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孤独症

孤独症

  • 儿童自闭症:儿童孤独症

    儿童自闭症:儿童孤独症

    儿童自闭症也称孤独症,通常在3岁以内起病,是现代社会中发病率越来越高、越来越为人所重视的一种由大脑、神经以及基因的病变所引起的综合症。症状主要表现为社会交往和语言交往障碍,以及兴趣和行为异常是自闭症的三大症状。 患儿的表现通常有:婴儿期不喜欢拥抱;缺乏与亲人的目光对视;不参加小朋友的,合作性游戏;和人不亲近,对周围发生的事情不关心;沉默寡言,或者自言自语说一些别人听不懂的话;不懂玩玩具,不遵守游戏规则,只是以自己独特的方式玩;特别喜欢维持某种一成不变的生活习惯,做单调、重复的动作,比如看手、望天花板、转圈、嗅味、...

  • 小儿贫血 孩子秋补 儿童孤独症

    小儿贫血 孩子秋补 儿童孤独症

    孩子患有贫血,家长一般首先会想到补铁,但要注意的是,也有几种贫血是补铁后也解决不了的,需对症处理。 半岁以内的宝宝有一个生理性贫血阶段,属于正常现象,无需任何处理。半岁后血红蛋白一般会升至正常。 若孩子贫血的同时发现有黄疸、肝脾肿大、小便颜色较深甚至酱油色尿或血尿,则有可能是溶血性贫血。治疗方法需根据不同的致病原因而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例如使用激素治疗或免疫抑制剂、输血、免疫球蛋白等,补铁是没有效果的。 还有一种贫血称之为地中海贫血。轻度地中海贫血不会有任何症状,也不需要治疗。重度地中海贫血会出现脾...

  • 从“气一元论”对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的探讨

    从“气一元论”对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的探讨

    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是发病于婴幼儿时期的广泛发育障碍性疾病,以持续存在的社会交往交流障碍、异常狭窄的兴趣范围或活动内容和行为表现刻板重复为核心特征。研究表明,中国ASD患病率从2000年的9.59/10 000增长至2014年的21.71/10 000,有逐年升高趋势[1]。目前,现代医学对ASD的发生机制尚不明确,治疗方法以教育和行为疗法为主。ASD归属中医“童昏”“语迟”“胎弱”等范畴...

  • 养心健脾 安神定志治孤独症

    养心健脾 安神定志治孤独症

    李省让 赵宁侠 西安脑病医院 李某,男 ,4岁,西安市灞桥区人,2013年3月4日就诊。患儿足月顺产。2岁时家人发现患儿不能言语,逐渐多动,不能与人交流至今,喜好玩车轮,性格孤僻,语言单字重复,反应迟钝,能理解部分指令,能独自完成大小便,神疲乏力,面白少华,食纳尚可,夜寐易醒,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 查体:无特殊阳性体征。 辅助检查:影像学检查无明显异常。 病机:心血不足,神失所养;脾气虚弱,意不能达。 中医诊断:孤独症(心脾两虚) 西医诊断:孤独症...

  • 针药并用治孤独症

    针药并用治孤独症

    郝某,男,3岁8个月,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人。2013年4月25日初诊。 病史:患儿足月顺产。1岁时家人发现患儿目不视人,注意力不集中,言语简单,能说少量双音字,多以叠音字为主,看到物品时喃喃自语,部分言语含糊不清。能理解简单指令,性格孤僻,交流障碍,对车轮子、发光的物体感兴趣,眼对视能力差,伴有多动及注意力不集中。经人介绍来我院就诊,刻下症见:形体适中,目光躲避,语少或自语,多动,面色淡黄,食纳尚可,夜寐安,二便调。舌质偏红,苔薄白,指纹淡紫而滞。家族史:其兄患有孤独症,在特教学校托养。查体:无特殊阳性体...

