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心 第230页

心 第230页

  • 龙家俊治疗心律失常经验

    龙家俊治疗心律失常经验

    龙家俊教授出身中医世家, 深谙经典, 理法方药 融金陵医派诸家之长, 知常达变, 融古通今, 名达一 方。 2002年被授予 “江苏省名中医” 称号, 曾先后被 南京市卫生局聘为 “南京市第二、 第三批老中医专家 学术经验继承工作” 指导老师。 龙家俊教授辨病辨 证, 谙合自然之道, 针对一些疑难患者虚实夹杂、 寒 热相因、 痰瘀内阻病机多变的特点, 临床辨证方中注 意 “虚实兼顾, 寒热并用, 温清并重, 清化痰瘀, 标本 同治” 之法。 对...

  • 从水火失济论治扩张型心肌病

    从水火失济论治扩张型心肌病

    扩张型心肌病是指左心室或双心室扩张或收缩 功能受损的一类原发性心肌病,临床上需要排除高 血压病和心脏瓣膜病等负荷异常,或引起心肌大面 积收缩功能异常的冠状动脉疾病。扩张型心肌病以 进行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血栓栓塞及猝死为基 本特征,其病因包括遗传或非遗传因素,可为遗传 因素与外部或环境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本病西医 尚无特效疗法,一般多为对症治疗,而中医药多靶 点、多方向、多途径的作用特点为扩张型心肌病的 临床治疗提供了崭新的思路。目前中医学文献缺乏 对本病的专题论述,更未曾提及扩张型心肌病这一 病名,但对此病的因...

  • 心衰中医方药 宣痹通阳方

    心衰中医方药 宣痹通阳方

    心力衰竭(以下简称心衰)是指心脏泵出的血液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或心室充盈压的升高达不到泵血需求的一种病理状态。临床表现为发作性喘憋、呼吸困难、咳嗽、咳痰甚或咳血、少尿水肿,少数可出现胸腔、腹腔、心包等多浆膜腔积液,重者端坐呼吸不能平卧,并常因此住院治疗,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工作。此病属于中医胸痹、悬饮、水肿范畴,中医对此病的治疗有一定的优势。   患者住院时的一般情况   患者谢某,男,81岁,主因“喘憋伴颜面及双下肢水肿10天,加重2天”于2016年10月17日收入本...

  • 高血压心脏病 处方用西洋参

    高血压心脏病 处方用西洋参

    高血压心脏病   林某,男,63岁,村民。2009年6月5日诊。病者高血压史10年,间断服药,今年来曾2次昏倒在地。现面色暗红,头痛、头晕,耳鸣,烦躁少寐,体倦乏力,胸部闷痛,心悸不安,口干微苦,四肢有时麻痹,下肢轻度浮肿,大便干结,3天1次,小便短赤,舌边有瘀斑,少苔,脉弦结。血压165/100毫米汞柱。经颅多普勒检查:脑动脉硬化,供血不足。彩色B超检查:高血压心脏病。   处方:①西洋参(另炖)10克,麦冬15克,生地12克,田七15克,丹参15克,五味子(打碎)15克,百合10克,浮小麦1...

  • 基于《黄帝内经》形气观分析心与血脉的关系

    基于《黄帝内经》形气观分析心与血脉的关系

    “心主血脉”作为现代中医基础理论中 “心” 的一个生理功能,一直是藏象学说的重点研究内 容 。《中医基础理论》 [1 ] 在 “藏象”一章中记载心 有两大主要生理机能: 一是主血脉,二是藏神。其 对心主血脉功能的定义是心气推动和调控血液在脉 道中运行、流注全身,发挥营养和滋润作用,意为 心与血、脉密切相连,构成血液循环系统。心脏有 生血、推动和调控心脏的搏动和脉管的舒缩、推动 血液在脉管中运行并营养滋润全身的生理功能,且 认为此种心主血脉功能的...

  • 试析王旭高从痰瘀论治心系病证

    试析王旭高从痰瘀论治心系病证

    王旭高( 1798—1862) , 名泰林, 别字退思居士, 又 号九龙山人, 江苏无锡人, 清代著名医家。少时从其舅 父高锦庭习医, 精究医典, 心无旁鹜; 上追轩岐, 下迄明 清。其始为疡医, 后浸内科, 渐医名鹊起, 素以治肝三 十法盛誉医林。著述有 《王旭高医案 》 《西溪书屋夜话 录 》 《医学刍言 》 《医方证治汇编》 等。 王氏医案素有 “清华而不高深, 灵变而有规矩” 之 誉, 其辨治精详, 用药精准, 理法方药俱备。后学倘若 前后推究, 明其得失, 则必受益良...

