个疗程。 治肩周炎 当归、丹参、透骨草、生地、生黄芪各30克,桂枝、羌活、白芍、桑枝各15克,木瓜、生姜各10克,大枣5枚。水煎服,每日1剂,一般4~5...

  • 治牙齿松动 心律失常 结膜炎 方

    治牙齿松动 心律失常 结膜炎 方

    治牙齿松动方 熟地24克,山萸肉12克,山药12克,菟丝子15克,牛膝20克,龟板胶10克,鹿角胶12克,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10天为一疗程。 治心律失常 当归、桑枝、红参、龙眼肉各10克,丹参、炒枣仁各15克,川芎、红花、远志、龙骨、地龙、菟丝子、夜交藤、石决明、刺猬皮各5克,朱砂2克。共研细末,每次3克,每日3次,30天为1个疗程。 治急性结膜炎 川芎3克,当归尾3克,白芍药3克,生地黄3克,黄连3克,黄芩3克,栀子3克,石膏3克,连翘3克,防风3克,荆芥3克,薄荷3克,羌活3克,蔓荆子3克,菊花3克,...

  • 麝香保心丸:国家中药保密品种

    麝香保心丸:国家中药保密品种

      中药保密品种是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科学技术保密规定》等有关法规,已列入国家秘密技术项目的中药品种。保护形式主要有:国家保密保护、商标保护、中药品种保护、专利保护、商业秘密保护、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及新药保护等。而国家保密为目前国内最高保护等级,麝香保心丸即受该等级保护。   麝香保心丸源于宋代名方“苏合香丸”,按照君臣左使的组方原理和芳香温通治则,经药理药效及临床试验创新组方,并采用独特的微粒丸制剂工艺研制而成,是防治冠心病的经典中成药,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长期...

  • 介绍几则穿心莲入药验方

    介绍几则穿心莲入药验方

    穿心莲又名一见喜、苦胆草、四方草等,其主要作用是清热解毒、凉血消肿,又兼透表,故可用于一切热毒之症。传统用于感冒发热、咽喉肿痛、咳嗽、泄泻痢疾、毒蚊咬伤等。现代医学研究证实,穿心莲煎剂对钩端螺旋体、肺炎球菌、甲链球菌及卡他球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本品多服可引起呕吐、恶心、食欲不振,对此药过敏者忌服。以下介绍几则穿心莲入药验方: 治风热感冒:穿心莲适量研末,每次3克,每日3次,开水送服,适用于风热感冒发热。 治痢疾:穿心莲15克,陈皮10克,水煎取汁100毫升,分早晚各服1次,每日1剂。 治痈疖:穿心莲粉加凡士...

  • 手足心热中医调理

    手足心热中医调理

    很多人常有这样的感觉,手心经常发烫;有的人还有夏季手心热,冬季反而手心冷的特点;还有一些人手心、脚心都感觉热,甚至心里老是烦烦的,容易发脾气。在中医学中,这叫“五心烦热?,多见于阴虚、血虚和食积。前二者多发于女性,后者多为儿童。 阴虚所致手心热多见于肾阴不足,或肝肾阴虚。表现为腰膝酸软、手足心热、咽干口燥、舌质红少津,严重者可出现性机能虚性亢奋。这样的患者可选用知柏地黄丸、六味地黄丸这一类滋阴清热的药物。 血虚所致手心热,多见于年轻女性,多伴有痛经。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夏天手心热、冬天反倒手脚冰凉。这类患者...

  • “补心活血酒”验方

    “补心活血酒”验方

    处方 丹参70克,人参30 克,三七20克,黄芪80克,红高梁500克,糯米800克,酒曲适量。 制作 诸药水煎弃渣,取药汁500~600毫升;高梁、糯米淘洗干净,水浸泡5小时,蒸熟候冷,置酒坛中,加入药汁、酒曲(研细末)搅匀,置保温处令其发酵,1~5天闻有酒味即可饮用。 用法 1日2次,1次50毫升,温服。 功效 补心气,化瘀血。 说明 本方名为“补心活血酒”,方中黄芪、丹参具有扩张冠状动脉、增加血流量作用;三七具有明显增加冠状动脉流量,降低冠状动脉阻力,降低心肌耗氧量作用;人参能增强机体...

