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 第179页
-
少数民族治胃溃疡 医方
维吾尔族偏方:小羊羔肠子适量。用法:将小羊羔肠浸泡,洗净、翻开,用玉米粉外撒。翻转羊肠,放适量油盐煮食。每天3次,连食1个月。说明:此方系新疆吐鲁番地区牧民所独用,对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疗效显著。所用羊肠系取自6个月左右的绵羊或山羊的十二指肠。 土家族偏方:蚤休20克,鲜猪肚1只。用法:在猪肚内塞入已用水浸透的蚤休,扎紧猪肚两端。再加水及盐,用文火慢煲,最后倒出药渣,喝汤食肉。每隔4天用1剂,连用一个月左右。说明:此方有消肿散瘀、清热愈疡之功效,可加速溃疡面愈合,在土家族民间应用较广。 彝族偏方:韭菜白...
-
保胃动腰腿 湿疹养护
据《印度时报》10月14报道,《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刊登一项新研究发现,西兰花、花菜和卷心菜等含有萝卜硫素(sulforaphane)的食物有助于治疗和改善自闭症的某些症状。 美国麻省总医院儿童医院(MGHfC)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对44名13岁至27岁的参试者进行了双盲实验研究。这些参试者被诊断患有中度到重度自闭症。参与者被随机分为两组,每天分别服用西兰花菜芽提取物萝卜硫素或者安慰剂。研究人员、参试者及护理人员都不知道参试者服用的是萝卜硫素还是安慰剂。研究人员分别于研究开始后第4周、10周和18...
-
伏天饮食健脾胃 芳香化湿浊 起居防湿气
伏天是一年之中气温最高、湿气最重、最为闷热潮湿的季节,尤其是今年夏季降雨频发,雨后的蒸腾作用更是让人感到湿热难耐,高温和湿气双重夹击,连呼吸之间都带着湿答答的黏意,让人胸闷气短、喘不上气,湿气还会悄悄钻入身体,如果湿气长期藏于体内无法排除,体内的湿气越来越重,常常容易出现倦怠、乏力、烦躁的感觉,身体往往也会出现种种不适。千寒易除,一湿难去,那么应该如何做才能有效预防和祛除体内湿气呢? 饮食健脾胃 脾胃的养护在祛湿方法中占有重要地位。饮食宜清淡,多吃点健脾祛湿的食物,如怀山药、白扁豆、薏苡仁、莲子...
-
建中补虚法 温中散寒法 化痰止呕法 疏肝和胃法
陶汉华,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山东中医药大学教授,师从山东中医药大学建校“九老”之刘献琳教授,从医40余年,主要研究张仲景学术思想及中医内科杂病的辨证论治规律。妊娠呕吐是指女性妊娠早期出现恶心呕吐,恶闻食气,甚则食入即吐等症状的一类疾病。轻微呕吐是妊娠期的常见现象,一般在妊娠12周前后症状消失;但是频繁呕吐、持续恶心、水米难进的妊娠剧吐,不仅影响孕妇的日常工作和生活,而且导致胎儿异常发育,造成妊娠中止。陶汉华临证创5法治疗妊娠呕吐,疗效显著,现总结如下。 建中补虚法...
-
邪犯肺胃正气虚 祛邪扶正病自除
编者按:在2020年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大战中,中医药全程参与,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改善发热乏力咳嗽等症状、缩短病程、减少普通型向重型和重型向危重型转化、降低死亡率等多方面效果显著。 疫情发生后,张忠德、邹旭教授带领由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广东省第二中医院组成的国家第二支中医医疗队奔赴武汉,接管了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两个病区(后扩至四个病区),同时到多家医院进行危重症会诊。尤其是广东省中医院先后派出88位医务人员到武汉和荆州多家医院中医查房和会诊,并在武汉雷神山医院与深圳中医医疗队共同接管...
-
大暑养生 踞地虎视式强脾胃
大暑,与小暑相对而言,为一年二十四个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也是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大暑时节是一年中最为炎热的时候,空气闷热,酷热难耐,常会令人坐立不安。此时正值三伏天,气温高,湿度大,极易使人伤气、中暑。如果脾胃被湿困,就会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症状。故在大暑时节锻炼脾胃,可以调和阴阳,增强体质,促进气血濡润脏腑、营养肌肉四肢。 二十四节气导引养生法,是在当令节气通过导引吐纳、存思等方法,进行养生保健、祛病延年的传统导引养生法。其中的大暑踞地虎视式适合大暑时节练习。 大暑踞地虎视式,从外形动作而...
