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心 第228页

心 第228页

  • 一些中草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有不错的疗效

    一些中草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有不错的疗效

    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少不了强心甙类药物,但这类药往往副作用较大。临床观察发现,一些中草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有不错的疗效,也有“强心”作用,可在中医师指导下适当选用。 人参有大补元气、补益脾肺、生津止渴、安神定志之功。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人参能兴奋肾上腺-垂体系统,增强心肌收缩力,其作用特点与强心甙类似。 黄芪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之功。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芪可增强心肌收缩力,对因中毒或疲劳而衰竭的心脏作用更为明显;还能扩张血管而有显著的降压和利尿作用。 灵芝有养心安神、补...

  • 姜德友诊疗心力衰竭病临证经验

    姜德友诊疗心力衰竭病临证经验

    姜德友教授, 全国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 导师, 精研经典, 融汇黑龙江省地域特征和学术特 点, 对慢性心力衰竭的病因病机、 辨证思路和理法方 药积累了丰富理论和实践经验。 “本虚标实”为基本病机 姜德友教授法仲景、 宗恩师, 融汇龙江医派高 仲山 [1] 、 马骥 [2] 、 韩百灵、 张琪 [3-8] 、吴惟康 [9] 、 华廷 芳 [10] 等著名医家宝贵经验, 结合自己多年临床实践 提出, 心力衰竭以本虚标实为基本特征, 本虚系心之 本位正气不足, 包括心气虚、 心阴虚、 心阳...

  • 心律失常即中医心悸 创宁心定悸汤以此立法

    心律失常即中医心悸 创宁心定悸汤以此立法

    心律失常,即中医心悸、怔忡之证,病位在于心,据其阴阳气血而作相应治疗,历代诸家认识不一,辨证殊多,治法迥异,王行宽教授崇尚·《医学入门》中所倡“心悸怔忡宜治胆为主”之说,其所创宁心定悸汤以此立法,临床每获良效。 病因回顾 患者郭某,女,68岁。患者因反复心慌发作10年,加重7 d,于2002年5月27日就诊。就诊时症见心悸发作,发则心中筑筑悸动,嗳气频作,无胸闷痛及气短之象,夜寐梦扰不谧,纳食不多,晨起口苦唇干,二便自调,舌质暗苔薄,脉参伍不调,形如雀啄之状。...

  • 祛痰化瘀治冠心病经验

    祛痰化瘀治冠心病经验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包括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其发病率及病死率逐年上升。西医治疗多采用搭桥、支架植入及西药治疗,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但患者临床多有不适症状及生活质量下降,中医治疗以往的重点均放在“活血化瘀”“补气活血”或“温经散寒”上,中国中医科学院基础所原所长、博士生导师沈绍功主张冠心病提倡从痰论治,而且要分辨虚实。 痰为实邪,实中有虚,治痰宜分清虚实。较早提出者系明代的刘纯,他在《...

  • 长夏之湿与心血管疾病

    长夏之湿与心血管疾病

    长夏之湿与心血管疾病 长夏季节的温度较高,空气中的湿度增大,含氧量却降低,人们常易出现胸闷、心悸、精神萎靡、乏力等症状,尤其是心血管疾病的患者。 其实,中医学很早就认识到了湿邪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如《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中曾指出胸痹、心痛的共同病机是阳微阴弦,阳微是指胸阳不足,为病之本虚,阴弦是指阴寒痰湿偏盛,为病之标实。 由于湿邪较甚,胸阳失展,痰湿阻滞心脉而血行不畅,加之心脑血管疾病好发群体多为中老年人,他们的脏腑功能逐渐衰退,更易受湿邪影响...

  • 六经辨治冠心病的临床应用探述

    六经辨治冠心病的临床应用探述

    经方是指载于 《伤寒杂病论》 之方, 经后世整理又 分为以 “六经辨证” 为主的 《伤寒论》 和以 “脏腑辨证” 为主的 《金匮要略》 。且 “胸痹 ” “心痛” 在书中早有详 细记载, 而 “阳微阴玄 ” “太过不及” 为其病不可或缺的特点。其病以痛为要, 且 《素问·举痛论》 有云 : “痛而 闭不通矣 ” “脉泣则血虚...

