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 第237页
-
治胃痛遣方用药四心法 肝胃同调三法
全国名中医凌湘力是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长于内、外、妇、儿科及恶性肿瘤等疑难病症的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凌湘力临床擅用和法,注重顾护脾胃,在脾胃病的治疗方面造诣颇深。现将凌湘力从肝论治胃痛的经验总结探析如下。 肝胃同调三法 疏肝理气和胃法适用于木郁乘土、肝失疏泄、横逆犯胃,胃失和降之胃痛。其证候特点为胃脘胀痛,痛连两肋,遇忧思恼怒则加重,伴暖气,胸闷,喜叹息,舌苔多薄白,脉弦。凌湘力常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药用柴胡、香附、郁金、白芍、川芎疏肝解郁,活血止痛;陈皮、枳壳、佛手、甘草理...
-
胃心痛,急性胰腺炎 治则清热解毒通腑
汪某,女,26岁。1995年10月12日前来就诊。患者自述昨日过量食用膏粱厚味,入夜后上腹部剧烈疼痛,拒绝按压,并向腰脊部放射,恶心呕吐,口干便秘。体温38℃,化验检查:白细胞17100/mm3,中性82%,血清淀粉酶1600单位。脉弦,苔薄黄腻。 诊断:胃心痛(急性胰腺炎)。 辨证:湿热互阻中焦,延及胰脏,不通则痛。 治则:清热解毒通腑。 方药:败酱草30g,红藤30g,生山楂15g,枳实12g,生大黄(后下)9g,玄明粉(冲服)9g。水煎服,每日2剂。 服完1剂...
-
腹胀腹中不适 大黄黄连泻心汤验方运用
大黄黄连泻心汤临床运用2例 《 伤寒论》 第 1 5 4 条: “ 心下痞, 按之濡, 其脉关上浮 者, 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大黄黄连泻心汤方, 大黄二 两, 黄连一两, 右二味, 以麻沸汤二升渍之须臾, 绞去滓, 分温再服。 ” 大黄黄连泻心汤的药味少, 煎煮方法也比较 特殊。笔者在临床中运用大黄黄连泻心汤治疗2例患 者, 现介绍如下。 案例 1 : 内人因在婚期进食过量肥甘厚腻之品导致 大便黏腻, 自行服用保和丸数日, 症状未见明显缓解。 2 0 1 8 年 1 月 1 8 日白天...
-
治疗胃痛半夏泻心汤 三黄泻心汤加四逆汤
半夏泻心汤 讲到胃病,我不得不提的半夏泻心汤,这是治胃病的专方,尤其是伴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慢性胃炎,像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糜烂性胃炎等等,用半夏泻心汤就有效,而且是原方不要加什么蒲公英、白花蛇舌草,如果硬要加减的话,加一点肉桂、黄连,合上肉桂往往效果更好。 我的老师治疗胃痛有个经验,就是见到胃痛不要就想着佛手、香附、良姜,而是要看看他的喉咙,如果喉咙通红,说明肺胃有火,可以加栀子泻火,如果大便里面有一点血,化验检查有隐血,做胃镜提示胃黏膜糜烂了,加一点炙大黄,其实就是三黄泻心汤的合方,这...
-
病满是指自觉心下痞塞,胸膈胀满,泻心汤及类方治疗
病满是指自觉心下痞塞, 胸膈胀满, 触之无形, 按之 柔软, 压之无痛为主要症状的病证。痞满病名首见于 《 伤寒论》 , 第 1 4 9 条云: “ 若心下满而硬痛者, 此为结胸 也, 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 此为痞, 柴胡不中与 也, 半夏泻心汤主之。 ” 既明确了痞满的诊断, 又与结胸 证做了鉴别, 并创诸泻心汤及类方治疗, 并一直为后世 医家所效法, 现分述如下。 ( 1 ) 寒热并用, 辛开苦降 该法适用于寒热错杂、 脾 胃升降失常、 气机痞塞之脾胃病。症见心下痞硬、 干呕、...
-
《内经》视心脏为胃之大络
心脏与胃之大络关系的探讨 对于心脏与胃之大络的关系, 目前中医界较为一 致的认识是 [1-2] : 心位于胸中, 外应虚里; 虚里为胃之 大络, 其部位在心尖搏动处, 为按诊的部位之一。 将 虚里, 也即胃之大络, 视为一个与心脏关系密切的络 脉, 而非是心脏。 然而客观事实是: 对虚里按诊所感 知的就是心尖搏动 [3] , 也即左心室之动(心尖主要由 左心室构成 [4] ) 。 此结果使人产生一个疑问, 此处的 胃之大络是否就是指心脏? 笔者通过分析以《黄帝内经》 (以下简称《内 经》 ) 为源头的文献资料,...
