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甲减

甲减

  • 缓解甲减的九大饮食偏方

    缓解甲减的九大饮食偏方

     甲减起病隐匿,病程长,很多患者缺乏特异性症状和体征,常常被误认为是劳累、休息不好或感冒等原因造成,导致患者盲目治疗,无所适从。甲减一般来说是不可逆的,需要终生服药进行替代治疗,但是在治疗的同时注意营养的补充,适当调养,可促进患者稳定病情,甚至康复。       缓解甲减的九大饮食偏方       1、当归羊肉汤:精羊肉90~120克,当归10~15克,生姜3片,同煮。食肉喝汤,1次/日。 主治甲减;症见腰膝酸软,畏寒肢冷等。...

  • 中药鳖甲减肥验方

    中药鳖甲减肥验方

    中医学认为,阴虚胃热型肥胖主要是由于摄入过多的甜品、面食、肥腻以及辛辣等食品而引起。多表现为平常狼吞虎咽,但仍觉腹中空虚,肥胖不堪,怕热多汗,动则喊累;双颧潮红,手足心热,或午后低热,舌红少苔或苔黄,脉细数。治疗原则:滋阴清热,和胃祛湿。 防风通圣散出自《宣明论》,具有攻下、解表、清热、健脾与和胃的功效,对阴虚内热、胃热湿阻型肥胖有良效。此外,还可酌情选取用消浊化脂丸、三香补虚汤、化湿和胃散、健胃除热散和胃消导散等口服(或煎服)。 我又开始了减肥之路。往年减肥的时候几乎都是吃西药,虽然有些效果,但其不良反应让我很难...

  • 行气化瘀治甲减伴甲状腺肿大

    行气化瘀治甲减伴甲状腺肿大

      组成肉桂10g,鹿角胶15g(烊化),肉苁蓉10g,熟地15g,青皮10g,浙贝母20g,海浮石20g,海藻20g,夏枯草15g,白术15g,茯苓15g,莪术10g,红花10g。   功能温补脾肾,行气化瘀,化痰软坚,散结消瘿。   主治甲减伴甲状腺肿大,症见畏寒肢冷,小便不利,身肿,舌淡暗,脉迟缓。   用法除鹿角胶烊化外,余药浸泡半小时后,水煎2次,共取汁400ml,早晚餐后各服200ml。   方解甲减伴甲状腺肿大,属中医学“瘿病”范畴。正气不足,或甲亢过用寒凉...

  • 甲减病机 治则方药

    甲减病机 治则方药

    张某,女,55岁,2014年9月23日初诊。表现为眼干、眼涩、口干,小腿抽筋,后背疼痛,四末不温,心慌,眠差,易醒。易反复发作口腔溃疡。舌暗红,苔白,脉弦。甲状腺结节术后,甲减,每日服优甲乐半片。 病机:肝阴不足,虚火浮动,上干头目,脾阳不足,不能温养四肢。属肝脾不调。 治则:先从气分调和肝脾,治清肝温脾;继以从血分调和肝脾,治疏肝健脾。 方药:柴胡桂枝干姜汤合芍药甘草汤加减。柴胡10g,桂枝15克,干姜15克,黄芩15克,天花粉10克,生牡蛎60克,炙甘草20克,赤芍...

  • 真武汤 治疗甲减,慢性心力衰竭,带状疱疹,耳聋耳鸣

    真武汤 治疗甲减,慢性心力衰竭,带状疱疹,耳聋耳鸣

    处方来源: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药物组成:茯苓9克,芍药9克,生姜9克,附子9克,白术6克。 功能主治:健脾益肾,温阳利水。用于脾肾阳虚,水湿内停引起的小便不利、肢体浮肿等症。 常规用法:附子先煎30分钟以上,水煎400毫升,每日1剂,早晚分温服。 药理研究: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真武汤具有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心功能、改善微循环、降血脂、改善肾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抗自由基、抗炎等作用。 使用注意:禁用于阴虚诸证;方中附子应单味先煎,煎至不麻口时,其...

  • 中医分期辨治原发性“甲减”

    中医分期辨治原发性“甲减”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是较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之一。其中原发性甲减多见,约占甲减的96%,是由甲状腺本身的病变引起的。本病在各年龄段均可发生,以女性居多。及时的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能改善甲减症状,恢复甲状腺功能。然而激素替代疗法存在如下不足:长期不适当服用L-T4治疗可导致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研究显示亚临床甲亢可导致60岁以上患者心房纤颤发生的危险性增加3倍,而心房纤颤可导致动脉栓塞的危险性增加,同样也可导致骨密度显著下降。相当一部分病人,尤其是老年人及有冠心病病人对替代治疗耐受性较差,常诱发心肌缺氧,导致心...

  • 甲状腺机能减退症 甲减中医疗法大全

    甲状腺机能减退症 甲减中医疗法大全

    甲状腺机能减退症(简称甲减),是由于血循环中缺乏甲状腺激素,体内代谢过程减低而引起的疾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随发病年龄之不同而有不同的病名,如呆小症、幼年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成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临床上称为甲减的一般多指后者。据国外调查报告,男女的总体发病率分别占0.1%与1.9%,女性明显多于男性。其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先天性)及继发性(获得性)两类,近年采继发于甲状腺切除或碘治疗者居多。甲减是一难治之症,目前现代西医学仍以替代疗法为主,尚难根治,且多副作用。 甲减症在中医学中无专.门病名,基于甲减临床主要表现为元气...

