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 第175页
-
胃出血怎么进食
胃出血是溃疡病常见的并发症。胃出血时一般来说,只要无呕血,都可以进食。但是,呕血的病人一定要禁食,以防进食呕吐或呕血造成窒息。通常在停止呕血12小时后,不管是否还有黑便均可考虑恢复进食。如又有呕血,则再次禁食。 胃出血后进食一般都要掌握下述原则:开始进食流质,米汤、藕粉较好,饮用牛奶要量少,不超过200毫升。不要食用太酸太甜的食物,这些均会造成产酸增多。要少量多餐,饮食要温热,因过热的食物有可能使胃黏膜的血管扩张,不利于止血。浓茶、浓咖啡均应禁止饮用。如食物清淡无味时,添加少许食盐调味即可,不要吃得太咸。出血停止后...
-
吃什么最养胃 养胃“时间表”
牛奶味甘、性平,归肺、胃经,可补肺胃,生津液,润大肠,适宜阴虚胃痛、津亏便秘等症,常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习惯性便秘。腹泻、脾虚证、湿证者忌食。 苹果味甘、性凉,可健脾补气益胃,生津润燥,适宜脾虚食少、胃阴亏虚、阴虚胃痛等症。 卷心菜有健脾养胃、缓急止痛、解毒消肿、清热利水的作用,可用于内热引起的胸闷、口渴、咽痛、小便不通、耳目不聪、睡眠不佳、关节不利和腹腔隐痛等症。其含有的维生素C等成分具有止痛及促进溃疡愈合的作用。卷心菜与薏仁、陈皮、蜂蜜同煨可用于治疗胃脘胀痛、上腹胀满及胃、十二指肠溃疡,与赤小豆、冬...
-
土家族用鲜药治胃肠病
居住在湖南湘西州的土家族,流传着许多有特色的治病方法,其中还有一批久用不衰的验方,鲜药捣汁内服就是其中之一。现将土家族治疗胃肠道急性病的常用方介绍如下。 胃痛紫皮独头蒜3--5头,剥皮捣泥,加入米泔水50毫升,搅拌均匀,连渣服用;另外还可以加用蒜泥敷双足心涌泉穴,每次20分钟,主治饮食不洁所致的胃痛。紫皮独头蒜解毒之力甚强;米泔水有健胃和中之功。两者合用加之蒜泥敷足心,能起到降胃气的作用,故用于饮食不洁的胃痛最佳。 呕吐生姜30克,洗净捣烂;冲温开水半碗,连渣服。主治过食寒凉引起的呕吐。生姜有和胃止呕之功效,其...
-
胃肠痉挛症推背点穴治
治疗手法有推、按、点、捶(叩击)、揉等。具体操作步骤:患者俯卧于床上,不用枕头,头转向一侧,上肢贴身伸开,全身放松。操作者立于床边,面向患者头部,两腿拉开小弓字步,两手五指展伸;并列平放于患者背部上方,然后将腰腿部的力量运用于前臂和掌上,力量适中,向前爆发推出,使皮肤、肌肉在一瞬间随手掌迅速推移。自上而下,顺势推至腰部。推3-4遍后,再令患者将头转向另一侧,仍按上法推3-4遍。然后,操作者右手半握拳,用腕力叩击背部,力量仍要适中,自上而下叩击2-3遍,疼痛缓解。 推背法结束后,嘱患者仰卧于床上,操作者用大拇指指腹点...
-
保和丸与胃舒平不宜同服
有些胃病患者喜欢双管齐下,中西药物合用,经常合用保和丸和胃舒平,认为会增加疗效,其实,这种服药方法是错误的。 保和丸由山楂、茯苓、半夏、神曲、莱菔子、陈皮、麦芽、连翘等组成,功能为消食导滞和胃,主治一切食积,症见脘腹胀满、暖腐吞酸、不思饮食、恶食呕逆等,属于酸性制剂。胃舒平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铝,能中和胃酸,属于碱性药物,二药同服,会发生酸碱中和反应,违反了酸性药不宜与碱性药合用的配伍规律,会使疗效下降,甚至会使疗效丧失。 一些胃病患者常服的中药,如山楂丸、香砂平胃丸、健脾丸等,都是酸性制剂。一些抗酸药物...
-
指压“胃肠点”能延缓身体老化
俗话说“人老眼花”。此话不假,人到了中老年就会出现老花眼。视物时看远处较清楚,看近处模糊。中医认为,眼睛视万物的功能是依赖于五脏六腑精气的濡养,而脏腑的精气均藏于肾,只有肾气足,肾精充沛,眼睛才能得到充分的营养,发挥正常功能。而人到中老年,往往阴精不足,肾精始衰,故视近不清,望远不明。有的人伴有头痛眼痛,重影串行。若不注意调养,饥饱失常,目力过劳,悲泣忧郁,贪淫恣欲,则加重耗损阴精。阴精亏则阳火盛,阴精之水不能制伏于火,阴阳失调,水火不济,致目力减弱。这里介绍一种治疗老花眼的简易指压疗法...