-
慢性咳嗽 从肝治咳独出心裁
慢性咳嗽是指无明显肺部疾病证据,病程持续超过8周之咳嗽[1]。因引起慢性咳嗽的病因诸多,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故治疗效果不尽如人意。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第2、第3批传授老师、博士生导师、湖南中医药大学王行宽教授临床上从肝论治慢性咳嗽,积有丰富经验,融古铸今,疗效显著。笔者有幸侍诊其侧,目睹药到病除之效,现总结王师经验如下。 从肝治咳独出心裁 王师根据临床咳嗽患者常伴咽痒、阵咳痰少、口干苦、目眩、脉弦等肝木之征,总结出从肝治咳常法:(1)利气豁痰法:久咳之疾,痰热内蕴肺管,肺管不利,久病及肝,...
-
防治肺心病药膳五款
肺原性心脏病,是由于肺部慢 性疾病所引起的肺动脉高压导致右 心室肥厚、扩大,继发右心代偿不全, 最后发生心力衰竭,为老年人多发 病。 此病在饮食方面,适宜以高蛋 白、高热量、富于维生素而容易消化 的食物配膳,以期提高营养水平, 改善人的体质。对排尿量少和浮肿 者,则尚需限制盐的摄人量。现介绍 几款防治肺原性心脏病的药膳食疗 方,以供参考。 一、党参苡仁排骨汤。党参、薏 苡仁各20克,淮山药15克,猪排骨 0.2公斤。将排骨洗净,切块,与党 参、薏苡仁、淮山药共煮汤,调味食 用。本药膳的功效是益肺补肾,健脾 祛湿...
-
心肺衰竭神昏 辨证病机方药处方
慢性支气管炎是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早期症状轻微,晚期因炎症加重,其病情呈缓慢进行性进展,部分患者可发展成慢性阻塞性肺病,严重者常发生肺动脉高压,甚至肺源性心脏病。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期常常并发呼吸衰竭,需行机械通气治疗。该类患者常存在年老体弱、营养差或合并其他脏器疾病等特点,尤其合并心衰,两者互相影响更易造成呼衰、心衰加重并危及生命。兹介绍案例一则如下。 患者住院时的一般状况 患者王某,男性,92岁,住院号:16056。患者慢性咳痰喘40余年,近十年来反复加重。1日前...
-
支气管哮喘脏腑辨证 肺脾为核心辨证哮病
以肺脾为核心的脏腑整体观辨证哮病理论探讨 支气管哮喘随着污染加剧、家庭装潢、宠物 饲养等过敏原的增加发病率激增。慢性持续期的 诊疗效果,决定着疾病的预后转归 [1 ] 。探寻支气 管哮喘慢性持续期的病机本质,并提出相应策略, 彰显中医学标本兼治的特色诊疗优势。基于整体 观念与脏腑辨证的肺脾为核心的脏腑整体辨证治 病求本,现简述如下。 1 整体观念 1. 1 人体与环境统一 [2] 人体与自然环境是统一的整体。 《素问·阴 阳应象大论》言: “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 以生寒暑燥湿风...
-
五脏为中心的系统功能观 治肺心病方
心系病证辨治勾要 通补兼施畅心脉 心主血,血行脉中,如环无端,周而复始,供养脏腑肢体。气血运行通畅,脏腑功能正常,则动静有度,强弱适中,节律正常,是谓平人。动是主导的,静是对应的,动则血行诸经,静则血涩为瘀,脉道不畅。动而太过,则血不循经,动而不及,则血失所主。其间证有寒热虚实之异,治有温清补泻各种通法,实者祛外邪,清热毒、泻痰火、化水饮、消痰瘀、祛阴寒;虚者辨气血阴阳之异而补之使通。血肉之心当以通为主,神明之心当以养为要,鉴于心病虚中有实,因虚致实者多,故应以通补兼施为原则。以通为补,以通为用...
-
病毒性心肌炎 中药验方
方药:川桂枝6~10g,赤白芍各10~30g,济阿胶(烊化冲服)10g,苦参10~15g,丹参10~15g,玄参10~30g,太子参30~60g,柏子仁10g,酸枣仁10~30g,全瓜蒌10~30g,马齿苋10~30g,山豆根10g,连翘衣10~30,金银花10~30g,大青叶10~30g,炙甘草20~40g,生龙骨、牡蛎各15~30g(先煎),红枣5枚,生姜5片。 用法:每日1剂,水煎3次分3次服,30剂为1个疗程,可连服2~3个疗程。 功效:清热解毒,养心宁神。 主治:病毒性心肌炎...
