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心 第233页

心 第233页

  • 心痛胸痹 八段锦加宽胸畅心方治疗

    心痛胸痹 八段锦加宽胸畅心方治疗

    董波应用宽胸畅心方联合八段锦治疗痰瘀互结型胸痹心痛经验 研究显示,胸痹心痛患者中痰瘀互结证者占50%~70%[1]。近年来,诸多医者认为胸痹心痛的主要致病因素为血瘀、痰浊,对疾病诊治有重要的意义[2,3]。心内科医师及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对以运动为核心的心脏康复越来越重视。研究显示,心血管疾病病死率通过周期性运动训练可降低7%~38%,与没有进行运动训练的患者相比,5年内病死率降低21%~34%[4]。通过运动训练不仅能增强内脏功能,调节外周血液循环,提高心脏泵血能力,提高肌肉耐力及柔韧性,还可增强机体的...

  • 从脾胃论治心悸验案1则

    从脾胃论治心悸验案1则

    心悸是指患者自觉心中悸动, 惊惕不安, 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1], 又称“心动悸”“惊悸”等, 病名最早出现于《伤寒杂病论》。张其梅主任医师从业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科20余年, 临床经验丰富, 擅治心血管方面疾病。现介绍张其梅主任医师运用中医辨证思维治疗心悸医案1则。 1 病因病机 心悸多因体虚、感邪、情志不畅所致, 病位在心, 与脾胃密切相关。《灵枢·经脉》曰:“脾足太阴之脉……其...

  • 临床医治冠心病双和散方

    临床医治冠心病双和散方

    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与中医的胸痹、真心痛、心悸、怔忡、心劳、心气缺乏、血不养心等有关。在临床实践中医治一些冠心病患者,初步认识到此类疾病多由劳心过度,情志失调,饮食不节所致。冠心病属虚者多,而事实者少,也有真假互见,寒热错杂的。五脏六腑是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一有失和,就发生相侮相贼,成不自然的病态。依据不同情况,以辨证观念做出合适病况的处理,一般都可好转,初期病轻者亦能治好。医治准则:健强心脏,调其不平,补虚泻实,益气和血,顺气治血,抑强扶弱,防止破气破血而伤元气,这是在医治中所得。所拟和法,以补为主,以...

  • 心衰瘀血证的致病要素医治办法

    心衰瘀血证的致病要素医治办法

    中医学古代文献中虽有心衰之名,但无专篇论说,心衰病名首见于宋·赵估编《圣济总录·心脏门》,其余论说多散见于“心悸”“怔忡”“喘证”“水肿”“痰饮”“心水”等病证。东汉医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中云:“师曰:寸口脉沉而迟,沉则为水,迟则为寒,寒水相搏。趺阳脉伏,水谷不化,脾气衰则鹜溏,胃气衰则水肿。少阳...

  • 心绞痛昏迷案 治则方药

    心绞痛昏迷案 治则方药

    笔者跟诊山东省德州市名中医王玉生,整理其治疗心绞痛昏迷案一则如下。 孙某某,男,68岁。2021年1月16日初诊,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人(疫情期间全程诊治均是远程网络进行)。1月13日在本市心血管医院诊断:不稳定型心绞痛;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心律失常;高血压;颈动脉狭窄。近一年时时心慌不安,气短憋气,一个月来稍一活动即心乱欲死,所以不能走动,只能卧床。 2020年12月23日昏迷一次,约3分钟苏醒过来,2021年1月1日又昏迷一次。15日又昏迷两次。于是住院治疗。在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后,心脏骤停...

  • 病毒性心肌炎以清心通玄法为医治法则的心安颗粒

    病毒性心肌炎以清心通玄法为医治法则的心安颗粒

    病毒性心肌炎是嗜心肌病毒感染引起的以心肌非特异性间质性炎症为首要病变的心肌炎, 笔者以为,玄府“万物不有”“尽皆有之”。 病毒性心肌炎是一种间质性炎症, 病发部位在心肌间质。 西医学以为,细胞与细胞之间存在着细胞间质,含纤维、基质、流体物质(组织液、淋巴液、血浆等),起着支撑、维护、衔接和养分的效果,与“玄府-细胞空隙”符合,乃至后者更为深化。“细胞空隙”有着更为广泛的含义,不仅仅是细胞间质,还包含细胞表里联络...