  • 慢性心力衰竭 健脾和胃法论治

    慢性心力衰竭 健脾和胃法论治

    慢性心力衰竭 (Chronic?heart?failure, CHF)为临 床常见各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 严重影响着人们 的健康。目前有研究认为, 胃肠道对于心衰发生后的 血流动力学变化具有高度的敏感性, 其在心衰发展中 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越来越多的医学研究者开始重视 CHF 胃肠道系统的变化, 而有研究也发现干预治疗心 衰患者胃肠道发生的变化对改善心衰症状, 延缓心衰 进展有良好效果 [1] 。CHF 属 “喘证” “水肿” “心悸”...

  • 风湿性心脏病案

    风湿性心脏病案

    风湿性心脏病案 刘某, 男, 59 岁, 2014 年 2 月 25 日初诊: 风湿性心 脏病, 左心房血栓形成, 每天下午 6 点左右或夜间恶寒 发热一个半月, T: 39 ~41 ℃。患者曾于南京某医院治 疗月余, 发热一直未控制。现胸闷斜躺, 不能平卧, 下 肢轻度浮肿, 饮食尚可, 二便尚调, 舌苔白腻, 脉细弱。 药用: 北柴胡 50 g, 炒黄芩 25 g, 党参 15 g, 姜半夏 10 g, 炙甘草 10 g, 生姜 15 g, 红枣 15 g, 7 剂水煎服。二 诊: 从服上方第二剂开始, 体...

  • 崔德成温经养血通络法治疗颈源性心律失常经验

    崔德成温经养血通络法治疗颈源性心律失常经验

    颈源性心律失常,又称颈性心律失常、颈心 综合征 [1- 5 ] ,临床并不常见。国家级基层名老中医 工作室指导老师崔德成主任医师基于多年的临床 实践,在本病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鉴别诊断、 遣方用药方面,积累了丰富完整的辨治经验,收 效满意,现将其治疗颈源性心律失常经验总结 如下。 1 鉴别诊断 颈源性心律失常的临床表现除颈椎病的症状 外,还伴有心前区不适、胸闷、心悸、颈项僵直、 咽干、心中恐惧、汗出恶风等,胸部 X 线片、心 电图、心脏超声及冠脉造影多无明显异常。按压 颈椎棘突下凹陷处可加重心律不齐,松开后心...

  • 治疗高血压病以五脏同调为核心

    治疗高血压病以五脏同调为核心

    本文主要介绍并分析刘燕池教授从“五脏同调”治疗高血压病的临证经验。刘教授认为高血压病的主要病变部位在肝,但与肾、脾、心、肺等脏腑密切相关,且相互影响。灵活运用本虚标实和五脏同调的相关理论,通过兼顾五脏和对风、火、痰湿、瘀等病理因素并调的方法,可起到综合治疗的效应。同时分析刘教授自拟基本方治疗高血压病的方意及药物的加减规律,为临床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诊疗方法。 3 刘燕池教授治疗高血压病以五脏同调为核心 刘教授认为,高血压这种复杂的慢性疾病往往是多个脏腑功能失调的结果,所以必须抓...

  • 治心绞痛 饮参术汤

    治心绞痛 饮参术汤

    处方:党参、炒自术、炙甘草 各15克,山楂、五灵脂、降香各 10克,乳香3克。 用法:水煎后冲入米醋i2汤 匙,趁热早晚各服1次,每日1 剂。 主治:心绞痛气虚血瘀型(症 见心前区憋闷或胸部压榨性疼 痛,劳累时加重,气短,舌暗r,苔薄 白,脉弦细)。 徐应帆...

  • 冠心胸痛服中药粥

    冠心胸痛服中药粥

    冠心病是由多种因素损伤冠状 动脉内皮细胞,造成冠状动脉粥样 硬化,导致血管狭窄甚至梗死,引起 心脏的损害。心血瘀阻型冠心病症 见胸部刺痛,痛有定处,入夜尤甚, 时或心悸不宁,舌质紫暗,脉涩。患 者可服用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功 效的中药粥治疗。 方法:山楂、丹参各30克,当 归、红花各10克,粳米0.1公斤,红 糖适量。山楂、丹参、当归、红花水煎 取汁备用。粳米洗净置于砂锅内,加 入药汁及适量清水煮至粥熟,再加 入红糖调味即可。每日1剂,分2次 服食。 江源...

