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炙甘草汤

炙甘草汤

  • 炙甘草汤治疗气阴两虚,心悸,脉结代;肺痿,心中温温液液者。现常用于病毒性心肌炎,风湿性心脏病,心律失常等病证。炙甘草汤秘方制作方法。

    炙甘草汤治疗气阴两虚,心悸,脉结代;肺痿,心中温温液液者。现常用于病毒性心肌炎,风湿性心脏病,心律失常等病证。炙甘草汤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炙甘草汤的秘方制作方法,炙甘草汤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气阴两虚,心悸,脉结代;肺痿,心中温温液液者。现常用于病毒性心肌炎,风湿性心脏病,心律失常等病证。欢迎大家收藏。 秘方配方:炙甘草汤秘方的配方仅会员可见,欢迎注册查看。 主治功效:气阴两虚,心悸,脉结代;肺痿,心中温温液液者。现常用于病毒性心肌炎,风湿性心脏病,心律失常等病证。...

  • 炙甘草汤治疗热劫燥病,时邪昏陷。炙甘草汤秘方制作方法。

    炙甘草汤治疗热劫燥病,时邪昏陷。炙甘草汤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炙甘草汤的秘方制作方法,炙甘草汤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热劫燥病,时邪昏陷。欢迎大家收藏。 秘方配方:炙甘草汤秘方的配方仅会员可见,欢迎注册查看。 主治功效:热劫燥病,时邪昏陷。...

  • 应用炙甘草汤治疗湿疹之类的顽固性皮肤病

    应用炙甘草汤治疗湿疹之类的顽固性皮肤病

    炙甘草汤为《伤寒论》治疗“伤寒脉结代,心动悸”之名方,是一首益气养血、通阳复脉、气血双补、阴阳并调的方剂。近年来笔者应用炙甘草汤治疗湿疹之类的顽固性皮肤病,取效甚捷,举例如下。   湿疹   邵某,男,72岁,2015年11月6日初诊。述其全身散在红丘疹、瘙痒反复发作6年余。经内服中西药、外涂派瑞松软膏和除湿止痒软膏等多种药膏,虽能痒止暂愈,移时又发,痛苦殊深。刻诊见全身散在暗红色丘疹,以双手背、小腿内侧、腰部、腹部皮疹较多,皮损肥厚粗糙,抓痕累累,瘙痒夜甚,往往挠之出血...

  • 盗汗,心阴亏虚,柏子仁丸与炙甘草汤加减

    盗汗,心阴亏虚,柏子仁丸与炙甘草汤加减

    黄某,男,49岁,衡东县人。 患者自述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盗汗,一直未予系统治疗,现症见:盗汗,时轻时重夜寐多梦,心悸怔忡,神疲乏力,面色无华。脉来弱小无力,偶有间歇。 中医诊断:盗汗 中医辨证:心阴亏虚 西医诊断:盗汗查因 治疗:滋阴养心 处方:柏子仁丸与炙甘草汤加减 人参10克、地黄15克、麦冬15克、麻仁10克、柏子仁10克、五味子8克、白术10克、牡蛎15克、灸甘草15克、阿胶15克、桂枝10克、大枣5枚、生姜5片。 连服10帖,脉转饱满,律齐,汗渐止,又服10帖,诸症平...

  • 心中悸动临床用炙甘草汤加减治疗

    心中悸动临床用炙甘草汤加减治疗

      心悸指患者自觉心中悸动,甚至不能自主的一类症状。发生时,患者自觉心跳快而强,并伴有心前区不适感。此病常见于心阴阳气血不足引起,临床上可用炙甘草汤加减治疗。炙甘草汤又名复脉汤,出自《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篇,主治伤寒,脉结代,心动悸。功效为益气滋阴,通阳复脉。方药为炙甘草四两、生姜三两、人参二两、生地黄一斤、桂枝三两、阿胶二两、麦门冬半升、麻仁半升、大枣三十枚。右九味,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滓,内胶烊消尽,温服一升,日三服。现在多用于心阴阳不足,气阴两虚导致的心动悸,虚羸...

