瘀毒
-
郑伟达治癌核心方法 癌症瘀毒论
癌症是当前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威胁人类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癌症与心脑血管疾病和意外事故一起,构成当今世界所有人群的三大死亡原因。据统计,我国肿瘤发病率约为200/10万,每年新发癌症病例约220万以上,每年在治患者600万以上,医疗费用在1500亿以上,每年死于癌症人数超过160万。20年来,我国癌症死亡率上升了29.42%,在35~59岁最佳工作年龄段死亡的人员中,癌症长期居于各类死因之首,是造成我国最佳劳动力损失和医疗费用上涨的主要原因。无论城市或农村,恶性肿瘤死亡率均呈逐年上升趋势,20年来其年均增长速度约...
-
肺癌转移 瘀毒之邪集结于肺形成癌肿
肖某,男,70岁,长沙市人。 患者2012年6月无意中发现右颈部一蚕豆大小肿块,右上肢活动后疼痛不适。后出现咳嗽、咳痰、食欲减退、恶心、腰背部疼痛,2012年7月27日往湘雅医院就诊,CT示:左下肺近肺门下区可见软组织肿块,双肺内多发小结节,考虑左下肺癌并肺内转移瘤。纵膈内、左肺门淋巴结肿大。肝右叶转移瘤。活检病理:(左下叶背支粘膜)低分化癌,倾向腺癌。于2012年8月6日求诊吾师中药治疗。 症见:偶有咳嗽,干咳少痰,痰中带少量血丝,咳嗽时左胁刺痛,咽痛、气短、神疲、乏力,食纳欠佳,夜寐不安,盗汗,小便频,3至4次...
-
系统性红斑狼疮处方 阴阳为纲虚热瘀毒为目
北京中医药大学姚高升教授多年从事皮肤病、免疫疾病的中医临床工作,经历丰富,知道病机透彻、化繁为简,用药少、专、精,效果佳。笔者曾跟随姚高升出诊,总结出姚高升医治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经历一二,具体如下。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本身免疫性疾病,其血清具有以抗核抗体为主的多种本身抗体。多见于中青年女人,20~40岁,男女之比约为1:10。系统性红斑狼疮除皮损外,还可累及肾、心、脑、血液、关节等多脏器、多系统。美国风湿病学会1997年推荐的系统性红斑狼疮分类规范中清晰了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确诊的11条内容:⑴...
-
肾病综合征从瘀毒论治
鞠某,女,49岁,于2015年10月30日初诊。患者2015年9月中旬发病,尿急,双下肢水肿,伴神疲乏力,大量蛋白尿而入住某西医医院,诊为肾病综合征。打针、服药月余,病情无明显好转,自动出院,慕名来诊。刻诊,神清形疲,脸色晄白,口唇紫绀,自感口淡无味,腰酸腿软,纳食不香,大便溏薄,小便量少。双下肢轻度浮肿。舌质淡苔白腻,脉濡缓。 化验检查:总蛋白42.9g/L,白蛋白25.9g/L,球蛋白17.0g/L,白球比1.52,尿蛋白(++)。 诊断:肾病综合征。证属脾肾两虚,湿毒瘀阻。治宜温补脾肾,化...
-
慢性肾衰竭 治疗原则温补脾肾湿热瘀毒
国医大师皮持衡系江西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潜心临床、教学、科研,临证经验丰富,形成了其独特的学术风格,笔者对皮持衡对慢性肾衰竭的辨证施治、遣方用药,悉心观察,总结其诊治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经验,以飨同道。 病因病机 脾肾两虚,湿邪从生慢性肾衰竭病位在脾、肾,久而累及心、肝、肺三脏,肺主行水,肺气虚则宣肃失司,脾转运之津液不得四布,致水液从聚。脾喜燥恶湿,脾虚则水饮不得运化枢转,湿邪横生而困于脾,湿浊困遏脾气,升清降浊无度,水湿更甚。肾主水,司开阖,肾气虚则蒸腾气化无力,膀胱开合失权则聚水而生病也...
-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陈可冀主张瘀毒并治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好发于老年人,是全身动脉硬化闭塞性疾病在下肢的局部表现,可见下肢麻木、疲乏、疼痛、间歇性跛行,甚至肢端溃疡、坏死等。陈可冀院士治疗本病,主张通补兼施、寒温并用、瘀毒并治。 稳定期以益气活血化浊为常法,随证施治。他认为老年人罹患本病,多以气虚、阳虚为本,血瘀痰结、蕴毒化热为标。 对稳定期证见患肢发凉、怕冷、酸麻、间歇性跛行者,常以益气活血化浊为基本大法,以补阳还五汤、四妙勇安汤加减。 方药如:黄芪、桃仁、红花、川芎、当归尾、丹参、赤芍、地龙、金银花、玄参、藿香、佩兰等。痰湿较重者,可...
-
“冠心病’瘀毒’病因病机创新的系统研究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心血管病中心常务副主任徐浩这些年多了一个诊断习惯,便是留意冠心病患者的复发情况。我们最初是为了观察稳定期的冠心病患者病情,却发现大部分患者会发生急性冠心病病变,给患者带来很多痛苦,那么,这些发生突发事件的人群是不是有什么问题?冠心病主要病因病机是血脉瘀滞, 为什么有的长期稳定,有的发生事件?徐浩表示,早在10年前,在种种疑问之下,陈可冀院士带领着科研人员,为了找到病因而展开了长期临床研究。 该团队针对冠心病稳定期再发心血管事件这一重大问题,在血瘀基础上提出冠心病“瘀毒&r...
-
治肾阴虚兼瘀毒之糖尿病肾病
病例:周某,女, 58岁,退休干部。患糖尿病12年,2年前出现蛋白尿,服消渴丸控制血糖。症见:口干咽燥,神疲乏力,手足心烦热,眩晕耳鸣,视物模糊,睡眠尚可.大便干结,舌质隐青,苔薄,脉弦细无力。检查:血糖 11.3毫摩尔/升,FTs (血清果糖胺)3-2毫摩尔/升,尿蛋白 (+),尿糖(+),血压140/90毫米汞柱。诊断:糖尿病肾病(肝肾阴虚兼瘀毒证)。治疗方法:1.控制血糖、血压; 2.严格控制饮食,适当运动,低盐、低蛋白饮食;3.方药:土茯苓50克,黄芪30克,枸杞子15克,生地、丹参、益母草、金银花各12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