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 第23页

科 第23页

  • 中药性剧作为特殊的医药科普

    中药性剧作为特殊的医药科普

    2001年,我应德国慕尼黑大学医史研讨所所长文树德教授之邀,协作研讨德国保藏的近千种中国民间医药抄本。其间一类触及医药内容的手抄剧本引起了我的留意。这些剧本名称各异,但归于剧情类似的药性剧,全剧将几个小故事串起来,通过药物拟人化的表述,寓教于乐,遍及医药常识。 这些剧本的剧情与言语初看土气十足,但在我看来,这是千百年本草与文学结合的产品,其根由非常久远。药物拟人化最早能够推溯到《神农本草经》,其间的君、臣、佐、使就是借用不同的社会阶层来归类不同作用的中药。梁代陶弘景在其《本草经集注》中就指出:&ldquo...

  • 加快中医药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

    加快中医药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医药管理局,各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加强中医药(民族医药)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提升科技创新对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根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以及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和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我局组织制定了《关于加快中医药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部门、本地区的实际情况贯...

  • 洪广祥学术思想研讨会 中医著作《妇科採珍》

    洪广祥学术思想研讨会 中医著作《妇科採珍》

    日前,已故国医大师洪广祥学术思想研讨会暨肺系病论坛在江西南昌举行。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曹正逵,江西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程关华出席开幕式。 在国家级中医继教项目肺系病中医药治疗进展及学术经验培训班上,来自全国的有关专家就“洪广祥教授学术思想及经验”“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肺系病治疗进展”等议题进行学术研讨。国医大师唐祖宣,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司长曹洪欣分别就“温阳法的临床运用与我的岐黄之路”以及&ldqu...

  • 中医药传承 百个县中医院重点专科

    中医药传承 百个县中医院重点专科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于3月17日发布。“十三五”规划纲要要求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并提出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全民医疗保障体系,加强重大疾病防治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加强妇幼卫生保健及生育服务,完善医疗服务体系,促进中医药传承与发展,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保障食品药品安全等8个方面的具体要求。 “十三五”规划纲要在第六十章“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中,将“促进中医药传承与发展”单...

  • 生吃茄子养生不科学

    生吃茄子养生不科学

    时下很多中老年朋友将生吃茄子视为养生诀窍,其实这样做不科学,而且对身体有害。美国密歇根大学科学家研究证实,生茄子中含有尼古丁,每克生茄子高达100毫微克尼古丁。食用100克生茄子,等于在充满烟雾的屋子里呼吸3个小时,会明显增加患心血管疾病、肿瘤的风险。此外, 生茄子中适含有茄碱毒素,进食后会引起恶心、呕吐、腹泻等。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茄性寒利,多食必腹痛下利(痢)”。因此,茄子不宜生吃,最好用沸水焯一下,使尼古丁溶解在水中并消除茄碱毒素后再食用。...

  • 《中医文化研究》获高校科研优秀成果奖

    《中医文化研究》获高校科研优秀成果奖

    12月22日,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联合安徽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在合肥举办了中药材及饮片鉴定-聚合酶链式反应法培训与交流会(安徽站)。 2015版中国药典共收载了蕲蛇等3个品种的分子鉴定方法,培训旨在进一步提升基层食品药品检验机构、各中药制剂及饮片生产企业检测水平,提升检验人员聚合酶链式反应法(PCR)鉴定方法运用能力。 会上,专家就中药鉴定的发展趋势讨论、分子鉴定的现状和发展等做专题报告,并就PCR鉴定仪器操作等问题进行讨论。 本次会议由安徽省中医药大学协办,安徽省食品药品检验研...

  • 脊柱疾病专科 新增8个中医馆

    脊柱疾病专科 新增8个中医馆

    为发展专病专治、方便广大患者就诊、提高脊柱疾病的诊疗效果,北京市房山区中医医院于2月14日成立脊柱疾病专科,主治颈、胸、腰椎退变性疾病及创伤、肿瘤等。 该专科由脊柱外科专家许营民主任医师及其团队出诊。专科成立后,无论门诊患者还是住院患者都将由这一团队精心设计诊疗方案。他们对脊柱疾病有着丰富的临床诊疗经验,尤其是对于必须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该团队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设计合理的个性化手术方案,更有助于患者的康复。 贵州省12届人大第4次会议日前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13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指出,...