  • 从脾主运化水湿理论探讨冠心病的发病机制

    从脾主运化水湿理论探讨冠心病的发病机制

    “脾主运化水液”与 “脾主运化水谷”组成 了中医藏象学说中 “脾主运化”理论。脾处中焦, 通调上下,运行水液,维持人体津液正常的生成、 转运与输布。脾运化水湿功能失常,体内阴津运转 失于调节,易停聚凝结,产生水、饮、痰、湿等多 种病理产物,更可进一步化浊致瘀。痰湿或痰湿瘀 血相互搏结阻于脉络,心脉痹阻不通,发为心悸、 胸痹、真心痛等病证。冠心病属于中医学 “胸痹” “真心痛”范畴,其发展进程取决于...

  • 邓铁涛运用“少火生气”理论治疗心血管疾病经验

    邓铁涛运用“少火生气”理论治疗心血管疾病经验

    邓铁涛 ( 1916—) ,男,广州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博 士研究生导师,国医大师,中华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精 心研究中医理论,主张 “伤寒 ” “温病”统一辨证论治, 强调辨证方法在诊断学中的重要地位,擅长诊治内科杂病, 并擅于运用中医脾胃学说论治疑难杂症。主编专著 8 部, 发表论文 100 余篇。 国医大师邓铁涛提出心血管疾病多为本虚标实 之证,且多与五脏气机失调、虚损相关,故认为扶 正固本顾护五脏之气尤为重要。针对现代火神派偏 用大剂量辛温燥烈之...

  • 翁维良教授行医数十年 临床如何治疗冠心病

    翁维良教授行医数十年 临床如何治疗冠心病

    翁维良,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导师,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翁维良教授行医数十年,擅长应用活血化瘀的方法治疗心血管疾病以及各种疑难病,用药精炼,疗效显著,特访谈如下。 思维篇 问:您认为怎样才能学好中医? 答:学好中医一定要勤于实践,不能只看书本,一定要理论结合实践。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我跟诊当住院医生18年,1960年毕业,1978年才当主治医生,一直在临床一线。总之要认真临床,勤于思考,打好基础,对于学习中医是十分必要的。...

  • 辛温通阳法治疗心律失常理论探微

    辛温通阳法治疗心律失常理论探微

    心律失常为临床常见病症, 不仅可产生心慌不适 等症状, 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 严重的可危及生命, 危 害极大。中医学对其认识已有数千年历史, 治法遣方 丰富多样, 我们多年的前期工作已经证明采用辛温通 阳法治疗 “心阳不振型 ” “痰瘀互结型” 冠心病心律失 常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1 -2 ] , 动物实验表明辛温通 阳中药可以减慢兔急性心肌缺血心率, 心律失常恢复 时间优于速效救心丸组 [3 ] 。本文从阳气不通的角度来 阐释辛温通阳法治疗心律失常。 1 中医...

  • 胸痹心痛之治疗探略

    胸痹心痛之治疗探略

    王肯堂论胸痹心痛探略 王肯堂( 1549—1613) , 明代金沙人, 字泰宇, 字损 中, 又字损庵, 号念西居士, 又号郁冈斋主, 著名医学 家。他先出仕, 44 岁辞官归乡学医, 精研医术, 编撰多 部医著。笔者阅读 《医镜 》 《证治准绳》 等著作, 对其诊 治胸痹心痛略有感悟, 兹与同道分享探讨。 1 胸痹心痛之病位探讨 胸痹心痛病名最早见于《内经》 , 《灵枢·本藏》 云 : “肺大则多饮, 善病胸痹、 喉痹、 逆气。 ” [1 ]106 《灵枢&...

  • 心肌梗死患者的健康修炼经

    心肌梗死患者的健康修炼经

    今年72岁的广西柳州市民张兆明,在自家客厅里,连续轻松地做劈叉等常人都较难完成的动作,惊得笔者连连阻止,生怕出意外;社区小广场上,他娴熟地玩各种健身器械、虎虎生风地跳绳、左推右挡挥拍击球,引得邻里纷纷赞叹他的身手。如果你知道这位生龙活虎的老人曾因心肌梗死被下过病危通知书,相信你也会为他如今的健康喝彩。 1999年春,张兆明因突发心肌梗死住院抢救,愈后头两年,每年至少要输液3次,后来,他“自修成医”,就没再输过液、住过院,每年例行体检,各项指标正常,一口气能上到7楼…...

  • 运用经方治疗冠心病验案

    运用经方治疗冠心病验案

    罗陆一,广东省名中医,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医50载。罗陆一幼承祖训,研习岐黄,转益多师,擅长运用中医经方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及其他疑难杂症。笔者师承罗陆一,整理其临证运用经方治疗冠心病验案如下。 韦某,男性,42岁。于2018年3月3日初诊。诉半年前始发胸闷心悸。曾在上班途中突发心悸胸闷、大汗出、呼吸困难、四肢无力,呼救护车至本院急诊。查心电图示:ST段压低。诊断为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施冠状动脉造影术后拒绝植入支架。近一周心悸频发,胸闷气短,...

