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 第23页
-
中药性剧作为特殊的医药科普
2001年,我应德国慕尼黑大学医史研讨所所长文树德教授之邀,协作研讨德国保藏的近千种中国民间医药抄本。其间一类触及医药内容的手抄剧本引起了我的留意。这些剧本名称各异,但归于剧情类似的药性剧,全剧将几个小故事串起来,通过药物拟人化的表述,寓教于乐,遍及医药常识。 这些剧本的剧情与言语初看土气十足,但在我看来,这是千百年本草与文学结合的产品,其根由非常久远。药物拟人化最早能够推溯到《神农本草经》,其间的君、臣、佐、使就是借用不同的社会阶层来归类不同作用的中药。梁代陶弘景在其《本草经集注》中就指出:&ldquo...
-
加快中医药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医药管理局,各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加强中医药(民族医药)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提升科技创新对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根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以及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和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我局组织制定了《关于加快中医药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部门、本地区的实际情况贯...
-
《中医文化研究》获高校科研优秀成果奖
12月22日,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联合安徽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在合肥举办了中药材及饮片鉴定-聚合酶链式反应法培训与交流会(安徽站)。 2015版中国药典共收载了蕲蛇等3个品种的分子鉴定方法,培训旨在进一步提升基层食品药品检验机构、各中药制剂及饮片生产企业检测水平,提升检验人员聚合酶链式反应法(PCR)鉴定方法运用能力。 会上,专家就中药鉴定的发展趋势讨论、分子鉴定的现状和发展等做专题报告,并就PCR鉴定仪器操作等问题进行讨论。 本次会议由安徽省中医药大学协办,安徽省食品药品检验研...
-
脊柱疾病专科 新增8个中医馆
为发展专病专治、方便广大患者就诊、提高脊柱疾病的诊疗效果,北京市房山区中医医院于2月14日成立脊柱疾病专科,主治颈、胸、腰椎退变性疾病及创伤、肿瘤等。 该专科由脊柱外科专家许营民主任医师及其团队出诊。专科成立后,无论门诊患者还是住院患者都将由这一团队精心设计诊疗方案。他们对脊柱疾病有着丰富的临床诊疗经验,尤其是对于必须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该团队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设计合理的个性化手术方案,更有助于患者的康复。 贵州省12届人大第4次会议日前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13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指出,...
-
运动不当易得妇科疾病
锻炼能使身体更健康,但由于女性特有的生理结构和生理周期,若运动不当,有可能引发以下几种妇科疾病: 月经异常 据调查,运动量较大的少女,月经异常者占相当大的比例,多表现为月经初潮延迟、周期不规则、继发性闭经等,且运动量越大初潮年龄越晚。其原因主要是剧烈运动会抑制下丘脑功能,造成内分泌系统功能异常,影响体内性激素的正常水平,从而千扰了正常月经的形成和周期。 卵巢破裂 剧烈活动、抓举重物、腹部挤压、碰撞等都可引起卵巢破裂,从而出现下腹部疼痛,甚至波及全腹。卵巢破裂一般发生在月经周期的第10—18天。 子宫脱垂...
-
十字花科蔬菜 呼吸道健康的保证
祖国医学认为,肺有宣发、肃降的功能,其中肃降功能包括保持呼吸道的清洁。由于外界污染,肺内最容易沉积一些可吸入颗粒物以及病毒、细菌,从而影响了肺的肃降,导致咳嗽、肺炎、肺气肿、肺纤维化、支气管炎等多种病症,所以保持呼吸道的清洁对健康十分重要。十字花科蔬菜具有清洁呼吸道的作用,因此每天至少吃一种十字花科蔬菜,是呼吸道健康的保证。 十字花科类包括:小白菜,、菜心、大白菜、菜花、芥蓝、圆白菜、大头菜、榨菜、白萝卜等多种蔬菜,这些蔬菜中含有硫苷类成分,水解后产生的物质具有消除呼吸道炎症的作用。其中,硫莱菔子素能帮助免疫系统清...
-
科学护膝好过冬
立冬过后,气候开始变冷。季节的变化容易引发膝关节旧患。不少老年朋友由于身体机能的退化,也总觉得膝关节不灵活了。膝关节是人体各种活动中负荷较大的关节之一,日常生活中的行、走、跑、跳等活动都离不开它。因此日常有必要掌握科学的方法,加强膝关节保健。 强化大腿肌肉训练 膝关节疼痛是困扰许多人健康的一个大问题,很多患者常常因为疼痛而不愿参加体育锻炼。但越是这样,越会造成症状进一步加重。美国的研究人员发现,强化大腿肌肉的训练有助于保持双膝健康。骨关节炎患者如果拥有强壮的股四头肌,其丧失关节保护性软骨的概率将下降60%左右。以下...
-
中医科普马有度 中西医结合科普沈自尹
许多人都对医疗卫生行业中诸多专业的领军人物耳熟能详,说起来,如数家珍。但涉及到科普领域,不少人恐怕知之甚少,甚至毫无所知。科研和科普是科学的两翼,对于医学发展而言缺一不可。在医学科普领域,笔者介绍三位优秀的主要人物,探索其科普足迹,以激励来者。 中医科普名家马有度 在中医界,大凡提起马有度,人们即会想到“中医科普”四个字。他不仅是医疗、教学、科研硕果累累的名医大家,更是在中医科普这条少有人问津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奋勇前行,成为中医科普的领路人,也是中医界少有的以科研成果和科...
-
中医儿科大家 徐小圃先生小传
[徐小圃先生小传] 徐小圃(1887~1961),名放,上海人。幼承庭训,家学渊源,弱冠时即出而问世,并名扬沪滨。后得山阴祝味菊先土善用温阳药的经验,运用伤寒方以治少小疾苦,用药果敢审慎,屡起沉疴。晚年医名更着,求诊者日盈门庭。积数十年的实践经验,对于中医儿科学术的发展,做出了有益的贡献。 徐小圃先生初受业其父杏圃公,弱冠时即悬壶问世,为当代著名的儿科专家,具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和独具创见的学术思想,尤以擅用温药而名噪海上。先生能广用伤寒方以治少小疾患,由于认病辨证精确,处方善以化裁,配伍灵活,因此,经先...
-
忆当年中医儿科分会初创者
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自1983年成立,至今已整整36年了。这张老照片中有为儿科分会的创建与发展作出不可磨灭贡献的三个重要人物,分别是王伯岳、江育仁、张奇文。对儿科分会而言,王伯岳是创业的先行者、开拓者,江育仁是坚定的守护者、主心骨,张奇文是继往开来、辛勤耕耘的领头人。 先行者王伯岳 1970年,我在江西中医学院(现江西中医药大学)毕业并留校任教。1975年,我有幸到中国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跟随儿科泰斗王伯岳学习,从此与先生结下师徒之缘。 1978年,全国第一次中西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