  • “科学巨人”钱伟长的长寿秘诀

    “科学巨人”钱伟长的长寿秘诀

    我国著名科学家、教育家钱伟长先生今年7月30日逝世,享年98岁。钱伟长先生是我国卓越的科学家之一,早在上世纪60年代,他与钱学森、钱三强被周恩来总理称为我国科学家中成就卓越的“三钱”。钱伟长先生如此高寿,有什么秘诀养生呢? 钱老18岁那年考入清华大学时,身体瘦弱,身高仅1.49米,是清华大学史上首位身高不达标的学生。于是钱老便开始坚持一项运动——长跑。就读的第二学年,他人选清华越野代表队,一次能跑2万米,两年后夺得全国大学生对抗赛跨栏季军。钱老自念大学起,直到成为科学...

  • 广西人民医院营养科主任健康秘诀

    广西人民医院营养科主任健康秘诀

      医生档案   陆光成   广西人民医院营养科主任   健康秘诀:   “六维营养、餐饮八律、八有八少”12字诀   陆光成认为,保持健康的体魄,除了均衡饮食、保持良好睡眠和适当锻炼之外,并没有什么独特的妙方,而所谓的独特妙方对某个人治某种病管用,也许只是出于个体差异所致。在生活习惯上,陆光成从我国生物化学、营养学及衰老生化的主要奠基人郑集那里学到了“六维营养、餐饮八律、八有八少”这12个字。郑集几十年来一直坚持这12个字,活到了110岁的高龄,他于去年7月去世,是...

  • 腰椎间盘突出的防治要科学

    腰椎间盘突出的防治要科学

    一种鞋底前高后低、宣称能治好腰椎间盘突出的“倒走鞋”正在市场上悄然流行。专家认为,“倒走鞋”不仅不能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使用不当反而易造成人体损伤。虽然“倒走鞋”设计的鞋底前高后低,能强制人体重心后移,使正常向前行走也具有倒走的作用,但时间长了,容易造成足部的慢性劳损。 椎间盘富有弹性,处在两个椎体之间,是由中心半液态的髓核、同心环绕它的强韧的结缔组织和纤维软骨环构成,腰椎活动多,其椎间盘最厚。在日常生活劳动中,椎间盘始终承受不均匀的压力,不断地...

  • 老人床头“三宝”不科学

    老人床头“三宝”不科学

    近日,网上一篇帖子称,老人床头要备三宝:一杯水、一枚针、两颗阿司匹林。这三宝能够在关键时刻救老人的命。事实上,除了床头水可以普及以外,其他“两宝”要慎用。 阿司匹林急救法 脑中风患者慎用! 心脑血管疾病是老年人常见病,这类疾病往往发病迅速,一旦病发需要及时救治。如果在床头准备好阿司匹林会不会起到应急作用? “阿司匹林是抗凝血药物,对出血性脑中风有一定的凝血作用。”桂林市妇女儿童医院医保科科长、老干科科长李凌云说,阿司匹林对于脑血栓、脑梗、缺血性脑中...

  • 运动不当易得妇科疾病

    运动不当易得妇科疾病

    锻炼能使身体更健康,但由于女性特有的生理结构和生理周期,若运动不当,有可能引发以下几种妇科疾病: 月经异常 据调查,运动量较大的少女,月经异常者占相当大的比例,多表现为月经初潮延迟、周期不规则、继发性闭经等,且运动量越大初潮年龄越晚。其原因主要是剧烈运动会抑制下丘脑功能,造成内分泌系统功能异常,影响体内性激素的正常水平,从而千扰了正常月经的形成和周期。 卵巢破裂 剧烈活动、抓举重物、腹部挤压、碰撞等都可引起卵巢破裂,从而出现下腹部疼痛,甚至波及全腹。卵巢破裂一般发生在月经周期的第10—18天。 子宫脱垂...

