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李东垣

李东垣

  • 李东垣脾胃学术特色

    李东垣脾胃学术特色

    探讨《脾胃论》中李东垣的“脾胃观” 李东垣, 真定(今河北正定县) 人, 著名金元四大家之一, “易水学派” 承先启后的中坚人物, 脾胃内伤学说的首创者。 李 东垣师承张元素, 并继承 《黄帝内经》和《伤寒杂病论》等医学 经典关于脾胃的论说, 致力于脾胃内伤病的研究, 撰著《脾胃 论》 。 该书对脾胃的生理、 内伤发病和辨证施治等都进行了系 统的阐述, 集中反映了李东垣以脾胃内伤学说为主要内容的学 术思想。 本文通过对《脾胃论》条文的详细研读, 进一步挖掘 李东垣脾胃学术理论, 以期使其脾胃内伤学说的学术特色更好...

  • 李东垣在《兰室秘藏》中称“盗汗之圣药”

    李东垣在《兰室秘藏》中称“盗汗之圣药”

    当归六黄汤(当归、生地黄、熟地黄、黄芩、黄连、黄柏各等分,黄芪加倍)专为阴虚火炎者立法。李东垣在《兰室秘藏》中称其为“盗汗之圣药”。 方中当归辛甘温润,为阴中之阳,入心生血之上品,能补心之体,以汗为心之液故;生地黄味甘性寒,沉重多汁,可滋阴壮水,能制三焦火迫;熟地黄甘而微温,沉阴重浊,乃天一所生之源,能益肾水而治精血,充五脏之真阴。盗汗多属火旺迫阴,水不济火之象,黄芩秉天秋凉之金气,中枯而飘,味苦气寒,可祛上焦火邪,以宁肝肺;黄连根黄、花黄、实黄,皆具土色,四月开花,六月结实,七月...

  • 名医李东垣 创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慢性肾盂肾炎

    名医李东垣 创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慢性肾盂肾炎

    古代名医李东垣所创之补中益气汤临床应用甚广,疗效确切。应用本方加减治疗慢性肾盂。肾炎38例,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本组38例均经临床确诊,具有泌尿系统感染史,发热,腰痛,尿频,尿急,肾区有叩击痛。其中男性4例,女性34例;年龄15~68岁;病程6个月~1年者20例,l~2年者13例,大于2年者5例;全部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尿频、尿急、尿痛及中气不足(少气懒言,食少乏力,舌淡苔白,脉细弱) 症状;伴少腹疼痛者24例,发热16 例,恶寒18例;尿蛋白(+)者5例; 28例患者尿细菌培养呈阳性...

  • 李东垣尊古法立新方治腰痛

    李东垣尊古法立新方治腰痛

    李东垣《兰室秘藏·腰痛门》中载有如下一案: 川芎肉桂汤 丁未冬曹通甫自河南来,有役人小翟,露宿寒湿之地,腰痛不能转侧,两胁搐急作痛,已经月余不愈矣。《腰痛论》中说:皆为足太阳、足少阴血络中有凝血作痛,间有一二证属少阳胆经外络脉病,皆去血络之凝乃愈。其《内经》有云:冬三月,禁不得用针,只宜服药,通其经络,破其血络中败血,以此药主之。 酒汉防己、防风(以上各三分),炒神曲、独活(以上各五分),川芎、柴胡、肉桂、当归梢、炙甘草、苍术(以上各一钱),羌活一钱五分,桃仁(五个,去皮...

  • 李东垣治心痛

    李东垣治心痛

    李东垣创立了外感与内伤的辨证体系,尤其是 内伤疾病,从损伤脾胃元气论治,创立脾胃学派, 认为 “内伤脾胃,乃伤其气; 外感风寒,乃伤其 形” ,并提出了 “脾胃内伤,百病由生”的观点, 为治疗疾病提出了新思路,扩充了中医理论的内容。 李东垣在阐述自身理论的同时,还 “宗 《内 经》法,学仲景心” ,多次引用 《黄帝内经》中的 原文,进而为自己重补脾胃的见解提供理论基础, 如 “谷气通于脾,六经为川,肠胃为海,九窍为 水注之气。九窍者...