  • 芳香温通中药气雾剂与心血管疾病防治

    芳香温通中药气雾剂与心血管疾病防治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心血管病中心 李立志 研究表明,芳香温通中药气雾剂在冠心病心绞痛发作时的速效缓解方面具有与硝酸甘油相类似的临床效果,且不良反应较少,有值得进一步扩展应用的临床价值。 芳香药物是指具有芳香气味的药物,芳香温通疗法即以芳香辛散、温经通脉之方药治疗“寒邪内闭”所致的一系列证候的最常用治法,也是传统中医治疗胸痹心痛的重要法则之一。目前国内缓解冠心病心绞痛发作多选用硝酸甘油片,而芳香温通中药气雾剂具有起效快、携带使用方便、毒副反应小的特点,是治疗心血管疾病急症...

  • 胸痹心悸 验方治冠心病室性早搏

    胸痹心悸 验方治冠心病室性早搏

    黎某,女性,63岁,于2017年6月10日来诊。   患者心悸心慌、胸闷气促反复发作5年。于当地医院就诊,行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提示:ST段水平压低,频发室性早搏,诊断为心律失常。近3日,劳累及精神紧张时加重,自觉心悸心慌明显,眩晕,动则汗出,身倦乏力。察其面色萎黄、晦滞,山根处有多道明显横纹,舌质淡红,舌体右歪,舌苔白厚腻,脉结。   诊断:胸痹,心悸。   辨证与治法:证属心气虚而兼浊痰,心阳虚而兼血瘀,治以益气温阳、滋阴养血,复脉定悸,拟炙甘草汤加减。   方药与用法:...

  • 心悸的中医理论临床体会典型病案

    心悸的中医理论临床体会典型病案

    运用“双心同治”理论治疗心悸 心悸是指自觉心中悸动,惊剔不安,甚至不能 自主的一种病证,临床一般多呈发作性,每因情志 波动或劳累过度而发作。病情较轻者为惊悸,较重 者为怔忡,可呈持续性 [1 ] 。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 工作压力的增加,现代社会情志心理因素在心悸疾 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 ] 。心 悸之病短期难愈,患者长期为其所苦,易产生焦 虑、抑郁、恐惧等不良心境,同时不良情绪也会加 重或诱发心悸的反复发作。现结合临床案例,将运 用 “双心同治&rdquo...

  • 辨治心包积液中医数方合用体会

    辨治心包积液中医数方合用体会

    □ 展文国 甘肃省兰州市展文国诊所 心包积液是由于心血管疾病如充血性心力衰竭、急性心包炎等造成胸导管阻塞使水液代谢障碍停留于心包所致,慢性虚损性疾病导致低蛋白血症亦可造成心包积液。临床可见胸闷心悸,气短胸痛,胸胁痞满,咳吐痰涎量多,乏力纳呆,腹胀腹泻等症状,超声心动图、MRI等可以诊断明确。 本病属于中医之“水肿”“胸痹”等范畴。心包积液之发生与心阳亏虚、心气不足、冠脉瘀阻、痰饮内停有关。 阳亏水郁痰阻血瘀是主因 心脏居于胸中,...

  • 分型食疗辨治心悸

    分型食疗辨治心悸

    心悸是心中悸动不安的一种自 觉症状,俗名“心慌”。因惊而发、心 悸时作时止者,谓之“惊悸”,病情较 轻;不因惊而发,心中动摇不宁,发 作无休止者,谓之“怔忡”,病情较 重。因临床症状均以心中动悸不安 为主,故统称“心悸”。 心悸多由气血虚弱、心气不足, 或阴虚火旺、痰火内动、水饮内停等 引起。辨证食疗,可分别选用以下方 法。 一、心血不足面色少华,心悸 不宁,夜眠不安,多梦,胆小善惊,或 手足心热,舌淡红,苔薄白,脉...