  • 浅谈小柴胡汤与半夏泻心汤方证

    浅谈小柴胡汤与半夏泻心汤方证

      临床见习日久,小柴胡汤与半夏泻心汤俱为多见,二方皆属和剂,组成类似,煎法一致。今试对二方及其之间的联系谈一下自己的认识。   “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伤寒论》97条对小柴胡汤的病机进行了详尽的论述,即气血不足,正虚邪入,结于胁下。结者,郁也。胁下者,肝与肺也。肝肺气郁,故胸胁苦满,神情默默。脏腑相连,故不欲食,其痛必下而兼呕。设若此时无寒热证,愚意非特小柴胡汤可予,逍遥散亦可予。则气郁可解,气血亦得补。惟其有寒热证,故入柴胡半斤清热散邪,黄芩降肺清郁火而除...

  • 充血性心力衰竭中医治法略述

    充血性心力衰竭中医治法略述

    充血性心力衰竭(以下简称心衰)是一种复杂的临床证候群,是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根据其症状特点,当属中医学惊悸、怔忡、喘证、水肿、心痹等范畴。其病因病机是虚实夹杂、本虚标实。本虚主要是气阳亏虚,还涉及阴伤,蛀器以心为主,还与肾、脾,肺相关;标实主要是血瘀,痰饮和水湿为患。针对以上病因病机,其相应治法有以下几种:益气活血法 心衰主要病机为气滞血瘀,治宜益气活血,此法也是目前治疗心衰最为常用的治法。方选桃红四物汤为基本方加减。 益心气,养心法 心主血脉,心气充沛才能维持正常的心力,心率和心律。气虚日久必损及阴,或长期治疗...

  • 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痞证

    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痞证

      李某,男,27岁。2011年7月25日来诊。因“双下肢浮肿2月余”入院,既往外院明确诊断“肾病综合征(肾小球微小病变)”,已予激素及免疫抑制剂规律治疗等,效果不显,现症见:双下肢浮肿,以踝关节以下为甚,腰酸乏力,偶有咳嗽,无痰,腹胀纳呆,尿少色黄,尿量约每天400mL,解黄色稀溏便,日行3~5次,夜寐欠佳,夜寐时,口吐清水痰涎颇多,约每夜300mL。舌质红,苔薄白,脉细数。证属寒热互结,中焦气机升降失司,痞胀不通。治以寒热平调,消痞散结,健脾渗湿。予半夏泻心汤...

  • “定心丸”的由来

    “定心丸”的由来

    “定心丸”为明代军中的必备之药。明朝茅元仪所辑《武备志》中记载的“定心丸”配方为: “木香、硼砂、焰硝、甘草、沉香、雄黄、辰砂各等分,母丁香减半。”将这几味药合炼为丸,其功效可抗菌防腐、止痛消毒、安心定神,故起名为“定心丸”。 在古代,战争用的是冷兵器,相当残酷,一场激战下来,伤员很多,其痛苦难以言表,那些生死搏斗的场景,亦足使伤员们心有余悸。因此,要治好战伤,首先要恢复伤员心神的安定,故军中专门配制了用于安定心神的丸...

    秘方方剂 2024-03-07 15 0 定心丸
  • 历经千年的临床检验方药 半夏泻心汤

    历经千年的临床检验方药 半夏泻心汤

      张仲景《伤寒论》为治疗脾胃病提供了众多良方,这些方药历经千年的临床检验,疗效卓著,有很高的临床价值,至今仍被广泛应用。   《易经》泰否二卦和脾胃病   坤上,象征地,乾下,象征天,地天泰卦,上坤下乾。地在天上,乃天地相交,乾坤相互之象,上下相当,内外相得,升降相调,刚柔相济。   乾上,象征天,坤下,象征地,天地否卦,与泰卦相反,系阳气上升,阴气下降,天地不交,万物不通,所以否卦表明的否塞,仅守着表面的规矩,其实已经与大道相悖。   由上述否泰二卦的象辞我们可以看到:否卦是乾上坤下,处在这...