  • 顺利度过严寒的冬季 保护好心脏和提高心功能

    顺利度过严寒的冬季 保护好心脏和提高心功能

    据研究发现,每当气温降至7℃时,中老年人患急性心衰的人数增加2~3倍;当低于4℃时,因心脏病而发生死亡的人数会成倍增加。 专家提醒,特别是心脏不好的中老年人,在冬季遇到寒流,或大风、雨雪天气,应采取防护措施,增强心脏抵御寒冷刺激的能力,对保护心脏功能和减少心脏病发作大有益处。 即使没有冠心病的中老年人,在寒冷的刺激下也很容易突发心肌梗死。这是因为气温降低时,人体内肾上腺素释放过多,造成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引起冠状动脉挛缩造成的。 低温可使人体内的凝血酶原、纤维蛋白原、全血容量、毛细血管...

  • 冠心病心律失常 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治疗

    冠心病心律失常 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治疗

    陈美华,女,1944年出生,福建闽侯人。1969年于福建中医学院医疗本科六年制毕业,现任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全国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继承指导导师,原中华中医药学会心病分会副主任委员,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及省中医药学会心病分会名誉主任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现代医学认为,冠心病心律失常是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致心肌缺血所诱发的心律失常。严重的心律失常可损害心脏泵血功能,甚至危及生命。目前西医对其治疗多选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但因其均具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且该类药物...

  • “瘀毒”概念辨析“毒”在冠心病发病诠释

    “瘀毒”概念辨析“毒”在冠心病发病诠释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李圣耀 冒慧敏 薛梅 高铸烨 徐浩 史大卓   近十多年来,瘀毒互结、从化成为冠心病及其他血栓性疾病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相关临床和基础研究皆获得一定进展,但对“瘀毒”内涵及其相应治疗方法还有待进一步梳理和辨析。   “瘀毒”概念辨析   “瘀毒”含义主要有二:一指瘀、毒两种病因病机共存,此时“毒”不是指某个单一、具体的致病因素,而是对性质险恶、胶结难愈、危害较大的一类...

  • 治疗心悸案处方

    治疗心悸案处方

    邹某,女,63岁,2016年2月19日初诊。主诉:心慌2个月。 患者肤色偏白,2个月前出现胸痛、胸闷、心慌,现口唇不发绀,心慌胸闷,活动时无明显加重,但饭后心悸明显,且伴有胃部不适、反酸,乏力,易焦虑急躁,大便正常,舌淡苔薄白有裂纹,聚豆脉。既往无其他重要病史可载。对青霉素过敏。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以及甲功检查未见异常。广东省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刘志龙教授认为,此心悸乃因水饮凌心、脾胃气虚所致,治当益气健脾、振奋心阳为主,方用桂枝去芍药汤合香砂六君汤化裁。 处方:桂枝10克,红枣30克,生姜片...

  • 肺心病抑郁症之胸部郁闷 舒胸汤

    肺心病抑郁症之胸部郁闷 舒胸汤

    卢永兵,1942年生,广东省揭阳市人。出生于中医世家,1968年毕业于广州中医学院(现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主任医师。退休前任广东省揭阳市中医院院长,揭阳市科协主席。近40年来主攻中医老年医学,发表论文一百多篇。被评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广东省名中医、广东省白求恩式先进工作者、广东省优秀中医药科技工作者、揭阳市名中医。   组成:瓜蒌实20克,百合20克,生地12克,合欢花12克。   功能:宽胸散结,清心除烦,生津润肺。   主治:肺心病、冠心病、抑郁症之胸部郁闷、烦热、痹痛...

  • 卢永兵脑心并治治疗老年脑血管病

    卢永兵脑心并治治疗老年脑血管病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卢灿辉 郑婷 卢友祥 魏伟绵   卢永兵从事老年病治疗多年,认为老年病多从瘀从虚论治,治疗老年脑血管病,应益气活血,脑心并治。   案例一   王某,女,65岁。2017年3月11日初诊。患者近半个月来,常头晕目眩,心悸乏力,昨晚突然昏倒,被扶起后神志清醒,至今头晕更甚。现有气短、声低、心悸、纳少、四肢麻痹、腰酸、面色huang(白+光)白、唇舌淡、舌尖有瘀点、舌边有齿印、苔薄白等症状,脉细、缓、代。血压:85/50毫米汞柱。经颅多普勒检查,显示脑动脉硬化,脑供...

  • 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中医诊疗专家共识

    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中医诊疗专家共识

    1 背景 心绞痛是由于暂时性心肌缺血引起的以胸痛为 主要特征的临床综合征,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 脏病的最常见表现。其中,稳定型心绞痛的发作程 度、频率、性质及诱发因素在数周内无明显变化。 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属于中医学 “胸痹” “心痛” 范畴,中医药对于该病的治疗积累了大量经验,但 目前缺乏必要的规范。为提高中医药防治冠心病稳 定型心绞痛的水平,规范中医药在冠心病稳定型心 绞痛中的应用,中华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病分会组织 相关专家,以传统中医辨证论治为基本点,结合循...

