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石症
-
大柴胡汤治疗少阳、阳明合病。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呕不止,郁郁微烦,脘腹痞硬或满痛。大便不解或协热下利,舌苔黄,脉弦有力。现用于急性胰腺炎、急性胆囊炎、胆石症见上述证候者。太阳病,过经10余日,反二三下之,后4-5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汤,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伤寒10余日,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者;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中痞硬,呕吐而下利者。按之心下满痛者。若有热实,得汗不解,腹满痛烦躁,欲谬语者。疟,寒热呕逆,脉弦小紧,间日频日,发作无时;及伤寒热在里,腹满谵语,烦渴,大小便涩。伤寒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大柴胡汤的秘方制作方法,大柴胡汤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少阳、阳明合病。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呕不止,郁郁微烦,脘腹痞硬或满痛。大便不解或协热下利,舌苔黄,脉弦有力。现用于急性胰腺炎、急性胆囊炎、胆石症见上述证候者。太阳病,过经10余日,反二三下之,后4-5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汤,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伤寒10余日,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者;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中痞硬,呕吐而下利者。按之心下满痛者。若有热实,得汗不解,腹满痛烦躁,欲谬语者。疟,寒热呕逆,脉弦小紧,间日频日,发作无时;及...
-
我以九味木香散治疗胆囊炎及胆石症160例全部有效
主治:木香、柴胡、黄芩、红花各15克,大黄、枳壳、郁金、芒硝各10克,半夏5克。以上诸药研为细粉,过筛混匀,每次5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 疗效:治疗胆囊炎60例,胆石症100例,治愈率均达到95%,总有效率100%。 百姓验证:江苏响水县灌东小区蒯本贵,男,67岁,主治医师。他来信说:"滨海县通榆镇蒯某,女,43岁,经县地区医院诊断为胆结石、胆囊炎。多方治疗效果不佳,医院要为她手术治疗,因经济困难,本人未同意。后来用本条偏方试治,服药40天便感到疼痛消失,经医院检查结石没有了,一下子就节省药费、手术...
-
口服丙谷胺治胆石症安全可靠效果好
丙谷胺是一种胃泌素和胆囊收缩素的受体拮抗剂,20多年来只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和慢性胃炎。最近有人发现,丙谷胺还具有强烈的促进鼠和人但汁分泌作用。因此,国内有人把它试用于治疗胆石症,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据有关临床资料介绍,丙谷胺治疗胆总管结石、肝内胆管结石、胆囊结石总有效率约80%,其中症状完全消失、B超复查不再发现结石者约占40%。假如在口服丙谷胺的同时,适当加服硫酸镁以增强利胆作用,则总有效率可提高到95%以上。由此看来,丙谷胺口服治疗胆石症的效果是令人鼓舞的。 丙谷胺的利胆作用,主要是通过胆小管主...
-
常吃核桃彻底治好了胆石症
我从1986年起经常感到腹部隐痛、胸闷,并伴有恶心、呕吐、寒战、发热等症状,经医院诊断为胆石症、胆囊息肉。经过一年治疗后,虽然病情暂时得到控制,但无法治愈,而且要严格忌食,弄得我精神萎靡不振。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从一篇文章中了解到核桃有排石功效,就试着吃核桃,平均每天吃4颗大核桃或10颗小核桃(又称山核桃),天天坚持,从不间断。 吃了3个月后,腹痛减轻了,半年后则感觉不到隐痛了,腹胀、呕吐的症状也不再出现。后来我到医院作B超复查,胆囊息肉和胆结石消失了。 服食核桃无副作用,但年纪大、体质差、消化吸收功能弱...