  • 炙甘草汤临床治疗心律不齐

    炙甘草汤临床治疗心律不齐

      医圣张仲景以炙甘草为君创立的炙甘草汤临床治疗心律不齐等心脏疾患疗效确实,屡试不爽。药用:炙甘草、生地、党参各15克,阿胶、桂枝、麦冬、麻仁各10克,生姜3片,大枣6枚。水煎服,每日1剂,2次分服。   余在应用时,根据症状的不同,增减药物,可提高疗效。大便溏去麻仁,加酸枣仁;心悸加龙齿、朱砂;病毒性心肌炎邪盛加黄芩、公英、大青叶。心气虚者,去麻仁、阿胶、生姜,加人参、黄芪、五味子;心阳虚者,去麻仁、阿胶,加重桂枝用量至30克,附片5克;心阴虚者,重用生地、麦冬,再加玄参;心血不足者,加当归、赤芍、丹参;...

  • 炙甘草汤(复脉汤)辨治疗疾

    炙甘草汤(复脉汤)辨治疗疾

      《伤寒论》177条说:“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此条只有14个字,就将心悸之病因、病机、诊断和治法显示俱全,实乃言简意赅,临证辨治心悸,理解此条并活用炙甘草汤确能获取良好的疗效。   炙甘草汤又名复脉汤,方药组成为:炙甘草、生姜、人参、生地、桂枝、阿胶、麦冬、麻仁、大枣,以清酒与水共煎,有通阳复脉、滋阴养血之功,其方证的病机乃心之阴阳两虚。现代研究表明,炙甘草汤对多种原因所致的心律失常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现多用于各类心律失常、病毒性心肌炎、冠心病、风心病、心血管神经症、肺心病...

  • 治疗心律不齐等心脏疾患 炙甘草汤主之

    治疗心律不齐等心脏疾患 炙甘草汤主之

    炙甘草汤出自《伤寒论》,该书中说:“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 本方治疗心律不齐等心脏疾患疗效确实,屡试不爽。一般服用20~30剂,可收良效。 药用:炙甘草、生地、党参各15克,阿胶、桂枝、麦冬、麻仁各10克,生姜3片,大枣6枚。水煎服,每日1剂,2次分服。大便溏去麻仁,加酸枣仁;心悸加龙齿、朱砂;病毒性心肌炎邪盛加黄芩、公英、大青叶。心气虚者,去麻仁、阿胶、生姜,加人参、黄芪、五味子;心阳虚者,去麻仁、阿胶,加重桂枝用量至30克,附片5克;心阴虚者,重用生地、麦冬,再加玄参;...

  • 房性期前收缩方选炙甘草汤加减

    房性期前收缩方选炙甘草汤加减

    房性期前收缩 患者,女,77 岁,2015 年 4 月 1 日来诊。患 者因 1 周前晨起突发眩晕,伴视物旋转、恶心呕 吐、心悸、胸闷、气短,遂急送至医院诊治,经 检查发现患者脑供血不足,频发房性期前收缩, 住院经改善脑循环、脑功能等治疗 6 天后眩晕好 转,但心悸、胸闷、气短无缓解,既往有冠心病 病史,平素劳累则易诱发。患者要求服用中药治 疗,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结代,时一止。 西医 诊断: 冠心病心律失常; 中医诊断: 心悸; 辨证: 气血两虚、心脉失养,治以益气滋阴、通阳复脉, 方选炙甘草汤加减,方药...

  • 经方治疗心脏病 厚朴麻黄汤 炙甘草汤 真武汤

    经方治疗心脏病 厚朴麻黄汤 炙甘草汤 真武汤

    •经方中君药用量小于方中他药者,非炙甘草汤一方也,如桔梗汤、白头翁汤、竹叶石膏汤、甘草附子汤、黄芪桂枝五物汤、百合类方等,即是明证。 •茯苓与白术配伍,为健脾利湿之良剂;而桂枝与甘草配伍,为桂枝甘草汤,具有温阳化气作用;仲景又常用茯苓与桂枝相伍,起到温化水饮的作用。 近年来,应用经方治疗心脏病的文章屡见报端,笔者从中受益匪浅。今结合临床实践,将十首常用经方的应用经验叙述于后,以冀扩大应用。 厚朴麻黄汤 方药:厚朴五两,麻黄四两,石膏如鸡子大,杏仁半升,半夏...