  • 心悸 病毒性心肌炎后遗症 治法养心祛痰利气机

    心悸 病毒性心肌炎后遗症 治法养心祛痰利气机

    张某,男,24岁。2014年4月21日初诊。 主诉:胸闷伴心悸5年余;既往有病毒性心肌炎6年余。刻下:心悸怔忡,胸闷憋气,气短,劳则尤甚,面色无华,精神不振,烦躁失眠,舌质干苔白腻,脉细数。辅助检查:心电图示心律不齐,交界性早搏。 西医诊断:病毒性心肌炎后遗症。 中医诊断:心悸。 辨证:心阴不足,痰气扰心。 治法:养心祛痰利气机。 方药:炙甘草汤合黄连温胆汤加味。黄连6克, 陈皮10克,姜半夏9克,丹参15克,苦参10克,太子参10克,远志6克,郁金10克...

  • 冠心病 补肾化瘀行气法通络法豁痰法

    冠心病 补肾化瘀行气法通络法豁痰法

    1.补肾化瘀行气法 余某,男,40岁。因心前区阵 发性剧烈绞痛经某市级医院检 查,确诊为冠心病心绞痛。西医 治疗3个月,病情稳定,近期出 现胸部刺痛,两胁胀痛,心烦易 怒,前来就诊。刻诊:舌边紫瘀斑 点明显,吞酸嗜杂,下肢亦有紫黑 瘀斑,两尺脉沉细,左关脉弦细 涩,舌红无苔。治宜补肾化瘀行 气。方用:丹参30克,补骨脂20 克,琥珀l克(吞服),川芎、红花、 熟地、枸杞各10克,降香12克, 白檀香5克,川楝子6克,川连、 沉香各3克。水煎服,每日1剂。6 剂后,胸胁痛除,吞酸嘈杂亦大 减,紫斑稍有消退,精神转佳...

  • 阮士怡心脾肾三脏同调治疗冠心病经验

    阮士怡心脾肾三脏同调治疗冠心病经验

    阮士怡 ( 1917—) ,男,教授,国医大师,第五批全国 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国家中医药管 理局第一批传承博士后合作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 贴。从事中医内科学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近 70 年,擅长 应用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疾病、老年性疾病和其他内科的疑 难危重疾病。发表学术专著 5 部,学术论文 34 篇,科普文 章 65 篇; 先后获得省部级科学进步二等奖 3 次、三等奖 5 次; 研制中药制剂 8 种、上市品种 1 种。 冠心病属于中医学 “胸痹 ”&l...

  • 心律不齐每次发作心慌不宁 脉结代方治验

    心律不齐每次发作心慌不宁 脉结代方治验

    脉结代方 原方:党参、黄芪、当归、柏子仁、酸枣仁、龙眼肉、炙甘草。煎妥后冲入黄酒少许。治疗脉结代。余经过若干年之选择,始得搜寻而出,故特定为治此症之主方。 治验:崔某,男,53岁,于2013年8月初诊。 患心律不齐3年余。每次发作,心慌不宁,心脏部位有间歇跳动感,立即含化速效救心丸有效。近因儿子考学,操劳过度,不得安眠,遂使心律不齐频繁出现。刻诊:心悸不安,胸部有轻微闷憋感,说话声怯,时有叹息。舌质淡暗,脉不齐,有结脉出现。心电图提示:频发室性早搏。中医辨证为气血两虚,夹有瘀阻。治以益...

  • 治动脉粥样硬化“心脾肾三脏一体”辨证论治论

    治动脉粥样硬化“心脾肾三脏一体”辨证论治论

    田立俊 1 , 仲爱芹 1 , 王爱迪 1 , 谢盈彧 1 , 张军平 2 ( 1. 天津中医药大学; 2.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摘 要: 动脉粥样硬化( Atherosclerosis, AS) 与心脾肾功能失调密切相关, 心脾肾三脏在生理上联系成一个系 统, 并在此基础上通过痰浊、 瘀血在病理上相互影响, 基于整体观提出 “心 - 脾 - 肾三脏一体” 的观点。AS 根本 病机为 “脾肾亏虚, 痰瘀互结” , 故采用 “益肾健脾,...