-
肺心病 治方重用西洋参
王某,男,75岁。患者有30年吸烟史,近10年来先后查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昨晚参加晚宴,饮了2杯酒,下半夜咳嗽、气急、痰多,凌晨呼吸稍困难,心悸、胸闷痛,请附近一位医师诊治,给予吸氧,含服2丸日本救心丹。现颧红,咳嗽少痰色黄,气急短气,不能平卧,声低、断续,胸闷痛,心悸,神疲乏力,头晕,全身微出汗,唇舌红,无苔,舌中央有少许裂纹,舌尖边有许多瘀点,瘀斑,口不苦微干,小便少赤,大便难解,脉细略数。 处方:西洋参60克(另炖),麦冬15克,五味子8克,桑白皮12克,鱼腥草20克,瓜蒌仁25克,...
-
参赭镇气汤 陈宝贵心解临证验案
张锡纯原解 参赭镇气汤出自张锡纯所著《医学衷中参西录》治喘息方中,主治阴阳两虚,喘逆迫促,有将脱之势,亦治肾虚不摄,冲气上干,致胃气不降作满闷等症。方药由野台参四钱、生赭石六钱、生芡实五钱、生山药五钱、萸肉六钱、生龙骨六钱、生牡蛎六钱、生杭芍四钱、炒苏子二钱组成。张锡纯解析此方说:“方中人参补气,与赭石并用,能救气分之脱,亦取仲景旋覆代赭汤意也;赭石镇冲气上干,降胃气上逆;山药平补脾肺肾,为虚劳要药;山萸肉补肾助阳,收敛元气;生龙骨、生牡蛎、生芡实、生杭芍益肾,收敛元气;苏子降肺利膈。&rdq...
-
燥咳日久缠绵难愈 治疗心得现举案例
燥咳主要表现为干咳不止,无痰或少痰,难以咳出,伴口干咽痛、喉痒,舌红少津等,严重者会声音嘶哑,痰中带血。患者平时多咽喉不利,不断清嗓。燥咳日久,缠绵难愈,对其正常生活有很大的影响。燥咳多见于西医的上呼吸道感染、慢性咽炎、急慢性支气管炎、咳嗽变异性哮喘、支气管扩张等。西医多采用抗感染、止咳药或中枢性镇咳药等进行治疗,多无效。中医对燥咳采用辨证论治,整体调养的方法,临床疗效令人满意。导师谢文英在临床上对燥咳的治疗颇有心得,现举案例一则。 马某,女,43岁,中学英语老师,2014年10月23日初诊。...
-
肺心病日常应如何调理
Q:请问肺心病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注意事项,以及有哪些保健和食疗方法可以缓解症状?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科主任张伟教授表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主要是由于慢性支气管炎、肺动脉血管病变、肺气肿等慢性肺部疾病导致肺动脉高压进而引起的心脏病。患者除积极配合治疗外,在日常生活中要戒烟、防感冒,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适量运动,饮食上虽然要清淡低盐,但要保证充足的营养。 日常必做:戒烟、防感冒 肺心病在我国其实并不少见,据调查显示,每一百人中就有4~6人患有肺心病,患病率非常高。而追究其病因,可...
-
一例老年肺心病合并小便不利验案的启示
王某,男,87岁。2014年2月16日初诊。 主诉 咳嗽气喘半月伴心慌胸闷气短一周。半月前因外感风寒,出现咳嗽气喘,夜间不能平卧。甘肃省某医院拍胸片显示:右下肺部感染,肺气肿,心脏增大,主动脉弓膨隆。B超:前列腺增生。血压:150/100毫米汞柱,心律不齐,心率:100次/分。 刻下症 咳嗽气喘,咯吐泡沫样痰,胸闷气短,活动后气短加重,心悸出汗,怕冷畏寒,小便不利,腹胀便干,口唇青紫,舌质红,苔白腻,便有齿痕,舌下脉络曲张紫滞,脉浮数,尺脉沉取无力。 西医诊断 上呼吸道感染...
-
调心药食助养 新冠肺炎患者康复
目前,越来越多的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令人欣慰。据临床观察,核酸检测已经转阴的新冠肺炎出院患者,在刚治愈后往往还存在不同程度的咳嗽、咯痰、咽痛、咽痒等呼吸系统的症状,部分患者还有口苦口干、不思饮食、消化不良、大便不调等消化系统症状。中医在愈后调养方面为患者解决了很大问题。与此同时,出院患者还需要做好个人调护。 心理调节须重视 出于对疾病的恐惧,患者在住院期间均存在程度不等的焦虑、忧郁,出院的患者也因长时间的隔离治疗和隔离康复而产生一定的烦躁、逆反情绪;又因新冠肺炎有聚集性发病的特点,有时往往一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