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
-
炙甘草汤治疗气阴两虚,心悸,脉结代;肺痿,心中温温液液者。现常用于病毒性心肌炎,风湿性心脏病,心律失常等病证。炙甘草汤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炙甘草汤的秘方制作方法,炙甘草汤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气阴两虚,心悸,脉结代;肺痿,心中温温液液者。现常用于病毒性心肌炎,风湿性心脏病,心律失常等病证。欢迎大家收藏。 秘方配方:炙甘草汤秘方的配方仅会员可见,欢迎注册查看。 主治功效:气阴两虚,心悸,脉结代;肺痿,心中温温液液者。现常用于病毒性心肌炎,风湿性心脏病,心律失常等病证。...
-
偏方治疗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是指心律起源部位,心搏频率与节律,以及冲动传导方面的任何一项异常。心律失常自己可以发现,方法很简单,用手指摸腕部脉搏,可发现跳的次数是否过快过慢,跳的间隔是否相等,是否规律,这样就可以初步发现心律失常。祖国医学认为,若久患胸痹、心痛、脘闷、咳喘、心痹等病,皆可致阳气亏虚心脉失于温运,阴血不足,心脉失去络荣而为病,从而导致出现迟、数、促、结、代,甚至更严重的绝脉等病脉,这些脉象均可反映出心律失常。[方一]:酸枣仁30---45克,粳米100克。把枣仁捣碎,浓煎取汁,再用粳米加水适量同煮,待米半生半熟时,枣...
-
心律失常如何治疗 补虚祛痰化瘀
心律失常不仅是许多心脏疾病的共同表现,而且其他疾病也可导致。现代西医对心律失常的分类繁多,原发性心律失常通常分为心动过速、心动过缓、过早搏动、心房颤动与扑动、房室传导阻滞、束支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预激综合征等。张学文认为,尽管西医病种众多,但可统归于中医心悸、怔忡范畴,脉象总以参差不齐为特征。临床可分缓慢型、快速型和不齐型,快速型脉数,缓慢型脉迟缓,不齐型脉促结代。 虚、滞、寒、热是发病因 张学文认为,心律失常发病原因有虚、滞、寒、热四个方面。 虚由于调摄失当或大病久病,导致...
-
分证治疗窦性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属中医的惊悸、怔忡、厥证、虚劳等范畴。症见心悸,心前区不适,乏力,眩晕,气急,心律失常的判断最好配合心电图确诊。 1.窦性心动过速 方用:生铁落30 克(先煎),淮小麦30 克,麦冬12克,柏子仁10克,生甘草3 克,灯芯草3克。水煎服,每日1剂。 随证加减:气虚者加太子参15克;血虚者加当归10 克,阿胶9克(烊化冲服);津亏者加北沙参12克,川l石斛 10克;痰火旺者加炒山栀10克,瓜蒌 12克;失眠者加百合12克,夜交藤15克;头晕者加珍珠母30克,钩藤15克(后下);胸闷 者加郁金10克,炒 枳...
-
治心律失常验方
心律失常是银发人群的常见病、多发病,但老年人发生心律失常的临床表现与青壮年的表现有所不同,有时常表现为周身乏力、易疲劳、心悸、头晕、晕厥、情绪不稳,有的甚至表现为行动不便,出现行走困难等。以下两则验方对于心律失常老人有益。 茯神稳心粥 组成:茯神20克,羚羊角粉2克,粳米50克(所用药物中药店均有售,羚羊角粉属贵重中药,价格稍贵)。 制作及服法:先将茯神捣碎、研细,煎水后滤取汁液,入粳米加水煮粥,熟后起锅前加入羚羊角粉,调匀即成。每日1剂,分2次服。 功效:平肝熄风,宁心安神。 主治:肝气偏旺或惊恐所致的心...
-
抗心律失常药 自拟方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医院邢月朋主任医师自拟养心汤方用于治疗房颤(阵发性、持续性)、早搏(房性、室性、交界性)、心动过速(窦性、室上性、短阵室速)等心律失常,中医辨证属气阴两虚、热扰心神者,或不经辨证,只要为快速心律失常而以心悸为主要表现者,以此方为基础加减治疗皆可获良效。 养心汤在天王补心丹基础上化裁而成,由生地、熟地、天冬、麦冬、炒枣仁、柏子仁、当归、菖蒲、远志、云苓、生晒参、丹参、沙参、玄参、桔梗、五味子、黄连、龙齿组成,具有益气养心,宁心安神之功。 心律失常属中医心悸范畴,是患者自感心中急剧跳动,惊慌...