  • 孤独症又称自闭症 辨证方法志意辨证论治解析

    孤独症又称自闭症 辨证方法志意辨证论治解析

    孤独症又称自闭症,为广泛性发育障碍的心理疾病,常发于婴幼儿时期。主要以社会交往障碍、语言发育障碍及特殊行为表现为基本特征。中医古代文献中无该病名记载,但有相关症状描述,多归属于中医学童昏、语迟、清狂、无慧、胎弱、视无情、目无情等范畴。适宜志意辨证论治。 1 孤独症类属精神行为病证 该病通常起病于3岁以内,目前世界多国普遍使用DSM-Ⅳ诊断标准诊断孤独症,其核心标准主要围绕社会交往方面存在质的缺陷,行为方式、兴趣和活动内容狭隘、重复和刻板,语言交流和沟通障碍三个方面界定。3/4智力落后,大多数患儿存在感觉...

  • 心脾两虚型孤独症谱系障碍 治则方药

    心脾两虚型孤独症谱系障碍 治则方药

    赵某,男,3岁9月,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儿童。2021年01月26日初诊。诉发现叫名不应、目光交流差,伴言语简单1年余。2岁2月时发现叫名不应,目光不对视,不与同龄小朋友玩耍、语言简单、兴趣狭窄、行为刻板、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已学会的字词不再使用、出现原有的一定的交流能力减少、咿呀发声减少。2岁9月时确诊:孤独症谱系障碍。予以康复训练1年,患儿社交改善不明显,行为刻板固化。3岁9月时仍不与人交流,眼神游离、目光回避、叫名不应,对指令无反应、不能执行简单指令,兴趣狭窄(喜欢听儿歌)、独自玩玩具、玩法单一、行为刻板、动作...

  • 孤独症中医辨析证机 从心脾论治孤独症验案

    孤独症中医辨析证机 从心脾论治孤独症验案

    汪受传辨治孤独症心脾两虚证的经验 孤独症, 自1943年被首次描述以来, 70余年间人们对于本病的认识与研究成果丰硕, 但也充满争议与挑战[1,2]。本病是以社会交往与语言沟通障碍、兴趣范围狭窄、刻板重复的动作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综合征, 临床多3岁前起病。过去孤独症一直被认为是一种罕见疾病, 但自1980年来, 其发病率一直在持续上升。近年来国内外流行病学调查提示孤独症可能远比想象中更为普遍[3,4]。 中医古籍无此病名, 但有诸如“童昏、语迟、清狂、无慧、胎弱、视无情、目无情&r...

  • 中医理论在孤独症领域的研究与应用

    中医理论在孤独症领域的研究与应用

    孤独症也叫自闭症,以社会交往缺陷、兴趣范围局限、行为重复刻板为主要表现,是医学界、康复界、特教界的难题。笔者通过十余年的潜心学习研究和临床实践,发现中医理论在孤独症领域有其研究和应用的价值。 五脏与孤独症的关系 《灵枢·脉度》曰:“五脏常内阅于上七窍也……五脏不和则七窍不通。”《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肾生骨髓。”《素问·五脏生成》记载:“诸髓者皆属于脑。&rdqu...

  • 孤独症中医治疗予以启闭安神颗粒和黄芽汤加减

    孤独症中医治疗予以启闭安神颗粒和黄芽汤加减

    李某,男,8岁。家住西安市碑林区互助路14号。2020年07月27日初诊。诉发现语言少,不主动与人交流、情绪不宁4年余。3岁多入园后发现多动,注意力不集中,言语简单以单字为主,不合群。就诊于西安某院,予以颅脑MR、脑电图检查(家属代诉无异常)及相关评估,考虑为孤独症谱系障碍。4岁多因患儿自主语言少,在我院间断配合康复训练及辨证口服中药汤剂患儿多动症状较前减轻,行为较前规范。刻下症:孤僻独行、眼神游离、目光回避,叫名反应少,对玩具感兴趣时间短暂,不会以适当的方式与同龄儿童交往,不能跟随及参与游戏,不能用手指指物,能说...