  • 李东垣对心神病变的认识

    李东垣对心神病变的认识

    心神病变 《素问·灵兰秘典论》曰 : “心者,君主之官 也,神明出焉。 ”人体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体系,在 这个体系里,心神起着主宰和调控的作用,并直接 参与和影响机体的生理功能。而一旦心神不稳,五 脏六腑的功能也都会因此而受到影响,即所谓 “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 。 李东垣阐述了精神情志对疾病发生发展的作 用,同时治疗疾病时重视对心神的调治。他认为, 除饥困劳役可损伤脾胃外,心神对脾胃机能同样有 很大的影响。心主宰精神活动,若心的生理机...

  • 李东垣《脾胃论》补中益气汤

    李东垣《脾胃论》补中益气汤

    补中益气汤,方出李东垣《脾胃论》。方由炙黄芪15克,人参、土炒白术各12 克,当归9克,陈皮、炙甘草各6克,柴胡、升麻各3克组成。用时,加水适量,文火缓解,取汁分3次服。 上方之制,其旨本于《内经》“损者益之”, “劳者温之”。因为东垣认为“内伤脾胃,乃伤其气”,气伤则中气不升,或反而下陷。中气亏损,营血亦弱,遂生火热。“火与元气不两位”,“元气盛则火自灭”。应补益脾胃之气,并升举下陷之气。故东...

  • 参术调中汤出自李东垣《内外伤辨惑论》

    参术调中汤出自李东垣《内外伤辨惑论》

    参术调中汤出自李东垣《内外伤辨惑论》卷中:“泻热补气,止嗽定喘,和脾胃,进饮食”;另外,在《兰室秘藏》中,尚有参术汤,用于“脾胃虚弱,元气不足,四肢沉重,食后昏闷”,从原文中我们可以读到,两方虽然方名相似,但主治病位不同。 后世方书极少谈及参术调中汤,清代何梦瑶《医碥》记录一案:“又治一人,年八十,中暑霍乱,吐泻昏迷,头热如火,足冷。以‍‍‍‍桂苓甘露饮‍‍‍‍泻热补气,坠浮火以安神...

  • 升阳散火汤为李东垣所创方剂

    升阳散火汤为李东垣所创方剂

    升阳散火汤为李东垣所创方剂,其揭示了如何运用风药以治疗郁火。李东垣传张元素之学,张元素根据药物气味厚薄、升降浮沉等将药物分为五种,其中,风药为味之薄者,味薄则通,故风药气味多芳香辛散,质地多疏松,如柴胡、升麻、葛根、羌活、独活、防风等。 “火郁发之”见于《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气机运行不利,郁而化火,热邪伏于体内不得透发,治疗当以透散、展布气机,气机得布,火郁得散。知晓气机何以被郁,气机输布的道路又为何被阻而不得布,方可对症下药以祛其阻遏,展布气机。 &ld...

  • 李东垣甘温除热法

    李东垣甘温除热法

      金元四大家之一李东垣著有《内外伤辨惑论》、《脾胃论》、《兰室秘藏》、《医学发明》等多部医学典籍,在中国医学史上的学术地位可圈可点。李东垣所生活的金元时期战乱频繁,疾病大范围流行,他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提出“脾胃内伤、百病由生”的理论,在临床用药时注重用味甘性温的药物滋养脾胃、补益气血、升发阳气,创立了补中益气汤、调中益气汤、升阳补气汤、当归补血汤等多个著名方剂,临床治愈了无数的患者。   补中益气汤是李东垣众多方剂中的代表方剂,已传承数百年,其组方中黄芪、党参、甘草、白术都是补脾...

