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 第51页
-
中医强调顾护正气 抗邪控制疫情
数千年来,传染病一直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隐形杀手,与各种传染病艰苦卓绝的斗争几乎伴随了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历代医家经过大量的临床实践,在有限的地域和时间内控制住了疫情的蔓延,挽救了无数生命,得出了很多有价值的经验,为中华民族防疫抗疫积累了宝贵经验,也形成了相对系统的防治理论。 中医向来强调顾护正气,讲究未病先防,既病防变。《黄帝内经》中就记载了黄帝问岐伯关于如何预防疫情、杜绝传染的问题。岐伯给出的答案是:“不相染者,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避其毒气。”后者认为,人体之所以健康,是因...
-
调养胆经的办法
人一生大约有1/3的时间在睡觉中度过。但不少人会出现半夜醒来睡不着觉的情况,造成睡眠时间不足或睡眠质量下降,长年累月,对人体的伤害不容忽视,如精神状态变差、抵抗力下降、内分泌紊乱、皮肤老化加快、肝功能受损等。夜醒背后的原因,多半是相应内脏出现问题的信号。 古人将一昼夜分为12个时辰,这12个时辰又分别代表着人体的12个脏腑和相对应的12条经脉,如子时(夜里11点到次日凌晨1点)对应胆经、丑时(凌晨1点到3点)对应肝经、寅时(凌晨3点到5点)对应肺经,气血在十二经脉内流动不息,并按照特定的时间和流注次序循环...
-
周大勇运用膏方调治亚健康失眠经验
近年来,中国人亚健康状态的发生率逐年升高并呈年轻化态势[1]。调查结果显示,经济发达地区居民的亚健康发生率较高[2]。亚健康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中间状态。处于亚健康状态者,不能达到健康的标准,表现为一定时间内的活力降低,功能和适应能力减退,但又不符合现代医学有关疾病的临床或亚临床诊断标准[3]。机体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会向疾病状态发展。研究表明,亚健康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4]。亚健康的发展具有双向性,如果及时调整,积极干预,则机体向愈,健康如常;反之,可发展为各科临床疾病。研究表明,失眠是亚健康较为常见的症状...
-
人体气机疏调议治
疏通调节维护人体气机之正常运行,是中医治疗学的精要组成部分。疏调气机治疗法,在以肝之疏泄为治疗主体的基础上,还应健脾补肾,顾护先后天,作为强化治疗之两翼。疏调汤为治疗人体气机失调证的广谱通用基础方,但仍有其局限性,因此临证时只宜活用,不可拘泥。 在中医药诊疗实践中积极主动开展学术创新发展研究,是中医同仁的重要使命。笔者根据多年临证诊疗经验潜心思考,探微索隐,求真务实,反复验证,认为大约有30%左右不同病种的患者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或配合疏调气机疗法施治,且通常能不同程度地提高治疗效果。经笔者主持成立的云岭中...
-
男性更年期综合征的饮食调养
男性更年期综合征指由于与年龄相关的雄激素(睾酮)减少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又称中老年男子雄激素部分缺乏综合征。其症状表现为神经功能紊乱、抑郁、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容易疲劳、失眠或嗜睡、皮肤感觉异常、易怒、情绪波动、难以达到及维持阴茎勃起。(责任编辑 / 冯欣宇) 由于男性雄性激素的减少是一个缓慢的过程,40岁之后的男性仅有40%左右出现以上不适,因此,男性的更年期往往被人忽视,使男性这个时期的健康得不到应有的呵护。其实,饮食保健对改善男性更年期的症状也非常重要, 注意选用一些补肾壮阳的食物和药物...
-
偏阳热质状态亚健康儿童的食疗与药膳调理
“偏阳热质”是小儿阳气偏盛所表现出来的热的状态,是儿童亚健康八种状态中较为重要和常见的一种,常因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于调护,以及疾病影响等原因引起。如像先天胎热,孕母是热性体质或是怀孕和哺乳期间进食过多热性食物;又如饮食偏热,儿童食量过多,嗜食肥甘厚味、煎炸、高热量食物,饮食积滞内蕴而化热;还有衣着过厚,平素穿衣太多、太厚,阳气壅结而化热;另外热病影响,罹患热性病证,病后热郁或余热未尽等。以上原因,加上“阳常有余”的小儿生理病理特点,致使儿童偏阳热亚健康状态极易发生。...
-
浅析仲景药后调摄的特色
张仲景撰写的《伤寒论》《金匮要略》被视为中医临床治病之规范,药后调摄作为仲景理论中重要的部分,分散记载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后世医家研究仲景理论,认为药后调摄对提高中医临床疗效具有重要的作用,如清代周赞鸿认为“故善调摄者,不使致疾,并可去宿患之疾”[1],适宜的药后调摄对帮助疾病康复、提高免疫力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后世多将仲景药后调摄内容放在仲景方论中论述,缺乏对仲景药后调摄理论的整体阐析,因此开展对仲景药后调摄系统的深入研究,可为中医药后调摄临床实践应用提供参考方式及理论依据。...
-
中医五脏化生五液 食疗补泻五脏进而调节五液排泌
中医认为五脏化生五液,五液通过相应的窍道(五窍)发挥濡养、润养、代谢等作用。五液失调与脏腑功能异常密切相关。反之,通过调节相应脏腑可以实现调节五液的目的。笔者经过大量的临床实践发现,通过食疗可以调节五液。笔者从药食同源的相关文献中,遴选出偏性较小且性味相近的食物并组成饮食配方,形成了一套通过食疗补泻五脏进而调节五液排泌的治疗方法,现具体阐述如下,以飨同道。 1 五液、五脏及五味的关系 1.1 五液与五脏的关系 五液在《黄帝内经》有两种含义:一是五脏化生的五液,即汗、涕、泪、涎、唾,《素问&midd...
-
罗灵松擅长用针挑法 强调病证结合辨治
罗灵松是广东省梅州市中医医院副主任医师。临证精勤不倦,通读《黄帝内经》《针灸学》《中国按摩全书》《针灸甲乙经校释》等典籍,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在临床工作中重视辨证与辨病并举,长期从事筋伤疾病及内科疑难杂病的诊疗,尤其擅长运用针挑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甲亢和用旋转扳法治疗腰源性膝关节痛等,遣方用药方面有独到之处。笔者曾师从罗灵松老中医,现将其辨治疾病的临证经验介绍如下。 强调病证结合辨治 罗灵松临证时强调辨病辨证相结合,根据辨证的结果,再施以相应的手法,适当配合中药辅助治疗,方可取得佳效。具体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