  • 孤独症患儿有失心神表现 选用乐曲需辨证

    孤独症患儿有失心神表现 选用乐曲需辨证

    孤独症又称自闭症,临床主要表现为患儿有社会交往和交流障碍、兴趣狭窄及刻板重复的行为方式等。研究显示,约有1/2此病儿童存在智力发育障碍,约1/3至1/4患儿合并癫痫,还有不同比例的儿童共患睡眠障碍、胃肠道问题等多种疾病。有调查数据表明,孤独症的患病率急剧升高,是位居全球患病人数增长最快的精神残疾疾病之首。国内0~6岁残疾儿童抽样调查结果也显示,该病在致残原因中占首位,高达78%,部分患儿成年后不能适应社会,终生需要照顾。 患儿有失心神表现 中华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分会康复教育学组委员、黑龙江中医...

  • 直面青年孤独症

    直面青年孤独症

    “我的未来是美好的,毕业以后去教那些可爱的学生,我的大学生活也应该是美好的,充满欢歌笑语。可是,被孤独围绕着的我,整天都处于紧张、慌乱的状态中,深深的孤独整天包围着我。我也知道自己太封闭了,也想与别人交往,可我连与朋友、甚至家人谈话都不自然,又怎能做到与朋友谈天说地、潇洒自如呢?” 青年人的心理特点容易滋生孤独感,但同时,又有优于社会其他成员消除孤独的条件,比如同学之间的纯洁友谊,父母、老师的亲切关怀,丰富而健康的物质文化生活等等,都为我们战胜孤独提供了可以充分利用的现实条件,在此基础上,掌...

  • 中国孤独症儿童超100万人

    中国孤独症儿童超100万人

    我国第一部反映孤独症儿童的电影《海洋天堂》最近上映,主人公阿福的命运牵动了无数观众的心。而在现实中,全国像阿福一样的孤独症儿童就有100万—150万人。 近年来,我国孤独症患者发病率明显升高。2001年,6省市的抽样调查中,发现孤独症人群占了1%。2004年北京市的调查发现,患病率上升到1.5%。以此类推,全国患病人数约在100万—150万之间。 然而,这仅仅是保守估计。据介绍,这两次调查的结果与美国精神病学权威学术机构的报道比较接近。美国疾控中心3年前的一份报告中显示,每150人里就有1人...

  • 孤独症儿童的家庭自我测评

    孤独症儿童的家庭自我测评

    有些孩子在他们的婴儿早期就表现出孤独症的症状,也有些孩子则在2岁后才出现孤独症的症状。有许多行为特征用来描述孤独症孩子。通常,一个孤独症孩子不会具有所有典型特征,而且他也不是在同一时期表现出所有特征的。当父母发现自己的孩子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有别于其他正常同龄孩子时,就一定要警惕了。其主要症状有:语言发育迟缓,很少有主动语言,经常表现出自言自语或鹦鹉学舌式的语言,对语言的理解以及表达的落后,甚至倒退;存在有明显的社会交往障碍,孤独离群,回避他人甚至亲人的目光对视,很少与人对视,叫之不理;脾气大,稍不如意,即生气;不...

  • “空巢家庭"老人如何防范孤独症

    “空巢家庭"老人如何防范孤独症

    我国已经步人了一个老龄化社会,60岁以上老人占了全国总人口的 10%,达到1-3亿之多。家庭模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过去每个家庭两代或者三代人生活在一起,其乐融融。现在社会发生了根本变革,社会竞争激烈,为了工作,为了生存,为了发展,子女辈、儿孙辈纷纷离开家庭外出求学、外出工作,出现了很多“宅巢家庭”,家里剩下年迈的父母。有些老人会陷入一种无端的失落感中,有的甚至无法自拔,渐渐陷入孤独症之中,出现忧愁悲伤、失魂落魄、烦躁不安、情绪低落。我们怎样面对和摆脱这种“困境”呢?...

1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