-
治病应以调理脾胃为先
临证要重视脾胃情况,脾胃功能低下会直接影响药物吸收,且加重肠胃负担。脾胃健康强壮就是人体免疫功能的强弱关键所在。故临证时,若遇脾胃功能低下或抵抗力低、易感冒、体质虚弱的患者,应以调理脾胃为先。 现将临床经验调理脾胃方介绍如下: 参橘皮煎: 太子参18克,鲜橘皮12克,春砂仁6克,山药12克,鸡内金12克,甘草5克,谷麦芽各30克。 主治:饮食不振,纳食腹胀,大便不调,乏力、舌质淡少苔,脉细弱。若苔腻,加厚朴。 理中汤: 党参15克,白术18克,干姜10克,甘草5克。 主治:肠胃虚寒,脐周疼痛,大便稀溏,脉细...
-
判别体内湿邪的性质 湿与脾胃有联系
湿又为内湿、外湿。外湿就是自然界中的水湿,如云、雨、雾、露,日子中的眼镜上的水汽,包含空气的湿度。外界的湿度增加了,也是致病要素,雾露特别大的时分,空气活动得慢了,在空气中悬浮的微颗粒,粉尘就多,呼吸后简单发生疾病。房子里长霉,简单引起过敏,特别是夏天,我们都能感受到炽热。湿度大,出汗后不能蒸腾,我们都知道出汗是一种重要的散热办法,然后调度体温,假如不能很好地蒸腾,就不能达到这一效果,所以夏天高温高湿,会感觉很难受,乃至中暑。 正确判别体内湿邪的性质。一般来说,胖大舌、齿痕舌、舌体有裂纹都是湿多的体现。...
-
基于脾胃学说防治慢性复杂性疾病的思考
慢性复杂性疾病是指由于环境因素和多个基因位点的相互作用所导致的微小病变未得到及时改善, 迁延累积所形成的一类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主要包括心脏病、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肿瘤等, 精神、心理类疾病也属于其范畴[1,2], 特点是发病率高、并发症多、对患者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影响巨大, 给个人和社会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 (2015) 》显示, 全国18岁及以上成年人高血压病和糖尿病患病率分别为25.2%和9.7%, 心脑血管病、癌症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导致的死亡占居民总死亡的79.4%[3]...
-
手脚爱出汗是脾胃失调
秋季一般温度宜人,正常情况下不会出汗,但是有些人却经常手足潮湿多汗,而身体别的部位无汗,这是一种病理表现。中医认为,手足出汗一般是脾胃功能失常所致。 脾胃湿热型:手足出汗多而黏,同时伴有胸脘痞闷、不思饮食、身困而重、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者,为脾胃湿热内阻。治疗宜清热燥湿,可选用中成药平胃丸治疗,每日2次,每次6克。 脾胃阴虚型:手足出汗而手足心热,同时伴有咽燥口干、食欲不振、饥不欲食、大便偏干、舌红少苔者,为脾胃阴虚所致。治宜滋养胃阴,可用沙参、麦冬各9克,玉竹、生甘草各6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脾胃气虚型...
-
开胃佳肴宫保面筋
许多老年人食欲较差,不想吃饭或吃得很少,长期下去,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摄入不足,就会造成营养不良而引发一些疾病。其实,我们生活中极为常见的面筋,就是一味很好的开胃剂。以面筋为主要食材,做成一道宫保面筋,经常食用,可补益脾胃,增加食欲。 取面筋150克,瘦肉末50克。把面筋切成小方块,将肉末用盐、味精、胡椒拌好味,嵌入每一块面筋内包好,下油锅炸一下,至肉末熟起锅,锅内留少许油,下干红辣椒、姜、葱、蒜,再放人面筋,烹人用酱油、白糖、醋、味精、水芡粉兑成的汁,炒匀起锅装盘即成,佐餐食用。可补中益气、滋养脏腑,适于体弱消瘦、...
-
栾加芹博士谈胃肠保健
栾加芹,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博士,师从针灸学著名前辈庄礼兴教授。栾加芹博士在熟读《黄帝内经》《本草纲目》等医学典籍的基础上,又对《易经》进行了深入研究,深悟医易同源、医易相通之妙理。在养生保健和临床祛病的实践过程中,栾加芹博士能够将中医传统经络学说、方剂精华和五运六气等诸多因素紧密结合,细细追索疾病根源,再根据个人不同体制,培元固本,从源头上化解病因,效果往往出奇制胜,持久而深入。栾加芹认为,一切疾病皆有因果。治病要祛根,养生要养本。 饭菜吃多了,觉得胃里很胀;饮料喝多了,觉得胃里很胀。这两种情况大家遇到过吗?一旦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