  • 关节疾病 看看口腔科

    关节疾病 看看口腔科

      人常说,“牙好,胃口就好!”但你知道吗?牙齿与关节之间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近日,美国凯斯西储大学牙医学院和美国克里夫兰大学医院联合开展了一项研究,通过对40名中、重度牙周病和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检查得出结论,护好牙齿就等于保护关节。   专家建议,被关节疾病困扰的人,不妨去医院就诊时也看看口腔科。对人体关节影响最大的口腔疾病就是牙周病,以及牙周病前期的牙龈炎。牙龈炎和牙周炎就像感冒与肺炎的关系,但牙龈炎症状轻微,往往被人们忽视,从而导致牙周疾病的高发,给关节和身体其他部位带来隐患。   ...

  • 十字花科蔬菜 呼吸道健康的保证

    十字花科蔬菜 呼吸道健康的保证

    祖国医学认为,肺有宣发、肃降的功能,其中肃降功能包括保持呼吸道的清洁。由于外界污染,肺内最容易沉积一些可吸入颗粒物以及病毒、细菌,从而影响了肺的肃降,导致咳嗽、肺炎、肺气肿、肺纤维化、支气管炎等多种病症,所以保持呼吸道的清洁对健康十分重要。十字花科蔬菜具有清洁呼吸道的作用,因此每天至少吃一种十字花科蔬菜,是呼吸道健康的保证。 十字花科类包括:小白菜,、菜心、大白菜、菜花、芥蓝、圆白菜、大头菜、榨菜、白萝卜等多种蔬菜,这些蔬菜中含有硫苷类成分,水解后产生的物质具有消除呼吸道炎症的作用。其中,硫莱菔子素能帮助免疫系统清...

  • 科学护膝好过冬

    科学护膝好过冬

    立冬过后,气候开始变冷。季节的变化容易引发膝关节旧患。不少老年朋友由于身体机能的退化,也总觉得膝关节不灵活了。膝关节是人体各种活动中负荷较大的关节之一,日常生活中的行、走、跑、跳等活动都离不开它。因此日常有必要掌握科学的方法,加强膝关节保健。 强化大腿肌肉训练 膝关节疼痛是困扰许多人健康的一个大问题,很多患者常常因为疼痛而不愿参加体育锻炼。但越是这样,越会造成症状进一步加重。美国的研究人员发现,强化大腿肌肉的训练有助于保持双膝健康。骨关节炎患者如果拥有强壮的股四头肌,其丧失关节保护性软骨的概率将下降60%左右。以下...

  • 中医科普马有度 中西医结合科普沈自尹

    中医科普马有度 中西医结合科普沈自尹

    许多人都对医疗卫生行业中诸多专业的领军人物耳熟能详,说起来,如数家珍。但涉及到科普领域,不少人恐怕知之甚少,甚至毫无所知。科研和科普是科学的两翼,对于医学发展而言缺一不可。在医学科普领域,笔者介绍三位优秀的主要人物,探索其科普足迹,以激励来者。 中医科普名家马有度 在中医界,大凡提起马有度,人们即会想到“中医科普”四个字。他不仅是医疗、教学、科研硕果累累的名医大家,更是在中医科普这条少有人问津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奋勇前行,成为中医科普的领路人,也是中医界少有的以科研成果和科...

  • 傅山 中医女科的权威书籍

    傅山 中医女科的权威书籍

    一个神秘的人物 我刚刚学医的时候,也不知道该有什么门径,就花费积蓄,把当时能见到的古代医书悉数买回,放在家里,然后一本本的当作课外读物看,虽然很多也不懂,但是越来越兴致盎然。 但是,在读到一个人的医书的时候,我却十分反感,这个人就是明末清初的陈士铎。 原因是我一读他的书的序,就晕了。 现在来和各位一同欣赏一下吧,看看各位是何感觉。 首先是他写的一本叫《石室秘录》的书,书的第一个序是义乌一个叫金以谋的人写的,这个序很普通,没有什么特别的,从第二个序开始,就很特别了,第...

  • 学者风范周岱翰教授 构建学科创立流派

    学者风范周岱翰教授 构建学科创立流派

    【编者按】周岱翰,当代中医肿瘤学家。现为广州中医药大学肿瘤研究所长,首席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后导师,全国名中医学术经验指导老师,广东省名中医,担任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及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名誉主任委员。2010年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励二等奖、教育部科学技术成果一等奖,并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011年获全国百名“郭春园式好医师”称号。 周岱翰教授是中医肿瘤学科构建者 教授是新中国成立后较早从事中医药防治癌症的学...

