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 第22页
-
缺乏维生素营养对策 科学吃野菜米豆腐
春天到了,万物复苏,处处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象。许多朋友都会在周末携亲人去郊外挖野菜吃。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营养科主任叶琳特别提醒大家学会科学吃野菜。 苋菜苋菜含有丰富的铁、钙、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由于没有草酸,钙质很容易被人体吸收,而丰富的铁可以合成细胞中的血红蛋白。把苋菜洗净,水焯之后可凉拌、热炒、做汤等。但苋菜性寒凉,故脾虚便溏者慎用。 马齿苋其味酸、性寒,具有清热解毒、利水去湿、散血消肿、消炎止痛的功效,并对胃炎、口腔溃疡有独特疗效。凉拌吃能减削春季带来的燥热之感。 椿菜又名香椿芽,钙、磷、...
-
红薯 地瓜 旋花科植物番薯的块根
番薯,又称红薯,北方名地瓜,是旋花科植物番薯的块根,以皮红肉黄者味甜且粉,白者次之,是人们十分喜爱的粗粮食品。我国南北地理,地域辽阔,均有栽培。 番薯的主要成分:以淀粉为主,其次是蛋白质、脂肪、糖分、胡萝卜素、维生素C、A原、赖氨酸、粗纤维以及钙、磷、铁等物质。味甘性平,有和血补中、宽肠通便、益气生津作用。番薯属碱性食品,有利于体内酸碱平衡,有益健康。 番薯因含丰富的纤维素,能增强粪便体积,且吸水性好,能防止便秘及因便秘引起的肠道疾病,有习惯性便秘者,应择而食之。番薯中的多糖胶原物质,能很好地保护血管壁的弹...
-
预防霉菌侵扰远离『妇科感冒』
霉菌感染犹如“妇科感冒”,世界上75%的女性会遭到霉菌侵袭。霉菌感染容易反复发作,可达一年4次的复发频率。孕妇、糖尿病患者更是霉菌感染高发人群。孕妇霉菌感染还会影响到腹中的宝宝。如何远离霉菌,做个健康的完美女人? 放弃滥用抗生素:咳嗽、发烧、头痛,就吃抗生素。殊不知,抗生素可能抑制部分有益菌群,霉菌就会乘机大量繁殖。因此,使用抗生素要慎之又慎。 单独清洗内裤:霉菌可以在皮肤表面、胃肠道、指甲内等地方大量繁殖。如果家人或自己患有足癣、灰指甲等,就容易造成霉菌交叉感染。因此,内衣裤一定要单独洗。...
-
规律的性生活能防妇科病
正常而规律的性生活不仅能增进夫妻感情。保持家庭和睦,而且还有助于女性防病抗癌。 有专家对100位结婚 30年以上、每周有1—2次和谐性生活的妇女做妇科检查,结果发现这些妇女中患阴道炎、子宫颈炎、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等妇科病的仅细胞的培养液中,仅仅经过48小时,卵巢癌 占10%,明显低于较少有规律性生活的妇女。韩国科学家还发现,规律的性生活能有效防止女性患卵巢癌。他们从精液中提取含有锌等矿物质的有效成分,分别注入到含有卵巢癌上皮细胞以及普通卵巢上皮 细胞的死亡率就达到 81%,而正常细胞只有 37%死亡...
-
天气转凉 科学呼吸方法
很多人习惯长跑时大口呼吸,以便摄入更多的氧气。天气转凉后,这种呼吸方法并不科学。如果此时张嘴大口呼吸,冷空气会刺激咽喉和气管,可能引起哮喘、咽炎。 长跑促进人体各个器官的循环,特别是呼吸系统。天气转凉时,应用鼻腔或口鼻混合式的呼吸。鼻腔表面有一层黏膜,里面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血液流经黏膜时,散发热量,就能温暖吸入的冷空气,黏膜还能分泌黏液,使鼻腔保持湿润,并粘住吸入的灰尘和细菌,起到清洁的作用。这样,干燥的冷空气进入鼻腔后,变得温暖、清洁和湿润,从而减少了对呼吸道和肺的刺激。 在运动比较剧烈且...
-
重庆试点中医药文化进校园 中医药文化科普宣传
10月27日,重庆市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试点工作启动仪式举行,随后试点工作将在北碚区的5所中小学校进行,以学生集会、班会、健康教育课、校园广播、黑板报、专题讲座等为主要平台,以校医、班主任教师、健康教育课教师、语文教师、历史教师等为主要师资,以语文课堂、历史课堂等主干课程渗透为主要方式,积极营造学校中医药文化教育氛围,向学生开展青春期教育、骨骼保护、视力保健、膳食营养与安全等内容教育,将中医药文化精髓植根于学生头脑中,促使学生了解传承中华中医药文化瑰宝。 重庆市于2014年开始筹备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组建了...
-
以高水平学科建设引领专业发展
系统总结中药文献,传承中医药精华 逢拥国家中医药发展的机遇,承负振兴中医药发展的重托。1954年江苏省中医进修学校(南京中医药大学前身)成为全国最早创办的中医药高等院校之一,同时,也是国内较早开展中药学高等教育的院校之一。我国中医药界第一代学部委员、著名中药学家叶橘泉教授自1956年建立中药学教研组,自此开始了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专业建设的辉煌历程。特别是,南京中医药大学在中药学专业创建初期特别重视教材建设和文献整理工作。至今,业内人士说起南中医的历史贡献,都不能不提到三部划时代的鸿篇巨著—&...
