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心系病

心系病

  • 心系病辨治心法

    心系病辨治心法

    心系病辨治心法 心为君主关乎命,心病上焦气血辨。 气滞檀降血丹芎,淤行瘀化闭虫先。 肺痰瓜蒌薤半夏,痰浊从脾断生源。 老年补肾培元气,心肾不交交泰丸。 情志不调从肝治,心和四脏最相关。 注:①气滞檀降血丹芎,淤行瘀化闭虫先:气滞用檀香、降香类理气活血之药,血淤用丹参、川芎类行血之药,血瘀用三七类化瘀之药,血闭用水蛭类破血之药。②痰浊从脾断生源:肥人心病从脾论治,杜绝生痰之源。③老年补肾培元气:老年心病常从肾论治,培补元气。 高血压 从脉...

  • 心系病气血水厥演变与证治规律

    心系病气血水厥演变与证治规律

    曾学文,江苏省盐城市中医院主任医师,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2014年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导师。从医六十余载,提出的心系病演变与证治规律——气血水厥说,在心系疾病诊疗方面具有很大影响,同时在运用仲景经方治疗心系疾病方面亦颇有心得。笔者有幸随师侍诊,亲聆教诲,现将其学术思想整理如下,与同道研讨。 心系病在其发生、发展与转归的全过程,可出现心功能不全,心力衰竭由轻变重,是以心气虚为先,其后是心血瘀、心水肿,重则心厥脱。心气虚证、心血瘀证、心水肿证...

  • 张素清治心系病临证经验

    张素清治心系病临证经验

    张素清教授为陕西省名老中医,从医近六十载,师古创新,广征博采,在长期临证中,对心系病证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兹将其经验介绍如下,以飨同道。 补通结合 治疗冠心病心绞痛 张素清教授认为,本病之病位在心,属本虚标实之症候群,以心气虚为主。心气虚必然消耗肾之阳气,故肾气虚为根本。心肾双亏是冠心病的根本病变。标实指气滞、血瘀、痰浊、热结、心脉络阻滞,痹而致痛。中医学历来就有“不通则痛,痛则不通”“涩者心痛”“留而不去其病为实”的病机...

  • 试析王旭高从痰瘀论治心系病证

    试析王旭高从痰瘀论治心系病证

    王旭高( 1798—1862) , 名泰林, 别字退思居士, 又 号九龙山人, 江苏无锡人, 清代著名医家。少时从其舅 父高锦庭习医, 精究医典, 心无旁鹜; 上追轩岐, 下迄明 清。其始为疡医, 后浸内科, 渐医名鹊起, 素以治肝三 十法盛誉医林。著述有 《王旭高医案 》 《西溪书屋夜话 录 》 《医学刍言 》 《医方证治汇编》 等。 王氏医案素有 “清华而不高深, 灵变而有规矩” 之 誉, 其辨治精详, 用药精准, 理法方药俱备。后学倘若 前后推究, 明其得失, 则必受益良...

  • 米子良从虚实论治心系病

    米子良从虚实论治心系病

    全国名中医米子良是内蒙古医科大学中医学院主任医师、教授,一直在中医教学、临床、科研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其临床经验丰富,擅长用经方诊治内科疾病,尤其对于心系、脾胃系疾病治疗效果显著。现将其治疗心系疾病之经验介绍如下。 温阳补气滋阴养血以补虚 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主血脉,主藏神。心系病证病理变化以虚证和实证为主,但也有虚实夹杂者。虚证为气血阴阳的不足,实证为火热、痰浊、瘀血等邪气的阻滞,而虚实夹杂者病机较为复杂。心病的虚证主要有气血阴阳的不足。对于此类虚证,米子良偏重益阴养血、补气生血、温阳益气之...

  • 通腑法治疗老年心系病

    通腑法治疗老年心系病

      中医藏象学认为人体脏与腑的关系非常密切。形态结构上脏与腑通过经脉相互络属,一阴一阳,互为表里。生理上气化相通,精气互生。脏精输于腑;腑气通于脏。病理上相互影响。脏病及腑,腑病及脏,脏腑同病。治疗上密切配合。脏实泻腑,腑虚补脏,脏腑同治。   人至老年,气血已衰,津血同亏,脾胃功能减退,肠道运化功能衰减,所以老年人多有肠腑功能失调,或有便秘,或大便溏泻,因此在治疗老年心血管病时应顾及于此,才能收到好的治疗效果。古人在《内经》时代就总结出了“魄门亦为五脏之别使,水谷不得久藏。”   肺心病...

1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