  • 心悸气短胸闷 赵宗河按炙甘草汤 此病案收效甚捷

    心悸气短胸闷 赵宗河按炙甘草汤 此病案收效甚捷

    患者刘某,女,52岁,2020年3月9日初诊。患者于10年前因劳累后出现心悸、气短、胸闷等症。查心电图示:频发室性早搏。经西医治疗后好转,后又多次因劳累、焦虑等因素反复发作,持续10年之久,近两周因家务劳累再次出现心悸、气短、胸闷。查心电图示:频发室性早搏二联律。由于西药治疗一直无明显好转,准备做射频消融手术,由于害怕手术风险,遂至天津市蓟州区中医医院赵宗河主任医师门诊求诊。 刻诊:心悸、气短、胸闷、多汗、夜间睡眠差。查:血压90/50mmHg;窦性心律40次/分;心电图显示频发室早二联律。舌质淡暗,少苔...

  • 心律紊乱以炙甘草汤为主方加减化裁

    心律紊乱以炙甘草汤为主方加减化裁

    案四 张某,男,42岁。患者10余年前有血吸虫病史,后经锑剂治疗,继因劳累过度,先后罹患乙型肝炎、胆囊炎、心肌炎等。曾多次发作室上性心动过速,经常应用西地兰等强心剂。此次又因室速发作,在外院用西地兰无效,后改用异搏定静注后好转。刻下诉心悸,胸前区隐隐作痛,出冷汗,右耳鸣,夜不能安卧。听诊心率85次/分,律不齐,3~4次/分,早搏,舌苔薄,脉结代。 此心气阴阳两亏,投炙甘草汤:炙甘草24g,麦冬15g,干地黄30g,党参30g,阿胶(化冲)9g,麻仁15g,桂枝18g,生姜6g,大枣7枚,7服。上方加...

  • 炙甘草汤临床新用

    炙甘草汤临床新用

    炙甘草汤出自张仲景《伤寒论》, “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方由炙甘草、桂枝、人参、生地、阿胶、麦冬、火麻仁、生姜、大枣组成,有滋阴养血、益气温阳、复脉止悸之功。临床上以此方加减治疗多种疾病,每获良效。现介绍运用本方治疗盗汗、低血压经验如下。 1.盗汗:杨某,女,45岁。患者1 个月前因工作繁忙,过度劳累,而出现睡觉时汗出,醒后渐止,近来症状加重,一觉醒来汗出如洗,而来求治。诊见面色萎黄,睡眠欠佳,体倦乏力,口干健忘,大便偏干。舌质淡、边有齿印,脉沉细。诊为盗汗。证属气血亏虚,阴...

  • 炙甘草汤 东汉张仲景

    炙甘草汤 东汉张仲景

      我从医三十载,治病喜用经方,炙甘草汤就在其列。用之虽说有效,但总感取效时间过长,虽也疑惑,却从未深究,直至今年2月在江阴致和堂跟师龙砂医学代表性传承人顾植山教授。侍诊过程中,见老师使用此方,效果出奇地神速,令我惊诧。他在交待病家煎服法时特别细致,在旁侧听的我突有所悟——难道是煎服法有问题?老师用肯定的语气回答了我的疑问。按老师所言,我纠正了过去的方法,再用此方,疗效竟有天壤之别。   炙甘草汤,出自东汉张仲景《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第177条:“伤寒,脉结代,心动悸...

  • 炙甘草汤:调和心脏阴阳的和方

    炙甘草汤:调和心脏阴阳的和方

      前面我们讲过调和太阳少阳的和方、调和肝胆的和方、调和脾胃的和方,这里我们再讲一个调和心脏阴阳的和方——炙甘草汤。   治疗心律不齐的良方   当前,心血管疾病是危害患者身体健康的主要杀手之一,其发病率越来越高。而各种心脏病,都会导致心律不齐,甚至还有相当一部分心律不齐的病人,根本找不到发病的原因,因心脏出现间歇,或心动过速,患者会有明显的心慌、胸闷,甚至坐卧不宁。从中医的角度认识,慢性心律不齐的病人既有心脏阳气的不足,也有心脏阴血的不足,往往表现为心的阴阳两虚证。《伤寒论》有...