  • 中风都有脾气偏执或者心浮气躁的倾向

    中风都有脾气偏执或者心浮气躁的倾向

    这些年来,有很多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风病人在我这里接受“保守治疗”。由于他们病势较深,所以我也不能手到病除,只能用药慢慢调整他们的机体,让他们每服一段时间的中药就来复诊一次,再根据他们当时身体的状况开出新的处方,再继续深入调治。 这样反复了三四次后,病人沉不住气了,问:“我这么反反复复地来,每次开这么多药,早就喝得烦死了,你治了这么久到底有没有用啊! ”还有人干脆就不来了,倔强得九头牛都拉不回,家属怎么劝都不行,只得央求我去劝。 本来,医生尽心尽力,...

  • 陕西各医治心脏神经官能症方

    陕西各医治心脏神经官能症方

    处方:党参15克,柴 胡、当归各10克,白芍、郁 金、白术、酸枣仁、茯神各 12克,远志8克,甘草5 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 每1日剂。 功效主治:疏肝解郁, 养血安神。用于治疗心脏 神经官能症,中医辨证属 肝郁血虚型。症见心悸、失 眠多梦,头晕目眩,面色无 华,舌淡苔白,脉细弱。 创方者:李联社(陕西 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心 病研究室主任) 化疗溃疡银花漱口 临床上用金银花冲泡液联合 生理盐水防治化疗后的口腔溃疡, 效果满意。 方法:金银花10克。先用少量 开水冲洗,再用沸水500毫升浸泡 2...

  • 心悸虚证治疗古方采撷

    心悸虚证治疗古方采撷

    心悸为临床常见病症,有虚实两端,其中尤 以虚证为多,多因心气血阴阳亏虚,或肾、肝胆 及脾胃等脏腑不足,导致心中悸动,惊惕不安, 甚则不能自主。本文根据 《伤寒论》 《金匮要略》 《备急千金要方 》《外台秘要》 《严氏济生方》 《太 平圣惠方 》《世医得效方》 《景岳全书》 《张氏医 通》及 《医学衷中参西录》等东汉至清末民初的 40 余部古代文献记载,对治疗虚证心悸的 400 余 首古方归纳如下。 1 心虚致悸 宋以前的诸多方书中,虚悸因于心虚者,大 多概言之 “心虚 ” “...

  • 针灸与心律失常的治疗

    针灸与心律失常的治疗

      中医认为任何疾病的发生都是脏腑,阴阳,气血平衡失调所导致。   针灸治疗心律失常,基本上是依据循经取穴原则,通过针刺作用,调节经络、脏腑之间阴阳的偏盛偏衰,使之趋于相对平衡而达到治疗心律失常的作用。临床上多取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足太阳膀胱经穴位。   临床上常用治疗心律失常的针灸方法和穴位:   (1)心律失常通用处方   ①内关、三阴交、通里。   ②主穴:内关、心俞、神门。配穴:巨阙、脾俞、膈俞、足三里、尺泽、丰隆、膻中、肺俞。每次取主穴1~2穴,随证配穴2~3穴。用平补平泻法,每日一次,留...

  • 保暖防寒 轻松过“心”年

    保暖防寒 轻松过“心”年

    又逢春节,又到了阖家团圆的时候。新春佳节,朋友们可以暂时把工作放在一边,尽情地休息、欢乐、聚会,共享天伦之乐。 本来是人人欢喜的日子,但春节却也是急性心肌梗死等心血管意外的高发期。在以往每年春节期间,各大医院都会遇到很多“乐极生悲”的人突发心脏病、心肌梗死等等,这为整个家庭的春节蒙上了一层阴影。 心脏病患者 过年容易 突 发心梗?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是由于冠状动脉发生了粥样动脉硬化,引起了冠状动脉狭窄,从而造成心肌缺血、缺...

  • 从少阴病论治心肌致密化不全1例

    从少阴病论治心肌致密化不全1例

    心肌致密化不全是胚胎期心肌致密化过程失败 所导致的一种罕见的先天性心肌病,其临床表现缺 乏特异性,以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及血栓形成为 主,误诊及漏诊率较高。西医以对症处理为主,缺 乏特异性的治疗方法,而中医药在此方面有独特的 优势。本文报告 1 例明确诊断为心肌致密化不全的 患者,经西药治疗效果欠佳,从中医少阴病进行论 治取得了显著疗效。 1 病历资料 患者,男,29 岁,2016 年 9 月 2 日初诊。主 诉: 胸闷、气短 4 年,加重半个月。患者于 2012 年无明显诱因出现活动后胸闷、气短,以上症状逐 渐...