-
心律失常的治疗:中医食疗
心律失常有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过早搏动,阵发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心房颤动,心脏传导失常等,临床表现为心悸、胸闷、畏寒、浮肿、喘促等。现介绍几种中医辨证治疗心律失常的食疗方。 心脾两虚型 临床表现:心悸、面色苍白、失眠、头晕、食欲不振,舌质淡,脉细。 食疗药膳: 1、白鸽参芪汤:白鸽1只,北芪30克,党参30克。将白鸽去毛及内脏,洗净,同北芪、党参一起放锅内煮汤,吃鸽肉饮汤。 2、大枣炖猪心:猪心100克,大枣25克,同置碗内加水,文火炖2小时后调味食用。 3、羊肉枸杞汤:...
-
心律失常喝紫米粥
心律失常是老年人常见症状,通常表现为心悸、周身乏力、易疲劳、情绪不稳,有的甚至表现为行动不便,出现行走困难等。由于上述症状与青壮年的表现有所不同,加之严重心律失常可导致心前区剧烈疼痛、抽搐、晕厥及猝死,故老年患者应提高警惕。以下是防治心律失常的药膳两款,可供患者选用。 龙眼紫米粥:龙眼肉15 克,紫米50克,冰糖适量。先将紫米加水适量熬成粥,快熟时加入龙眼肉及冰糖,再煮 10~15分钟即可。温服,每日1 次,1周为1疗程。具有安心补、定魂魄、敛汁液的功效,对气血不足或受惊吓所敛的心律失常,有定志安神作用。体内有火...
-
缓慢性心律失常中医食疗汤方
缓慢性心律失常是指心脏搏动每分钟小于60次,或心率慢、跳动不规律的一种病症。 一、食疗 1.桂心人参蒸羊心:取市售中药桂心、红参各5克研为细末,入羊心(或猪心),蒸熟食用。红参大补元气,桂心温通心阳,羊心养心安神,共奏温补心阳之功。 2.桂皮粥:取桂皮6克,煎汤取汁,入粳米50克煮粥食用,可适当加入龙眼肉、核桃仁,以增强温补心肾之作用。 3.栝楼薤白米酒汤:取栝楼12克,薤白9克,米酒适量,共煎取汁,分次饮用。栝楼能利气散结化痰,薤白行气止痛,通阳散结,更用米酒开痹通阳,助其药势。 ...
-
陕西名医治心律失常方
陕西名医治心律失常(气滞血瘀)方 处方:丹参、鸡血藤、党参各15克,元胡、红花、麦门冬、五味子各10克,茯苓12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活血化瘀,养心安神。用于治疗心律失常,中医辨证属气滞血瘀型。症见胸闷憋气,心悸怔忡,舌质红绛或暗红,舌苔白,脉弦结。 陕西名医治心律失常(心阳不足)方 处方:桂枝、炙甘草、丹参各6克,茯苓、党参各12克,熟地、麦门冬、五味子各10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温阳养气,活血养心。用于治疗心律失常,中医辨证属心阳不足型。...
-
十味温胆汤治心律失常
赵某,女,63岁。因心中悸动不安2年就诊。该患者于两年前受惊吓后出现心中悸动不安,时休时止,坐卧不宁。每于夜间、受惊吓后症状加重,夜寐差,易惊醒。平素胆气怯,易惊恐,不能独处。曾于多家医院心内科就诊,诊断为心律失常,频发房性早搏,曾口服心律平、心得安、稳心颗粒等药物,症状稍有好转,停药症状反复。刻诊:面色淡黄无华,神气虚馁不振,少气懒言。问之则曰心中空豁难以稳持,时感悸动,二便饮食尚调。舌质淡,苔白略腻,脉浮缓无力结代。诊为心胆虚怯,痰气扰心证。处以十味温胆汤加味。处方:竹茹10克,枳实12克,法半夏10克...
-
宽胸养心 朱辉军治疗心律失常
名医治心律失常(心气不足)方 处方:炙黄芪20克,桂枝、茯苓各10克,酸枣仁、五味子、炙甘草各15克,大枣5枚。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益气补阴,安心宁神。用于治疗心律失常,中医辨证属心气不足型。症见心悸,气短,倦怠,头晕,舌淡,脉结代细弱。 专家点评:心气不足型常见于房性早搏或室性早搏病例。而且未见器质性心脏病,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或可以经过多种原因诱发。包括过劳、酗酒、咖啡因等。在辨证施治时首当其冲要减免诱因刺激。保持明朗心境,减少周遭环境的不利诱发因素后再结合中药辨证施治。 创方...