  • 炙甘草汤气血阴阳俱补

    炙甘草汤气血阴阳俱补

      吾师崔应珉,出身中医世家,自幼随父习岐黄之道,业医三十余载,治病无数。余有幸侍诊多年,崔应珉教授经方运用灵活精当,效若桴鼓。炙甘草汤是《伤寒论》治疗“心动悸,脉结代”的名方。现就其临证经验略述于此。   炙甘草汤气血阴阳俱补   查找方剂教材,炙甘草汤均列为补益剂,但有的载入补血剂中,有的纳入气血双补剂名下,其论亦仁者见仁,志者见其志。纵观全方由九味药组成:炙甘草12g,生姜9g,桂枝9g,人参6g,生地黄50g,阿胶6g,麦门冬10g,麻仁10g,大枣10枚。组方法度严谨,阴阳合和协调...

  • 炙甘草汤治心肌炎 早搏 病窦综合征

    炙甘草汤治心肌炎 早搏 病窦综合征

    病窦综合征 患者,女, 19岁,1990年11月24日初诊。9年前患过病窦,经西医治疗获愈,近日劳累而复发,心悸,失眠,气促乏力,头晕目眩,查体:心率每分钟56次,心律不整。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动过缓,窦房传导阻滞。面色萎黄无华,四肢不温,畏寒,自汗,便溏,舌体胖大,舌质淡,苔白腻,脉象沉滑迟。西医诊断为病窦综合征。中医辨证为心阳虚弱,脾虚湿困。治宜温阳益气,活血化瘀,佐以健脾利湿。方用:附子、阿胶、肉桂各10克,炙甘草、人参、麦冬、桂枝、生地、当归各15克,川芎、黄芪、炒薏苡仁各25克,苍术20克,补骨脂、石菖蒲...

  • 炙甘草汤

    炙甘草汤

    炙甘草汤在伤寒论里治疗“脉结代”,就是心律紊乱,包括早搏、房颤等。很多人把炙甘草汤,当作治疗心律紊乱的专方。其实,炙甘草汤可以治疗多种心脏病,不止是心律紊乱。 上文说到,用炙甘草汤治疗一个小伙子心绞痛,巧的是就在同一天,还有一个老人也来看心脏病,她是心慌,也是用炙甘草汤治的。 2020 9 12 ,某女,61岁,心慌难受半年,做恶梦、或受惊吓、或高兴都会引发心慌,安静下来就好了。白天活动还好,但晚上起来小便走回床上就心慌,纳可,大便偏干,眠可、梦多,血糖高,舌...

  • 炙甘草汤方证分析及临床运用举隅

    炙甘草汤方证分析及临床运用举隅

    1 条文解读 炙甘草汤出自《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论》原文177条:“伤寒, 脉结代, 心动悸, 炙甘草汤主之。”[1]论述了心阴阳两虚的证治。本条冠以“伤寒”, 当知成因为外感病, 若病在太阳, 当见恶寒、发热等表证。今不见恶寒发热, 脉不浮而结代, 并见心动悸, 说明病始为太阳外感而渐内累于心, 外邪已罢, 仅存里虚之证。心主血脉, 赖阳气之温煦、阴血之滋养。心之阴阳气血不足, 则心失所养, 故见心动悸;心阳虚鼓动无力, 心阴虚脉道不充, 故脉结代。治宜炙甘...

  • 小议炙甘草汤之生地的用量

    小议炙甘草汤之生地的用量

    患者徐某,男,35岁,2015年9月16日初诊。主诉:心慌1月余。病史:患者1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心慌,心悸,偶见下午疲乏、恶寒,性急易怒,口唇偏紫,无乏力气短,无胸闷胸痛等表现,纳可,寐欠安,二便调。舌质红,苔薄黄,脉弦细而涩。既往体健,半年前体检,心电图呈窦性心律失常,未予诊治。即刻血压:146/95mmHg;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非勺形改变,晨峰血压明显升高,全天血压平均值125/80mmHg,白日血压平均值130/90mmHg,夜间血压平均值110/67mmHg。 西医诊断:窦性心律不齐,高血压;中...