  • 心悸中医治疗强调辨证论治

    心悸中医治疗强调辨证论治

    心悸是指患者以发作性自觉心中悸动、惊慌不安,甚至不能自主为主要表现的一种临床常见病证。其常伴有胸闷、气短症状,甚则眩晕、喘促等表现;脉象或迟或数,或节律不齐。西医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如心动过速、心动过缓、早搏、心房颤动、房室传导阻滞及部分神经官能症等,均属中医心悸范畴。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名中医张伯礼从医数十载,临床上尤擅长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疗效显著。现从师学习,对张伯礼治疗心悸经验整理如下。 治病求本,标本兼治;病证结合,重在心血 张伯礼临床强调辨病与辨证结合,中医与西医综合思辨。辨病结合...

  • 平常心是道 什么是常平?常平是一种健康的状态

    平常心是道 什么是常平?常平是一种健康的状态

    平常不是平庸。   平常之人关键是有一颗平常心。   黄永玉《平常的沈从文》写道:“沈从文非常非常平常。”正是“因为平常,在困苦生活中才能结出从容的丰硕果实”。即使在湖北咸宁干校劳动时,沈从文也能茹苦若饴,陶醉于双溪的万顷荷花,沉醉于服装史的写作。他眼里的荷花“灿烂极了”,他笔下的文字同样精妙绝伦,《中国古代服饰研究》是学术著作,同时也是文学作品。   还有张谷才,同样是以可贵的平常心赢得了百姓的爱戴。他是我的母校...

  • 心绞痛冠心病处方加减用法

    心绞痛冠心病处方加减用法

    冠心病心绞痛是因为冠状动脉供血缺乏,心肌急剧、暂时缺血与缺氧,导致心肌供养和需氧之间不平衡,而引起的胸痹、心痛、气血瘀滞、心脉痹阻等。选用中药煎汤服,气血双补,活血通络,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处方:黄芪20g,丹参、党参各15g,川芎、郁金、瓜蒌、桃仁、赤芍、薤白、当归、地龙各10g,柴胡、红花、益母草各8g,制半夏7g。 加减:心悸加桂枝6g,酸枣仁、柏子仁各10g;小便不利加茯苓、泽泻各10g。 用法:水煎,滤取药液,分3次服,每日1剂,接连服用15剂为1个阶段,接连治疗2个阶段...

  • 从祝由谈中医与心理学的关系

    从祝由谈中医与心理学的关系

    祝由在我国出现很早,上古时期就有苗黎巫医 苗父用祝由的方法治病的记载,曰 “苗父之为医 也,以菅为席,以刍为狗,北面而祝,发十言耳。 诸扶而来者,舆而来者,皆平复如故” 。祝由术可 能来源于我国南方楚地,并和火神关系密切 [1 ] 。 目前我国古代保留比较完整的早期祝由文献主要有 马王堆出土的帛书竹简 《五十二病方》 《杂禁方》 等 ,《五十二病方》中有 32 条介绍祝由术的医方, 占该书存方量的 11. 3% [2 ] ,反映了上古祝由术的 面貌。夏商至汉代,祝由术空前发展,曾因治愈汉 武...

  • 睡眠与心态

    睡眠与心态

    我们如果要保持健康的睡眠,除了要有合适的环境外,其实和我们的个人心态有着相当大的关系。环境通常都很难改变,而心态却可以作一定的调节,以有利于我们更好的休息。 从医学上讲,睡眠是一种神经生理行为,它直接受到人的心态(指的是人们的精神状态与心理状态)所左右。 〖具体的说,有利于正常睡眠的合适心态有以下几种】 1.拥有平静的心态、放松的心境、稳定的情绪。 2.出自关心个人健康,愿意有规律的生活,遵守按时睡眠习惯。 3.意识到一天的生活和工作已结束,有休息的愿望,不把烦恼问题带到床上。 〖不利于健康睡眠的心态则...

  • 心悸,风湿性心脏病阵发性房颤,祛风活血方

    心悸,风湿性心脏病阵发性房颤,祛风活血方

    陈某,女,49岁,郴州市人。初诊:2008年12月5日。 主诉:心悸5年,曾诊断为“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阵发性房颤”。诊查:近来心悸阵作,甚则怔忡不安,胸闷、四肢关节肿痛,畏寒,面浮跗肿,小溲短少,苔薄白,脉弦细而促结。心电图示:“心房纤颤”。 中医诊断:心悸 中医辨证:心阳不振,心脉瘀阻 西医诊断:风湿性心脏病阵发性房颤 治法:通阳宽胸,祛风活血。 处方:桂枝6克、全瓜蒌12...