  • 泻心汤是伊尹创制

    泻心汤是伊尹创制

      说到泻心汤,人们不一定熟悉。若说到三黄片,很多人都知道它的功效。感觉“上火”时,会去药店买它来服用。很多人不知道,三黄片的前身就是泻心汤。到现在为止,已经用了上千年了。   据说,泻心汤是伊尹创制。伊尹是商朝大臣,也是大才子,多才多艺,政治、军事、厨艺、医学,样样精通。有记载说,他活到了一百多岁才去世,《汤液经法》便是伊尹所撰。所以,有人把伊尹喻为中医汤剂创始人。关于泻心汤的功效,有很多传说。   医生也是肉长的,吃五谷也会生百病。明代有一位叫卢复的名医,医术高明,治疗好了不...

  • 炙甘草汤:调和心脏阴阳的和方

    炙甘草汤:调和心脏阴阳的和方

      前面我们讲过调和太阳少阳的和方、调和肝胆的和方、调和脾胃的和方,这里我们再讲一个调和心脏阴阳的和方——炙甘草汤。   治疗心律不齐的良方   当前,心血管疾病是危害患者身体健康的主要杀手之一,其发病率越来越高。而各种心脏病,都会导致心律不齐,甚至还有相当一部分心律不齐的病人,根本找不到发病的原因,因心脏出现间歇,或心动过速,患者会有明显的心慌、胸闷,甚至坐卧不宁。从中医的角度认识,慢性心律不齐的病人既有心脏阳气的不足,也有心脏阴血的不足,往往表现为心的阴阳两虚证。《伤寒论》有...

  • 主治心火妄动气阴两虚清心莲子饮

    主治心火妄动气阴两虚清心莲子饮

      清心莲子饮源自于《太平惠民合剂局方》,组成为:黄芩、麦门冬、地骨皮、车前子、甘草(炙)、石莲肉、茯苓、黄芪、人参。发热加柴胡、薄荷煎。经后世许多医家广泛应用至今,笔者导师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张佩青教授继承国医大师、中医肾病专家张琪教授应用本方的经验,临床常用本方,疗效满意,总结如下。   主治本方主治心火妄动,气阴两虚,湿热下注,遗精白浊,妇人带下赤白;肺肾亏虚,心火刑金,口舌干燥,渐成消渴,睡卧不安,四肢倦怠,病后气不收敛,阳浮于外,五心烦热之证。如《本草纲目》:“昔人治心肾不交,劳伤白浊,...

  • 千古名方 半夏泻心汤

    千古名方 半夏泻心汤

      某留学男青年,暑期从澳洲返乡。因经常胃痛泛酸而求治于余。其人面白体瘦,唇红舌红。按之心下痞,进食或空腹时常常隐痛不适,甚至泛酸,常腹泻。其母甚忧,我安慰曰:不必担心,调理一下吧。遂书半夏泻心汤原方。   一周后来电话,云症状已去大半。因近返校,便嘱养生堂按原方制成颗粒以便于携带。其母后又云其儿胃病一直未作。   此病本不奇,此方亦熟知,但能用原方治疗胃病者却不多。大多自拟一大方,其中有辛香药一队,草头药几把,虫类药几样,矿物药一堆,谓其方能消炎、止痛、制酸、抗变。效果不能说没有,但总不如半夏泻心汤来...

  • 半夏泻心汤 恢复中焦升降失常之功效

    半夏泻心汤 恢复中焦升降失常之功效

    半夏泻心汤首载于《伤寒论》,为治少阳误下伤中致心下痞满之证而设,有止呕逆,除痞满,恢复中焦升降失常之功效。 少阳证宜和解,医反下之,致使邪热内陷,寒热之邪错杂于中,损伤脾胃。脾胃升降失职,而现或呕或利,心下痞满而不痛的证候。故药用半夏降逆止呕,黄芩、黄连苦寒泄热,干姜伍以半夏辛开散结,辛温止呕;人参、甘草、大枣甘温补益脾胃,以助健运。方为辛开苦降,寒温互用,阴阳并调之剂。 清代医家叶天士,在治疗暑温、湿温、疟、噤口痢等多种病证中,灵活地运用了半夏泻心汤,立法、药味、剂量变化多有创意。尔后,吴鞠通得叶氏之精妙...