-
我用排石汤加减治胆石症200多例效果佳
胆结石,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之一,特别是近年来,多以中医为主治疗效果较佳。 胆结石分为胆囊型和胆管型,诊断除病人主诉和体征之外,主要依B超检查所见而确认。我曾用排石汤加减治疗200多例,收到了满意效果。 配方及用法:金钱草30克,生大黄5克,木香15克,郁金20克。肋痛重者加白芍25克;腹胀者加枳壳15克,砂仁10克;伴有胆囊炎发烧者加黄柏15克,黄芩15克;食欲不振者加鸡内金15克,焦楂15克。每日1剂,水煎服。在服药期间,每天加食动物蛋白(猪蹄、牛蹄、羊蹄、肉皮和鸡蛋)50克,以增加胆汁分泌和胆...
-
胆石症胆囊炎验方治疗
加味大柴胡汤药物组成:柴胡15克、大黄5-10克、枳实15克、黄芩15克、半夏15克、白芍20克、郁金15丸、姜黄15克、川楝15克、元胡15克、川芎15克、桃仁15克、甘草10克、生姜5片、大枣5枚,水煎2遍,取汁300-400毫升,分早晚2次空腹服。忌酒、油腻、辛辣食物。加减:若为胆结石或胆囊炎合并胆结石,则用上方加金钱萆20克、鸡内金20克、石苇50克、威灵仙50克、海金砂20克(包煎);若伴恶心、呕吐、纳呆加藿香15克、竹茹15克;若伴脾虚之证,如乏力、气短、纳呆、腹胀、便溏,去大黄,加党参20克、茯苓2...
-
胆石症、胆囊炎中药验方
胆囊炎、胆石症:即胆囊及胆管的炎症、结石。为急腹症之一。多因情志忧郁,饮食失节,过食油腻,或蛔虫上扰,致使肝胆气郁,湿热蕴结而成。证见右侧脘胁部隐痛,胀闷走窜,痛牵肩背,恶心呕吐;甚则恶寒发烧,口苦咽干,大便秘结,小便少赤,面目俱黄;或右上腹部有包块,或能触及,大小不一,触痛拒按。若热入营血,则有高热神昏、瘀斑衄血、舌绛苦燥;如邪热内陷可致四肢厥冷,脉微欲绝,出现亡阴亡阳之危候。 处方与用法:白术 12克,生黄芪12克,陈皮6克,厚朴6克,桂枝5克,柴胡3克,麦冬6克, 白芍30 克,生姜10克.炙甘苹 20克,延...
-
三款中药排石汤 治胆石症
利胆排石汤 取柴胡、黄芩、五灵脂、三棱、大黄、黄连、赤芍、白芍、元明粉(冲服)各10克,木香、枳实各15克,金钱草50克,海金沙20克。将上述药物用水煎煮后去渣取汁,每日服一剂,分3次在饭后服用。连续用药15天为一疗程(用药一个疗程后应停药3~5天),一般用药两个疗程即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柴胡具有疏肝理气的功效;木香、郁金具有行气止痛的功效;三棱、赤芍、白芍、五灵脂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枳实具有消痞散结的功效;大黄、黄连、黄芩、元明粉具有泻热通腑的功效;金钱草、海金沙具有利胆排石的功效。诸药共奏疏肝理气、...
-
综合疗法治疗胆石症
张某,男,27岁。11月8日就诊。自述慢性胆囊炎多年,近20天右上腹痛加剧,间歇性发作,夜间甚,严重时腹痛向右肩背部放射。11月7日于某医院做腹部B超检查,示:0.6x0.8毫米,结石并胆囊炎性改变。诊断为:胆囊炎并胆囊小结石,伴轻度脂肪肝。来诊时,右上腹痛,胃部有堵塞感,进食后加重。舌质紫黯,苔白腻略黄,有裂纹,脉弦迟。中医诊断为:胁痛。证属:肝郁气滞、湿瘀内阻。治宜疏肝解郁、通腑泄热、行气祛湿化瘀。大柴胡汤化裁,药用柴胡10克,黄芩20克,半夏15克,枳实15克,大黄10克,白芍25克,郁金15克,甘草10克,...