  • 李东垣对心神病变的认识

    李东垣对心神病变的认识

    心神病变 《素问·灵兰秘典论》曰 : “心者,君主之官 也,神明出焉。 ”人体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体系,在 这个体系里,心神起着主宰和调控的作用,并直接 参与和影响机体的生理功能。而一旦心神不稳,五 脏六腑的功能也都会因此而受到影响,即所谓 “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 。 李东垣阐述了精神情志对疾病发生发展的作 用,同时治疗疾病时重视对心神的调治。他认为, 除饥困劳役可损伤脾胃外,心神对脾胃机能同样有 很大的影响。心主宰精神活动,若心的生理机...

  • 急性心梗与“少阴急温”

    急性心梗与“少阴急温”

    《伤寒论》第323条: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 四逆汤方 甘草二两,炙 干姜一两半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 “脉沉者”即以脉论证,背后的含义不仅仅是脉沉。张仲景在写书时喜用这种简要的白描手法,对于有些问题点到即止。 “脉沉”考验的是医生的预见力与判断力,这句话可能是在暗示患者已经处于休克早期,还没有出现“面色苍白、...

  • 失眠不寐痰热易扰心神 病案举例临证体会

    失眠不寐痰热易扰心神 病案举例临证体会

    失眠又称不寐,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与深度的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常影响正常的工作、生活甚至健康。笔者学习借鉴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治疗失眠经验,从痰热辨治失眠的经验体会总结如下。 1 痰热易扰心神 古代医家提出“百病多由痰作祟”、“人之诸疾悉出于痰”的学术见解。痰饮致病广泛,变化多端,五脏皆可有痰病。痰饮停肺,肺失宣降,则出现胸闷,咳嗽,气喘,甚则不能平卧;饮停胃肠,...

  • 冠心病防治当益气活血化痰

    冠心病防治当益气活血化痰

    冠心病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管腔出现狭窄或阻塞,或冠状动脉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是常见心血管疾病之一,最典型症状就是“心绞痛”,属于中医学“胸痹心痛”范畴。“胸痹”病名最早见于《黄帝内经》,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中提出“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总结其病机为“阳微阴弦&rdqu...

  • 中医对心脏支架或搭桥术后的辨证施治 方药分析

    中医对心脏支架或搭桥术后的辨证施治 方药分析

    李庆海治疗心脏支架或搭桥术后心系病经验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中老年人发病率较高。西医治疗冠心病多为药物和手术方法,大多患者行心脏造影或冠状动脉CT检查显示血管狭窄70%以上,建议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此法解决了危重心肌缺血患者的梗死问题,降低了病死率。但手术亦存在局限性,尤其是心脏支架或搭桥后的并发症处理较为棘手[1]。研究表明,心脏支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达10.67%,部分患者出现术后冠状动脉再狭窄、术后焦虑抑郁及药物不良反应[2]。随着冠心病术后...

  • 中医对于冠心病的治疗 治本不忘其虚治渐不离其浊

    中医对于冠心病的治疗 治本不忘其虚治渐不离其浊

    冠心病是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肌血液供应发生障碍引起的心脏病。冠状动脉受累的特点是其内膜有类脂质的沉着,复合糖类的积聚,继而纤维组织增生和钙沉着,并有动脉中层病变,常导致管腔狭窄或闭塞。本病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清楚,但认为与高血压、高脂血症、高黏血症、糖尿病、内分泌功能低下及年龄大等因素有关。全国名中医王新陆血浊理论的提出,为中医治疗冠心病提供了新的辨证思路和理论支持。 王新陆在几十年临床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与时俱进,提出了血浊理论,认为血浊是指血液受体内外各种致病因素影响,失却其清纯状态,或丧失其循行规...

