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名方
-
蛤蚧属壁虎科 经典名方治肺癌晚期
蛤蚧属壁虎科。蛤蚧是一种专补肺肾、益精血的珍贵中药。主产于广西,数量稀少,又有传说蛤蚧最珍惜自己的尾巴,见人捕捉,自断尾巴使药力俱散,因此蛤蚧捕捉不易,物以稀为贵。蛤蚧功在尾之说仍为现今中医临床所习用,有些地方仅以尾入药,可见蛤蚧贵在其尾。 关于蛤蚧的毒副作用,古代对蛤蚧的毒性有不同的意见。《日华子诸家本草》载无毒;《本草纲目》载有小毒,并引雷敩记载“毒在眼”;清代《玉楸药解》记载:“其毒在头足,其力在尾”。所以有些本草书上蛤蚧只用尾,去头足。 有人对蛤蚧各部位的化学成分和毒性进行了研究,结...
-
中医经典名方治尿路感染肾虚头痛头晕
北宋著名儿科学家钱乙首创“六 味地黄丸”,由熟地、山茱萸、山药、 泽泻、丹皮、茯苓6味中药组成,成 为滋补肾阴的中医经典名方。黄芪, 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古代写作黄 耆,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载: “耆,长也。黄耆色黄,为补药之长, 故名。”现临床上多把六味地黄丸改为 汤剂应用,临床加减运用黄芪六味地 黄汤(即六味地黄汤+黄芪)临床辨证 施治,常获得显著临床效果,现将验 案2则介绍如下。 一、反复发作性尿路感染 病案:张某,女,62岁。1周前 因游泳时憋尿,回家...
-
骨折术后切口愈合 补气生血经典名方
当归补血汤加味对骨折术后切口愈合的疗效观察 外科手术是治疗骨折的常用手段, 术后切口愈合是临床医师和患者必须面对的问题, 且其直接影响手术的质量。若骨折术后切口迁延不愈, 不仅直接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 还会导致医患关系不和谐。笔者将当归补血汤加味应用于骨折术后患者, 发现其可促进患者术后切口愈合, 缩短切口渗血时间及减少切口渗出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所有患者均来源于蒙城县中医院2018年1—5月四肢远端及关节处骨折术后 (符合气虚血瘀证) 2...
-
桂枝芍药知母汤为治疗三焦痹之经典名方
基于三焦痹学说探讨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医理论机制 痹症是由于风、寒、湿等外邪侵袭人体, 闭阻经络, 气血运行不畅所导致的, 以肌肉、筋骨、关节发生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 甚或关节肿大灼热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而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中医痹症范畴。痹症的发生, 是由于腠理空疏, 营卫不固, 风寒湿邪得以乘虚侵袭所致, 因此, 《素问·痹论》云:“黄帝问曰:痹症安生?岐伯对曰:风寒湿三气杂至, 合而成痹也”。但因人体质不同, 风寒湿邪气的偏胜, 又分为...
-
辛温散寒的经典名方化裁治疗各种寒证
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张从正主张用汗吐下三法攻邪已病,邪去则正安。国医大师李士懋教授发扬了张从正的学术思想,拓展了辛温发汗法的治疗范围,将辛温发汗法既应用于实证的治疗,又应用于虚证的治疗。他不仅用辛温发汗法治疗外感风寒或寒湿表实证,也用于治疗里寒或里寒湿凝滞之里实寒证;不仅用于治疗外感风寒表虚证,也用于治疗阳虚寒凝或阳虚寒湿凝滞的里虚寒证。其机理就是辛温发汗解表法,不仅能发散肌表之寒邪或寒湿之邪,也同样能将内在的寒邪或寒湿之邪由肌表透发而出。现将其运用辛温发汗法的心得体会介绍如下: 【辛温发汗法治疗寒凝或寒湿凝...
-
中医经典名方如果脱离了临床疗效就如同无根之木
临床疗效是中医经典名方的根本,经典名方如果脱离了临床疗效就如同无根之木,不会有立足之地,而在经典名方开发过程中如何保证经典名方制剂的疗效,传统工艺如何得到更好的传承,如何让经典名方在今天焕发出新的生机成为了业内普遍关注的问题。 近日,中华中医药学会青年101智库组织专家从注册法规、临床研发、市场需求等角度热烈探讨,探寻经典名方开发之道。 多因素平衡:突破经典名方开发困境 什么是中医的经典名方呢?中国中医科学院学术管理处副处长荆志伟认为,经典名方取之有据,第一,选方要来自经典医籍、专家共...
-
经典名方 尊崇古方出处原义 正本清源
•经典名方是历代医家实践的宝贵经验结晶,功能主治是经典名方复方制剂研发的一项重要关键信息。功能主治定位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到药品的临床价值及其上市后的合理、有效、安全使用,也是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生命力的体现。 •经典名方应用历史久远,随着医疗手段的进步和人类疾病谱的变化,原方出处记载的功能主治可能已不符合当前中医药理论发展与临床实际需求,应以服务现代临床应用和满足当前未满足的临床需求为目标来界定经典名方的功能主治。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