  • 口疮 上炎口舌而发病 心脾积热方

    口疮 上炎口舌而发病 心脾积热方

    口疮最早见于《内经》。《素问?气交变大论》说:“岁金不及,炎火乃行……民病口疮。” 历代医家对口疮多有论述,亦称口疡、口破、赤口疮,本病在临床上有实证与虚证两类,口疮多因心脾积热,或阴虚火旺,灼伤口腔肌膜,以口腔唇内、颊、舌、齿龈等处肌膜见绿豆大小之溃疡,周围红晕、表面凹陷,灼热疼痛,反复发作为主要表现的疮疡类疾病。西医称为“口腔溃疡”,是一种以周期性反复发作为特点的口腔粘膜局限性溃疡损伤,可自愈,可发生在口腔粘膜的任何部位。以口腔的唇、颊...

  • 六郁同治法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分析

    六郁同治法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分析

    六郁理论临床多用于气、血、痰、湿、食、 热六邪郁阻引起的实证治疗。本研究以中医六郁理 论为指导,以瓜蒌薤白半夏汤合越鞠丸加减化裁, 辨证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观察临床疗效,并从抗 易损斑块炎症因子高敏 C 反应蛋白( hsCRP) 、基质 金属蛋白酶( MMP- 9) 及脂代谢指标甘油三酯( TC) 、 胆固醇( TG) 、低密度脂蛋白( LDL- C) 、高密度脂蛋 白( HDL- C) 变化探讨作用机制。 1 临床资料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 年3 月—2014 年3 月北京中医医院顺...

  • 降脂护心美食——苹果糯米饼

    降脂护心美食——苹果糯米饼

    材料:苹果2个,糯米 粉、面粉各0.1公斤,芝麻 50克,植物油适量。 制法:将糯米粉和面 粉混合均匀;苹果洗净去 皮,刨成细丝,立刻放人混 合面粉中,防止苹果氧化 变色,再加人适量清水,搅 拌,揉匀,做成而团;将面 团分成大小合适的小面团,滚上芝麻,拍成面饼。平底锅 中放人适量植物油,锅内油热后 放人面饼,煎至两面微黄,饼熟即 可。 健康提示:我国民间有“每天 吃苹果,老头赛小伙”的说法。现 代医学研究证 实,苹果中含有 大量的果胶,具有降血脂、降胆固 醇、保护心血管、减肥、防癌、预防...

  • 冠心病合并肾病的舌脉特点 舌脉判断标准

    冠心病合并肾病的舌脉特点 舌脉判断标准

    谷丽艳 1 , 张明雪 2 , 刘宁 2 , 易丹辉 2 , 蔺顺峰 2 ( 1. 辽宁中医药大学中医脏象理论及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辽宁省中医转化医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辽宁省 “痰瘀论治” 心管疾病转化医学研究中心.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摘 要: 目的: 研究冠心病合并肾病的舌脉特征。方法: 采用临床流调学方法, 并运用频数分析的统计方法, 对大样本的冠心病合并心肾病专家调查问卷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 运用决策树的统计方法对专家调查问卷的数 据库进行统计分析, 归纳出 5 个阶段...

  • 糖尿病引发冠心病 民间中药方

    糖尿病引发冠心病 民间中药方

    山东省淄博市孙 传彬先生.现年80岁.自 述患糖尿病20年.现引 发冠心病、左心裹等求医 方。 按患者自述的病情, 笔者建议运用民间中草 药治疗,宜滋阴补肾、养 阴消渴、健脾益气、宁心 通阳为主。 黄芪15克,太子参 15克,山药15克,酸枣 仁10克,丹参12克,白 术10克,枸杞子12克, 茯苓12克,生地10克, 陈皮6克,葛根12克, 赤芍10克,天花粉12 克,麦冬12克,制半夏9 克,五味子10克,黄连3 克,瓜蒌10克,桃仁6 克,薤白10克,益母草 10克,山茱萸10克,丹 皮10克,甘草6克。...

  • 冠心病心绞痛证候要素诊断标准

    冠心病心绞痛证候要素诊断标准

    证候要素是中医对疾病病因病机的表述 [1 ] , 是中医证候诊断的最小诊断单元。它与疾病的生理 病理相关联,并由可测量的一组临床信息直接表 达,具有病理学与诊断学的双重概念 [2 ] 。证候要 素的提取,降维升阶的辨证方法新体系的建立,是 对以往辨证体系的有益补充。因此,将复杂的证候 分解为概念相对清晰、数量相对局限的证候要素及 应证组合,从而促进中医证候的规范化与标准化研 究,进而提高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 效,对中医的规范化、标准化工作有重要促进作 用,同时可以提高中医药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 受中华...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