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第18页
-
消暑度夏 炎夏盛暑 低碳养生
炎夏盛暑,高温达到40℃,现代人好办,有空调、电扇,防暑降温设备手段一齐上。但古时候没有空调和电风扇这些现代化降温设备,那时的人是如何消暑度夏的呢。其实那时候的人有那个时代的办法,有的还值得我们借鉴学习。因为那才是原生态的低碳养生,消暑度夏。 传统医学认为人与环境是一个整体,人与自然界是相通的。并在养生的实践中贯彻始终,夏季万物繁茂阳气浮长,要善于摄养;古人把夏季又称之曰蕃秀,就是万物繁茂进入生长旺季,古人认为这个时节天阳下济,地热上蒸,天地之气上下交合,万物繁茂阳气浮长,要善于摄养要善于养阳。基于当时的理...
-
中药沐足养生方小汇
1.治失眠症:磁石 30克,菊花、黄芩、夜交藤各15克。水煎取液.待温度适宜时浸洗双足.每晚睡前1次,洗后立即入睡。 2.治腿疼:红花、牛膝、络石藤、虎杖、玄胡索、稀签草各30克,川椒10克。水煎取液,趁热熏洗双足和腿部.每日2次.每次30分钟。 3.治妇女痛经:益母草、乳香、没药、香附、夏枯草各20克。煎取2000 毫升药液浸洗双足.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30 分钟。 4.治遗精、早泄:仙鹤草30克.黄芩、丹皮各18克。煎液候温洗足.每晚睡前1次。 5.治火眼、目赤流泪:桑叶、夏枯草各50 克,白菊花、刺...
-
修节止欲顺气调神 王玉川养生大境界
国医大师王玉川,1923年出生,北京 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教授。为首都国医 名师,.首届国医大师。王玉川已91岁高 龄,行医、教学60余年,著作等身,编有 《黄帝内经·素问译释》、《内经讲义》等专 著。他的《中医养生学》对于国人的养生观 念起到了深远影响。 其藏在心静以养神 王玉川退休后,仍然每天8点到办公 室,中午回家稍事休息,下午又回来。做自 己的事,看自己的书。这种安静的心态,是 养生的大境界。 王玉川说,在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 各种生理功能都需要神的调节。故神极易 耗伤而受损,养神尤为重...
-
古代中医 昼夜阴阳之养生法
古代中医根据昼夜阴阳之变化制定了“十二时辰养生法”,具体如下: 1.卯时(5:oo~7:OO)大肠经:起床先排便,后叩齿 300次,转动两肩,活动筋骨,先将两手搓热,摩鼻两旁、熨摩两目六七遍;再将两耳揉卷五六遍;用木梳梳头百余次,有醒脑明目之作用;最后去室外展练。 2.辰时(7:00~9:00)胃经:起床健身后,饮一杯温开水暖胃,早餐宜食粥。饭后,徐徐行走百步,边走边手摩小腹,老年人脾胃虚弱,轻微活动和按摩腹部可刺激肠胃蠕动,促其消化。 3.巳时(9:00~11:00)脾经:此时精力充...
-
春养生保健防病有哪些
春天。自然界阳气开始升发。这种环境最有利于中老年人健康养生,生精血益津气.充实人体的组织器官。近日,记者采访了北京中医医院中医专家宋孝瑜教授,请他给讲一讲中老年人春季养生防病的学问,以促进养生保健。 初春时节须养生防病 宋教授说,在漫长的冬季,为了躲避严寒的侵袭,人们往往喜欢穿起厚厚的棉衣或皮裘,拥坐在燃烧的炉火旁边,大吃热气腾腾的饭菜,喝热粥、热汤,一些上了年纪的人还经常喝点酒。这些,在冬季看来是必要的,但是却使体内积蓄了较多的郁热或痰热。到了春季,郁热被风气所鼓动,就会向外发散,人们就会出现相应的病患。轻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