  • 李东垣活用枳术丸

    李东垣活用枳术丸

      李东垣目睹时医治疗内伤饮食,或以“集香丸、巴豆大热药之类下之”,或用“大黄、牵牛二味大寒药投之”,大便通下而重伤元气,转为虚损,“暗里折人寿数”,提出治疗内伤饮食,当根据所伤之物,分经用药:“其所伤之物,寒热温凉,生硬柔软,所伤不一,难立定法,只随所伤之物不同,各立治法,临时加减用之。”同时,“更加升发之药,令其元气上升”。治疗的结果是“使生气增益,胃气完复”。   基...

  • 试述李东垣“胆气春升论”

    试述李东垣“胆气春升论”

    “胆气春升” 论源自 《脾胃论》 “胆者, 少阳春生 之气, 春气升则万化安。故胆气春生则余脏从之, 胆 气不升, 则飱泄肠肠癖不一而起。 ” 胆气春升论是李 东垣脾胃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胆气春升论各代 医家多有论述且各有不同, 笔者不揣浅陋试论之。 1 理论溯源 《灵枢·灵兰秘典论》 曰 : “胆者中正之官, 决断 出焉 ” ; “凡十一藏取决于胆也” , 首次提出 “胆”...

  • 关于阴火本质 李东垣“阴火”理论

    关于阴火本质 李东垣“阴火”理论

    李东垣“阴火”理论探析 李东垣以 《黄帝内经》理论为基础, 总结前人的 经验, 又根据他本人多年的临床医疗实践体验, 以 脾胃立论, 创脾胃学说, 为内伤发热证治提供了截然 不同的新途径, 其首创的 “甘温除热法” , 至今在临 床上仍发挥着显著的作用。 但他的脾胃学说中提到了 “阴火” 这个非常重要却又很模糊的概念。 所以, 明 确阴火为何物, 其产生机制究竟如何, 对学习脾胃学 说有着重要意义。 关于阴火本质的认识 有学者 [1] 通...

  • 李东垣药证(症)初探

    李东垣药证(症)初探

    李东垣是金元易水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其师张 洁古著有《脏腑寒热标本用药式》 一书, 列脏腑—寒 热—气血—补泻—药物等, 相互对应, 实用性较高, 并 著 《珍珠囊》 等本草著作。东垣承师旨要, 撰 《内外伤辨 惑》 , 成书于汴京大疫后, 形成阴火理论, 提出脾胃学 说, 并创制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气汤、 补中益气汤、 清暑 益气汤、 生脉饮、 升阳除湿汤、 升阳益胃汤、 升阳散火 汤、 当归补血汤等诸多名方。晚年所作《脾胃论》 于前 书基础上进行大量扩充。东垣理论表...

    养生秘方 2024-03-06 8 0 李东垣
  • 聊聊李东垣的成就

    聊聊李东垣的成就

    晚上好,感谢张苍主任给我们一个共同交流和学习的机会,今天晚上我和大家谈谈李东垣,实里面这个话题有点大,我尽自己的努力去和大家聊一聊有关李东垣的学术。 其实李东垣这个人名我们都比较熟悉,但是李东垣的学说我想对于很多临床医生来说还是相对陌生的,也许有人会说那我是一个皮科医生,或者我是一个专科的医生,我为什么要读李东垣,有没有读李东垣的必要呢,我想这个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 就是我们为什么要读李东垣,从临床的角度来说我们作为一个专科医生,我们所学的专科东西或者在专科临床上用的理法方药必须是建立在大内...

    养生秘方 2024-03-06 8 0 李东垣
  • 李东垣补土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李东垣补土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李东垣补土思想的发展大致可概括为由温补脾胃发展到以先天水火为核心的肾命学说,由脾胃为元气之本转变为肾命为生命活动的根本,由补中升阳发展到脾胃分治思想以及胃阴学说,最终臻于完善。 李杲(1180—1215),字明之,晚号东垣老人,师承易水学派奠基者张元素,其立足经典、别有创新,认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提出“脾胃论”“阴火论”,构建了以“内伤脾胃”学说为主体,以补脾胃、升阳气、&ldqu...

1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