  • 推荐几款冠心病药茶方

    推荐几款冠心病药茶方

    通常认为,全发酵的茶如普洱茶的降脂和降血液黏稠度作用相对较好,像乌龙茶、苦丁茶这样略带苦味的茶叶,由于能够清热凉血,其降压、降脂作用也不错。 下面推荐几款药茶,冠心病病人不妨一试。 丹参(每日15g),党参(每日10~15g)加茶:丹参有活血化瘀、清热降脂的作用,党参有益气健脾的功效,适合疲乏无力的血瘀病人。丹参或党参的饮片可在药店购买,茶则可依个人口味随意选择。需要提醒的是,参片买来后要用开水洗一下,滤掉其中的杂质。 杭菊加茶:对合并有高血压或高血脂的患者来说,菊花茶是个不错的选择,...

  • 反复自觉心跳不能自控,冠心病,拟养心定怔方加减

    反复自觉心跳不能自控,冠心病,拟养心定怔方加减

    某女,65岁,反复自觉心跳感不能自控感4年来诊。 2年前曾因本病在本院住院治疗,后诊断为冠心病,行心脏支架术。但自觉心跳不能自控感不能消除,后多次心电图提示心律失常,频发房性早搏。曾服心律平,万爽力等药物,症状无明显改善。转求中医诊治,心神不宁,夜寐不宁,梦中惊跳怵惕,自觉心中阵发性剧烈跳动,稍感气促,胸闷,后症自消,每日数次而发,脉象细弱,舌质淡红,苔薄白。中医辨病为怔忡,辨证为气血亏虚、心神不宁。缓则治其本,治以补益气血,重镇安神为主,拟养心定怔方加减:远志10g,石菖蒲15g,茯神15g,茯苓15g...

  • 冠心病肺心病 主治中医方解

    冠心病肺心病 主治中医方解

    张志明,男,1964年出生,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甘肃省名中医。现任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院长。曾被评为“全国卫生系统先进个人”“全国卫生系统玉树抗震救灾医疗卫生救援先进个人”和“甘肃省抗击非典先进个人”。先后主持或参与国家级、省部级和厅局级科研课题14项,出版专著1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工作30余年,擅长运用中医药治疗各科疑难、危重病症。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治中,担任甘肃省中...

  • 反复心慌1年 中医处方治心悸 心动过缓

    反复心慌1年 中医处方治心悸 心动过缓

    【基本资料】 刘某某,女性,54岁。 01 【发病过程】 患者诉1年前开始逐渐出现心慌气短,活动后加重,多次至心内科门诊就诊,数次查心电图、心肌心酶、pro-BNP未见异常,2016年10月行动态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夜间可低至41次/分,ST-T段未见明显抬高。经治疗后效果不佳(具体不详),遂来就诊。 02 【首诊证候】 主诉:反复心慌1年。 刻诊症见:患者精神疲倦,虚羸少气,面色无华,心悸、胸闷、气短,活动后加重,无胸痛,无头晕头痛,无腹泻腹痛,...

  • 常常失眠 应养心肾之阴固本

    常常失眠 应养心肾之阴固本

    蔡某,男,68岁。5年前患高血压心脏病,近两个月来常失眠。现面部红赤,唇舌红,舌尖有许多瘀点,舌无苔,中央有裂纹。夜常烦躁不寐,每夜睡眠不足3小时,起床后口干、微苦,胸烦闷,常心悸,胃纳差,大便干结,1周1次,腰酸腿软,手足心热,脉细数。血压155/95毫米汞柱。 处方:生地12克,玄参12克,麦冬12克,白芍12克,五味子8克,牡蛎末20克,珍珠母末20克,黄柏10克,知母10克,胡黄连12克,丹皮10克,地骨皮12克,花生叶25克,含羞草25克,茯神12克,女贞子15克,旱莲草15克。日煎服1剂,连煎2次...

  • 中医教授对心律失常的认识 五脏调治方药

    中医教授对心律失常的认识 五脏调治方药

    邓铁涛教授潜心研究中医学理论数十载,提出“五脏相关”理论与“五诊十纲”诊疗思维,简称“双五”理论,也将其应用于心律失常的诊治。邓老提出对于心律失常的治疗,中医学具有整体调治优势,中西医结合疗法相辅相成。 中医对心律失常的认识 心律失常既可呈特发性又可继发于其他心血管疾病,严重者危及生命。心律失常可属中医学“心悸”“怔忡”“惊悸”等范畴。《素问&middo...