-
中医药文化科普游 中联道地药材多维
云南省晋宁县卫生计生局日前举办为期20天的“2015年乡村医生能西会中培训班”,全县各乡镇的50名在岗乡村医生参加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 相关负责人表示,乡村医生能西会中培养工作是一项推进晋宁县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的有力措施,确保接受培训的每一位乡村医生都能开展中医药服务工作。该局自2014年启动并制定了《晋宁县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意见》,明确到2015年底,实现65%以上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的目标。 10月23日,甘肃天水市中医医院与第四军医大学...
-
让中医药科普占领新媒体阵地
日前,笔者看了一篇《健康谣言泛滥》的文章,对微信传播虚假健康养生知识的现状颇有同感,尤其是中医药健康谣言尤为泛滥。 中医药健康科普知识没有占领宣传阵地的原因众多。如,大多数中医师都忙于临床看病,每天的诊疗任务繁重,还有科研论文需要撰写,没有时间进行科普文章的写作;中医药科普文章尽管有可能产生较大的社会影响,但并没有纳入学术业绩考核体系,不会因此在业内获得更高的声誉,进行职称评定时也不会作为一项指标;不重视科普宣传,对科普专家存有偏见,认为科普专家不如临床专家,所作所为只是辅助性工作,重要性无法与临床相比;...
-
牙科手术前的心理调适
牙病是一种常见病,它严重地危害着人们的健康。但有不少患者对牙科治疗存有严重的恐惧心理,为保证牙科手术的正常进行,牙病患者有必要进行术前的心理调适。 转移注意力。现在有不少牙科候诊室均为患者安排了视听节目或提供电影欣赏。患者也可以自我消遣,自我娱乐,如阅读杂志或小说,用耳机欣赏音乐等,其目的是让患者转移注意力,消除恐惧感。 学会放松训练。患者可戴上耳机,在医师的诱导下,进行全面的肌肉放松和深呼吸训练,必要时还可使用生物反馈仪监测患者身体的紧张和恐惧程度。没有条件的诊所,可让患者学会自我放松,如盘腿静坐,默念呼吸或心跳...
-
中医药国际合作交流 中医药文化科普
为进一步推进中医药文化科普活动的深入开展,日前,吉林举办第三期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专家培训班。 吉林省中医药学会会长,吉林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邱德亮表示,中医药文化的科普巡讲主要是为传承中医药文化,传承是核心,而中医药文化传播是传承的基础。中医药从业者和医疗机构,一定要深悟其中的奥妙,尽快转变服务方式,拓宽服务领域,开发服务项目。 在专题培训中,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副会长、新加坡科艺中医药学院客座教授、德国百德福中德国际健康中心首席中医健康专家金世明,资深媒体人刘怀以分别作《中医...
-
别忽视中药师的传承 中医药科室的“应当”与“可以”之争
师承教育,别忽视中药师的传承 草案第十五条第二款是多位委员的注点。这一条款原文为“以师承方式学习中医或者经多年实践,医术确有专长的人员,由至少两名中医医师推荐,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中医药主管部门组织实践技能和效果考核合格后,即可取得中医医师资格;按照考核内容进行执业注册后,即可在注册的执业范围内,以个人开业的方式或者在医疗机构内从事中医医疗活动。国务院中医药主管部门应当根据中医药技术方法的安全风险拟定本款规定人员的分类考核办法,报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发布。”...
-
评介《<伊利汗中国科技珍宝书>校注》
在以中医学为代表的中外医学沟通史中,关于中医药与西亚、阿拉伯国际往来的史料较少。2016年10月,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西亚系波斯语言文学教研室副教授韶光校注的《<伊利汗我国科技瑰宝书>校注》(简称《<瑰宝书>校注》)一书由北京大学出书社出书。该书展现了13~14世纪中华文明与伊斯兰文明的风云际会,回应了李约瑟等西方科技史学者深化探索《伊利汗我国科技瑰宝书》(以下简称《瑰宝书》)的心愿。 《瑰宝书》的编写布景 在我国历史上,从唐末五代到元末的四百多年是大动乱年代。从国际文明史...
-
弘扬“青蒿素精神”中医药科技创新
王国强会见江西省委省政府蔡晓明谢茹一行 3月7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在北京会见了江西省省委常委、省委统战部部长蔡晓明、副省长谢茹率江西省卫生计生委、中医药局负责人一行。 蔡晓明、谢茹分别代表江西省委、省政府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长期以来给予江西的支持和帮助表示感谢。他们表示,江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发展,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对中医药工作的指示。希望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一如既往地支持江西中医药发展,特别是在江西对接融入国家中医药“一带一路”...
-
做好中医药健康科普教育工作
拥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医药文化博大精深,经过岁月的洗涤,中医药学在新世纪愈发焕发出勃勃生机。要让中医药走进人民生活,更好地服务人民健康,中医科普教育是重中之重。要提高中医药科普教育的质量和社会效益,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政府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中医药科普教育工作。中医药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医学科学。上古时就有“神农尝百草,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的传说。近些年来,屠呦呦研究员、陈竺院士利用中医药攻克世界性顽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中医药在治疗多种复杂性疾病上具有独特优势。政府主管...
-
博鳌亚洲论坛暨中医药分论坛聚焦科技创新 推进中医药发展
3月23日,博鳌亚洲论坛暨中医药分论坛再度亮相海南博鳌,今年的主题为“科技创新:助推中医药国际化”。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向各国代表介绍中医药对外交流与合作的有关情况。他表示,发展中医药已经成为中国全面建设健康中国、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中国与世界各国开展人文交流、促进中西方互学互鉴的重要内容,构成中国与各国共同推动世界和平,增进人类福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 王国强就推动中医药海外发展提出意见:一是制定实施中医药“一带一路...