  • 名中医丁锷骨伤科学术临床思想总结

    名中医丁锷骨伤科学术临床思想总结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丁锷认为,中医的整体观念是治疗疾病的重要思想,但在诊治具体疾病,特别是一些骨外科疾病时应辨证运用整体观念,正确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很多情况下中医证候代表疾病的“本”,西医的局部病理改变代表疾病的“标”。一般情况下先治本后治标,先治全身后治局部,或标本同治,但当局部病损为疾病的主要矛盾时,应先治局部。   •在治疗骨伤科疾病的具体方法选择上,丁锷认为,骨伤疾病大多与外伤、劳损、...

  • 记中医儿科专家王烈

    记中医儿科专家王烈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许守年   王烈教授1930年出生于辽宁省盖州市,1947年参军,被派到辽宁省医科学校学习,1949年在辽东省立医院从事儿科医疗工作,1953年进入哈尔滨医科大学学习小儿科,1958年参加全国“西学中”班。1961年,他被调到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现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从事中医儿科医疗、教学、科研工作,直至今天,长达55年之久。   王烈创立了中医防治小儿哮喘病“三期分治”“哮喘苗期”&ldqu...

  • 扁鹊 全科医生的鼻祖

    扁鹊 全科医生的鼻祖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袁邡   扁鹊,姓秦,名越人,是我国春秋时代一位著名的全科医生,他“随俗为变”,精通内、儿、妇产、五官等各科疑难杂症,他不但医术高明,而且医德高尚,不论是王公贵族或皇帝,还是平民布衣,他都一视同仁。扁鹊出身贫寒,他热爱生活,同情下层百姓,痛恨封建贵族骄奢淫逸以及蛮横跋扈的生活作风,坚决反对“信巫不信医”的迷信思想。少时学医于长桑君,尽传其医方禁术,擅长各科。据历史文献记载:“秦太医李醢术不如而嫉之,乃使人刺杀之。&rdqu...

  • 中医儿科大家 徐小圃先生小传

    中医儿科大家 徐小圃先生小传

    [徐小圃先生小传] 徐小圃(1887~1961),名放,上海人。幼承庭训,家学渊源,弱冠时即出而问世,并名扬沪滨。后得山阴祝味菊先土善用温阳药的经验,运用伤寒方以治少小疾苦,用药果敢审慎,屡起沉疴。晚年医名更着,求诊者日盈门庭。积数十年的实践经验,对于中医儿科学术的发展,做出了有益的贡献。 徐小圃先生初受业其父杏圃公,弱冠时即悬壶问世,为当代著名的儿科专家,具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和独具创见的学术思想,尤以擅用温药而名噪海上。先生能广用伤寒方以治少小疾患,由于认病辨证精确,处方善以化裁,配伍灵活,因此,经先...

  • 丁樱带领河南中医儿科跻身“国家队”

    丁樱带领河南中医儿科跻身“国家队”

    二级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南中医药大学儿科学科学术带头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专家……这一串很有分量的学术身份和荣誉,是河南中医药大学教授丁樱从事教学、临床、科研39年辛勤耕耘,率领弱小儿科成为国内同行规模第一的证明,也是一位勇于攀登、在中医儿科领域卓有成效的教学科研工作者实力的象征,更是一位厚重博学、勤奋敬业的中医儿科教师未忘初心的真实写照。 教书育人 桃李芬芳...

  • 国医大师养生经:遵循科学泰然自若

    国医大师养生经:遵循科学泰然自若

    国医大师张琪现年九十有五, 虽然鬓已花白,但耳不背,眼不花, 满口牙齿齐整无缺。谈到养生秘诀, 他说:“其实并没有什么秘诀,人逐 渐衰老是自然规律,谁都不可抗拒, 只需科学对待,泰然处之即可。” 调摄精神乐观豁达 养生最重要的是调摄精神,调 摄精神最主要的是快乐,张琪的快 乐主要源于中医药事业。“当我看到 所施治的病人转归痊愈,所指导的 研究生和年轻医生学业、科研与临 床日益精进时,其中的愉悦无与伦 比。”张琪说,“心中喜悦,觉也睡得 香甜。&rdqu...