  • 急性心肌梗死,心肺复苏术后中医治案

    急性心肌梗死,心肺复苏术后中医治案

    江苏省名中医龙家俊教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工作58载。笔者师从龙家俊学习10余载,受益匪浅,兹将其指导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心肺复苏术后)验案一则,记录如下: 王某,男,48岁,于2020年7月18日,因“剧烈胸闷胸痛1小时余”至我院急诊,诊治过程中反复出现室速、室颤、心脏骤停,伴有意识丧失,立即给予“电除颤、胸外心脏按压、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等治疗,静脉输注“肾上腺素、多巴胺”等药物,经抢救1小时后意识恢复,立即行急诊PCI术,...

  • 胸痹心痛属风病,风药在胸痹心痛

    胸痹心痛属风病,风药在胸痹心痛

    杨思进教授据数十载临证经历,对“风邪”“胸痹心痛”“风药”三者联络有着共同的见地,遣方用药匠心独运,应用风药诊治胸痹心痛屡试不爽。 风邪不仅是胸痹心痛重要的始动因子,更是发病的中枢环节,参加火、痰、瘀病理要素的构成与转化。①风火相生 :胸痹心痛发作过程中,多有五志化火、气郁化火导致炽热内生,化风生燥而成风火相生之患。②痰瘀互结 :阳微阴弦中的“阴弦”即指痰瘀寒凝聚于心脉,导致心脉痹阻不通,详究其因,风邪为其肇始...

  • 心律紊乱以炙甘草汤为主方加减化裁

    心律紊乱以炙甘草汤为主方加减化裁

    案四 张某,男,42岁。患者10余年前有血吸虫病史,后经锑剂治疗,继因劳累过度,先后罹患乙型肝炎、胆囊炎、心肌炎等。曾多次发作室上性心动过速,经常应用西地兰等强心剂。此次又因室速发作,在外院用西地兰无效,后改用异搏定静注后好转。刻下诉心悸,胸前区隐隐作痛,出冷汗,右耳鸣,夜不能安卧。听诊心率85次/分,律不齐,3~4次/分,早搏,舌苔薄,脉结代。 此心气阴阳两亏,投炙甘草汤:炙甘草24g,麦冬15g,干地黄30g,党参30g,阿胶(化冲)9g,麻仁15g,桂枝18g,生姜6g,大枣7枚,7服。上方加...

  • 心郁证肝郁证肺郁证 中医处方

    心郁证肝郁证肺郁证 中医处方

    心郁证   王某,男,68岁,2015年6月3日诊。患者表情淡漠,面色晦暗,语声低缓地说全身尽是病,再问不愿回答了。家属说,五个月前,他胸闷热一周,到某医院问医师,医师说他患早期冠心病,服西药半个月未见好转。现情绪低落,懒言少动,大部分时间躺在床上,叹气、不饥、少食,身体逐渐消瘦。今天在家人和朋友多次劝说下,勉强来院求诊于卢永兵老师。刻诊:患者唇舌略红,舌尖有瘀点,少苔,脉细略数,血压110/70毫米汞柱,未见异常。处方:瓜蒌实20克,百合20克,生地12克,合欢花15克,郁金10克,炙甘草15克,大枣1...

  • 冠心病心绞痛 瓜蒌薤白剂宜忌 活血化瘀法加减应用

    冠心病心绞痛 瓜蒌薤白剂宜忌 活血化瘀法加减应用

    专家简介 史大卓,医学博士,岐黄学者,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中国中医科学院内科学术带头人,心血管病内科学术带头人,中国中医科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国家中医心血管病重点专科主任,北京大学医学部和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药典委员。主编《中医内科辨病治疗学》《内科常见难治病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医老年病证治枢要》等20余本医学专著。 冠心病心绞痛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或在此基础上血栓形成、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缺血性心脏病。 冠心病心绞痛,传统中医并无此病名,根据...

  • 治疗心脏神经症验方

    治疗心脏神经症验方

    适应证:心虚胆怯型心脏神经症, 表现为心悸因惊恐而发, 烦躁易怒, 气短自汗, 神倦乏力, 少寐多梦, 舌淡、苔薄白, 脉弦细。 治法:龙骨30g (先煎) , 郁金、莲子各12g, 桔梗、炙甘草各10g, 缬草6g。水煎分两次温服, 每日1剂, 15d为1个疗程。一般治疗2~3个疗程。 禁忌证:痰湿素盛者。 用药注意事项:心脏神经症发病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 故用药同时应注意调养情志。 体会:心脏神经症为临床常见病, 主要表现为心悸、心前区疼痛、气短等, 常合并明显的精神症状...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