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 第19页
-
《马派中医传承》既有名老中医马有度传承工作室
我与马有度教授结缘始于1986年,在庆祝成都中医学院(现成都中医药大学)成立30周年纪念大会上,马有度作为学校首届毕业生代表六千余名校友讲话,他开口便说:“谁不爱自己的母亲呢?谁不爱自己的母校呢?我爱母亲,我爱母校,我爱中医!”他发自肺腑的深情感言,立即赢得全场热烈掌声。彼时,马有度已是颇有影响的中医专家,我则是初尝中医传承发展甘苦的青年教师,但正是这种对母校、对中医药事业的热爱与执着,使这位“小马哥”在我心中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也使我们成为能“把酒话岐...
-
从西医病名与中医病证结合探讨中医未来发展之路
病名是临床实践中最基本的概念,代表对疾病本质的认识。因中医病名较多,容易混淆难辨。中医和西医病名命名体系存在差异。由于现代人在古文修养方面的缺乏,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中医和西医在临床上的结合应用,阻碍了中医药的发展,成为制约中西医结合发展的重要因素。笔者认为,中西医是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与科学技术背景下形成的学术思想、学术传统,各有优点,又各有局限,直接借用西医病名、排斥西医病名、固化坚持中医传统病名均不利于中医的传承、创新与发展,中医病名诊断应在挖掘、传承的基础上,拓展其内涵及外延,最终走向规范化。坚持临证中医和西医...
-
经典名方 尊崇古方出处原义 正本清源
•经典名方是历代医家实践的宝贵经验结晶,功能主治是经典名方复方制剂研发的一项重要关键信息。功能主治定位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到药品的临床价值及其上市后的合理、有效、安全使用,也是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生命力的体现。 •经典名方应用历史久远,随着医疗手段的进步和人类疾病谱的变化,原方出处记载的功能主治可能已不符合当前中医药理论发展与临床实际需求,应以服务现代临床应用和满足当前未满足的临床需求为目标来界定经典名方的功能主治。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
-
“针经”的别名“九卷”“九虚”“灵枢”
•《针经》《素问》原为一整体流传,或因《针经》的书名页脱失,或原书《素问》抄在前而统括二书,之后二书单行时,《针经》遂无名可用,而以“九卷”为暂用名流传。至初唐二书有了标准书名“黄帝针经”“黄帝素问”。在近四百年后,由两宋政府改定为“黄帝内经素问”“黄帝内经灵枢”。 •不论从历史还是从逻辑的角度看,唐政府确定的标准书名“黄帝针经”“黄帝素问&...
-
名扬古今的苏东坡 酸菜与泡菜的区别
名扬古今的苏东坡,不仅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人物,也是家喻户晓的著名美食家。光是以东坡名字命名的菜肴,几乎谁都能说出几个来。 你看:东坡肉、东坡肘子、东坡牛肉、东坡猪头、东坡羊肉、东坡狗肉、东坡牛脯、东坡西湖莲、东坡酿、东坡豆腐、东坡鱼、东坡糖醋鱼、东坡鲤鱼梅菜、东坡鳊鱼、东坡墨鱼、东坡鳜鱼、东坡鲥鱼、东坡鳆鱼、东坡鲈鱼、东坡鱼头、东坡黄鸡、东坡黄鸡粥、东坡甜藕、东坡烧麦、东坡饼、东坡茄子、东坡泡菜…… 这些“东坡菜”,各有不同来历。比如,东...
-
董名松:奇思妙想解“男”题
用瓶子割包皮,用眼药水治包皮炎,用替代法治疗顽疾……在外科医生董名松的脑海里,这类奇思妙想不知有多少。爱看书,多联想,注重总结经验,这就是董名松好点子不断的原因。 ■专家简介 姓名:董名松 科室:泌尿男科 职称:副主任医师 所属医院:桂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系肿瘤、结石、男性前列腺疾病、男性不育以及性病等。 董名松,桂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泌尿男科副主任医师,桂林泌尿男科方面的老前辈,平时与人聊天时爱开小玩...
-
国医名师学术经验传承《本草中国》《名中医谈发扬中医》
5月19日,清悠易水河畔,险峻狼牙山下, 96岁高龄的国医大师路志正率领传承人队伍,在中医易水学派的发源地河北省易县举办的“国医名师学术经验传承讲习班”上,亲授易水学派学术思想和路氏流派学术精华,倡导王道医学思想,针对当今乱开药味多、用量大的大处方现象,建议用药要轻灵活泼。 国医大师路志正传承研究易水学派造诣颇深,以整体观、恒动观为指导,提出独特的调理脾胃理论,善用轻清展气之品调节气机。路老精神矍铄,思维敏捷,他说当今临床“有些药方用药太多,三四十味,一服药重达几斤&r...
-
著名中医学家王玉川逝世 中医特色养老服务
国医大师、著名中医学家、《内经》及中医基础理论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全国政协第五、六、七、八届委员会委员王玉川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16年4月1日凌晨4时7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 王玉川1923年生于江苏省奉贤县(现上海市奉贤区)。师从中医名家戴云龙、陆渊雷,学成后在当地行医。1943年,在奉贤县开设门诊从事中医临床工作,1956年在南京中医学校从事中医药教学与临床工作。1957年,调至北京中医学院(现北京中医药大学)从事教学工作,潜心于《黄帝内经》的教学和研究。曾主持主编全国中医院校教材第...
-
基层名中医传承 中医价值需要 医药健康服务
日前,黑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出台《省级基层名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实施方案》,探索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方法及培养模式。 该局提出,今年起将在全省县级中医医院遴选出60名中医药专家,投入专项资金,建设条件较好的工作室。其跟师继承人不少于3人,其中至少有1名乡医和1名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中医临床人员。 在为期3年的建设任务中,工作室除建立专家临床经验资料库外,还要形成至少1个临床诊疗方案、经验方或技术方法。要组织继承人参加由省、市级中医药管理部门主办的集中理论培训。工作室要与1个乡镇卫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