  • 心肌梗死中药验方

    心肌梗死中药验方

    【出处】张伯臾方 【辨证】气阴两虚,心阳不足,血瘀痰滞。 【治法】益气温阳,养阴活血。 【方名】养心汤。 【组成】朝鲜白参12克(另煎冲),山萸肉12克,瓜蒌12克,熟附片6克(先煎),薤白6克,红花6克,麦冬18克,当归18克,半夏9克,黄连3克,生川军9克(后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 老药新用话速效救心丸

    老药新用话速效救心丸

    速效救心丸由川芎、冰片等名贵中药组方,有行气活血,祛瘀止痛之功,本品能镇静止痛,改善微循环,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减轻心脏负荷,改善心肌缺血,增加冠脉血流量,缓解心绞痛的作用。具有服用剂量小,起效快,疗效高的特点。原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具有能媲美西药硝酸甘油的急救功效。 治疗癌痛 中度痛含服速效救心丸10粒,重度痛含服速效救心丸15粒,均冲服三七粉l克,每天3次,3天后每日服1次,共7天。 治疗痛经 用速效救心丸对痛经患者进行治疗,每次2-5粒,30分钟后即可显效止痛。一般1次见效,3次即治愈。 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

    秘方方剂 2024-03-07 13 0
  • 李翰卿 善用小方治大病匠心独具

    李翰卿 善用小方治大病匠心独具

      李翰卿(1892年—1972年),新中国成立前就被誉为山西四大名医之一;1957年被任命为山西省中国医学研究所第一任所长。他擅用经方却又不泥于经方,强调守常达变。强调诊断按四诊八纲进行综合分析,遇疑难重症首重分析夹杂,务求辨证精确。且善用小方治大病,匠心独具。   明析夹杂 比例用药   李翰卿认为,疑难疾病即慢性、危重、难治性疾病,难治在虚实寒热证夹杂。如寒中夹热、热中带寒、虚中夹实、实中带虚,还有上焦热而下焦寒、此脏实而彼脏虚等,都需要特别注意。   他常说,一般慢性病、危重病夹...

  • 防治肺心病中药方

    防治肺心病中药方

    肺心病是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简称,是由于慢性肺部疾病引起右心衰竭,也就是它的病根在于肺,恶果却连累于心。冬季气候寒冷,是肺心病容易复发或病情加重的季节,因此,肺心病患者做好保健,对安全过冬就显得尤为重要。 防止上呼吸道感染肺心病急性发作多因上呼吸道感染而诱发。因此,凡有肺心病或慢性支气管炎的病人,都应严防上呼吸道感染。平时要加强锻炼,多到户外空气新鲜的环境中做呼吸运动,增加肺活量,增强机体免疫力;注意御寒,防冷空气刺激;出现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时,应及早合理应用抗生素,并做到及时、联合、足量、足疗程。 中药验方:黄芪90...

  • 左金丸出自《丹溪心法》

    左金丸出自《丹溪心法》

      左金丸出自《丹溪心法》。   《丹溪心法·火》:“左金丸,治肝火。一名回令丸。黄连六两(一本作芩)、吴茱萸一两或半两。上为末,水丸或蒸饼丸,白汤下五十丸。”   左金丸,原书谓其“治肝火”,后世方书也多将其列为清泻肝火的代表方,如《古今名医方论》、《医方集解》等。《丹溪心法·胁痛》中也再次提到:“有火盛者,当伐肝木,左金丸治肝火。”   但,对于临床医生来说,必须思考:左金丸治肝火,为什么主用大量...

  • 炙甘草汤治心肌炎 早搏 病窦综合征

    炙甘草汤治心肌炎 早搏 病窦综合征

    病窦综合征 患者,女, 19岁,1990年11月24日初诊。9年前患过病窦,经西医治疗获愈,近日劳累而复发,心悸,失眠,气促乏力,头晕目眩,查体:心率每分钟56次,心律不整。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动过缓,窦房传导阻滞。面色萎黄无华,四肢不温,畏寒,自汗,便溏,舌体胖大,舌质淡,苔白腻,脉象沉滑迟。西医诊断为病窦综合征。中医辨证为心阳虚弱,脾虚湿困。治宜温阳益气,活血化瘀,佐以健脾利湿。方用:附子、阿胶、肉桂各10克,炙甘草、人参、麦冬、桂枝、生地、当归各15克,川芎、黄芪、炒薏苡仁各25克,苍术20克,补骨脂、石菖蒲...