-
处方治胆囊炎和伴胆石症泥沙状者
处方:柴胡10克,青皮10克,陈皮10克,法夏10克,黄芩15克,蒲公英20克,元胡10克,郁金10克,鸡内金15克,海金砂20克,赤芍20克,大黄6克(后下),枳实15克,甘草6克,党参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连服10剂为1疗程,一般用药2~3个疗程可临床治愈。 说明:本方疏肝利胆,清热解毒,消食化积。适用于胆囊炎和伴胆石症泥沙状者。此方是湖北省麻城市医院已故名老中医占茂怡的经验方,笔者曾用此方治疗观察21例胆囊炎、胆石症患者,减轻症状效果明显,使用2个以上疗程有效率可达95%以上。...
-
胆石症,两侧胁肋疼痛,治则处方
胆石症属胁痛范畴,痛位虽在肝胆,但发病过程中与脾胃密切相关。肝郁不舒,横逆犯胃致胃失和降,饮食不节损伤脾胃,土运不节,又可使肝胆失疏,导致胆中精汁变性,通降失调。表现为一侧或两侧胁肋疼痛,B超显示胆囊增大,囊壁增厚欠光滑,胆囊内泥沙样结石,胆总管轻度扩张。 治则:疏肝利胆,健运脾胃。 处方:柴胡、木香、炒枳壳、当归各10g;郁金、茯苓、白术、白芍各12g;威灵仙、黄芪、党参各15g;鸡内金20g。 加减:阴虚津伤加生地12g;瘀滞加三棱12g;食欲不振加炒麦芽、炒谷芽各30g;黄疸加茵...
-
治胆石症 化浊解毒法 攻坚散结法 柔肝健脾法
胆结石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易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反复发作,胆结石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中医认为胆结石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手法有多种方式,在胆结石发病的不同阶段,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治疗,并且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联合治疗,以提高疗效。李佃贵长于胆石症、慢性胆囊炎的治疗。李佃贵认为胆石症病程较长,病机错综复杂,很难以一方一法取效,必须谨守病机,治疗上顺应、恢复胆的生理特性,利胆排石,多法并用,方可取效。现将李佃贵治疗胆石症经验归为以下6法。 化浊解毒法 传统观点认为,胆石症属&ldquo...
-
胆石症的中医辨证用方
胆石症是指胆道系统(胆 管、胆囊)内自发性结石形成的 疾病。其临床表现取决于结石是 否引起胆道梗阻及梗阻的部位、 程度和是否合并感染。以右上腹 胀满隐痛或阵发绞痛.痛引肩 背,或发热、黄疸等为主要临床 表现。本病属于中医“胁痛、胆 胀、结胸、黄疸”等范畴。.多为湿 热蕴结。煎熬胆液日久.沉积凝 为砂石。病位胆腑,与肝、脾、胃 密切相关。病机为肝胆失疏、气 血郁滞、湿热蕴结致结石瘀阻胆 腑,故治疗当以疏肝利胆、清热 利湿排石为指导原则.视其兼证 不同。酌以选方加减. 1.柴金排石汤:柴胡、海...
-
慢性胆囊炎常是胆石症的并发症 食疗方治疗
慢性胆囊炎是临床上常见的胆道疾 病,常为急性胆囊炎后遗症。在老年患者 中,常是胆石症的并发症。 慢性胆囊炎属中医“胁痛”“胃脘痛” 等病证的范畴。根据临床表现辨证一般分 为肝胆气郁、肝胆血瘀、肝胆湿热、肝胃不 和等证型。患者可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服 用以下食疗方治疗。 一、肝胆气郁型 临床表现:右胁胀痛或隐痛,走窜不 定,或引及右侧肩背,胸闷喜太息,每因情 志波动或饮食不当而诱发,舌红,苔薄白, 脉弦。当以疏肝理气为治,可选用下列饮 食治疗方。 内金乌梅调蜂蜜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