  • 杨词平:全科医生的“中医梦”

    杨词平:全科医生的“中医梦”

    幼年跟随名家学习五百钱内家功、中草药知识,深得外家功、小手、针灸及传统中医文化真传,15岁独立行医,通过成人高考进入江西中医学院(现江西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专业成人班学习3年,获得执业医师资格证书——南昌青山湖区塘山街道江大南路社区卫生服务站站长杨词平就是这样步入中医之门的。如今他年近半百,依然不断研习中医理论,成为社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在平凡的岗位上践行着全科医生的“中医梦”,曾获南昌市卫生系统“优秀个人”称号。...

  • 三仁汤科长的抗疫“剂”

    三仁汤科长的抗疫“剂”

    高个子,圆脑袋,戴眼镜,少话语,给人一种“厚朴”的印象,他就是重庆市开州区中医院药学部副主任潘德佳。自参加工作以来,他在药学部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好评。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他利用中药优势,为抗击疫情奉献力量,就好似一剂“三仁汤”。 不急不躁 温如厚朴 抓药、称重、分装……天色渐暗,其他科室人员均已下班,中药房内依然灯火通明,6名工作人员正在抓中药,为第二天熬制新冠肺炎预防汤剂做准备。“...

  • 忆当年中医儿科分会初创者

    忆当年中医儿科分会初创者

    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自1983年成立,至今已整整36年了。这张老照片中有为儿科分会的创建与发展作出不可磨灭贡献的三个重要人物,分别是王伯岳、江育仁、张奇文。对儿科分会而言,王伯岳是创业的先行者、开拓者,江育仁是坚定的守护者、主心骨,张奇文是继往开来、辛勤耕耘的领头人。 先行者王伯岳 1970年,我在江西中医学院(现江西中医药大学)毕业并留校任教。1975年,我有幸到中国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跟随儿科泰斗王伯岳学习,从此与先生结下师徒之缘。 1978年,全国第一次中西医...

  • 马有度:做中医抗疫科普“网红”

    马有度:做中医抗疫科普“网红”

    新冠肺炎疫情来袭,有这样一个中医传承师徒团队,他们以职业医者的高度责任心和敏锐视角,以网络为阵地,以中医为武器,率先为困惑中的民众送去抵御瘟疫的法宝,成为民间自发抗疫的生力军。他们就是马有度教授率领的民间中医师徒传承工作室——巴渝马派中医传承。 群策群力凝智慧 力打科普组合拳 在未知的病毒面前,面对民众的惶恐、茫然、紧张和担忧,巴渝马派中医传承室导师马有度陷入了沉思:如何认知新冠病毒,如何做好自我防护,如何帮助困惑中的黎民大众……凭着丰富...

  • 大场枸橘篱沈氏女科

    大场枸橘篱沈氏女科

    近年来,许多具备历史延续性的中医馆纷纷开业,追溯历史文化,总结前人经验,重续文化传承。这些医馆存在的本身就是中医发展历史的一部分,不仅体现了中医文化代代相传的历史厚重性,也保存了大量的中医珍贵技术和诊疗经验。沈氏女科崇厚堂即是其中之一。他的故事要从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年间说起。 起 源 洪武东阳悬壶,擅妇科通内科 沈氏女科始于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年间(约公元1368年),全称“大场枸橘篱沈氏女科”,传承至今已有650余年,21代之久。 一世沈庻生于元末,本欲&...

  • 如何科学安排考生的膳食

    如何科学安排考生的膳食

      高考即将到来,考生们的饮食也应该进入倒计时,在这关键的时期,应该如何科学安排考生的膳食呢?   大补不如小补   在父母心中,高三是孩子关键的一年。因此在饮食上为孩子“充电”成为他们的共识。一些父母总担心孩子的营养不够,特意买来甲鱼、鲍鱼等高营养食品为孩子大补特补。但这些“大补”的食物容易致使孩子上火,出现流鼻血、头疼等不良反应。一些处理不当的海鲜还可能导致孩子出现腹泻、食物中毒等现象。   根据夏季特点,可以多吃营养丰富且有清热祛暑功效的瓜果、蔬...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