-
《黄帝内经》强健脾胃 滋阴补肾 理气疏肝 疏风解表
《黄帝内经》将四季的生命活动规律总结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春天正是调理体内阴阳平衡、协调机理功能的重要时机。此时,冬天蕴藏的寒气尚未散去,天地间阳气尚不充沛,小儿素体阳气也尚未健旺。此时为小儿做推拿,可令其脾胃之气强壮健旺,肝胆之气和顺舒畅,并同时疏风固表,避免被风寒之邪所扰。 强健脾胃 滋阴补肾 进入春天后,小儿户外活动比冬天明显增多,体力消耗较大,需要的热量增多。但小儿此时脾胃偏弱,肠胃的消化吸收能力较差,此时首先应温补脾阳,强健胃气。又春天小儿容易口干舌燥,...
-
儿茶治疗口腔病 胃溃疡糜烂性胃炎
儿茶为豆科落叶乔木儿茶的枝干或茜草科植物儿茶钩藤的枝叶煎汁浓缩的干燥浸膏。性味苦、涩、凉,归肺经。具有收湿敛疮,生肌止血之功。《本草经疏》云其“今人多用外治,内服甚少。”由于儿茶外用具有很好的收湿敛疮,生肌止血的药效,笔者多将其用于内服或灌肠治疗口疮、食管溃疡、胃溃疡、糜烂性胃炎、直肠溃疡等,疗效甚佳。 口疮、扁平苔癣、扁桃体炎 儿茶治疗口腔病,代有记载。例如,《本草纲目》以儿茶与硼砂研末外搽,治牙疳口疮。《积德堂经验方》以儿茶与雄黄、贝母等研末外搽,治疗走马牙疳。《杂病...
-
栀子豉汤泻火除烦治胃食管反流 清热利湿治黄疸
栀子苦寒,具有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的功效,可以用于热病心烦、湿热黄疸,淋证涩痛,血热吐衄,目赤肿痛,火毒疮疡等,其作用与栀子解热、抗炎、镇痛镇静、抗病原微生物等药理作用相关。经方中的栀子类方包括栀子豉汤、栀子甘草豉汤、栀子生姜豉汤、栀子厚朴汤、栀子干姜汤、枳实栀子豉汤、栀子柏皮汤及栀子大黄汤、茵陈蒿汤等九首。栀子类方具有鲜明的辨证论治特色,主要以治疗局部炎症为主,如消化系统炎症,即病位在胃家。本篇主要总结栀子类方的组方与化裁规律,此类规律在经方六经辨证体系中是相通的。 泻火除烦治胃食管反流...
-
老年疑难病 统筹治疗策略 强调顾护脾胃扶正祛邪调整身心
首届国医大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路志正,幼承家学,通古博今,悬壶济世八十载,博采众方,守正创新,提出“持中央,运四旁,怡情志,调升降,顾润燥,纳化常”系统调理脾胃学术思想,擅长从脾胃观、整体论治疗内、妇、儿各科疑难病症。本文特将路老治疗一老年患者10余种难治病共病验案,按就诊时序予以实录,并添笔按,以期助力临证指南。 第一阶段:疏肝通络、清热化湿、养血柔肝治胁痛、水肿 倪某,女,70岁。2015年4月16日初诊。主诉:疱疹后右胸胁痛5年余。现病史:患者200...
-
治脾胃安五脏 健脾化痰升阳法治冠心病 健脾重剂治肝硬化腹水
四时之气的生、长、收、藏皆得“土”助益,心、肝、肺、肾的生理活动无不赖脾胃之生化。据此,王庆其在临床上主张“治脾胃安五脏,调五脏理脾胃”。例如,其临床治疗肝病常常遵循“肝病实脾”的原则,屡建奇功;对于疑难杂症属病情复杂而危重、阴阳气血俱虚者,治疗往往求其中气,俾中气守住,胃气振奋,病有回春之机,然后再从容调理。 上海市名中医、上海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王庆其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工作50余年,擅长治疗脾胃病、心身疾病及疑难杂症,主张用中医学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