  • 中医举隅心脏神经症常见证型验案

    中医举隅心脏神经症常见证型验案

    刚柔辨治心脏神经症常见四种证型验案举隅 心脏神经症又称功能性心脏不适, 系神经功能紊 乱所引发的心血管症状, 是一种独立的躯体疾患的心 身疾病 [1 ] 。心脏神经症多发生在青壮年时期, 女性多 于男性, 尤其是更年期妇女。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压 力的增大, 本病发病率逐渐增高。中医虽无心脏神经 症的病名, 但对其认识较早, 将其归结为“心悸” “惊 悸 ” “胸痹 ” “郁证” 等范畴, 在许多古代医籍中都可以 看到与...

  • 胸痹(心脾气虚痰瘀内阻)处方

    胸痹(心脾气虚痰瘀内阻)处方

    罗陆一,广东省名中医,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医50载。笔者整理罗陆一临证运用经方治疗冠心病验案如下: 张某,男,64岁。于2018年3月3日初诊。患者于春节前突然发病,夜间胸痛如窒、痛彻胸背、不得平卧、大汗淋漓持续约20分钟,含服速效救心丸不效,急救送医院后诊为冠心病心梗,建议即刻施动脉造影术、PTCA术,但患者家属拒绝。现症见胸闷、痰多、气短,日间作2~4次,每次持续约5分钟,含服速效救心丸可缓解。兼见面色紫暗、山根晦暗有横纹、神疲乏力、舌...

  • 口腔溃疡方投甘草泻心汤合一贯煎加味

    口腔溃疡方投甘草泻心汤合一贯煎加味

    赵某,女,62岁,于2015年11月21日就诊。口腔溃疡50余年,加重2年。   患者从读小学时开始即常口腔溃疡,发病频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从2014年开始加剧,几乎无不发之时。而2015年居然持续不愈,甚或遍布整个口腔,溃疡面之疼痛常波及两太阳穴附近。患者常咽痛,觉疲劳,视力模糊,耳鸣(以右耳为剧),入睡难,睡眠浅,腰痛且常波及双下肢,脘胀不适,口干欲饮,便秘多年,3~4日1行,无夜尿,脉沉细,舌红,苔薄黄,咽甚红。证属湿热错杂,阴虚毒聚。治宜辛开苦降,养阴解毒,健脾理气。方投甘草泻心汤合一贯煎加味。...

  • 严重心律失常 方拟司天静顺汤合薯蓣丸

    严重心律失常 方拟司天静顺汤合薯蓣丸

    静顺汤治疗严重心律失常 朱某,男,47岁。 2018年3月1日初诊:胸闷伴心动过速6年。该患者6年前出现胸闷、憋气,心动过速,常自感突发心悸或心搏暂停,梦中亦会突然憋醒。经省三甲西医院多次全面检查,均显示有二度、高度房室阻滞。西医告知无特效治疗方案,只有等待病情加重再行植入起搏器治疗。刻诊症见:患者体型较壮硕,面色暗,自诉常感疲倦乏力,不定时心慌或心搏暂停,夜间常突然惊醒。自测脉搏,停滞或乱跳,昼夜持续。舌淡苔白略有齿痕,舌下络脉瘀紫。脉结代,右脉寸关略紧小数,左脉沉细弱,双尺尤甚。...

  • 中西医结合治冠心病的循证实践与思考

    中西医结合治冠心病的循证实践与思考

    近五十年来,中国中医科学院血瘀证与活血化瘀研究团队遵循循证医学理念,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防治心血管病,进行了一系列临床研究,积累了大量循证医学证据,被评为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但也应该看到,中西医结合领域的循证医学研究还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中西医结合防治冠心病心绞痛的循证医学研究 上世纪70年代,陈可冀院士带领活血化瘀团队在国内率先开展了精制冠心片防治冠心病心绞痛的随机、双盲、双模拟、交叉设计、分阶段对照的临床试验,被循证医学专家认为是我国中医药领域第一篇RCT多中心的临床...

  • 冠心病治方 用大剂量西洋参为君药

    冠心病治方 用大剂量西洋参为君药

    方某,女,75岁。患者近八年曾有二次心肌梗塞,一次脑梗塞。今晨起床后头晕、气急、短气、胸部闷痛,深呼吸才较舒服,心悸,全身乏力。患者面色苍白,唇红燥,气短,气急,声音微弱,断续,慢慢诉心脏又不好,闷痛,似有大石压着,喘不过气来,要深呼吸才舒服,头痛,全身乏力,四肢麻痹,口干。全身微汗,手足心热,舌红无苔,舌边有许多瘀斑,脉细数、代。血压85/50毫米汞柱。   治疗方案:1.立即输氧。2.西洋参100克立即煎服。3.黄芪50克,麦冬12克,五味子10克,炙甘草20克,生地10克,大枣8枚,浮小麦30克,丹...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