  • 炙甘草汤加减治疗疾病总结

    炙甘草汤加减治疗疾病总结

    炙甘草汤的临床应用举隅 炙甘草汤出于《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治并治下》第177条“伤寒, 脉结代, 心动悸, 炙甘草汤主之”, 且方后悉数列举了方药组成、剂量和煎服方法。原方组成为炙甘草四两, 人参二两, 生地一斤, 麦冬半斤, 桂枝三两, 麻仁半升, 阿胶二两, 生姜三两, 大枣三十枚[1], 广泛应用于各种辨证属阴血不足, 心气虚弱者[2]。现将笔者近5年运用本方加减治疗疾病做一总结, 简述如下。 1 心脏疾病 1.1 心律不齐 患者, 女, 65...

  • 炙甘草汤是经方中常用方剂之一

    炙甘草汤是经方中常用方剂之一

    炙甘草汤是经方中常用方剂之一,因其能使断脉复续,故又名复脉汤,后世医家称其为“一切滋补之剂,皆自此方而变化之。”(明·李梴)“虚劳中润燥复脉之神方也。”(清·徐彬)仲景治心悸,王焘治肺痿,孙思邈治肺痨,三者皆认为是津耗燥淫之证。当代医家对此方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将此方印定为通阳复脉、益气养血之剂,其治疗证候以心悸、气短、胸中烦闷、苔薄、脉不整为主症,凡见于内科循环系统疾病的治疗。笔者学习并应用炙甘草汤多年,延至近时,或有所悟,特与同道交流。...

  • 炙甘草汤证的应用常有茫然

    炙甘草汤证的应用常有茫然

    •炙甘草汤的应用不必拘于“脉结代,心动悸”,凡符合阴血不足、阳气虚馁,血脉不畅者,诸如月经不调、头晕耳鸣、血不养筋、病后体虚、化疗后心血失养等,皆可用之。 •炙甘草汤的证候可谓虚中夹瘀。此“瘀”由阴血不足引起,与瘀血证有本质不同,因此不用活血化瘀药,而用火麻仁等滑润血脉药。 近代著名中医学家曹颖甫对经方应用娴熟,其高足姜佐景整理的《经方实验录》,医案翔实,要点突出,多有启迪。书中关于炙甘草汤的应用值得一读,今就其主要内容叙述如下...

  • 心悸不宁可用炙甘草汤

    心悸不宁可用炙甘草汤

    笔者曾诊一58岁男子,有冠心病史3年,因心悸伴短暂黑朦,查动态心电图提示室早,短阵室速。当即收住院,给胺碘酮治疗后症状好转,动态心电图恢复正常。出院时要求坚持口服胺碘酮半年。3个月后自觉神疲乏力,畏寒肢冷,肢体肿胀,遂到医院检查。发现甲状腺功能减退,医生考虑是胺碘酮副作朋,便立即停用。停药1月后神疲乏力、畏寒肢冷、肢体肿胀等症减轻,复查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但心悸胸闷气短加重,伴有一过性头晕黑朦,动态心电图提示病情加重。这一波三折,令患者拒用任何西药,坚持要求中药治疗。辨证属阴阳两虚,心血瘀阻。治宜滋阴养m、通阳复脉...

  • 炙甘草汤:阴阳并调 快慢皆治

    炙甘草汤:阴阳并调 快慢皆治

    •炙甘草汤在当下临床多应用于伴心动悸、脉结代的消耗性疾病。这些疾病核心病机多为阴虚阳损、营卫失调、络脉瘀阻。炙甘草汤治疗心律失常具有“快慢皆治”的中医药特色。 •炙甘草汤补阴津大于益心气,但心动悸、脉结代之心律失常多伴宗气虚陷、血瘀络阻,可合用升陷祛瘀汤以益气举陷、祛瘀通络,以达更为全面的阴阳、营卫、气血、升降、制化的调整。 心悸在临床较为常见,大多为各类心律失常,目前西医细胞电生理、动作电位、离子通道等有关心律失常的病理生理研究已相当精细,对应治疗也...

1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