-
防治心绞痛心律失常 自疗按摩
压内关以一手拇指指腹紧按另一前臂内侧的内关穴,先向下按,再作向心性按压,两手交替进行。对心动过速者,手法由轻渐重,同时可配合震颤及轻揉;对心动过缓者,用强刺激手法。平时则可按住穴位,左右旋转各10次,然后紧压1分钟。心绞痛甚者,可加按心俞、膻中穴,以宽胸理气止痛;气急,胸闷者,可加按肺俞、定喘穴,以宣肺降气;脉微沉细者或慢性心衰浮肿者,可加按复溜、阴陵泉穴,以利水消肿;阳亢者可加按合谷、太冲穴,以平肝潜阳。 抹胸以一手掌紧贴胸部由上向下按抹,两用手交替进行,按抹4×8次,按摩时不宜隔衣。...
-
老年人心律失常治疗方
老年人所患的心律失常,多为气血不足,阴阳亏虚、气虚血瘀、痰瘀阻络等引起。临床表现多见不足和虚损的症候。因此,用中药治疗时多用补益气血,滋阴补阳之类法则治疗。中药治疗心律失常时毒副作用少,安全度较大,但作用发挥也较缓慢,多需长期使用,才会逐渐显出效果。 处方与用法:党参、黄芪、丹参各30 克,补骨脂、附子各10 克,川芎12克,桂枝、甘草各6克。阴虚加生地12克,麦冬、五味于各6克;下肢浮肿加车前子12克(包煎)。体质虚弱较甚者,以红参 10克替代党参。每日1 剂,水煎服,10天为1 个疗程。 功效:温阳活血,定心...
-
心律失常粥疗方
心律失常是老年人常见病,通常表现为周身乏力、易疲劳、心悸、情绪不稳,有的甚至表现为行动不便,出现行走困难等。由于上述症状与青壮年的表现有所不同,加之严重心律失常可导致心前区剧烈疼痛、抽搐、晕厥及猝死,故老年患者应提高警惕。以下是防治心律失常的药膳两款,供患者选用。 龙眼养心粥 龙眼肉30克,糯米(江米)或紫米100克,冰糖适量。先将糯米加水适量熬成粥,快熟时加入龙眼肉及冰糖,再煮10~15分钟即可。温服,每日1次,1周为1疗程。具有安心神、定魂魄、敛汗液的功效,主治心神不安,惊悸不宁,乏力出汗。对于气血不足或受惊...
-
心律失常调节治疗方
心律失常指心律起源部位、心搏频率与节律以及冲动传导等任一项异常。心律失常可见于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心律失常是十分常见的疾病,据调查,每4个人当中就有1个人患有心律失常。 治方:桂枝、炙甘草各10克,党参、丹参、合欢皮、夜叉藤各30克,麦冬、生地各15克,远志12克,赤芍2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二次服用。 目前西药治疗心律失常存在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它的毒副作用,而且治疗有效剂量与引发毒副反应剂量非常相近,在治疗心律失常的过程中反而能引发更严重的心律失常。如 9受体阻滞剂可引发缓慢性心律失常,胺碘酮可造成心脏传导障碍,...
-
内外结合治愈老年慢性心律失常
老年性慢性心律失常在临床上较为 常见,运用内服炙甘草汤且外用艾灸及 中药硬膏治疗86例老年性慢性心律失 常患者,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所观察的病人均为门诊病人,共86 例,男43例,女43例,病程均3个月~5 年。选人标准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 准》中“心悸”的诊断依据及证候分类的 心脾两虚型,入选的患者均符合以下条 件:①自觉心搏异常,过缓,呈阵发性,神 情紧张,心悸不安。②伴面色苍白,失眠 健忘,头晕乏力,有胸闷不适,可伴有心 胸疼痛,甚则喘促,汗出肢冷,偶见晕厥。 ③脉缓细或弱或...
-
心律失常易心慌 防治心跳过慢
60岁的顾大妈,平常很容易心慌。有时候有人在旁边突然碰一下,或者叫她的时候,顾大妈就易受到惊吓,心跳也加速。有朋友说这种情况是因心血少,需要补补血。这种说法是否有道理呢?平时该如何调整呢? 易受到惊吓,只是一个症状表现,现代医学结合其它的一些异常,往往归于冠心病、心律失常、贫血、低血糖、神经官能症等疾病中,作为疾病可能出现的症状之一。这就需要做一些检查,找到真正的病因,对症处理。 中医强调心主血脉,血虚则心血不足,不能养心,出现心慌心悸,所以容易受到惊吓的人总会说是心血少,这其实是有一定道理的。除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