  • 中年女性易患甲减

    中年女性易患甲减

    40岁以上女性患病率高: 甲状腺是一个蝴蝶形的小器官,仅6克左右,位于颈前部的气管前,正常情况下,用手是摸不到的。由于甲状腺产生两种激素——甲状腺素和三碘甲状腺原氨酸,这些激素可以调节人体的代谢,人的生老病死、喜怒哀乐都与甲状腺有关。比如特别胖的人,可能患有甲减;而特别瘦的人,则有可能是甲亢。 症状模糊误诊率高: 与甲亢不同的是,甲减没有“大脖子”“突眼”等明显症状,患者往往忽略,也易被医生误诊和漏诊。甲减的症状和体征与其他一些常见病类似,常被...

  • 甲减要防黏液性水肿

    甲减要防黏液性水肿

    甲减是甲状腺机能减退的简称,成人甲减多见于中年妇女。甲减起病比较缓慢,其主要表现是全身代谢率减慢。 一般甲减病人需要服用甲状腺片进行替代治疗,若是原发性的甲减患者须终身替代治疗,用药期间不可间断,所以在护理病人时,一定要督促病人按时服药。 甲减病人有一种十分危险的并发症——黏液性水肿昏迷,病死率可达50%,主要是由于感染、寒冷、手术及镇静安眠药应用不当引起的。所以,患者不可自行使用镇静安眠药物。如果遇到创伤、感染时,要到医院由医生进行药量调整。平时注意患者的保暖;要对患者的血压、呼吸、心率、...

  • 亚临床甲减是一种疾病

    亚临床甲减是一种疾病

    通常所说的甲减,即甲状腺功能减退,包含着临床甲减和亚临床甲减两种类型。临床甲减因为常表现出明显症状.易被发现,而亚临床甲减不会出现明显的症状,即使出现了症状也可能是诸如畏寒、乏力、少汗、体重增加、嗜睡、反应迟钝等类似亚健康的症状,极容易被忽视,统计发现,亚临床甲减患者中有近98%的患者并不知道已经患病。 有的人误认为亚临床甲减既然没有什么症状,也可以不加重视。其实不然,与临床甲减一样,亚临床甲减是一种疾病,如果持续存在,有可能转化为甲减,甚至出现高血脂、动脉硬化、抑郁症等疾病。 虽然亚临床甲减的发病率高,但并不...

  • 甲减“甲亢”查查甲状腺功能

    甲减“甲亢”查查甲状腺功能

    在长沙打工的常先生半个月前频繁出现浑身没劲的情况,走起路来两腿还软绵绵的。常先生以为是身体寒的原因,没有多在意。上周五起床时他突然双腿无力,无法站立,并持续了有二三十分钟之久,妻子见状连忙将其送往医院。经过一系列检查,在排除了急性脑血管意外等疾病后,医生根据甲状腺功能和电解质的检查结果,诊断常先生为“甲亢周期性麻痹”。经过静脉和口服补钾治疗,第二天常先生已能下床行走,症状得到缓解。 长沙市第三医院内分泌代谢病科主任李晓行主任医师解释,周期性麻痹是以反复发作的骨骼肌迟缓性瘫痪为特征...

  • 调治“甲减”食疗两方

    调治“甲减”食疗两方

    “甲减”就是甲状腺功能减退 症。中医认为,甲减主要因阳虚导 致,其表现为表情淡漠、少言懒动、 记忆力减退,甚至出现黏液性水肿 等。以下两款食疗方可供选用。 一、茅桂蜂蜜饮仙茅、淫羊 藿各8克,肉桂5克,蜂蜜30克。 将仙茅、淫羊藿洗净,一一同人锅,加 清水600毫升,煮沸后再用小火煮 20分钟,去渣取汁。将肉桂研成细 粉,放人药液中搅匀,稍凉,调入蜂 蜜即可饮服。多次频饮,每日l剂, 连服l~2周。本方补肾壮阳、增强活 力,可作为甲减患者的日常茶饮。 二、苁蓉煮墨鱼 肉苁蓉15 克,干墨...

  • 甲亢甲减,甲状腺肿大,甲状腺结节 穴位疗法

    甲亢甲减,甲状腺肿大,甲状腺结节 穴位疗法

    中医把甲亢、甲减、甲状腺肿大、甲状腺结节等甲状腺疾病统称为“瘿”,其特点为:发于甲状腺部,或为漫肿,或为结块,或有灼痛,多数皮色不变。甲状腺部位的良性肿物大多可随吞咽动作上下移动,或伴有烦热、心悸、多汗及月经不调,甚至闭经等症状。古代治疗“瘿”会用到一些特殊的穴位,其中有一个穴位效果特别明显,就是臂臑穴。 臂臑,又名头冲、颈冲。在臂外侧,三角肌止点处。臂,肘之上下也;臑,自肩至肘前侧靠近腋部的隆起的肌肉。穴在其间,故得名。简单取穴法:屈肘90°,在肘...

1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