  • 详解大黄黄连泻心汤

    详解大黄黄连泻心汤

      《伤寒论》还有一个清热的方子非常实用,叫“大黄黄连泻心汤”,由大黄、黄连两味药物组成。   “泻心”就是泻胃,就是清泻胃热。这个方子本是治疗胃中因为有热而发堵,吃了饭以后食物不往下走,堵得难受,还可见到烧心、吐酸水。特别是黄连,清胃热的效果较优,经常堵胀、烧心、嘈杂、泛酸的人,用黄连配上一点吴茱萸,一吃就好。这两个药物配伍在一起叫左金丸,是治疗胃溃疡、胃炎的常用药,平常有上述胃病的人,自己即可以开上一些吃,两个药的比例是黄连6份,吴茱萸1份,实际运用中可使...

  • 鼻饲服药解痰蒙心包

    鼻饲服药解痰蒙心包

      王某某,女,20岁,2007年8月4日患病,初起头痛发热而兼呕逆,四天之后,神志昏蒙,送某医院治疗三天,患者仍昏迷不醒。余应邀请,前往诊视。见患者口噤不语,饮食不进,目不能视,体不能动,身热不甚,大小便失禁,脉滑。以镊子撬开病人牙关,但见患者满口涎沫,舌上遍布黄白相兼之厚腻苔。   此属痰浊蒙蔽心包之证。然痰蒙心包,每见神志时清时昧,而此病见一昧而不清,诚重症也。乃用豁痰开窍之法,拟《温病全书》菖蒲郁金汤加减。   配方:石菖蒲、竹沥各30克,郁金、滑石、薏苡仁各15克,山栀子、连翘、牛蒡子、菊花、...

  • 毛德西教授对半夏泻心汤体验颇深

    毛德西教授对半夏泻心汤体验颇深

      半夏泻心汤(由半夏、黄芩、干姜、人参、灸甘草、黄连、大枣组成)是《伤寒论》中最为常用的经方之一,河南省中医院毛德西教授对半夏泻心汤体验颇深,运用娴熟,经对近年来门诊病历统计,在治疗消化系疾病中,半夏泻心汤应用率有三分之一多。   他根据《伤寒论》有关条文,并结合诊治实践,总结出半夏泻心汤应用指征十六字:胸脘痞满,纳呆气逆,苔腻舌红,脉象弦滑。具体症状为:上腹部不适,或痞满,隐痛;或呃逆,嗳气,或泛酸,烧心;舌苔腻,或白腻,或黄腻,舌质暗红;脉象弦滑,或有数象。常用于慢性胃炎、食道炎、胆汁反流性胃炎、慢性...

  • 半夏泻心汤的现代医学解读

    半夏泻心汤的现代医学解读

      半夏泻心汤出自《伤寒论》,有半夏、黄连、黄芩、甘草、干姜、人参组成。全方寒热互用以调阴阳,苦辛并举以复升降,补泻兼顾以调虚实,为治疗寒热互结之心下痞经方。现试图从多角度、多效性方面解读该方,探求其作用本质。   半夏泻心汤的现代医学解读   现代研究表明,半夏具有镇咳、抑制腺体分泌、镇吐、抑制胰蛋白酶、抗癌、调节免疫及调节神经兴奋性等作用,并通过调节免疫而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黄连、黄芩作为清热解毒的代表药物,其可通过抑制人工三肽激发白细胞内钙离子升高,促进细胞内环磷酸腺苷水平提高,进而影响白细胞多种...

  • 天王补心丹许多新用途

    天王补心丹许多新用途

    天王补心丹是常用中成药。此方由生地、人参、元参、天冬、麦冬、丹参、当归、党参、茯苓、石菖蒲、远志、五味子、酸枣仁、柏子仁、朱砂及桔梗共16味中药组成,具有补心安神、滋阴养血的功效。适用于治疗心肾不足、阴亏血少所致的虚烦心悸、睡眠不安、精神衰疲、梦遗健忘、不耐思虑、大便干结或口舌生疮等病症。近年来,经临床实验与研究证实,本品还有许多新用途。现介绍如下: 1.可用于治疗阳痿。用天王补心丹治疗阳痿的服药方法是:每次服2丸(18 克),早晚各服1次,用温开水送下。20 天为1个疗程,连续服至症状消失后停药。经临床观察,用...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